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链条快扣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8: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工具 链条


1.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工具,尤指链条快扣工具。


背景技术:

2.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第i680035号的「链条快扣工具」专利案,其为一种链条快扣工具,其包括一对扳体,该对扳体彼此可脱离地互相枢接,各扳体具有压抵槽与压抵部,该对扳体的压抵槽彼此面对并形成安装空间,且各扳体的压抵槽分别适于抵接链条快扣的链片外缘,以带动链条快扣各链片的销轴固定在另一链片的8字形安装孔,该对扳体的压抵部彼此面对并形成拆卸空间,且各扳体的压抵部分别适于抵接链条的内链目的滚子,以推抵链条快扣各链片的销轴脱离另一链片的8字形安装孔,如此以单一工具即可安装或拆卸链条快扣。
3.然而,上述工具安装链片的效果并不理想,工具必须完全对准链片才能够完成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有一个第一扳体及一个第二扳体的工具,该第一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一工作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工作端的第一操作端,该第一工作端与该第一操作端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二枢部,该第二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二工作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工作端的第二操作端,该第二工作端与该第二操作端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枢部及一个第四枢部,该第二扳体能够以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三枢部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一枢部,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四枢部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二枢部,该工具通过上述结构可同时提供扣接快扣链片与解除快扣链片的功能。
5.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且该第一操作端与该第二操作端彼此靠近时,该第一工作端与该第二工作端彼此靠近,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且该第一操作端与该第二操作端彼此靠近时,该第一工作端与该第二工作端彼此远离。
6.该第一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一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面的第二面,该第一枢部于该第一面设置有一个第一凸缘,该第二枢部于该第一面设置有一个第二凸缘,该第二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三面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面的第四面,该第三枢部于该第三面设置有一个第一插孔,该第四枢部于该第三面设置有一个第二插孔,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一凸缘由该第三面插设于该第一插孔,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二凸缘由该第三面插设于该第二插孔。
7.该第一插孔贯穿该第二扳体而连接该第三面与该第四面,该第二插孔贯穿该第二扳体而连接该第三面与该第四面,该第二扳体能够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该
第二扳体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一凸缘由该第四面插设于该第一插孔,该第二凸缘由该第四面插设于该第二插孔,该第一扳体与该第二扳体重叠,该第一工作端与该第二工作端相邻,该第一操作端与该第二操作端相邻。
8.该第一枢部设置有一个第一容孔及一个第一枢轴,该第一容孔贯穿该第一扳体而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该第一凸缘设置于该第一枢轴的一端,该第一枢轴相反于该第一凸缘的一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插设于该第一容孔内,该第二枢部设置有一个第二容孔及一个第二枢轴,该第二容孔贯穿该第一扳体而连接该第一面与该第二面,该第二凸缘设置于该第二枢轴的一端,该第二枢轴相反于该第二凸缘的一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插设于该第二容孔内。
9.该第一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一侧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的第二侧,该第一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掣凸缘,该第二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掣凸缘,该第二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三侧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侧的第四侧,该第三侧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该第四侧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槽,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一卡掣凸缘能够插设于该第一卡槽,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二卡掣凸缘能够插设于该第二卡槽。
10.该第一面凹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凹缘及一个第二限位凹缘,该第一限位凹缘与该第一侧相邻,该第二限位凹缘与该第二侧相邻,该第四面凸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凸缘及一个第二限位凸缘,该第一限位凸缘与该第三侧相邻,该第二限位凸缘与该第四侧相邻,该第二扳体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一限位凸缘扣接于该第一限位凹缘,该第二限位凸缘扣接于该第二限位凹缘。
11.该第一操作端设置有一个第一挖胎部,该第二操作端设置有一个第二挖胎部。
12.本发明通过上述结构可同时提供扣接快扣链片与解除快扣链片的功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第二扳体以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第一扳体的立体外观图。
14.图2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的立体分解图。
15.图3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16.图4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第一扳体的使用状态图。
17.图5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第一扳体的使用状态图。
18.附图标记说明:10工具;20第一扳体;21第一工作端;22第一操作端;221第一挖胎部;23第一枢部;231第一凸缘;232第一容孔;233第一枢轴;24第二枢部;241第二凸缘;242第二容孔;243第二枢轴;25第一面;251第一限位凹缘;252第二限位凹缘;26第二面;27第一侧;271第一卡掣凸缘;28第二侧;281第二卡掣凸缘;30第二扳体;31第二工作端;32第二操作端;321第二挖胎部;33第三枢部;331第一插孔;34第四枢部;341第二插孔;35第三面;36第四面;361第一限位凸缘;362第二限位凸缘;37第三侧;371第一卡槽;38第四侧;381第二卡槽;90快扣链片;91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照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及使用状态图。本发明工具10包括有一个第一扳体20及一个第二扳体30;其中:
