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11:1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地下 施工 结构 构造 防水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


背景技术:

2.在地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缝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其通常存在于先、后施工的结构之间,其存在位置往往也成为了地下结构的重点防水部位,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处理。
3.目前,地下结构中的施工缝做法大多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组合形式。其中,镀锌钢板止水带钢板厚度一般为3

5mm,表面的镀锌层厚度一般为30μm。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镀锌层与钢铁基件附着力差,且镀锌层较薄,镀锌件被撞击时,极易发生镀锌层剥落,导致防水效果很难达到预期,再加上许多止水带镀锌层厚度及镀锌效果不达标,影响止水带的防腐蚀性及耐久性。另外,在传统施工过程中,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时基面经常不凿毛,导致涂刷不彻底,达不到防水效果,从而影响整个地下结构防水体系的防水效果。
4.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验证,例如在现有专利文献cn 208533580 u中,公开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其中通过粉末渗锌钢板止水带、防水卷材、防水加强层、预埋注浆管等结构的对应设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施工缝施工过程中的防水问题。但是,随着工程应用的验证,发现上述结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在南方湿润、多雨的环境中应用时,结构的防水性较差,仍然存在结构渗漏水的情况,且一旦结构开始渗漏水,便需要进行钻孔灌浆等补救措施,不仅影响了地下结构的正常使用,还增加了地下结构的应用维护成本,甚至还存在破坏已有防水构造的风险,影响了地下结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能大幅提升地下结构完成施工后的防水性能,提升防水构造的防水效果和耐久性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包括围护结构和设置在该围护结构一侧的先期地下结构与后期地下结构,且所述先期地下结构与后期地下结构之间形成有施工缝;
7.所述施工缝中设置有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两止水带的两端分别埋设在所述先期地下结构和所述后期地下结构中,使得所述施工缝被两止水带隔断;同时,在两止水带靠近所述围护结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预埋注浆管,并对应两预埋注浆管在所述后期地下结构中设置有连通该后期地下结构端面的预埋注浆导管;所述预埋注浆管的一端连通所述施工缝,另一端连通所述预埋注浆导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水带和/或所述第二止水带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止水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止水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膨胀止水带,且该第二止水带伸入先期地下结构一端的外侧至少有一个膨胀止水带,以及该第二止水带伸入后期地下结构一端的外侧至少有一个膨胀止水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水带和/或所述第二止水带伸入先/后期地下结构的两端分别向靠近围护结构一侧弯曲一定角度,形成弯折结构。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先期地下结构对应施工缝的端面上设置有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层。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先期地下结构之间、所述围护结构与所述后期地下结构之间设置有防水隔离层;
13.所述防水隔离层包括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防水卷材加强层和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垫层设置在围护结构的表面上,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紧贴先/后期地下结构迎水面。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对应所述施工缝还设置有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的一端自所述施工缝延伸至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所述先期地下结构的表面之间,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所述后期地下结构的表面之间,将所述施工缝与所述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隔开。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水带伸入先期地下结构和后期地下结构中的两端长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二止水带伸入先期地下结构和后期地下结构中的两端长度。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止水带和/或所述第二止水带的至少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保护膜。
17.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8.总体而言,通过本实用新型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包括:
