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3:1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显示 地说 液晶显示 装置 面板


1.本技术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为了增加液晶面板在使用中的开口率,业界普遍的做法是将rgb(红绿蓝)色阻做在tft(薄膜晶体管)侧,相邻两个色阻交叠,将数据线设置在色阻交叠处,在色阻交叠处表面即数据线上方设计一层屏蔽电极来屏蔽数据线与彩膜基板上的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
3.但是,由于屏蔽电极是顺着数据线从显示区一直延伸到非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有遮光层,而且色阻交叠处的高度大于单个色阻的高度,所以会导致屏蔽电极和彩膜基板上的电极之间的距离缩小,在液晶面板周边做几千伏的静电测试时,彩膜基板上的电极会从边缘处开始吸收静电,此时彩膜基板上的电极的边缘处电压非常高,而屏蔽电极和彩膜基板上的电极之间的距离又缩小了,很容易在屏蔽电极和彩膜基板上的电极之间产生电弧放电,进而导致屏蔽电极炸伤影响液晶面板的显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将彩膜基板的第一电极层和阵列基板的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设置为不产生电弧放电的安全距离,以解决现有液晶显示面板抗静电能力弱,电极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第一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的第一电极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第二衬底基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第二电极层;
6.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所述阈值为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
7.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彩膜基板的第一电极层与阵列基板的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阈值,该阈值为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从而第一电极层在吸收静电之后不会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增强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进而第二电极层不会发生爆炸而损坏,有效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爆炸产生的飞溅点落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8.可选的,所述阈值为3微米。
9.可选的,所述第一衬底基板上形成有第一凹槽;
10.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11.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2.可选的,所述第一衬底基板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非
显示区,所述第一凹槽开设于所述遮光层上。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电极层沿所述第一凹槽宽度方向的长度小3~5微米。
14.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极层朝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
15.所述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第二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
16.可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电极层沿所述第二凹槽宽度方向的长度相等。
17.可选的,所述第二衬底基板包括由多个冗余色阻形成的冗余色阻层,所述冗余色阻层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18.两个相邻的冗余色阻交叠形成凸起,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冗余色阻层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之间。
19.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层与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隔为0~5微米。
20.可选的,所述第二衬底基板包括衬底层,所述衬底层上设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包括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的第一线部和位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的第二线部;
21.所述第一线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所述第二线部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内或者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层上的正投影外。
22.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电极层在吸收静电之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以使第二电极层爆炸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爆炸产生的飞溅点落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2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
24.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电极层在吸收静电之后第一电极层与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以使第二电极层爆炸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爆炸产生的飞溅点落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七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八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一至八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俯视图;
3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九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7.100、显示区;200、非显示区;
38.1、彩膜基板;10、第一衬底基板;11、第一电极层;101、遮光层;
39.2、阵列基板;20、第二衬底基板;21、第二电极层;201、冗余色阻层;2011、冗余色阻;2012、凸起;202、衬底层;
40.31、第一凹槽;32、第二凹槽;33、第三凹槽;
41.40、数据线;41、第一线部;42、第二线部;
42.300、背光模组;301、导光板;302、光源组件;303、光学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5.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4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解决了现有液晶显示面板抗静电能力弱,电极容易受到损坏的问题。
