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制作方法

2021-10-30 01: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聚乙烯 纺织服装 面料 弹性


1.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服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


背景技术:

2.聚乙烯是世界上常用的塑料聚合物,近几年,利用聚乙烯极好的导热系数,良好的接触凉感性能,聚乙烯纤维被用作纺织纤维使用,最初用于功能性凉感床品。目前,服装用聚乙烯面料越来越多,一般应用于夏季凉感服装,但是由于聚乙烯纤维不耐高温,加入氨纶弹性纱线后,面料定型困难,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做出的服装面料没有弹性,影响服装的穿着舒适感。
3.cn105054427a公开了一种耐磨性混纺面料,所述耐磨性混纺面料由维纶纤维、聚乙烯纤维、氨纶纤维、聚丙烯纤维以及聚酯纤维五种纤维混纺编织而成,所述的耐磨性混纺面料中各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比分别为:所述维纶纤维占 14%

18%,所述聚乙烯纤维占13%

16%,所述氨纶纤维占17%

20%,所述聚丙烯纤维占9%

14%,所述聚酯纤维占33%

45%。该面料采用维纶纤维、聚乙烯纤维、氨纶纤维。该面料通过混纺将聚乙烯纤维和氨纶纤维进行编织,然而这种编织方式面料仍存在聚乙烯纤维不耐高温,加入氨纶长丝后无法定型的问题。
4.cn210415807u公开一种服装面料及服装,该服装面料包括第一面料层和第二面料层,第一面料层由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或阳离子涤纶与吸汗速干涤纶的复合丝编织而成;第二面料层设置于第一面料层的内侧,第二面料层由改性遮热涤纶编织而成,第一面料层与第二面料层直接连接,和/或通过连接丝连接,该面料的接触凉感性能有待提高。
5.因此,开发一种具有弹性的聚乙烯凉感面料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面料是具有良好的弹性,同时具有优异的接触凉感性能、吸湿速干性能和抗紫外线性能。
7.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包括亲肤层、连接丝和表面层,所述亲肤层包括聚乙烯纤维,所述表面层包括涤纶,所述连接丝为弹性纱线,所述表面层和亲肤层通过连接丝连接。
8.在本实用新型中,以聚乙烯纤维作为亲肤层原料,由于聚乙烯的导热系数较大,具有良好的接触凉感性能,同时还具有优良的抗紫外线性,使人体皮肤免受紫外线干扰,具有良好的透气性,优于常规的圆形纤维,具有优良的抗弯曲回弹性,制成的纺织品悬垂性好,具有优良的柔软手感。以阳离子涤纶作为表面层原料,阳离子涤纶纤维是在纺丝过程中加入阳离子活性剂来制备阳离子涤纶丝。阳离子涤纶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低温染色,降低了结晶度使染料易于渗透,染色牢度好,而且其还具有手感柔软、不易褪色、抗皱耐磨等特点。
以弹性纱线为连接丝将表面层和亲肤层相连接,不仅解决了加入弹性纱线后无法定型的问题,而且为面料带来了优异的弹性。
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肤层或表面层独立地为平纹结构。
1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10

15cm/50针,例如可以是10 cm/50针、11cm/50针、12cm/50针、13cm/50针、14cm/50针、15cm/50针等。
1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亲肤层由聚乙烯纤维和/或聚乙烯复合纤维编织而成,所述聚乙烯纤维或聚乙烯复合纤维的细度独立地选自40

200d,例如可以是40 d、50d、70d、100d、120d、150d、200d等。
12.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聚乙烯复合纤维为皮芯结构,所述皮层为聚乙烯纤维,所述芯层为尼龙,所述芯层的直径为所述聚乙烯复合纤维总直径的20

80%,例如可以是20%、30%、40%、50%、60%、70%、80%等。
13.在本实用新型中,以聚乙烯纤维为皮层,聚乙烯的导热系数较大,可达0.5 w/(m
·
k),具有较好的接触凉感,以尼龙为芯层,其具有良好的柔软性,提高面料的手感,亲肤性好。
1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丝为波浪线状,并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和所述亲肤层。
15.在本实用新型中,波浪线状的弹性纱线为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和所述亲肤层,从而连接表面层和亲肤层的同时,不仅解决了加入弹性纱线后无法定型的问题,为面料带来了优异的弹性,而且给两层面料带来一定的空隙,从而增加面料的透气性能。
16.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5

