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0: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冷却 汽车 电机 系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国家法规的压力下,油耗法规在不断的加严,而各个厂家为了满足日趋严格的燃油经济性目标,而新能源汽车以其清洁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现有新能源汽车通常采用双电机混动系统,一个电机为驱动电机,用于驱动车轮,另一个电机为发电机,用于给动力电池充电。
3.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时,其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将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常需要对驱动电机和发电机进行散热,防止电机内过热对电机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4.中国专利资料文献公开了一种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申请号为201820287471.9,授权公告号为cn207968210u],包括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壳体上的入液口和出液口;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内部的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连通所述入液口与所述驱动电机内的定子腔室,以及所述定子腔室与所述出液口;所述冷却管道包括第一冷却管路和第二冷却管路,所述第一冷却管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子结构的第一轴承的周缘,所述第二冷却管路设置于所述转子结构的第二轴承的周缘;其中所述定子腔室与容纳所述转子结构的转子腔室隔绝。
[0005]
上述申请的驱动电机冷却结构及电动汽车,并未对转子进行冷却,转子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影响电机运行的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电机的冷却性的问题。
[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
一种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油泵、驱动电机和发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子轴一,所述转子轴一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一,所述发电机包括转子轴二,所述转子轴二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二,所述转子轴一内和转子轴二内均具有内腔,两个轴承一内均具有与转子轴一内腔连通的密封腔一,两个轴承二内均具有与转子轴二内腔连通的密封腔二,所述油泵通过管路与两个轴承一的密封腔一均连通,所述油泵还通过管路与两个轴承二的密封腔二均连通。
[0009]
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时,冷却油从油泵出口端流出通过管路进入其中一个轴承一的密封腔一内,对该轴承一进行冷却及润滑,同时由于两个轴承一的密封腔一均与转子轴一内腔相连通,冷却油从该轴承一密封腔一流入转子轴一的内腔,从转子轴一的内腔流入另一个轴承一密封腔一内,从另一个轴承一密封腔一通过管路回到油泵内,实现不断地循环冷却回路,进而就同时实现了对转子轴一和两个轴承一的冷却,提高了驱动电机的冷却性,从而就能够保障驱动电机运行性能。
[0010]
对发电机进行冷却时,使冷却油从油泵出口端流出通过管路进入与其中一个轴承二的密封腔二内,对该轴承二进行冷却及润滑,同时由于两个轴承二的密封腔二均与转子轴二内腔相连通,冷却油从该轴承二密封腔二流入转子轴二的内腔,从转子轴二的内腔流入另一个轴承二密封腔二内,从另一个轴承二密封腔二通过管路回到油泵内,实现不断地循环冷却回路,进而就同时实现了对转子轴二和两个轴承二的冷却,提高了发电机的冷却性,从而就能够保障发电机运行性能。
[0011]
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和发电机进行冷却是独立的冷却过程,其中,轴承一和轴承二均为密封性轴承。
[0012]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两个轴承一的外圈均具有与密封腔一连通的安装孔一,所述油泵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其中一个轴承一上的安装孔一相连,另一个轴承一上的安装孔一通过管路与油泵进口端连通,两个轴承二的外圈均具有与密封腔二连通的安装孔二,所述油泵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其中一个轴承二上的安装孔二相连,另一个轴承二上的安装孔二通过管路与油泵进口端连通。冷却油液从其中一个轴承一的安装孔一进入密封腔一,从密封腔一流入转子轴一内腔,从转子轴一内腔进入另一轴承一的密封腔一,该密封腔一流入安装孔一,从另一个轴承一的安装孔一通过管路流回油泵内,冷却油液还可以从其中一个轴承二的安装孔二进入密封腔二,从密封腔二流入转子轴二内腔,从转子轴二内腔进入另一轴承二的密封腔二,该密封腔二流入安装孔二,从另一个轴承二的安装孔二通过管路流回油泵内。
[0013]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所述轴承一的内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密封腔一连通的通孔一,所述转子轴一上设有与通孔一数量相同且与通孔一相对应的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与转子轴一的内腔相连通,所述轴承二的内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密封腔二连通的通孔三,所述转子轴二上设有与通孔三数量相同且与通孔三相对应的通孔四,所述通孔四与转子轴二的内腔相连通。油进入转子轴一上其中一端设置的轴承一密封腔一,从该端轴承一的密封腔一流入通孔一,从通孔一流入通孔二,再从通孔二进入转子轴一的内腔,从转子轴一的内腔二流入另一端轴承一的通孔一,从通孔一流入另一端轴承一的密封腔一,从另一端轴承一的密封腔一流入安装孔一,从安装孔一从管路流回油泵,通过转子轴一的内腔的设置用于充当冷却油路,从而实现了对两个轴承一和转子轴一同时的冷却,同理,实现对两个轴承二和转子轴二同时的冷却。
