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16 02:1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打桩 脱钩 高档 用于 装备


1.本发明属于高档装备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


背景技术:

2.导杆式柴油打桩锤作为一种基础打桩设备已经在修建桥梁、堤堰、房屋建筑及一般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如中国专利cn102304921a公开的联动式导杆柴油打桩锤,其具体工作时,一般都是通过卷扬机等将缸锤吊起,控制起落架和缸锤的挂钩脱钩后,缸锤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并配合气缸压燃爆炸做重复“上升

下落

上升”的打桩动作。可知,脱钩动作可以说是打桩工作的一个起点,同时,由于缸锤都是沿着导杆反复上下移动,因此,脱钩是否顺利会对后续打桩过程产生较大影响。而现有脱钩器往往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陷,由于缸锤的重量非常大,脱钩动作往往不是特别顺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以顺利实现对打桩锤体的可靠脱钩、上钩等。
4.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包括脱钩框架、安装脱钩框架上并可上下移动的脱钩执行件,以及位于脱钩执行件下方的若干组倒钩单元,每组倒钩单元由对称布置在脱钩框架上的两个倒钩组成,所述倒钩转动布置在所述脱钩框架上,该倒钩的底部还侧向延伸并形成钩状凸起,所述倒钩的上部还设有侧壁抵住脱钩执行件的开口槽;当脱钩执行件向下移动至别住所述开口槽时,倒钩锁止且两钩状凸起相对靠近并钩住打桩锤,当脱钩执行件向上移动至与开口槽脱离时,倒钩解锁且两钩状凸起相对远离,实现打桩锤脱钩。
6.进一步的,所述的倒钩、钩状凸起与开口槽连为一体,且三者的重心位于倒钩转动点的内侧,使得自然状态下两倒钩的钩状凸起相对远离。
7.进一步的,所述的钩状凸起的顶部呈向外倾斜的坡面,使得自然状态下打桩锤与钩状凸起接触时,打桩锤对钩状凸起施加使得两倒钩撑开脱钩的作用力。
8.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呈l型,且其侧壁向外倾斜。
9.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的形状满足:当脱钩执行件向下移动并接触倒钩时,脱钩执行件与开口槽侧壁紧密接触。
10.进一步的,所述的倒钩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脱钩框架上。
11.进一步的,所述的脱钩执行件包括安装在脱钩框架上的脱钩驱动件、以及与所述脱钩驱动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由其驱动上下移动的支撑件。
12.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支撑板,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上并对应倒钩的开口槽布置的支撑导向轮,当支撑件由脱钩驱动件驱动向下移动时,所述支撑导向轮抵住所述开口槽的侧壁,并使得两钩状凸起逐渐靠近。
13.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脱钩驱动件为液压油缸。
14.进一步的,所述的脱钩框架包括钟罩体、以及设置在钟罩体上的加强筋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标记说明:
[0017]1‑
脱钩框架,2