48.实施例一
49.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1和阵列基板2;
50.其中彩膜基板1包括第一衬底基板10和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的第一电极层11;阵列基板2包括第二衬底基板20和设置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第二电极层21;第二电极
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阈值;阈值为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
51.通过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将彩膜基板1的第一电极层11与阵列基板2的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阈值,该阈值为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从而第一电极层11在吸收静电之后不会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增强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进而第二电极层21不会发生爆炸而损坏,有效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21爆炸产生的飞溅点落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
5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弧放电(arc discharge)是指两个电极在一定电压下由气态带电粒子,如电子或离子,维持导电的现象。电弧放电主要发射原子谱线,是发射光谱分析常用的激发光源。通常分为直流电弧放电和交流电弧放电两种。电弧放电(arc discharge)是气体放电中最强烈的一种自持放电。当电源提供较大功率的电能时,极间电压不需要太高(约几十伏),两极间气体或金属蒸气中可持续通过较强的电流(几安至几十安),并发出强烈的光辉,产生高温(几千至上万度),这就是电弧放电。
53.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即为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产生电弧放电的最小距离,在该距离下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产生电弧放电。第一电极层11电弧放电的产生与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有关,若两个电极之间的间隙大于电弧放电产生的最大距离,则不会产生电弧放电,因此本技术将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产生电弧放电的最小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电弧放电的产生。
5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都是由导电材料制作而成的,比如ito(indium tinoxides,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薄膜。
55.在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阈值为3微米。
56.可以理解的是,液晶显示面板在出厂前需要进行静电测试来测试液晶显示面板的防静电能力,通常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做15千伏以内的静电测试时液晶显示面板不受影响就说明液晶显示面板的防静电能力是合格的,当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做大于15千伏的静电测试时液晶显示面板出现损坏则不会认定为是液晶显示面板的防静电能力不合格,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阈值是针对15千伏以内的静电测试来设置的,当在液晶显示面板周围做15千伏的静电测试时,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3微米,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出现电弧放电。
57.本技术实施例还可以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设置为大于3微米,此时就更加能够保证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产生电弧放电了。可选的,由于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过大会导致整个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增大,因此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设置为4微米,这样既能保证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产生电弧放电,又能够不增大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
58.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衬底基板10上形成有第一凹槽31;第一电极层11的一部分位于第一凹槽31内;第一凹槽3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
59.通过以上设置,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设置第一凹槽31,同时第一电极层11的一部分还位于第一凹槽31内,而第一凹槽3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又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此时第二电极层21与位于第一凹槽31内的第一电极层11互相对应,第二电极层21与位于第一凹槽31内的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比未设置第一凹槽31时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要大,具体的可以调节第一凹槽31的深度来使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微米,从而有效的避免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6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凹槽3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即第一凹槽31和第二电极层21的大小关系可以是第一凹槽31的宽度与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一凹槽31宽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此时第二电极层21表面的任意位置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都满足不产生电弧放电的条件,防静电能力得到增强;当然,第一凹槽31和第二电极层21的大小关系也可以是第一凹槽31的宽度比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一凹槽31宽度方向的长度小,具体的第一凹槽31的宽度比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一凹槽31宽度方向的长度小3~5微米,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电极层21表面的大部分位置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满足不产生电弧放电的条件,也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而且通过3~5微米的距离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制作第一凹槽31时的要求降低,不必一定要将第一凹槽31的宽度与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一凹槽31宽度方向的长度保持相等,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61.参考图1,在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第一衬底基板10包括遮光层101,遮光层10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第一凹槽31开设于遮光层101上。
