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中的桩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1-10-09 14: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支护 施工 环境 方法 深基坑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中的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施工,由于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工序复杂,工程质量不理想,特别是在大跨度三角钢管桁架梁施工时,存在施工困难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质量好的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中的桩施工方法。
4.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中的桩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含:三轴搅拌桩施工、spcw工法桩施工;(一)三轴搅拌桩施工(1)障碍物清理因该工序要求连续施工,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少施工冷缝的数量;(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边轴线基准点、围护平面布置图;按图纸尺寸放出围护桩边线和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标志,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验收;(3)开挖沟槽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0.4m3 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1000
×
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应及时处理,以保证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4)桩机就位由专人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应小于15m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得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150;(5)水泥土配合比根据三轴搅拌桩的特点,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配合比为:水灰比为1.0~1.5;42.5 级普通硅酸水泥掺量为22%,每立方米水泥掺量为418kg;(6)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库,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的搅制;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超过2 小
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超过10 小时;注浆时通过2 台注浆泵2 条管路同y 型接头从入口混合注入;(7)钻进搅拌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下沉、不大于1m/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2.0m/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1 分钟左右,并做好原始记录;(8)清洗、移位将集料斗中加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二)spcw工法桩施工(1)安放定位型钢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
×
200mm,长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300mm
×
320mm,长8~20m,管桩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2)管桩起吊、插入插入管桩应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即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管桩起吊对准位置,插入搅拌桩立稳,利用两台经纬仪观测调整打入桩,当打入桩位置、垂直度调整后,将管桩下放,利用管桩自重将管桩插入三轴搅拌桩体内;待管桩自重无法使管桩继续下沉后采用汽车吊吊振动锤将管桩打下;(3)管桩送桩(a)采用送桩器送桩;(b)送桩器采用与管桩同直径的钢制送桩器;(4)管桩固定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桩顶标高的高度差,在定位型钢上搁置槽钢,焊φ14mm吊筋控制管桩桩顶标高,误差控制在
±
5cm以内;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与沟槽定位型钢撤除;(三)支撑体系施工(1)土方开挖:开槽开挖至设计的圈梁底面标高;(2)放线定位:测量员依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放出圈梁及支撑的位置,要求误差<2cm,并做好标记;(3)放样完毕后,测量员先将放样结果交项目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报请业主及监理验收,否则重新放样;(4)复检:业主,监理检查验收放样结果,合格后在放样单上签字认可;(5)凿除浮浆:按设计要求凿除支护桩桩顶浮浆至设计的深度和宽度,松散层要清理干净,无碎块;(6)绑扎钢筋:按设计图纸配筋要求绑扎钢筋;绑扎时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几何尺寸误差要<20mm;所有联系梁钢筋锚入支撑梁内长度不少于35d,支撑梁保护层厚度为35mm;(7)立模:根据圈梁及支撑梁的设计宽度、长度、高度立模;立模要平整、边直,做到几何尺寸准确无缝隙,不漏浆;