[0014]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本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所述控制阀一设置在油泵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一上的安装孔一相连的管路上,所述控制阀二设置油泵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二上的安装孔二相连的管路上。控制阀一用于控制进入驱动电机的冷却油路,控制阀二用于控制进入发电机的冷却油路,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分别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的冷却油路和发电机的冷却油路进行单独控制。
[0015]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所述控制阀一与驱动电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一,所述喷淋油管一一端与控制阀一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还包括驱动电机定子,所述喷淋油管一另一端的出口与驱动电机定子相对应,所述控制阀二与发电机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二,所述喷淋油管二一端与控制阀二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发电机相连,所述发电机还包括发电机定子,所述喷淋油管二另一端的出口与发电机定子相对应。从控制阀一流入喷淋油管一内的形成高压油,通过喷淋油
管一内的高压油对驱动电机定子进行冷却,冷却能力更强,从控制阀二流入喷淋油管二内的形成高压油,通过喷淋油管二内的高压油对发电机定子进行冷却,冷却能力更强,对驱动电机定子和发电机定子可简单方便地实现冷却。
[0016]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所述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均为电子控制阀。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可以通过汽车控制系统直接控制。
[0017]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本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还包括集滤器和油底壳,所述油底壳的出油口与集滤器的进口端相连,所述集滤器的出口端与油泵进口端相连,另一个轴承一上的安装孔一和另一个轴承二上的安装孔二分别通过管路与油底壳上的进油口相连。油底壳用于使经过转子轴一的油路和经过转子轴二的油路均能够回到油底壳储油室内,然后使油底壳储油室内从出油口再输出给集滤器,经过集滤器对油进行过滤后再输送给油泵,使油泵再输出给驱动电机和发电机,这样就可以形成不断循环的冷却回路,油底壳还用于对驱动电机内的定子冷却的油从驱动电机的缝隙流出并落入油底壳的储油室内,发电机内的定子冷却的油从发电机的缝隙流出并落入油底壳的储油室内。
[0018]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所述驱动电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一,所述发电机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二。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分别用于实时反馈驱动电机内的温度和发电机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一和温度传感器二将温度反馈给汽车的控制系统,根据驱动电机和发电机不同温度,控制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对冷却油流量的进行调节,从而使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温度在其规定的范围内,避免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出现过冷、过热等现象,提高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运行效率。
[0019]
在上述的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中,所述油泵通过主减从动齿轮驱动。主减从动齿轮用于驱动油泵,使油泵进行吸油,油泵通过主减从动齿轮进行驱动,可保证驱动电机在驱动车辆运行时油泵也在工作,并可对驱动电机进行冷却,避免出现驱动电机驱动车辆时,油泵不工作导致驱动电机温度高。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
[0021]
能够实现对驱动电机定子、驱动电机转子和轴承一均能够实现不断地冷却,提高了驱动电机的冷却性,从而就能够保障驱动电机运行性能;
[0022]
能够实现对发电机定子、发电机转子和轴承二的均能够实现不断地冷却,提高了发电机的冷却性,从而就能够保障发电机运行性能;
[0023]
控制阀一和控制阀二可分别独立控制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冷却油路,驱动电机内和发电机内均设置温度传感器,根据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内不同温度,可分别对驱动电机冷却油路和发电机冷却油路进行调节,使驱动电机和发电机内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提高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运行效率,保障驱动电机和发电机的运行性能。
附图说明
[0024]
图1是本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0025]
