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20: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横梁 连接 节点 结构


1.本技术涉及横梁连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房建横梁是用来支撑房屋顶部的结构,多根横梁之间交叉分布,形成一个完整的构架,用以支撑后续的混凝土墙板等结构。
3.如图1所示,现有的支撑梁1在安装的过程中,相邻的支撑梁1之间搭设围合形成网状结构,支撑梁1之间搭设完成之后,相邻支撑梁1之间的位置需要根据实际设计的需要调整相邻的支撑梁1之间的间距。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中的支撑梁在安装的过程中,支撑梁之间搭设安装,相邻支撑梁之间的连接强度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相邻横梁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处于相互垂直的状态,所述第一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条,相邻两滑条之间形成滑移部,所述滑条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有从远离第一横梁中部的位置向靠近第一横梁中部的位置倾斜向下设置的引导面,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套设在两滑条上的滑块,所述滑块设置有与引导面贴合的斜面,所述滑块内部开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对应滑移部的位置设置有容置在滑移部内部的滑板,所述第一容置槽内设置有推动滑板向接触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的弹性件,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带动滑板向远离第一横梁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相邻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连接的过程中,将滑块套设在两滑条上,此时,滑块的斜面贴合在引导面上,使得第二横梁始终处于相对第一横梁移动的状态,由于斜面及引导面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处于不相互脱离的状态,当第二横梁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滑板抵接在滑移部的内部,从而实现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当需要调整第二横梁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板向远离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使得滑板处于不接触第一横梁的状态,从而减小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之间的摩擦,实现第二横梁相对第一横梁的便捷移动,提高第二横梁相对第一横梁移动的便捷性,由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条的连接实现初步的固定,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能够提高滑板与第一横梁之间连接的连接强度。
8.可选的,所述横板两端设置有贯穿至滑块上部的插杆,相邻的插杆之间连接有连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杆及连杆的设置,当需要对第二横梁的位置进行
移动时,将连杆向远离滑块的方向移动,此时,滑板处于不接触第一横梁的状态,从而能够实现减小滑板与第一横梁之间的摩擦,提高第二横梁相对第一横梁移动的便捷性。
10.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滑板及滑块上板面之间的弹簧。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簧的设置,当释放连杆时,在弹簧的作用下,滑板抵接在滑移部的位置,从而实现对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的固定作用。
12.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块上的推杆,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滑块上的转轴,所述转轴对应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驱动杆,所述转轴远离推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驱动杆,所述推杆上开设有供第一驱动杆容置的第二容置槽,所述横板对应第二驱动杆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驱动杆容置的第三容置槽,所述弹簧的上端抵接在推杆的下表面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杆向靠近滑块的方向推动时,推杆带动第一驱动杆向靠近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此时转轴相对滑块发生旋转,当转轴旋转时,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二驱动杆带动滑板向远离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挤压推杆时,实现滑板与滑移部之间的分离,当停止挤压推杆时,弹簧复位,实现滑板与滑移部之间的抵接。
14.可选的,当转轴与滑块旋转连接时,所述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处于从靠近转轴中轴线的位置向远离转轴中轴线的位置倾斜向下的状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转轴、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的中心设置成不处于同一水平线的状态下,便于实现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的安装操作。
16.可选的,所述连杆对应推杆的位置设置有对推杆进行导向的圆环。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圆环的设置,便于实现连杆及推杆之间相互的定位。
18.可选的,所述推杆靠近推块的一侧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矩形杆,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与矩形杆适配的插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矩形杆的设置,使得推杆不相对滑块发生转动,便于提高推杆相对滑块上下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
20.可选的,所述滑块包括两个相互并合的连接块,相邻的连接块之间使用螺栓及螺母锁合固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个连接块的设置,便于实现滑块内部的转轴、第一驱动杆及第二驱动杆的安装操作。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 当进行相邻的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连接的过程中,将滑块套设在两滑条上,此时,滑块的斜面贴合在引导面上,使得第二横梁始终处于相对第一横梁移动的状态,由于斜面及引导面的设置,使得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处于不相互脱离的状态,当第二横梁移动至所需要的位置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滑板抵接在滑移部的内部,从而实现将第二横梁固定在第一横梁上,当需要调整第二横梁的位置时,通过驱动组件带动滑板向远离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使得滑板处于不接触第一横梁的状态,从而减小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之间的摩擦,实现第二横梁相对第一横梁的便捷移动,提高第二横梁相对第一横梁移动的便捷性,由于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之间通过滑块与滑条的连接实现初步的固定,通过弹性件的设置能够提高滑板与第一横梁之间连接的连接强度;
