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折叠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显示 折叠 面板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折叠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的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对于大屏手机的追求,折叠手机应运而生,折叠手机在屏幕合拢时为近似普通手机的大小,方便随身携带,在屏幕展开时又可变为小型号的平板电脑,兼具娱乐和办公的功能,因此迎合了当下消费者追求便携和功能多样的需求。当前折叠手机主要通过铰链转动机构实现左右两部分机身的对折,铰链转动机构在实现扭力的过程中,各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转动处的温度较高,油脂氧化,进而使得零件的磨损较大,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3.所以,现有的折叠手机存在转动机构易磨损的技术问题,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用以缓解现有的折叠手机中转动机构易磨损的技术问题。
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面板,该折叠显示面板包括:
6.平面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
7.折叠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所述固定机构可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一平面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与所述第二平面部连接;
8.散热构件,所述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转动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内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10.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轴和嵌套在所述转动轴上的转动轮,所述转动轴与所述固定机构连接,所述转动轮与所述平面部连接,所述散热构件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且共轴。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共轴。
1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内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散热构件的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贯通,所述冷却介质填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内。
1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散热构件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散热构件连接,所述第一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二散热构件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
14.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内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固定机构内形成第三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相互贯通,所述冷却介质填充在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和所述第三容纳腔内。
1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与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所述第二平面部的至少一个连接。
1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平面部或所述第二平面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滑槽,所述散热构件嵌在所述滑槽内,在所述折叠显示面板折叠时,所述散热构件沿所述滑槽滑动。
17.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折线形或曲线形。
18.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
19.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材料为石墨或石墨烯。
20.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显示面板,该折叠显示面板包括平面部、折叠部和散热构件,平面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折叠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可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平面部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平面部连接,散热构件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与转动机构连接的散热构件,在显示面板折叠过程中,转动机构产生的热量会被散热构件带走,从而可以缓解该处的润滑油脂因温度较高氧化而导致的接触面磨屑问题,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
附图说明
21.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
28.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
29.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折叠显示面板中折叠部和散热构件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折叠显示面板,用以缓解现有的折叠手机中转动机构易磨损的技术问题。折叠显示面板包括平面部、折叠部和散热构件,平面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折叠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可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平面部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平面部连接,散热构件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
33.如图1所示,折叠显示面板包括平面部、折叠部30和散热构件40,平面部包括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均包括外壳和显示屏,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通过折叠部30连接,且通过折叠部30实现完全展平、完全折叠和部分折叠三种状态,在完全展平时,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的显示屏在同一平面上,在完全折叠时,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的显示屏相互贴合,在部分折叠时,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以折叠部30为中心呈一定夹角,夹角取值范围在0度至180度之间。