19.(1)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其通过在先期地下结构与后期地下结构之间对应施工缝同时设置第一止水带和第二止水带,使得地下结构内部可以形成至少两道防水结构,保证地下结构施工时和施工完应用时的可靠防水,提升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而通过两止水带迎水面一侧预埋注浆管和预埋注浆导管的对应设置,可以实现地下结构发生渗漏时的快速维护,保证注浆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地下结构的使用稳定性和可靠性;
20.(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其通过在地下结构与围护结构之间设置由混凝土垫层、防水卷材加强层、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和防水卷材组成的防水隔离层,进一步提升了围护结构与地下结构、围护结构与施工缝之间的隔绝,增加了围护结构一侧渗漏水侵扰地下结构的难度,进一步提升了防水构造的防水性能,保证了地下结构应用的稳定性和防水性;
21.(3)本实用新型的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其通过在止水带上对应设置保护膜,以及在对应止水带表面上设置膨胀止水带,不仅保证了止水带设置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3.实施例:
34.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的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对应围护结构1、先期地下结构2和后期地下结构3设置。其中,围护结构1往往在地下结构施工的初期进行施工,用于将地下结构施工空间与土层隔开,承受基坑开挖卸荷所产生的水压力和土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相应地,地下结构设置在围护结构1的背土侧(即背离土层、靠近地下结构的一侧),例如图1中所示的先期地下结构2和后期地下结构3。
35.为了保证围护结构1与地下结构之间的防水性能,在进行地下结构施工前,先在围护结构1的背土侧表面上设置有防水隔离层,在优选实施例中,防水隔离层包括在厚度方向上依次设置的混凝土垫层14、防水卷材加强层13、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如图2中所示。其中,混凝土垫层14设置在围护结构1的表面上,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设置在靠近地下结构一侧。
36.在优选实施例中,地下结构分为先后进行施工的先期地下结构2和后期地下结构3,如图1中所示,并在先/后期地下结构之间形成有施工缝4。为了确保施工缝4与围护结构1之间的防水性能,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12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一定厚度的防水卷材11,其自施工缝4的开设位置分别向两侧延伸,使得先/后期地下结构在施工缝4的设置位置及该施工缝4两侧的区域,都在围护结构1之间形成有四层防水结构,如图2中所示。
37.进一步地,优选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施工缝4施工后的防水性能,对应施工缝4还设置有第一止水带6、第二止水带7,如图1中所示。两止水带均为中埋式止水带,其一端预埋在先期地下结构2中,另一端从先期地下结构2表面伸出,并在后期地下结构3施工时埋进后期地下结构3中。通过两止水带的设置,使得施工缝4可以在透水方向(自围护结构1一侧指向地下结构一侧的方向,即图1中水平向右的方向)被有效隔断。
38.优选地,第一止水带6在先/后期地下结构中埋设的长度均小于第二止水带7在先/后期地下结构中埋设的长度,即第二止水带7在图1中所示的竖向上,长度大于第一止水带6的长度。同时,第一止水带6和/或第二止水带7的竖向两端分别向靠近围护结构1的一侧弯折,形成图1中所示的弯折结构。此外,优选在第一止水带6和第二止水带7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膜,以此提高两止水带的耐久性。
39.进一步优选地,在第二止水带7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膨胀止水带8,其可在设置位置通过遇水膨胀而将第二止水带7表面与先/后期结构相接触的缝隙处封堵,进而提升止水带的防水效果。在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止水带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膨胀止水带8,且同侧的两个膨胀止水带8分别设置在先期地下结构2中和后期地下结构3中,如图1中所示。
40.可以理解,根据实际设置的需要,也可以在第一止水带6的至少一侧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膨胀止水带8,以此来提升施工缝4处的防水效果。
41.进一步地,对应两止水带的设置还设置有至少两处预埋注浆管10,其主体预埋在后期地下结构3中,一端连通先/后期地下结构之间的施工缝4,另一端连通设置于后期地下
结构3中的预埋注浆导管9,通过预埋注浆导管9和各预埋注浆管10,可以往施工缝4中进行注浆。具体地,优选实施例中的两预埋注浆管10分别设置在两止水带(6、7)的迎水面(即两止水带靠近围护结构1的一侧),如图1中所示。通过两预埋注浆管10的设置,方便对第一止水带6和第二止水带7处的防水性进行维护;而且,利用两预埋注浆管10的设置,也可以进一步便于施工缝4的维护,即便其中一个预埋注浆管10被堵塞,另一个预埋注浆管10也可保证注浆施工的正常进行。
42.另外,为了提升先/后期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在进行后期地下结构3施工前,在先期地下结构2的表面凿毛并涂刷优质的水泥基渗透结晶涂层5,以此进一步提升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
43.本实用新型中的地下结构施工缝的防水构造,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地下结构设置后的结构防水,提升地下结构的防水性能,并能在施工缝处出现渗水时进行快速维护,保证地下结构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延长地下结构的使用寿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44.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