2. 当推杆向靠近滑块的方向推动时,推杆带动第一驱动杆向靠近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此时转轴相对滑块发生旋转,当转轴旋转时,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二驱动杆带动滑板向远离第一横梁的方向移动,此时弹簧处于压缩的状态,当挤压推杆时,实现滑板与滑移部之间的分离,当停止挤压推杆时,弹簧复位,实现滑板与滑移部之间的抵接。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凸显第二横梁与第一横梁连接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凸显滑块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调整第二横梁位置时滑块内部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相关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梁;2、第一横梁;3、第二横梁;4、竖梁;5、滑条;51、引导面;6、滑移部;7、滑块;71、斜面;72、第一容置槽;73、插孔;8、横板;81、第三容置槽;9、滑板;10、弹簧;11、插杆;12、连杆;13、驱动组件;131、推杆;132、转轴;133、第一驱动杆;134、第二驱动杆;14、第二容置槽;15、矩形杆;16、圆环;17、连接块;18、螺栓;1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参照图1,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横梁2及第二横梁3,第一横梁2及第二横梁3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设置数量,在第一横梁2的下侧支撑有竖梁4,实现整体的房建框架的支撑搭设。
27.参照图2,第一横梁2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现浇形成,在进行第一横梁2设置的过程中,在第一横梁2的上表面设置两个相互平行的滑条5,相邻的两滑条5之间形成滑移部6,两个滑条5相互远离的一侧设置为从远离滑移部6的位置向靠近滑移部6的位置倾斜向下的引导面51。
28.参照图2,第二横梁3接触第一横梁2的一端设置有套设在两滑条5上移动的滑块7,滑块7接触引导面51的位置设置有与引导面51贴合的斜面71,当第二横梁3通过滑块7与第一横梁2连接时,斜面71贴合在引导面51上,滑块7相对第一横梁2移动的过程中,引导面51对滑块7进行限位,使得第二横梁3始终处于不脱离第一横梁2的状态。
29.参照图2和图3,滑块7内部为中空结构,滑块7内开设有第一容置槽72,第一滑移槽内上下滑动连接有横板8,横板8的两端置于第一容置槽72内部,横板8之间连接有滑板9,当横板8抵接在第一容置槽72的槽底位置时,滑板9的下板面抵接在滑移部6的位置,滑板9的下板面与第一横梁2处于接触的状态。第一容置槽72内设置有推动滑板9向接触第一横梁2的状态移动的弹性件,通过弹性件的设置,当第一横梁2与第二横梁3处于连接的状态时,弹性件推动滑板9向抵接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增加第二横梁3与第一横梁2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一横梁2与第二横梁3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弹性件的作用下,第二横梁3不轻易相对第一横梁2发生移动。
30.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弹性件为弹簧10,弹簧10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滑板9及滑块7
上板面的状态。
31.参照图3,横板8的两端连接有贯穿至滑块7上表面的插杆11,相邻的两个插杆11之间连接有连杆12,当滑板9处于朝向或远离第一横梁2移动的状态时,插杆11相对滑块7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滑板9的移动方向的导向。
32.参照图3和图4,当需要相对第一横梁2调整第二横梁3的位置时,在滑板9上连接有带动滑板9向远离第一横梁2移动的驱动组件13。驱动组件13包括设置在滑块7上相对滑块7上下移动的推杆131,推杆131延伸至第一容置槽72内部,驱动组件13还包括转动连接在滑块7上的转轴132,转轴132对应推杆131的位置焊接有第一驱动杆133,转轴132远离第一驱动杆133的一侧焊接有第二驱动杆134,推杆131上开设有供第一驱动杆133容置的第二容置槽14,横板8上对应第二驱动杆134的位置开设有供第二驱动杆134容置的第三容置槽81。此时,弹簧10的上端抵接在推杆131的下表面上,当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推动推杆131时,推杆131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带动第一驱动杆133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此时转轴132相对滑块7发生旋转,使得第二驱动杆134向远离第一横梁2的方向摆动,带动横板8向远离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当横板8向远离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滑板9也向远离滑移部6底面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使得滑板9不接触第一横梁2,提高第二横梁3相对第一横梁2移动过程的便捷性。
33.参照图4,为了提高转轴132转动过程的便捷性,第一驱动杆133从靠近转轴132的位置向远离转轴132的位置倾斜向下设置,同时第二驱动杆134也设置成为从靠近转轴132的位置向远离转轴132的位置倾斜向下的状态。
34.参照图3和图4,推杆131接触滑块7的一端焊接有横截面为方形的矩形杆15,滑块7上也开设有与矩形杆15横截面一致的插孔73,从而对推杆131的移动方向进行导向,使得推杆131不相对滑块7发生旋转。
35.参照图3,连杆12对应推杆131的位置焊接有对推杆131进行导向的圆环16,能够进一步提高推杆131移动过程的平稳性。
36.参照图4和图5,在进行滑块7的设置时,滑块7由两个连接块17相互并合形成,相邻的连接块17之间使用螺栓18及螺母19锁合固定,从而实现转轴132、第一驱动杆133及第二驱动杆134便捷的安装。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房建横梁连接节点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当进行第一横梁2及第二横梁3的连接时,将第二横梁3上的滑块7与第一横梁2连接,当需要调整第二横梁3相对第一横梁2的位置时,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推动推杆131,当推杆131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时,使得推杆131推动第一驱动杆133向靠近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此时转轴132相对滑块7发生转动,使得第二驱动杆134向远离第一横梁2的方向移动,使得滑板9向远离滑移部6的方向移动,此时滑板9处于不接触第一横梁2的状态,从而能够减小滑板9与第一横梁2之间的摩擦,实现第二横梁3相对第一横梁2移动的便捷性,当第二横梁3移动至所要设置的位置之后,释放推杆131,此时弹簧10舒张,使得滑板9抵接在第一横梁2上,从而能够提高第二横梁3与第一横梁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第二横梁3与第一横梁2之间的连接强度。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