34.结合图1和图2所示,折叠部30包括固定机构31、转动机构32和转轴盖33,固定机构31固定在转轴盖33上,转动机构32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机构31上,转动机构32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平面部10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平面部20连接,在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31进行转动时,带动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实现完全展平、完全折叠和部分折叠三种状态的切换。
35.散热构件40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即可以仅与第一转动机构连接,也可以仅与第二转动机构连接,还可以同时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均连接。图2中以散热构件40同时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连接为例,此时散热构件40包括与第一转动机构连接的第一散热构件41和与第二转动机构连接的第二散热构件42。
36.转动机构32在转动过程中,各转动部件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转动处的温度较高,油脂氧化,进而使得零件的磨损较大,寿命也会受到影响。本技术通过设置与转动机构32连接的散热构件40,在显示面板折叠过程中,转动机构产生的热量会被散热构件带走,从而可以缓解该处的润滑油脂因温度较高氧化而导致的接触面磨屑问题,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
37.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构件内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内填充有冷却介质。结合图2和图3所示,散热构件40可以是中空的散热管道,内部有第一容纳腔401,第一容纳腔401内填充有冷却介质,冷却介质可以是水或者加入某些电解质的流动性较好的液体,在转动机构32由于转动产生热量时,该处的冷却介质通过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进行自循环,图3中第二散热构件42内部的虚线表示散热管道的内壁,箭头表示冷却介质的流动方法,通过冷却介质可以将热量传递至其他地方,从而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
38.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32包括转动轴321、嵌套在转动轴321上的转动轮以及弹簧324,转动轴321与固定机构31连接,转动轮与平面部连接,散热构件40与转动轴321固定连接且共轴。转动轮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23,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23为一组凹凸轮,两轮均通过凹面和凸面产生配合。第一转动轮322
包括连接构件3221,连接构件3221与平面部的壳体连接,当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进行折叠时,转动轴321带动第一转动轮322一起转动,第一转动轮322和第二转动轮323通过凹面和凸面咬合深度的变化,使得第二转动轮323沿着转动轴321的轴向移动,对弹簧324产生压缩,第一转动机构的第二转动轮323与第二转动机构的第二转动轮323之间通过固定构件3231连接,使得两个第二转动轮323同时沿轴向移动。由于散热构件40与转动轴321固定连接且共轴,散热构件40也会随着转动轴321一起转动。
39.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构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共轴。转动轴321可转动地连接在固定机构31上,以实现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的展平和折叠,根据转动轴321和固定机构31连接方式的不同,散热构件40与转动轴321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有多种,为方便说明,以下实施例以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散热构件42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散热构件41的连接方式类似。
40.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固定机构31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子固定机构311和第二子固定机构312,第二转动机构包括第一子转动机构和第二子转动机构,第一子转动机构和第二子转动机构分别与第一子固定机构311和第二子固定机构312连接,且第一子转动机构和第二子转动机构均包括转动轴321和嵌套在转动轴321上的转动轮。第一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的第一端与第二散热构件42固定连接且共轴,第二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子固定机构上311,第二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的第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子固定机构312上,第二端与第二散热构件42固定连接且共轴。此时,对应第二平面部20的第二散热构件42形成一个散热循环回路。
41.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与图3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一子固定机构311,第二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子固定机构312,第二散热机构42包括第一子散热机构421和第二子散热机构422,第一子散热机构4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共轴,第二子散热机构4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共轴。此时,对应第二平面部20的第二散热构件42形成两个散热循环回路。
42.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与图4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散热机构421和第二子散热机构422之间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点423,使得两个散热循环回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大的散热循环回路。在第一连接点423处散热路径可分为两条,因此增强了散热效果。
43.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与图3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子转动机构和第二子转动机构共用同一个转动轴321,即转动轴321同时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一子固定机构311和第二子固定机构312中。此时,转动轴321的第一端与第二散热构件42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且共轴,转动轴321的第二端与第二散热构件4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共轴,形成一个散热循环回路。
44.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与图6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转动轴321的中部与第二散热构件42的中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点420,在第二连接点420处散热路径可分为两条,因此增强了散热效果。
45.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应每个平面部可均形成一个或两个散热循环回路,由于散热构件40的两端分别与转动轴321的两端固定连接且共轴,两者可以一体成型使得连接更加
紧密,防止冷却介质泄露。当然,两者也可以独立成型后再组装形成,本技术对转动轴321和散热构件40的连接方式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设置。
