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10: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风机 老旧 风力发电 配套 改造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配套设施,特别提供了一种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国家大力推展新能源的策略,许多新型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核能的利用近年来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利用风能这种可再生资源为生活和工作服务尤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风能作为具有发展潜力的新能源,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能源。风能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是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理想能源之一。
3.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在不断的迅速增长,然而,随着行业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占据着最优风资源且曾经为风电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旧机组陆续开始出现了安全事故、运维成本剧增、收益率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政策范围内合理的对低效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推动老旧机组提质增效、优化资源利用、预防安全事故。
4.对老旧风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机头和塔筒部分进行深度改造,以打造高质量、高收益风电场,这将导致新风机载荷增加,新风机的塔筒会增大,与原有基础环不匹配,因此,如何在最大限度保存原有风机基础的前提下,对老旧风机基础进行结构改造,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以解决现有的风机基础上的基础环与新风机塔筒不匹配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包括原有风机基础及设置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上的原有基础环,还包括:新增基础环过渡段和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为变径结构,小径端与原有基础环的上部配合连接,大径端朝上设置,用于安装新风机塔筒,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于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的外周且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连接。
7.优选,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与原有风机基础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结合处构造筋。
8.进一步优选,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水平插孔,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内设置有受力筋,所述受力筋的一端插入所述水平插孔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内。
9.进一步优选,所述受力筋沿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周向均匀设置。
1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可在原有老旧风机基础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了对原有老旧风机基础的利用,节约了工程投资,通过新增基础环过渡段可以实现与新风机塔筒的匹配,通过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可以使原有风机基础、原有基础环和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紧密连接,形成整体,使受力更合理。
附图说明
11.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原有基础环与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15.为了解决以往老旧风机基础的基础环与新风机塔筒不匹配的问题,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包括原有风机基础1及设置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上的原有基础环2,还包括: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和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其中,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为变径结构,小径端与原有基础环2的上部配合连接,大径端朝上设置,用于安装新风机塔筒,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浇筑于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的外周且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连接。
16.该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在原有基础环上增加了一个新增基础环过渡段,并在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的周围二次浇筑混凝土,通过新增基础环过渡段可以与新风机塔筒匹配,通过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可以使原有风机基础、原有基础环和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紧密连接,形成整体,使受力更合理。
17.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与原有风机基础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结合处构造筋5,使两者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18.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水平插孔(图中未示出),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内设置有受力筋6,所述受力筋6的一端插入所述水平插孔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内,使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满足受力要求。
19.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受力筋6沿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的周向均匀设置。
20.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21.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包括原有风机基础(1)及设置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上的原有基础环(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和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其中,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为变径结构,小径端与原有基础环(2)的上部配合连接,大径端朝上设置,用于安装新风机塔筒,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浇筑于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的外周且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与原有风机基础(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结合处构造筋(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3)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水平插孔,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内设置有受力筋(6),所述受力筋的一端插入所述水平插孔内,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1)内。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筋(6)沿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4)的周向均匀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包括原有风机基础及设置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上的原有基础环,还包括:新增基础环过渡段和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其中,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为变径结构,小径端与原有基础环的上部配合连接,大径端朝上设置,用于安装新风机塔筒,所述二次浇筑混凝土结构浇筑于所述新增基础环过渡段的外周且与所述原有风机基础连接。该老旧风机基础的改造结构,实现了对原有老旧风机基础的利用,节约了工程投资,可实现与新风机塔筒的匹配,受力更合理。受力更合理。受力更合理。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强 尚敏帅 田爱国 刘麾 程鹏 李平平 张立俊 刘丁嘉 李旭 王艳辉 徐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辽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18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