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顶板 地下室 建筑施工 分离 后浇带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在不断向超大面积、大体积方面发展,随之带来的是工程基础底板面积超大,底板厚度更厚。施工缝的构造对地下工程的防水十分重要,有些重大工程的渗漏均来源于施工缝,而施工缝的设置对于超大面积、大体积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关系极大,因此施工缝的构造对地下工程的防水极为重要,而后浇带结构就是其中一种极其重要的排水措施。
3.现有技术中,后浇带的设置多存在以下缺陷:
4.1、后浇带全通钢筋,人员进入后浇带工作十分困难,致使有清理后浇带中建筑垃圾不彻底的隐患,从而影响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捣质量,增大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且损耗劳动力较为巨大。
5.2、止水钢板阻断止水钢板至模板的工作面,致使施工人员难以对此处建筑垃圾进行清理,从而影响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捣质量,增大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6.3、止水钢板阻断了止水钢板至模板的工作面,致使施工人员无法对此处进行混凝土结合面的清理及凿毛,导致后浇混凝土与原混凝土粘结差,增加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后浇带内杂物难以清理导致混凝土浇筑质量差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9.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包括模板和面板,所述模板和面板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内设有浇筑槽,所述混凝土垫层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筋、加强筋和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均延伸至浇筑槽内两侧,所述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分别通过面筋和底筋相连接,所述面筋设置在底筋的下方。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延伸至浇筑槽内的形状均呈“l”形。
11.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l”形。
12.优选的,所述加强筋和模板的最低端间距为150mm。
13.优选的,所述面筋和底筋的形状均呈“凹”字形。
14.优选的,所述浇筑槽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止水条。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6.1、该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通过断开钢筋,方便施工人员进入,便于清理后浇带中的建筑垃圾,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捣质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而减少渗漏的隐患;
17.2、该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通过断开钢筋,方便施工人员进入,便于后浇带钢筋绑扎,降低施工难度,从而使后浇带施工质量更有保障且减少了劳力的损耗;
18.3、该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通过取消止水钢板,便于结合面的处理,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捣质量,及有利于新旧混凝土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而减少渗漏的隐患。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剖视图一;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剖视图二;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结构示意图一;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的结构示意图二。
23.图中:1、模板;2、面板;3、浇筑槽;4、面筋;5、底筋;6、第一支撑筋;7、加强筋;8、第二支撑筋;9、止水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
27.参照图1

4,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包括模板1和面板2,模板1和面板2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内设有浇筑槽3,混凝土垫层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筋6、加强筋7和第二支撑筋8,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均延伸至浇筑槽3内两侧,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分别通过面筋4和底筋5相连接,面筋4设置在底筋5的下方。
28.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延伸至浇筑槽3内的形状均呈“l”形,加强筋7的形状为“l”形,加强筋7和模板1的最低端间距为150mm,面筋4和底筋5的形状均呈“凹”字形,浇筑槽3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止水条9。
29.本实用新型中,在浇筑混凝土垫层时,将第一支撑筋6、加强筋7和第二支撑筋8放入混凝土垫层中,使混凝土垫层凝固后可以将第一支撑筋6、加强筋7和第二支撑筋8凝固为一体,并且均延伸至浇筑槽3内,同时使用遇水膨胀的止水条9固定在浇筑槽3内的两侧内壁上,放置完毕后即可在凝固的面板2上再次制作上层建筑使用的支架,通过使用断开式的钢筋,方便施工人员进入,便于清理后浇带的浇筑槽3中的建筑垃圾,保障后浇带混凝土的浇捣质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而减少渗漏的隐患,同时由于断开式的钢筋,也便于施工人员进入后浇带浇筑槽3内对面筋4和底筋5进行后续的绑扎或焊接,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后浇带浇筑槽3的施工质量更有保障且减少了劳力的损耗,取消传统的止水钢板,便于结合面的处理,防止结合面的毛刺过多,保障后浇带浇筑槽3内混凝土的浇捣
质量,有利于新旧混凝土的粘结,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而减少渗漏的隐患。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包括模板(1)和面板(2),所述模板(1)和面板(2)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层,所述混凝土垫层内设有浇筑槽(3),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垫层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筋(6)、加强筋(7)和第二支撑筋(8),所述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均延伸至浇筑槽(3)内两侧,所述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分别通过面筋(4)和底筋(5)相连接,所述面筋(4)设置在底筋(5)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筋(6)和第二支撑筋(8)延伸至浇筑槽(3)内的形状均呈“l”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的形状为“l”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7)和模板(1)的最低端间距为15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筋(4)和底筋(5)的形状均呈“凹”字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筑槽(3)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固定连接有止水条(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一种分离式地下室顶板后浇带,包括模板和面板,模板和面板之间设有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内设有浇筑槽,混凝土垫层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支撑筋、加强筋和第二支撑筋,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均延伸至浇筑槽内两侧,第一支撑筋和第二支撑筋分别通过面筋和底筋相连接,面筋设置在底筋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利用断开式的钢筋,方便工作人员进入,便于后浇带钢筋绑扎,降低施工难度,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后浇带施工质量更有保障且减少了劳力的损耗,提升混凝土的浇捣质量,降低混凝土开裂的风险,从而减少渗漏的隐患。的隐患。的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陈朋 张凯 漆光宇 李焕端 何伟骥 王宇航 吴志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凯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8
技术公布日:2021/10/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