脱钩执行件,3

倒钩,4

钩状凸起,5

开口槽,6

脱钩驱动件,7

支撑板,8

支撑导向轮,9

钟罩体,10

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9]
以下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中,如无特别说明的功能部件或结构,则表明其均为本领域为实现对应功能而采用的常规部件或常规结构。
[0020]
为实现对打桩锤的可靠、稳定的脱钩与上钩动作,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脱钩框架1、安装脱钩框架1上并可上下移动的脱钩执行件2,以及位于脱钩执行件2下方的若干组倒钩单元,每组倒钩单元由对称布置在脱钩框架上的两个倒钩3组成,所述倒钩3转动布置在所述脱钩框架1上,该倒钩3的底部还侧向延伸并形成钩状凸起4,所述倒钩3的上部还设有侧壁抵住脱钩执行件2的开口槽5;当脱钩执行件2向下移动至别住所述开口槽5时,倒钩3锁止且两钩状凸起4相对靠近并钩住打桩锤(即实现打桩锤的上钩动作),当脱钩执行件2向上移动至与开口槽5脱离时,倒钩3解锁且两钩状凸起4相对远离,实现打桩锤脱钩动作。优选的,若干组倒钩单元围成一个大致的圆圈。
[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倒钩3、钩状凸起4与开口槽5连为一体,且三者的重心位于倒钩3转动点的内侧,使得自然状态下两倒钩3的钩状凸起4相对远离,此处的转动点的内侧即指的两个倒钩3相对的一面,这样,可以配合脱钩执行件2的上下移动顺利的实现上钩、脱钩。
[002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钩状凸起4的顶部呈向外倾斜的坡面,使得自然状态下打桩锤与钩状凸起4接触时,打桩锤对钩状凸起4施加使得两倒钩3撑开脱钩的作用力。这样,当脱钩执行件2与开口槽5脱离接触时,在打桩锤的自身重力作用下,钩状凸起4即被撑开,从而实现自动脱钩,脱钩也更加省力。
[002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开口槽5呈l型,且其侧壁向外倾斜,这样,不仅方便了上钩与脱钩动作的进行,同时,可以将上钩与脱钩的作用转化为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即在脱钩执行件2接触开口槽5并逐渐下移的过程中,两钩状凸起4逐渐靠近,并实现上钩;而在脱钩执行件2上移并脱离开口槽5的过程中,钩状凸起4则是逐渐相对远离并撑开,并最终实现脱钩。
[0024]
更进一步的,所述开口槽5的形状满足:当脱钩执行件2向下移动并接触倒钩3时,脱钩执行件2与开口槽5侧壁紧密接触。
[002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倒钩3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脱钩框
架1上,此时,销轴位置即为倒钩3的转动点。
[002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脱钩执行件2包括安装在脱钩框架1上的脱钩驱动件6、以及与所述脱钩驱动件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由其驱动上下移动的支撑件。
[0027]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件包括支撑板7,以及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7上并对应倒钩3的开口槽5布置的支撑导向轮8,当支撑件由脱钩驱动件6驱动向下移动时,所述支撑导向轮8抵住所述开口槽5的侧壁,并使得两钩状凸起4逐渐靠近。采用支撑导向轮8与开口槽5接触,这样,可以将两者之间的接触由传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提高支撑导向轮8卡入开口槽5与脱离开口槽5的顺畅度。
[0028]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脱钩驱动件6为液压油缸。
[002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请再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脱钩框架1包括钟罩体9、以及设置在钟罩体9上的加强筋板10。
[0030]
以上各实施方式可以任一单独实施,也可以任意两两组合或更多的组合实施。
[0031]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32]
实施例1:
[0033]
为实现对打桩锤的可靠、稳定的脱钩与上钩动作,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导杆打桩锤的脱钩器,其结构参见图1所示,包括脱钩框架1、安装脱钩框架1上并可上下移动的脱钩执行件2,以及位于脱钩执行件2下方的若干组倒钩单元,每组倒钩单元由对称布置在脱钩框架上的两个倒钩3组成,倒钩3转动布置在脱钩框架1上,该倒钩3的底部还侧向延伸并形成钩状凸起4,倒钩3的上部还设有侧壁抵住脱钩执行件2的开口槽5;当脱钩执行件2向下移动至别住开口槽5时,倒钩3锁止且两钩状凸起4相对靠近并钩住打桩锤(即实现打桩锤的上钩动作),当脱钩执行件2向上移动至与开口槽5脱离时,倒钩3解锁且两钩状凸起4相对远离,实现打桩锤脱钩动作。
[0034]
请再参见图1所示,倒钩3、钩状凸起4与开口槽5连为一体,且三者的重心位于倒钩3转动点的内侧,使得自然状态下两倒钩3的钩状凸起4相对远离,此处的转动点的内侧即指的两个倒钩3相对的一面,这样,可以配合脱钩执行件2的上下移动顺利的实现上钩、脱钩。
[0035]
请再参见图1所示,钩状凸起4的顶部呈向外倾斜的坡面,使得自然状态下打桩锤与钩状凸起4接触时,打桩锤对钩状凸起4施加使得两倒钩3撑开脱钩的作用力。这样,当脱钩执行件2与开口槽5脱离接触时,在打桩锤的自身重力作用下,钩状凸起4即被撑开,从而实现自动脱钩,且在脱钩过程中不会对打桩锤施加其他作用力。优选的,两倒钩是以一竖直中心线对称布置。
[0036]
请再参见图1所示,开口槽5呈l型,且其侧壁向外倾斜,这样,不仅方便了上钩与脱钩动作的进行,同时,可以将上钩与脱钩的作用转化为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即在脱钩执行件2接触开口槽5并逐渐下移的过程中,两钩状凸起4逐渐靠近,并实现上钩;而在脱钩执行件2上移并脱离开口槽5的过程中,钩状凸起4则是逐渐相对远离并撑开,并最终实现脱钩。开口槽5的形状满足:当脱钩执行件2向下移动并接触倒钩3时,脱钩执行件2与开口槽5侧壁紧密接触。
[0037]
请再参见图1所示,倒钩3通过销轴转动设置在脱钩框架1上,此时,销轴位置即为倒钩3的转动点。
[0038]
请再参见图1所示,脱钩执行件2包括安装在脱钩框架1上的脱钩驱动件6、以及与脱钩驱动件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由其驱动上下移动的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板7,以及转动安装在支撑板7上并对应倒钩3的开口槽5布置的支撑导向轮8,当支撑件由脱钩驱动件6驱动向下移动时,支撑导向轮8抵住开口槽5的侧壁,并使得两钩状凸起4逐渐靠近。采用支撑导向轮8与开口槽5接触,这样,可以将两者之间的接触由传统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从而提高支撑导向轮8卡入开口槽5与脱离开口槽5的顺畅度。脱钩驱动件6为液压油缸。
[0039]
请再参见图1所示,脱钩框架1包括钟罩体9、以及设置在钟罩体9上的加强筋板10。
[0040]
本实施例的脱钩器的工作过程具体如下:
[0041]
上钩前,脱钩执行件2位于倒钩3上方,且两者不接触,此时,两倒钩3处于自然状态下,钩状凸起4在倒钩3自身重力作用下相对远离,然后,当脱钩器下降至打桩锤上钩工位时,脱钩执行件2下移,使得支撑导向轮8与开口槽5的侧壁接触,从而使得倒钩3转动,两钩状凸起4逐渐靠近,并最终钩住打桩锤。接着,脱钩器在卷扬机的作用下带动打桩锤上升至指定高度,随后脱钩执行件2向上移动,并使得支撑导向轮8与开口槽5脱离接触,这样,在打桩锤的自身作用力下,钩状凸起4被撑开,即实现脱钩,打桩锤则下降并进行打桩作业。
[0042]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