6cm/50针,例如可以5cm/50 针、5.2cm/50针、5.5cm/50针、5.7cm/50针、5.8cm/50针、6cm/50针等。
1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纱线为氨纶纱线,所述氨纶纱线的细度为10

40 d,例如可以是10d、20d、30d、40d等。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10

15cm/50针,例如可以是10 cm/50针、11cm/50针、12cm/50针、13cm/50针、14cm/50针、15cm/50针等。
1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涤纶选自纯阳离子涤纶、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或涤纶色丝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所述涤纶的细度为40

200 d,例如可以是40d、50d、70d、100d、120d、150d、200d等。
20.其中,“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复合丝”指的是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并纱后形成的复合丝,并纱指的是将2根以上的单纱并合后卷绕成筒子,经过并纱,可以保证单纱股数,均衡各单纱张力,减少股线捻不匀,提高股线强力,改善外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表面层可以为以下几种情况:1、纯阳离子涤纶染成素色;2、阳离子涤纶与普通涤纶的复合丝,染阳离子涤纶成花灰色;3、普通涤纶色丝不再染色呈素色;4、普通涤纶,没有颜色在表面印花。
21.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附着有吸湿排汗助剂。
2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定型工艺中加入吸湿排汗助剂,由于所述面料各层为平纹结构,因此吸湿排汗助剂可以更为均匀分散于表面层和亲肤层间,从而附着于面料纱线的纤维上,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吸湿速干效果。
23.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湿排汗助剂选自亲水性聚酯、亲水性聚合物与聚硅氧烷的复配物乳液、聚乙二醇和聚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嵌段共聚物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24.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吸湿排汗助剂在所述面料中的附着量为1

5g/m2,例如可以是1g/m2、2g/m2、3g/m2、4g/m2、5g/m2等。
25.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00

200g/m2,例如可以是100g/m2、 120g/m2、130g/m2、140g/m2、160g/m2、180g/m2、200g/m2等。
2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具有优异的接触凉感、吸汗速干和抗紫外线性能,同时解决了加入弹性纱线后无法定型的问题,为面料带来了优异的弹性。
2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具有很好地接触凉感,即瞬态最大热流量为0.39