46.在一种实施例中,转动轴内形成第二容纳腔,散热构件的第一容纳腔与第二容纳腔贯通,冷却介质填充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内。如图3至图7所示,第一子转动机构和第二子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内均形成第二容纳腔301,第二散热构件42的第一容纳腔402与第二容纳腔301贯通,冷却介质填充在第一容纳腔402和第二容纳腔301内。在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折叠过程中,各转动机构中相互配合的凹凸轮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转动轴321的第二容纳腔301和第二散热构件42的第一容纳腔402相互贯通,冷却介质同时填充在第一容纳腔402和第二容纳腔301内,可以将凹凸轮摩擦处的热量迅速带走,从而可以缓解该处的润滑油脂因温度较高氧化而导致的接触面磨屑问题,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延长了转动轴321的寿命。
47.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散热构件40在单侧时的各种设置方式,当散热构件40在双侧都有设置时,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42之间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相互连接。
48.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散热构件41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散热构件42连接,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42具有至少一个连接点。第一散热构件41和第二散热构件42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图3至图7中任意一种方式,通过连接点将第一散热构件41形成的循环散热回路和第二散热构件42形成的循环散热回路导通,形成一个大的循环散热回路,使得散热效果更好。
49.在一种实施例中,转动轴内形成第二容纳腔,固定机构内形成第三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相互贯通,冷却介质填充在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内。如图8所示,第一散热构件41和第二散热构件42中均形成第一容纳腔401,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的转动轴321内均形成第二容纳腔301,固定机构31作为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42的连接点,固定机构31除了其固定作用外,在内部还形成第三容纳腔501,且第一容纳腔401、第二容纳腔301和第三容纳腔501相互导通,冷却介质填充在三者中,根据散热路径的不同,可沿着图8中箭头的方向或箭头的反方向在第一容纳腔401、第二容纳腔301和第三容纳腔501中移动,以起到散热作用。在固定机构31内形成第三容纳腔501的方式,可以使得固定机构31可以复用,不用增加额外的配件,制作工艺较为简单,成本较低。此外,也可以不在固定机构31内形成第三容纳腔501,而是在第一散热构件41和第二散热构件42的其他位置设置连接点,在连接点处形成第三容纳腔,同样可以起到增大循环回路,增强散热效果的作用。
5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以转动机构32包括转动轴321、嵌套在转动轴321上的转动轮以及弹簧324为例进行说明,但仅为转动机构的其中一种设置方式,本技术对转动机构的具体部件不做限制,只要散热构件与转动机构连接以起到散热效果即可,此外,对散热构件与转动机构的连接方式和配合方式也不做限制。
51.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构件与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的至少一个连接。散热构件40跟随转动轴321一起转动,由于转动轴321与平面部连接,将散热构件40设置为与第一平面部10和第二平面部20中的至少一个连接,可以对散热构件40起到支撑作用,避免出现散热构件40在跟随转动轴321转动时悬空抖动对平面部产生磕碰而划伤或产生噪声的情况。
52.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平面部或第二平面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滑槽,散热构件嵌在滑槽内,在折叠显示面板折叠时,散热构件沿滑槽滑动。在折叠显示面板折叠和展平的过程中,散热构件40与对应的平面部之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位移的方向与转动轴321的轴线垂直,为避免散热构件40与对应的平面部之间的相对位移造成平面部的划伤,可以在平面部上设置滑槽,将散热构件40嵌在滑槽内,当折叠显示面板折叠时,散热构件40可以沿着滑槽来回滑动。滑槽的形状与散热构件40的形状相互配合,如可以是与转动轴321的轴线垂直的两条平行滑槽,散热构件40的两个相对的边沿着两条平行滑槽滑动,或者是从转轴盖33开始向平面部延伸的一个滑槽,散热构件40整个在滑槽中来回滑动等。
53.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构件的至少部分的形状为折线形或曲线形。散热构件40除了与转动轴321连接的部分外,其他部分可以设置成折线形或曲线形,在相同的距离内,折线形或曲线形相对于直线形,所用的散热材料和冷却介质更多,则散热的效果更好。当然,散热构件40也可以是直线形,本技术对散热构件40的形状不做限制,可根据需要设置散热构件40的形状。
54.在一种实施例中,散热构件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散热构件40的材料可以是铜、铝等散热效果较佳的材料,与转动轴321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是单一材料,也可以是拼接材料。此外,如图9所示,在散热构件40的外壁上设置有散热片50,散热片50呈片状贴附在散热构件40上,散热片50的存在增大了散热面积,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散热片50的材料可以是石墨或石墨烯等。此外,散热片50也可以呈管状包裹在散热构件40的外壁上,同样可以起到提高散热效果的作用。
55.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散热构件40,在显示面板折叠过程中,转动机构产生的热量会被散热构件带走,从而可以缓解该处的润滑油脂因温度较高氧化而导致的接触面磨屑问题,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而当散热构件40与平面部连接,且第一散热构件41与第二散热构件42也相互连接时,还可以起到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的作用,可将折叠显示面板中发热器件较多的一个平面部产生的温度,通过各散热构件40和转动轴321导入到另一个平面部,从而缓解了平面部的过热情况,提升了整体机身的散热效果,在贴附有散热片50时,提升机身散热效果的作用更佳。
56.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57.本技术提供一种折叠显示面板,该折叠显示面板包括平面部、折叠部和散热构件,平面部包括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折叠部包括固定机构和与固定机构可转动连接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第一转动机构与第一平面部连接,第二转动机构与第二平面部连接,散热构件与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与转动机构连接的散热构件,在显示面板折叠过程中,转动机构产生的热量会被散热构件带走,从而可以缓解该处的润滑油脂因温度较高氧化而导致的接触面磨屑问题,降低了转动机构磨损的风险。
58.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5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折叠显示面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
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