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隧洞 护岸 泄洪 交通 工程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岸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


背景技术:

2.在我国,每个湖泊都设定了专属的泄洪区,在有洪水威胁时,可通过向泄洪区泄洪,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
3.为满足湖泊的泄洪要求,可设置专门的泄洪排水隧道,通过将洪水引流至就近的江海中,从而解决泄洪问题。
4.专门设置泄洪排水隧道使用效率低,特别是一些山区需要打通山体的话,更是不具经济效益。而且,当某一湖泊流量过大时,一条泄洪通道难以满足紧急情况的需要,如何合理安排各泄洪通道之间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根据灾害情况,灵活安排泄洪。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包括上游进水道、主隧道及下游出水道,所述主隧道包括穿过山体的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所述正向、反向行车通道侧面均设有并行的泄洪通道,所述上游进水道、下游出水道分别与泄洪通道连通。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泄洪通道与行车通道的结合,使得打通山体能够作为车道使用,不再为单一的泄洪目的,避免了工程成本的浪费,为地域通路,带来更多效益。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泄洪通道内设有水位警报器,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的出入口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拦车警示器及电控闸门,该正向行车通道与反向行车通道之间设有人行横通及车行横通,所述泄洪通道与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之间分别设有泄压通道,该泄压通道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电控水闸。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某一上游湖泊流量大时,单一的泄洪通道效率不足,此时通过,水位警报器检测泄洪通道内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分流。需要分流时,通过出入口拦车警报器拦截车辆,待隧道内车辆全部清空后,降下出入处的电控闸门,使隧道成为封闭的h型泄洪中转站,由一侧泄洪通道,通过泄压通道、车道、横通、车道、泄压通道至另一侧的泄洪通道,分流至另一个下游湖泊。这样便可以将上游一个湖泊的水,根据情况情况分配给下游一个或两个湖泊,也可以增设更多并行的泄洪通道,通过闸口控制,分配给下游更多湖泊。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内设有沿途若干防水摄像头。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监测隧道内情况,如车辆是否清空,泄洪情况等。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的道路两侧均设有排渣渠及冲刷系统,该冲刷系统包括水管及沿道路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与水
管连通并朝向排渣渠喷射。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行车通道作为泄洪中转站后,路面会遗留各种杂物,通过设置的喷头,将路面的杂物冲刷至排渣渠,节省人力,快速回复车道通行。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泄洪通道、泄压通道、人行横通、车行横通均横截面呈马蹄形或城门洞型。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通道的断面结构可以根据泄洪压力状态选择,有压选择马蹄形结构,无压选择城门洞结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隧道结构图1;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隧道结构图2。
18.其中,1

上游进水道、2

下游出水道、3

主隧道、31

正向行车通道、32

反向行车通道、33

泄洪通道、34

人行横通、35

车行横通、36

泄压通道、37

排渣渠、38

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

3所示,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包括上游进水道1、主隧道3及下游出水道2,所述主隧道3包括穿过山体的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所述正向、反向行车通道32侧面均设有并行的泄洪通道33,所述上游进水道1、下游出水道2分别与泄洪通道33连通。
20.通过泄洪通道33与行车通道的结合,使得打通山体能够作为车道使用,不再为单一的泄洪目的,避免了工程成本的浪费,为地域通路,带来更多效益。
21.所述泄洪通道33内设有水位警报器,所述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的出入口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拦车警示器及电控闸门,该正向行车通道31与反向行车通道32之间设有人行横通34及车行横通35,所述泄洪通道33与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之间分别设有泄压通道36,该泄压通道36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电控水闸。
22.当某一上游湖泊流量大时,单一的泄洪通道33效率不足,此时通过,水位警报器检测泄洪通道33内的水位,判断是否需要分流。需要分流时,通过出入口拦车警报器拦截车辆,待隧道内车辆全部清空后,降下出入处的电控闸门,使隧道成为封闭的h型泄洪中转站,由一侧泄洪通道33,通过泄压通道36、车道、横通、车道、泄压通道36至另一侧的泄洪通道33,分流至另一个下游湖泊。这样便可以将上游一个湖泊的水,根据情况情况分配给下游一个或两个湖泊,也可以增设更多并行的泄洪通道33,通过闸口控制,分配给下游更多湖泊。
23.所述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内设有沿途若干防水摄像头。
24.用于监测隧道内情况,如车辆是否清空,泄洪情况等。
25.所述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的道路两侧均设有排渣渠37及冲刷系统,该冲刷系统包括水管及沿道路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喷头38,所述喷头38与水管连通并朝向排渣渠37喷射。
26.行车通道作为泄洪中转站后,路面会遗留各种杂物,通过设置的喷头38,将路面的
杂物冲刷至排渣渠37,节省人力,快速回复车道通行。
27.本所述正向行车通道31、反向行车通道32、泄洪通道33、泄压通道36、人行横通34、车行横通35均横截面呈马蹄形或城门洞型。
28.各通道的断面结构可以根据泄洪压力状态选择,有压选择马蹄形结构,无压选择城门洞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游进水道、主隧道及下游出水道,所述主隧道包括穿过山体的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所述正向、反向行车通道侧面均设有并行的泄洪通道,所述上游进水道、下游出水道分别与泄洪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通道内设有水位警报器,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的出入口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拦车警示器及电控闸门,该正向行车通道与反向行车通道之间设有人行横通及车行横通,所述泄洪通道与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之间分别设有泄压通道,该泄压通道处设有与水位警报器信号连接的电控水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内设有沿途若干防水摄像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的道路两侧均设有排渣渠及冲刷系统,该冲刷系统包括水管及沿道路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喷头,所述喷头与水管连通并朝向排渣渠喷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泄洪通道、泄压通道、人行横通、车行横通均横截面呈马蹄形或城门洞型。

技术总结
一种泄洪隧洞结合的交通隧洞,包括上游进水道、主隧道及下游出水道,所述主隧道包括穿过山体的正向行车通道、反向行车通道,所述正向、反向行车通道侧面均设有并行的泄洪通道,所述上游进水道、下游出水道分别与泄洪通道连通。通过泄洪通道与行车通道的结合,使得打通山体能够作为车道使用,不再为单一的泄洪目的,避免了工程成本的浪费,为地域通路,带来更多效益。多效益。多效益。


技术研发人员:余玉龙 孙永义 蔡富 刘国琼 袁慧 张敬华 王奔 安然 周慧博 徐炳林 潘克勇 朱月丹 郝玉梅 蔡智才 陈德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0.12.30
技术公布日:2021/10/1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