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样稳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2 17: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水流 水样 控制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样稳流装置,属于水流控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实际生产、试验当中,水样的应用很多,这其中最基础的问题,就是水样供应的稳定性,应用有些场合要求水样具有稳定的流量,即不能忽大忽小,这样就无法适用于某些仪器的正常工作需求,因此如何能保证、并获得水样的稳定输出,将对生产、试验起到效率提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样稳流装置,采用全新电控传动结构,能够保证水样的稳定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水样稳流装置,用于提供稳定供水,包括蓄水容器、直线导向管、直杆、浮体、上挡板、下挡板、进水管路、供水装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控制模块外接取电为其所连各个用电器进行供电;
5.其中,蓄水容器的顶部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运动通孔,该运动通孔的内径与直线导向管的外径相适应,直线导向管以竖直姿态穿入该运动通孔中,且直线导向管的两端分设蓄水容器的内外空间,以及该运动通孔的内周与直线导向管外壁对应位置固定连接,直线导向管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
6.直杆的外径小于直线导向管的内径,直杆以竖直姿态穿入直线导向管中,且直杆在直线导向管中沿其轴线进行上下移动,浮体置于蓄水容器内部,且浮体与直杆上位于蓄水容器内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浮体浮于蓄水容器内的液面上,直杆在浮体随液面的浮动下、沿其轴线进行上下移动;上挡板的外径、下挡板的外径均大于直线导向管的外径,上挡板的表面、下挡板的表面分别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各通孔的内径均与直杆的外径相适应,上挡板、下挡板分别以其表面通孔套设于直杆上,且下挡板固定位于直线导向管与浮体之间,上挡板位于直线导向管上方;第一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直线导向管顶部端口边缘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端向上,并与随直杆向下移动的上挡板的下表面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固定设置于直线导向管底部端口边缘上,且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端向下,并与随直杆向上移动的下挡板的上表面接触;
7.进水管路的一端对接蓄水容器的表面,并连通蓄水容器内部,进水管路另一端外连接供水水源,电磁阀串联于进水管路上,并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针对进水管路的通断控制;
8.供水装置用于由蓄水容器中进行取水进行外输,供水装置的取水口位于蓄水容器内部,且上挡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时浮体的位置高于该取水口的位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装置包括蠕动泵、输水管、柔性收
缩管、取水管、调节杆,其中,所述蓄水容器顶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贯穿孔,该贯穿孔的内径与输水管的外径相适应,输水管伸入该贯穿孔,输水管上的其中一端置于蓄水容器外部、并对接蠕动泵,输水管上的另一端置于蓄水容器内部,该贯穿孔内壁与输水管上对应位置之间固定连接;输水管上的另一端串联柔性收缩管后、对接取水管上的其中一端,取水管上的另一端构成供水装置的取水口;蓄水容器底面对应取水管正下方的位置设置贯穿内外空间的控制孔,调节杆伸入该控制孔中,且调节杆的两端分设于蓄水容器的内外空间,调节杆侧壁表面与该控制孔内壁一周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调节杆在该控制孔中上下移动,调节杆上位于蓄水容器内部的端部对接取水管,取水管随调节杆的上下移动而移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供水装置为供水管,供水管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所述蓄水容器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的排孔,排孔的内径与供水管的外径相适应,供水管伸入该排孔中,且供水管的两端分设于蓄水容器的内外空间,供水管侧壁表面与该排孔内壁一周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供水管在该排孔中上下移动,供水管上位于蓄水容器内部的端部构成供水装置的取水口,供水管上位于蓄水容器外部的端部设置开关阀。