62.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衬底基板10可以由偏光片、玻璃基板、遮光层101依次层叠设置组成,也可以是由玻璃基板和遮光层101依次层叠设置组成,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做限定,只要第一衬底基板10具有一定的厚度,可以满足开设凹槽的条件即可。由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是完全不透光的,因此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的遮光层101是指黑色的遮光薄膜,由于第一电极层11是从其边缘处开始吸收静电再扩散到整个第一电极层11上的,所以第一电极层11开始吸收静电的边缘处电压最高,最容易产生电弧放电现象,因此可以将第一凹槽31设置在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的遮光层101上,这样可以在第一电极层11最容易发生电弧放电的位置处增大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破坏电弧放电的条件,极大的增强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
63.进一步的,由于遮光层10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因此将第一凹槽31设置在遮光层101上可以简化制程,而且还可以减少遮光层101的材料的使用,节约成本。具体的,由于遮光层101的厚度较小,因此设置在遮光层101上的凹槽可以贯穿遮光层101,这样相当于将一部分遮光层101取消掉了,不仅节省了遮光层101的使用材料,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制作第一凹槽31的工作量,使得液晶显示面板更容易制作。
64.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槽31和第二电极层21的大小关系不可以是第一凹槽31的宽度比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一凹槽31宽度方向的长度大,这种情况下虽然也能保证第二电极层21表面的任意位置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都满足不产生电弧放电的条件,但是这种情况下会存在一部分第一凹槽3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外,则这部分第一凹槽31处没有遮光层101,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与这部分第一凹槽31对应的的位置处就会透光,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65.实施例二
66.参考图2,在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第一电极层11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表面上设有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
67.由于电弧放电是发生在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因此可以在第一电极层11朝向阵列基板2的一侧表面上设置第二凹槽32,且第二凹槽32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这样第一电极层11上与第二电极层21相对应的位置处是第二凹槽32,第二凹槽32的深度可以增大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有效的避免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6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结构中,第二凹槽32可以是贯穿第一电极层11的,也可以是不贯穿第一电极层11,当然,如果第二凹槽32没有贯穿第一电极层11,那么第一凹槽31的设置深度要能够满足第二电极层21与第二凹槽32的槽底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微米,这样才能确保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不会发生电弧放电现象;如果第二凹槽32贯穿第一电极层11,则第一电极层11上与第二电极层21相对应的位置处就是第一衬底基板10,也就是说关于电弧放电产生的条件之一即具有两个电极已经被破坏了,只有第二电极层21是不会出现电弧放电的现象的,有效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
69.当第二凹槽32是贯穿第一电极层11设置的时,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凹槽32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的正投影内,即第二凹槽32和第二电极层21的大小关系可以是第二凹槽32的宽度与第二电极层21沿第二凹槽32宽度方向的长度相等,此时彩膜基板1上与第二电极层21表面的任意位置对应的就是第一衬底基板10,只有第二电极层21是不会出现电弧放电的现象的,有效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2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增强了防静电能力;当然,第二凹槽32和第二电极层21的大小关系也可以是第二凹槽32的宽度比第二电极层21沿第二凹槽32宽度方向的长度小,这样可以保证第二电极层21表面的大部分位置不会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也能起到防静电的作用,而且不必一定要将第二凹槽32的宽度与第二电极层21沿第二凹槽32宽度方向的尺寸制作的相等,可以使工作人员在制作第二凹槽32时的要求降低,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
70.实施例三
71.参考图3,在本技术实施例3中,第二衬底基板20上形成有第三凹槽33;第二电极层21位于第三凹槽33内。
72.本技术中除了可以在第一衬底基板10上设置第一凹槽31或者在第一电极层11上设置第二凹槽32来增大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之外,还可以在第二衬底基板20上设置第三凹槽33,使第二电极层21位于第三凹槽33内,这样通过第三凹槽33的深度就可以增大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发生电弧放电。
73.需要说明的是,第三凹槽33的深度要满足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微米。第三凹槽33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第二电极层21沿第三凹槽33宽度方向的长度,这样可以确保第二电极层21全部位于第三凹槽33内,也就是说第二电极层21
的任意位置处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都不会产生电弧放电,使得液晶显示面板的抗静电能力得到增强。
74.参考图3,本技术实施例三中仅存在第三凹槽33来实现增大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的目的。
75.实施例四