20.该第一扳体20设置有一个第一工作端2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工作端21的第一操作端22,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一操作端2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枢部23及一个第二枢部24。
21.该第二扳体30设置有一个第二工作端31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工作端31的第二操作端32,该第二工作端31与该第二操作端3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枢部33及一个第四枢部34,该第二扳体30能够以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三枢部33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一枢部23,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四枢部34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二枢部24。
22.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且该第一操作端22与该第二操作端32彼此靠近时,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二工作端31彼此靠近,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且该第一操作端22与该第二操作端32彼此靠近时,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二工作端31彼此远离。
23.该第一扳体20设置有一个第一面25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面25的第二面26,该第一枢部23于该第一面25设置有一个第一凸缘231,该第二枢部24于该第一面25设置有一个第二凸缘241,该第二扳体30设置有一个第三面35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面35的第四面36,该第三枢部33于该第三面35设置有一个第一插孔331,该第四枢部34于该第三面35设置有一个第二插孔341,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一凸缘231由该第三面35插设于该第一插孔331,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二凸缘241由该第三面35插设于该第二插孔341。
24.该第一插孔331贯穿该第二扳体30而连接该第三面35与该第四面36,该第二插孔341贯穿该第二扳体30而连接该第三面35与该第四面36,该第二扳体30能够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该第二扳体30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一凸缘231由该第四面36插设于该第一插孔331,该第二凸缘241由该第四面36插设于该第二插孔341,该第一扳体20与该第二扳体30重叠,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二工作端31相邻,该第一操作端22与该第二操作端32相邻。
25.该第一枢部23设置有一个第一容孔232及一个第一枢轴233,该第一容孔232贯穿该第一扳体20而连接该第一面25与该第二面26,该第一凸缘231设置于该第一枢轴233的一端,该第一枢轴233相反于该第一凸缘231的一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插设于该第一容孔232内,该第二枢部24设置有一个第二容孔242及一个第二枢轴243,该第二容孔242贯穿该第一扳体20而连接该第一面25与该第二面26,该第二凸缘241设置于该第二枢轴243的一端,该第二枢轴243相反于该第二凸缘241的一端以固定连接的方式插设于该第二容孔242内。
26.该第一扳体20设置有一个第一侧27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侧27的第二侧28,该第一侧27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掣凸缘271,该第二侧28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掣凸缘281,该第二扳体30设置有一个第三侧37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三侧37的第四侧38,该第三侧37设置有一个第一卡槽371,该第四侧38设置有一个第二卡槽381,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
第一扳体20时,该第一卡掣凸缘271能够插设于该第一卡槽371,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二卡掣凸缘281能够插设于该第二卡槽381。
27.该第一面25凹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凹缘251及一个第二限位凹缘252,该第一限位凹缘251与该第一侧27相邻,该第二限位凹缘252与该第二侧28相邻,该第四面36凸设有一个第一限位凸缘361及一个第二限位凸缘362,该第一限位凸缘361与该第三侧37相邻,该第二限位凸缘362与该第四侧38相邻,该第二扳体30以第三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时,该第一限位凸缘361扣接于该第一限位凹缘251,该第二限位凸缘362扣接于该第二限位凹缘252。
28.该第一操作端22设置有一个第一挖胎部221,该第二操作端32设置有一个第二挖胎部321。
29.该工具10通过上述结构可同时提供扣接快扣链片90与解除快扣链片90的功能。使用者要更换快扣链片90时,能够将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如图4所示),按压该第一操作端22与该第二操作端32可使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二工作端31夹紧,如此使快扣链片90脱离链条91,再将该第二扳体30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20(如图5所示),按压该第一操作端22与该第二操作端32可使该第一工作端21与该第二工作端31展开,可将新的快扣链片90扣接于链条91。
30.就以上所述可以归纳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31.1.为本发明链条快扣工具,其中工具包括有一个第一扳体及一个第二扳体,该第一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一工作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一工作端的第一操作端,该第一工作端与该第一操作端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枢部及一个第二枢部,该第二扳体设置有一个第二工作端及一个相反于该第二工作端的第二操作端,该第二工作端与该第二操作端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三枢部及一个第四枢部,该第二扳体能够以第一组合状态或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一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三枢部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一枢部,该第二扳体以该第二组合状态组装于该第一扳体时,该第四枢部可脱离地枢设于该第二枢部,该工具通过上述结构可同时提供扣接快扣链片与解除快扣链片的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