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至少一个排水管,各个排水管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蓄水容器侧壁,并连通蓄水容器内部,且各个排水管上对接蓄水容器的端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以及排列于最下方位置的端部位置高于上挡板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时浮体的位置,各个排水管上的另一端分别可拆分式对接端盖。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挡板表面通孔内壁设置内螺纹,直杆侧面设置外螺纹,上挡板以其通孔中内螺纹与直杆侧面外螺纹之间的咬合,实现上挡板以其表面通孔活动套设于直杆上。
13.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样稳流装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所设计一种水样稳流装置,采用全新电控传动结构设计,以漂浮于蓄水容器中的浮体作为触发对象,结合浮体所连动直杆上上挡板、下挡板分别所设计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接触,触发开始注水或停止注水的触发时间点,以此实现水样向蓄水容器的智能加注操作,同时对于由蓄水容器向外的供水操作,应用供水装置,并针对供水装置中的取水口,设计采用高度可调结构,能够改变其实际应用中的取水高度,同时,具体设计了主动式与被动式两套供水装置的实际应用结构,应用于不同场景;整个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水样稳流装置,能够保证水样的稳定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水样稳流装置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水样稳流装置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7.其中,1. 蓄水容器,2. 直线导向管,3. 直杆,4. 浮体,5. 上挡板,6. 下挡板,7.进水管路,8. 第一压力传感器,9. 第二压力传感器,10. 电磁阀,11. 蠕动泵,12. 输水管,13. 柔性收缩管,14. 取水管,15. 调节杆,16. 供水管,17. 排水管,18. 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9.基于上述设计思想,本实用新型具体设计了一种水样稳流装置,用于提供稳定供水,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蓄水容器1、直线导向管2、直杆3、浮体4、上挡板5、下挡板6、进水管路7、供水装置、控制模块,以及分别与控制模块相连接的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电磁阀10,控制模块外接取电为其所连各个用电器进行供电。
20.其中,蓄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运动通孔,该运动通孔的内径与直线导向管2的外径相适应,直线导向管2以竖直姿态穿入该运动通孔中,且直线导向管2的两端分设蓄水容器1的内外空间,以及该运动通孔的内周与直线导向管2外壁对应位置固定连接,直线导向管2的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
21.直杆3的外径小于直线导向管2的内径,直杆3以竖直姿态穿入直线导向管2中,且直杆3在直线导向管2中沿其轴线进行上下移动,浮体4置于蓄水容器1内部,且浮体4与直杆3上位于蓄水容器1内部的端部固定连接,浮体4浮于蓄水容器1内的液面上,直杆3在浮体4随液面的浮动下、沿其轴线进行上下移动;上挡板5的外径、下挡板6的外径均大于直线导向管2的外径,上挡板5的表面、下挡板6的表面分别设置贯穿其上下面的通孔,该各通孔的内径均与直杆3的外径相适应,上挡板5、下挡板6分别以其表面通孔套设于直杆3上,且下挡板6固定位于直线导向管2与浮体4之间,上挡板5位于直线导向管2上方;第一压力传感器8固定设置于直线导向管2顶部端口边缘上,且第一压力传感器8的压力检测端向上,并与随直杆3向下移动的上挡板5的下表面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9固定设置于直线导向管2底部端口边缘上,且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压力检测端向下,并与随直杆3向上移动的下挡板6的上表面接触。
22.实际应用当中,上挡板5表面通孔内壁设置内螺纹,直杆3侧面设置外螺纹,上挡板5以其通孔中内螺纹与直杆3侧面外螺纹之间的咬合,实现上挡板5以其表面通孔活动套设于直杆3上,如此即可调节上挡板5的高度位置,即可调节浮体4在蓄水容器1中的最低位置。