(8)浇注砼:圈梁浇注采用c35商品砼,砼塌落度为6~8cm;圈梁应连续浇注;浇筑混凝土时边浇注边震动密实,直到砼面出现浮浆为止;如分段施工时,施工缝留设在圈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并有加强措施,不得随意或无措施留设;(9)养护,拆模:砼浇注完成后要覆盖草包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上部不可重压或破坏;养护7天后拆模,但仍须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10)试块制作:根据规范的要求:同一班组同一标号砼每100m3制作一组试块,由质检员会同监理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准养护28天后试压;(11)支撑施工的容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5.本发明施工方便,施工质量好。
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7.一种复杂环境超深基坑支护中的桩施工方法,基坑支护工程主要包含:三轴搅拌桩施工、spcw工法桩施工;(一)三轴搅拌桩施工(1)障碍物清理因该工序要求连续施工,故在施工前应对围护施工区域地下障碍物进行探测清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减少施工冷缝的数量;(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院提供的边轴线基准点、围护平面布置图;按图纸尺寸放出围护桩边线和控制线,设立临时控制标志,做好技术复核单,提请监理验收;(3)开挖沟槽根据基坑围护边线用0.4m3 挖机开挖槽沟,沟槽尺寸为1000
×
1000mm,并清除地下障碍物,开挖沟槽土体应及时处理,以保证三轴搅拌桩正常施工;(4)桩机就位由专人统一指挥桩机就位,桩机下铺设钢板,移动前看清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情况,发现有障碍物应及时清除,移动结束后检查定位情况并及时纠正;桩机应平稳、平正,并用经纬仪或线锤进行观测以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三轴水泥搅拌桩桩位定位偏差应小于15mm;成桩后桩中心偏位不得超过50mm,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150;(5)水泥土配合比根据三轴搅拌桩的特点, 水泥土配比的技术要求如下:配合比为:水灰比为1.0~1.5;42.5 级普通硅酸水泥掺量为22%,每立方米水泥掺量为418kg;(6)制备水泥浆液及浆液注入在施工现场搭建拌浆施工平台,平台附近搭建水泥库,在开机前按要求进行水泥浆液的搅制;将配制好的水泥浆送入贮浆桶内备用;水泥浆配制好后,停滞时间不超过2 小时,搭接施工的相邻搅拌桩施工间隔不超过10 小时;注浆时通过2 台注浆泵2 条管路同y 型接头从入口混合注入;
(7)钻进搅拌三轴水泥搅拌桩在下沉和提升过程中均应注入水泥浆液,同时严格控制下沉和提升速度,喷浆下沉、不大于1m/min,提升的速度不大于2.0m/min,在桩底部分重复搅拌注浆,停留1 分钟左右,并做好原始记录;(8)清洗、移位将集料斗中加入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压浆管道及其它所用机具,然后移位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二)spcw工法桩施工(1)安放定位型钢垂直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为200mm
×
200mm,长2.5m,再在平行沟槽方向放置两根定位型钢规格300mm
×
320mm,长8~20m,管桩定位采用型钢定位卡;(2)管桩起吊、插入插入管桩应在搅拌桩施工完毕后即进行,间隔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管桩起吊对准位置,插入搅拌桩立稳,利用两台经纬仪观测调整打入桩,当打入桩位置、垂直度调整后,将管桩下放,利用管桩自重将管桩插入三轴搅拌桩体内;待管桩自重无法使管桩继续下沉后采用汽车吊吊振动锤将管桩打下;(3)管桩送桩(a)采用送桩器送桩;(b)送桩器采用与管桩同直径的钢制送桩器;(4)管桩固定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引放到定位型钢上,根据定位型钢与桩顶标高的高度差,在定位型钢上搁置槽钢,焊φ14mm吊筋控制管桩桩顶标高,误差控制在
±
5cm以内;待水泥土搅拌桩达到一定硬化时间后,将吊筋与沟槽定位型钢撤除;(三)支撑体系施工(1)土方开挖:开槽开挖至设计的圈梁底面标高;(2)放线定位:测量员依据设计图纸用经纬仪放出圈梁及支撑的位置,要求误差<2cm,并做好标记;(3)放样完毕后,测量员先将放样结果交项目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再报请业主及监理验收,否则重新放样;(4)复检:业主,监理检查验收放样结果,合格后在放样单上签字认可;(5)凿除浮浆:按设计要求凿除支护桩桩顶浮浆至设计的深度和宽度,松散层要清理干净,无碎块;(6)绑扎钢筋:按设计图纸配筋要求绑扎钢筋;绑扎时要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几何尺寸误差要<20mm;所有联系梁钢筋锚入支撑梁内长度不少于35d,支撑梁保护层厚度为35mm;(7)立模:根据圈梁及支撑梁的设计宽度、长度、高度立模;立模要平整、边直,做到几何尺寸准确无缝隙,不漏浆;(8)浇注砼:圈梁浇注采用c35商品砼,砼塌落度为6~8cm;圈梁应连续浇注;浇筑混凝土时边浇注边震动密实,直到砼面出现浮浆为止;
如分段施工时,施工缝留设在圈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并有加强措施,不得随意或无措施留设;(9)养护,拆模:砼浇注完成后要覆盖草包洒水保湿养护,养护期间上部不可重压或破坏;养护7天后拆模,但仍须保湿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10)试块制作:根据规范的要求:同一班组同一标号砼每100m3制作一组试块,由质检员会同监理送至有资质的检测单位标准养护28天后试压;(11)支撑施工的容许偏差应符合设计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