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下水道灭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9: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下水道 治理 装置 灭蟑

技术特征:
1.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台(1),所述圆台(1)的外表壁焊接有限位环(2),所述圆台(1)的内壁有卡槽(3),所述卡槽(3)内侧设置有卡块(4),若干组所述卡块(4)的侧表壁远离卡槽(3)的一侧开设有拉块(5),若干组所述卡块(4)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6),所述圆台(1)的下端焊接有锥壳(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壳(7)的内侧从上至下依次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架(8)与第二限位架(9),所述第一限位架(8)与第二限位架(9)的中端活动连接有滑杆(10),所述第一限位架(8)与第二限位架(9)的形状均为十字状,所述第一限位架(8)与第二限位架(9)的中端均开设有与滑杆(10)外径相适配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滑杆(10)的外环面套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位于第一限位架(8)的上表壁与限位块(11)的下表壁之间,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2)的弹力系数为50n/kg。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10)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塞盘(13),所述塞盘(13)的上表壁靠近所述锥壳(7)的底端开设有通槽(14),所述塞盘(13)的直径尺寸与通槽(14)的直径尺寸相适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盘(13)的上表壁与所述第二限位架(9)的下表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15),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5)的数量为两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台(1)、限位环(2)与锥壳(7)为一体式焊接结构,所述圆台(1)、限位环(2)与锥壳(7)形状构成为喇叭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水道灭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4)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卡块(4)与卡槽(3)活动连接,所述拉块(5)的数量与卡块(4)的数量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下水道灭蟑装置,包括圆台,圆台的外表壁焊接有限位环,圆台的内壁有卡槽,卡槽内侧设置有卡块,若干组卡块的侧表壁远离卡槽的一侧开设有拉块,若干组卡块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板,圆台的下端焊接有锥壳;该下水道灭蟑装置通过设置卡槽、卡块、拉块与过滤网板,可避免传统的地漏因致使内部堵塞而发生清理不易的问题,以此通过该结构简单及合理的设计,让其该装置使用更加便捷;通过设置第一限位架、第二限位架、滑杆、限位块、第一复位弹簧、塞盘与第二复位弹簧,可达到塞盘自动式的收合效果,方可防止臭气的泄漏及蟑螂爬出的效果,以此使得该装置具有了优越的排水快、防臭及防虫的效果,实用性更高。实用性更高。实用性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康龙爱威病媒生物防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20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