0.42w/cm2;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吸水性为为3

4s, 60min时扩散水分残留率为23

28%;并且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色牢度等级为3

4。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30.其中,7为亲肤层,8为表面层,9为连接丝;
31.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基础编织图;
32.其中,2、5为聚乙烯纤维,1、4为连接丝,3、6为阳离子涤纶。
33.图3为实施例1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基础三角图;
34.其中,2、5为聚乙烯纤维,1、4为连接丝,3、6为阳离子涤纶。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3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所示,连接丝9为波浪线状,并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7和所述亲肤层8,从而将表面层 7和亲肤层8连接。
37.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各纱线来源如下所示:聚乙烯纤维购于: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复合纤维购于:凯泰特种纤维科技有限公司;阳离子涤纶购于:青岛锦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复合丝购于:青岛锦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氨纶纱线购于:青岛锦绮汇新材料有限公司。
38.实施例1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包括亲肤层、连接丝和表面层;所述亲肤层为由细度为75d的聚乙烯纤维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13.5cm/50针;所述表面层为由细度为75d的阳离子涤纶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 13.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细度为20d的氨纶纱线,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波浪线状,并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和所述亲肤层连接表面层和亲肤层。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60g/m2,所述面料附着有3.0g/m2的吸湿排汗助剂。
40.图2为实施例1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基础编织图,图3为实施例1 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基础三角图,由图2和图3所示,6个成圈系统编织而成的凉感面料,其中第3、6成圈系统为含阳离子涤纶的表面纱一起编织成表面层平纹结构,第2、5成圈系统
为聚乙烯纤维一起编织成亲肤层平纹结构,第1、4成圈为一起编织成变化平针组织,与表面层和亲肤层交织,将表面层和亲肤层相连接。
41.实施例2
4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包括亲肤层、连接丝和表面层;所述亲肤层为由细度为75d的聚乙烯复合纤维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13.5cm/50针;所述表面层为由细度为75d的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复合丝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13.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细度为20d的氨纶纱线,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波浪线状,并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和所述亲肤层连接表面层和亲肤层。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60g/m2,所述面料附着有3.0g/m2的吸湿排汗助剂。
43.实施例3
4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所述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包括亲肤层、连接丝和表面层;所述亲肤层为由细度为70d的聚乙烯纤维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亲肤层,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12.5cm/50针;所述表面层为由细度为70d的阳离子涤纶编织而成的平纹结构表面层,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 12.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细度为30d的氨纶纱线,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5.5cm/50针,所述连接丝为波浪线状,并依次贯穿所述表面层和所述亲肤层连接表面层和亲肤层。所述面料的克重为150g/m2,所述面料附着有3.0g/m2的吸湿排汗助剂。
45.实施例4
4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所述聚乙烯纤维替换为聚乙烯复合纤维。
47.实施例5
4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阳离子涤纶替换为阳离子涤纶和普通涤纶复合丝。
49.实施例6
5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9cm/50针,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9cm/50针。
51.实施例7
5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亲肤层的线圈长度为16cm/50针,所述表面层的线圈长度为16cm/50针。
53.实施例8
5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4cm/50针。
55.实施例9
56.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所述连接丝的线圈长度为7cm/50针。
57.实施例10
5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步骤(5)定型过程中不再添加吸湿排汗助剂,所述面料不再负载有吸湿排汗助剂。
59.对比例1
60.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将所述聚乙烯纤维替换为冷感涤纶长丝。
61.对比例2
62.本对比例提供一种面料,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不设置连接丝,而将亲肤层和表面层直接进行热压贴合连接在一起。
63.性能测试:
64.对上述实施例1

10和对比例1

2提供的面料进行如下测试:
65.(1)接触凉感测试:采用接触冷暖感测试仪(kes

f7thermo laboⅱ),在温度20℃
±
2℃,相对湿度65
±
4%的环境中,分别剪取各待测样品并置于标准大气环境中至少1h,将热板垂直置于试样上,记录q

max值,即试样的接触凉感(瞬态最大热流量),单位为w/cm2,每个待测样品取5次测试数据的平均值。
66.(2)吸湿速干性能:参照jis吸水性实验方法(滴下法)测试,测试织物的吸水性,采用扩散性残留水分率装置测试速干性。
67.(3)色牢度:参照gb/t3920

2008a测试。
68.具体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69.表1
70.[0071][0072]
由表1测试数据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的具有很好地接触凉感,即瞬态最大热流量为0.39

0.42w/cm2;具有优异的吸湿速干性能,吸水性为为3

4s,60min时扩散水分残留率为23

28%;并且具有良好的色牢度,色牢度等级为3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性聚乙烯凉感面料具有真丝般的悬垂感,手感滑爽,接触凉感,吸汗速干、抗紫外线的效果,同时解决了铜氨纤维强力差,编织困难及化学纤维起静电的问题。
[0073]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6

9的对比可知,线圈长度过小时,由于面料丝线之间过于紧密的原因,吸湿速干性能有所下降;线圈长度过大时,由于面料丝线之间过于过于稀松的原因,接触凉感和抗紫外线性能有所下降。
[0074]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10的对比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染整工艺中使面料附着加入吸湿排汗助剂,由于本实用新型所述面料各层为平纹结构,因此吸湿排汗助剂可以均匀分散于表面层和亲肤层,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吸湿速干效果。
[0075]
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对比可知,将所述聚乙烯纤维替换为冷感涤纶长丝,面料的接触凉感下降明显。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知,不设置连接丝,而将亲肤层和表面层直接进行热压贴合连接在一起,亲肤层和表面层无空隙存在,接触凉感和透气性均下降明显。
[0076]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