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隔离 医疗器械 疾病预防控制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


背景技术:

2.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院内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给病人带来额外的身体痛楚和精神压力,影响病人康复情况,降低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延长住院时间,儿童、老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受医院内感染影响,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因此隔离床对隔离技术来说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能够进行病人医疗垃圾或者呕吐物等进行密封快速收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隔离病房的空气环境,造成交叉感染,能够加速隔离床周边的空气流通,能够对隔离床周边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吸入过滤净化排出,整体结构稳定,实用性强。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包括支撑柱、床板、吸风防护板、密封回收腔、回收组件、吸风过滤壳体和吸风过滤组件,所述支撑柱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床板底部,所述吸风防护板设于床板一侧,所述吸风防护板呈倒l型设置,所述密封回收腔和吸风过滤壳体呈相邻设置设于床板底部,所述回收组件抽拉设于密封回收腔内,所述吸风过滤组件设于吸风过滤壳体内,所述回收组件包括滑动底板、密封拉板、密封放置桶、支撑底座、弹簧、连接杆和拉伸弹簧,所述滑动底板滑动设于密封回收腔内,所述密封拉板底部铰接设于滑动底板远离密封回收腔一侧上,所述拉伸弹簧呈倾斜设置设于密封拉板和滑动底板之间,所述支撑底座设于滑动底板上,所述弹簧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密封放置桶设于弹簧上,所述连接杆设于密封放置桶和密封拉板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过滤组件包括支撑板、吸风电机、放置架、过滤组件和吸风道,所述吸风防护板上端壁上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防护板呈中空设置形成吸风道,所述吸风道与吸风过滤壳体呈相通设置,所述放置架设于吸风过滤壳体内底壁上远离吸风道一侧,所述支撑板设于放置架和吸风过滤壳体靠近吸风防护板一侧侧壁上,所述吸风电机设于支撑板上,所述吸风电机与吸风口管线连接,所述过滤组件设于放置架上,所述吸风过滤壳体远离吸风道一侧侧壁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均匀间隔设置,对空气气流进行快速的过滤净化。
6.进一步地,所述吸风防护板为透明玻璃材质的吸风防护板。
7.进一步地,所述床板与吸风防护板呈相邻设置一侧设有防护挡板,起到防护作用。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底部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呈对称设置,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9.进一步地,所述床板底部设有加强筋,增加床板的稳定性。
10.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组件设有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和活性炭过滤棉,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无纺布过滤棉、玻璃纤维过滤棉和活性炭过滤棉沿吸风防护板到出风口风向依次设于放置架上,对气流进行多层过滤后经过出风口排出。
11.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通过设置的密封回收腔和回收组件,实现对病人医疗垃圾或者呕吐物的快速密封收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隔离病房的空气环境,造成交叉感染;通过设置的吸风过滤组件,实现对隔离病床周边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吸入过滤排出,进行气体的过滤净化,加快空气流通;本装置能够进行病人医疗垃圾或者呕吐物等进行密封快速收集,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污染隔离病房的空气环境,造成交叉感染,能够加速隔离床周边的空气流通,能够对隔离床周边的空气进行快速的吸入过滤净化排出,整体结构稳定,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的吸风过滤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的回收组件结构示意图。
16.在附图中:1、支撑柱,2、床板,3、吸风防护板,4、密封回收腔,5、回收组件,6、吸风过滤壳体, 7、吸风过滤组件,8、滑动底板,9、密封拉板,10、密封放置桶,11、支撑底座,12、弹簧,13、连接杆,14、拉伸弹簧,15、支撑板,16、吸风电机,17、放置架,18、过滤组件,19、吸风道,20、吸风口, 21、出风口,22、防护挡板,23、支撑脚,24、加强筋,25、合成纤维过滤棉,26、无纺布过滤棉,27、玻璃纤维过滤棉,28、活性炭过滤棉。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19.如图1

3所示,一种疾病预防控制隔离床,它包括支撑柱1、床板2、吸风防护板3、密封回收腔4、回收组件5、吸风过滤壳体6和吸风过滤组件187,所述支撑柱1呈两两对称设置设于床板2底部,所述吸风防护板3设于床板2一侧,所述吸风防护板3呈倒l型设置,所述密封回收腔4和吸风过滤壳体6呈相邻设置设于床板2底部,所述回收组件5抽拉设于密封回收
腔4内,所述吸风过滤组件187设于吸风过滤壳体6内,所述回收组件5包括滑动底板8、密封拉板9、密封放置桶10、支撑底座11、弹簧12、连接杆13和拉伸弹簧14,所述滑动底板8滑动设于密封回收腔4内,所述密封拉板9底部铰接设于滑动底板 8远离密封回收腔4一侧上,所述拉伸弹簧14呈倾斜设置设于密封拉板9和滑动底板8之间,所述支撑底座11设于滑动底板8上,所述弹簧12设于支撑底座11上,所述密封放置桶10设于弹簧12上,所述连接杆13设于密封放置桶10和密封拉板9之间。
20.其中,所述吸风过滤组件187包括支撑板15、吸风电机16、放置架17、过滤组件18和吸风道19,所述吸风防护板3上端壁上设有吸风口20,所述吸风防护板3呈中空设置形成吸风道19,所述吸风道19 与吸风过滤壳体6呈相通设置,所述放置架17设于吸风过滤壳体6内底壁上远离吸风道19一侧,所述支撑板15设于放置架17和吸风过滤壳体6靠近吸风防护板3一侧侧壁上,所述吸风电机16设于支撑板15 上,所述吸风电机16与吸风口20管线连接,所述过滤组件18设于放置架17上,所述吸风过滤壳体6远离吸风道19一侧侧壁设有出风口21,所述出风口21呈均匀间隔设置,对空气气流进行快速的过滤净化;所述吸风防护板3为透明玻璃材质的吸风防护板3;所述床板2与吸风防护板3呈相邻设置一侧设有防护挡板22,起到防护作用;所述支撑柱1底部设有支撑脚23,所述支撑脚23呈对称设置,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所述床板2底部设有加强筋24,增加床板2的稳定性;所述过滤组件18设有合成纤维过滤棉25、无纺布过滤棉26、玻璃纤维过滤棉27和活性炭过滤棉28,所述合成纤维过滤棉25、无纺布过滤棉26、玻璃纤维过滤棉27和活性炭过滤棉28沿吸风防护板3到出风口21风向依次设于放置架17上,对气流进行多层过滤后经过出风口21排出。
21.具体使用时,拉住密封拉板9,沿密封回收腔4抽拉滑动底板8纸至密封放置桶10移动出密封回收腔 4,向下倾斜转动密封拉板9,拉伸弹簧14被拉长,连接杆13随密封拉板9同步倾斜向下弧形运动,连接杆13拉动密封放置桶10同步移动,密封放置桶10底部的弹簧12被拉伸弯曲,密封放置桶10倾斜出密封放置腔,便于向密封放置桶10内丢弃医疗废弃物,在使用完毕后,松开密封拉板9,拉伸弹簧14和弹簧12实现密封放置桶10的快速复位,推回滑动底板8;启动吸风电机16,吸风口20将床板2周围气流吸入吸风过滤腔内,通过过滤组件18进行多重过滤,并通过出风口21排出,实现床板2周围气流的快速过滤净化。
2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