76.参考图4,本技术实施例四中同时存在第一凹槽31和第三凹槽33,这样可以使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变得更大,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就更不会发生电弧放电了,抗静电能力更强。
77.实施例五
78.参考图5,本技术实施例五中同时存在第二凹槽32和第三凹槽33,这样不仅彩膜基板1上与第二电极层21相对应的位置处没有第一电极层11,避免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发生电弧放电,而且第二电极层21与斜对的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也得到了增大,更加能够避免与第二电极层21斜对的第一电极层11向第二电极层21产生电弧放电,进一步提高了抗静电能力。
79.实施例六
80.参考图6,在本技术实施例六中,第二衬底基板20包括由多个冗余色阻2011形成的冗余色阻层201,冗余色阻层20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两个相邻的冗余色阻2011交叠形成凸起2012,第二电极层21位于冗余色阻层201上且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
8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二衬底基板20可以由偏光片、玻璃基板和冗余色阻层201依次层叠组成,也可以由玻璃基板和冗余色阻层201依次层叠组成,还可以由玻璃基板、冗余色阻层201和平坦层依次层叠组成,本技术实施例不做限定。本实施例六中以第二衬底基板20由玻璃基板和冗余色阻层201依次层叠组成为例,第二电极层21将设置在冗余色阻层201上,但由于冗余色阻层201中两个相邻的冗余色阻2011交叠会形成凸起2012,此时第二电极层21在冗余色阻层201上的设置位置就有两种选择,即凸起2012上或者凸起2012外,又因为凸起2012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小于冗余色阻层201上位于凸起2012外的冗余色阻2011与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所以可以将第二电极层21设置在冗余色阻层201上位于凸起2012外的冗余色阻2011上,这样第二电极层21就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相比第二电极层21位于凸起2012上来说可以增大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避免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发生电弧放电。
8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冗余色阻层201包括的多个冗余色阻2011为色阻块,具体为红色色阻块、绿色色阻块和蓝色色阻块,且分别由红色、绿色、蓝色三色树脂材料制成。
83.参考图6,可以看出,当第二电极层21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时,本技术实施例六中不再设置第一凹槽31或第二凹槽32或第三凹槽33。
84.可选的,第二电极层21与凸起2012之间的间隔为0~5微米。第二电极层21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的任意位置处,不过考虑到制程的难度,可以将第二电极层21与凸起2012之间的间隔设置为0~5微米,这样能够降低制程难度,减少工作量,提高液晶显示面板的制作效率。
85.实施例七
86.参考图7,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当第二电极层21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时,本技术实施例七可以继续设置第一凹槽31,这样会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增大。
87.实施例八
88.参考图8,在上述实施例六的基础上,当第二电极层21位于相邻的两个凸起2012之间时,本技术实施例八可以继续设置第二凹槽32,这样会将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增大。
89.参考图9,在本技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八的液晶显示面板中,第二衬底基板20包括衬底层202,衬底层202上设有数据线40,数据线40包括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的第一线部41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的第二线部42;第一线部4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内,第二线部42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内或者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外。
90.上述衬底层202为玻璃基板,液晶显示面板的阵列基板2上会设置数据线40,将数据线40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排列,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数据线40会贯穿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和非显示区200以将数据线40分为第一线部41和第二线部42,在数据线40的第一线部41上方会覆盖色阻层,在第二线部42上方会覆盖冗余色阻层201,色阻层和冗余色阻层201为连续延伸的一体结构,色阻层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冗余色阻层201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200,为了屏蔽数据线40和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寄生电容,可以将第二电极层21设置在数据线40上方,同时为了避免第二电极层21与数据线40之间的距离过近而影响信号的传输,可以将凸起2012设置在第二电极层21和数据线40之间,但是这样会缩小第二电极层21和第一电极层11之间的距离,所以位于液晶显示面板非显示区200的第二电极层21可以移动位置,如移动到两个凸起2012之间,此时第二线部42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外;也可以设置第一凹槽31或第二凹槽32或第三凹槽33,此时第二线部42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位于第二电极层21在衬底层202上的正投影内。
91.实施例九
92.参考图10,本技术实施例九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以及设置于液晶显示面板一侧的背光模组300。
93.上述背光模组300包括导光板301、光源组件302和光学膜片303,背光模组300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照明。
94.在应用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广告机、大型广告屏等具备显示功能的装置。
95.本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面板,本技术中第一电极层11和第二电极层21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的临界安全距离,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一电极层11在吸收静电之后第一电极层11与第二电极层21之间产生电弧放电,以使第二电极层21爆炸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进一步的避免了第二电极层21爆炸产生的飞溅点落入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100而影响液晶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提高了显示装置的质量。
9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