23.进水管路7的一端对接蓄水容器1的表面,并连通蓄水容器1内部,进水管路7另一端外连接供水水源,电磁阀10串联于进水管路7上,并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实现针对进水管路7的通断控制。
24.供水装置用于由蓄水容器1中进行取水进行外输,供水装置的取水口位于蓄水容器1内部,且上挡板5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相接触时浮体4的位置高于该取水口的位置。
25.对于这里的供水装置来说,实际应用当中,具体设计了两种结构,即主动式结构与被动式结构,其中,主动式的供水装置具体设计包括蠕动泵11、输水管12、柔性收缩管13、取水管14、调节杆15,其中,所述蓄水容器1顶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空间的贯穿孔,该贯穿孔的内径与输水管12的外径相适应,输水管12伸入该贯穿孔,输水管12上的其中一端置于蓄水容器1外部、并对接蠕动泵11,输水管12上的另一端置于蓄水容器1内部,该贯穿孔内壁与输水管12上对应位置之间固定连接;输水管12上的另一端串联柔性收缩管13后、对接取水管14上的其中一端,取水管14上的另一端构成供水装置的取水口;蓄水容器1底面对应取水管14正下方的位置设置贯穿内外空间的控制孔,调节杆15伸入该控制孔中,且调节杆15的两端分设于蓄水容器1的内外空间,调节杆15侧壁表面与该控制孔内壁一周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调节杆15在该控制孔中上下移动,调节杆15上位于蓄水容器1内部的端部对接取水管14,取水管14随调节杆15的上下移动而移动。
26.被动式的供水装置具体设计为供水管16,供水管16两端敞开、且相互贯通,所述蓄
水容器1底面设置贯穿其内外的排孔,排孔的内径与供水管16的外径相适应,供水管16伸入该排孔中,且供水管16的两端分设于蓄水容器1的内外空间,供水管16侧壁表面与该排孔内壁一周之间设置橡胶密封圈,供水管16在该排孔中上下移动,供水管16上位于蓄水容器1内部的端部构成供水装置的取水口,供水管16上位于蓄水容器1外部的端部设置开关阀。
27.本专利所设计上述水样稳流装置结构中,通过电控触发的方式控制对蓄水容器1的水样加注,为了整个装置实际应用中更加稳定的工作,本专利进一步加入至少一个排水管17,各个排水管17上的其中一端分别对接蓄水容器1侧壁,并连通蓄水容器1内部,且各个排水管17上对接蓄水容器1的端部由上至下依次排列,以及排列于最下方位置的端部位置高于上挡板5与第一压力传感器8相接触时浮体4的位置,各个排水管17上的另一端分别可拆分式对接端盖18;如此通过增设多个排水管17,并选择开启其中某一个端盖18,即可进一步保证蓄水容器1中的液体保持在该排水管17对接蓄水容器1高度的位置,控制蓄水容器1中的液位。
28.将本实用新型所设计水样稳流装置应用于实际当中,控制模块诸如采用单片机,并置于蓄水容器1的外部,浮体4伴随蓄水容器1中液面的高低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其所连接直杆3在直线导向管2中、沿其轴线方向的上下移动,当供水装置由蓄水容器1中取液体时,蓄水容器1中的液面高度逐步下降,则浮体随之下降,带动直杆3向下移动,当上挡板5向下移动与直线导向管2顶端第一压力传感器8接触时,第一压力传感器8被触发向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据此触发信号,控制电磁阀10开启,则外部供水水源即可经进水管路7向蓄水容器1进行注入液体,如此伴随此操作的执行,蓄水容器1中的液面高度不断提升,即浮体4向上移动带动其所连接直杆3在直线导向管2中、沿其轴线方向向上移动,当下挡板6向上移动与直线导向管2底端第二压力传感器9接触时,第二压力传感器9被触发向控制模块发送触发信号,控制模块据此触发信号,控制电磁阀10关断,则停止向蓄水容器1供水,如此实现了供水的智能控制。
29.这其中关于浮体4随液面下降所能达到的最低位置,实际应用中还可以调节上挡板5在直杆3上的位置进行变换,实现浮体4最低位置的调节。
30.与此同时,当需要由蓄水容器1中取水时,若供水装置为主动式结构,则控制蠕动泵11工作,即可通过蠕动泵11的动力由蓄水容器1进行取水,若是被动式结构,则开启结构中供水管16上的开关阀进行取水。
31.对于主动式或被动式的结构来说,被动式的结构中,供水管16即可在排孔中上下移动,实现取水口位置的改变;对于主动式的结构来说,其中通过控制调节杆15在该控制孔中上下移动,即可带动取水管14的上下移动,调节取水口的高度位置。
32.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一种水样稳流装置,采用全新电控传动结构设计,以漂浮于蓄水容器1中的浮体4作为触发对象,结合浮体4所连动直杆3上上挡板5、下挡板6分别所设计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的接触,触发开始注水或停止注水的触发时间点,以此实现水样向蓄水容器1的智能加注操作,同时对于由蓄水容器1向外的供水操作,应用供水装置,并针对供水装置中的取水口,设计采用高度可调结构,能够改变其实际应用中的取水高度,同时,具体设计了主动式与被动式两套供水装置的实际应用结构,应用于不同场景;整个技术方案所设计的水样稳流装置,能够保证水样的稳定输出,提高工作效率。
33.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
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