图2是转子轴一与轴承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转子轴二与轴承二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
图中,1、油泵;2、驱动电机;21、转子轴一;211、轴承一;2111、安装孔一;2112、通孔一;2113、密封腔一;212、通孔二;22、驱动电机定子;3、发电机;31、转子轴二;311、轴承二;
3111、安装孔二;3112、通孔三;3113、密封腔二;312、通孔四;32、发电机定子;4、控制阀一;5、控制阀二;6、喷淋油管一;7、喷淋油管二;8、集滤器;9、油底壳;10、温度传感器一;11、温度传感器二;12、主减从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
如图1

图3所示,本汽车双电机的冷却系统,包括油泵1、集滤器8、油底壳9、控制阀一4、控制阀二5、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油底壳9的出油口与集滤器8的进口端相连,集滤器8的出口端与油泵1进口端相连,驱动电机2包括驱动电机定子22和转子轴一21,转子轴一21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一211,轴承一211为密封性轴承,轴承一211内具有密封腔一2113,转子轴一21内和转子轴二31内均具有内腔,轴承一211的内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密封腔一2113连通的通孔一2112,转子轴一21上设有与通孔一2112数量相同且与通孔一2112相对应的通孔二212,两个轴承一211的外圈均具有与密封腔一2113连通的安装孔一2111,油泵1出口端通过管路与其中一个轴承一211上的安装孔一2111相连,另一个轴承一211上的安装孔一2111通过管路与油底壳9进油口相连。
[0030]
发电机3包括发电机定子32和转子轴二31,转子轴二31两端均设置有轴承二311,轴承二311为密封性轴承,轴承二311内具有密封腔一3113,轴承二311的内圈上设有至少一个与密封腔一3113连通的通孔三3112,转子轴二31上设有与通孔三3112数量相同且与通孔三3112相对应的通孔四312,通孔四312与转子轴二31的内腔相连通,两个轴承二311的外圈均具有与密封腔一3113连通的安装孔二3111,油泵1出口端还通过管路与其中一个轴承二311上的安装孔二3111相连,另一个轴承二311上的安装孔二3111通过管路与油底壳9进油口相连。
[0031]
在油泵1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一211上的安装孔一2111相连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一4,油泵1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二311上的安装孔二3111相连的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二5,控制阀一4用于控制进入驱动电机2的冷却油路,控制阀二5用于控制进入发电机3的冷却油路,控制阀一4和控制阀二5分别可以实现对驱动电机2的冷却油路和发电机3的冷却油路进行单独控制,控制阀一4和控制阀二5均为电子控制阀,控制阀一4和控制阀二5可以通过汽车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当车辆行驶时,动力电池电量充足,无需充电时,发电机3不工作,控制阀二5关闭去往发电机3的冷却油路。
[0032]
控制阀一4与驱动电机2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一6,喷淋油管一6一端与控制阀一4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驱动电机2相连且该端的出口与驱动电机定子22相对应,控制阀二5与发电机3之间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二7,喷淋油管二7一端与控制阀二5的出口端相连,另一端与发电机3相连且该端的出口与发电机定子32相对应,从控制阀一4流入喷淋油管一6内的形成高压油,通过喷淋油管一6内的高压油对驱动电机定子22进行冷却,冷却能力更强,从控制阀二5流入喷淋油管二7内的形成高压油,通过喷淋油管二7内的高压油对发电机3内的定子进行冷却,冷却能力更强,对驱动电机定子22和发电机定子32可简单方便地实现冷却,对驱动电机定子22冷却的油从驱动电机2的缝隙流出并落入油底壳9的储油室内,发电机定子32冷却的油从发电机3的缝隙流出并落入油底壳9的储油室
内。
[0033]
驱动电机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一10,发电机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二11,温度传感器一10和温度传感器二11分别用于实时反馈驱动电机2内的温度和发电机3内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一10和温度传感器二11将温度反馈给汽车的控制系统,根据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不同温度,控制控制阀一4和控制阀二5对冷却油流量的进行调节,从而使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的温度在其规定的范围内,避免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出现过冷、过热等现象,提高驱动电机2和发电机3的运行效率。
[0034]
油泵1通过主减从动齿轮12驱动,主减从动齿轮12用于驱动油泵1,使油泵1进行吸油,油泵1通过主减从动齿轮12进行驱动,可保证驱动电机2在驱动车辆运行时油泵1也在工作,并可对驱动电机2进行冷却,避免出现驱动电机2驱动车辆时,油泵1不工作导致驱动电机2温度高。
[0035]
对驱动电机2进行冷却时,主减从动齿轮12驱动油泵1吸油,使油底壳9内储油室内的冷却油从出油口流出经过集滤器8过滤后流入油泵1进油口,控制阀一4开启,使冷却油从油泵1出口端流出通过油泵1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一211相连的管路进入安装孔一2111,从安装孔一2111流入该轴承一211的密封腔一2113,对轴承一211进行冷却及润滑,从该端轴承一211的密封腔一2113流入通孔一2112,从通孔一2112流入通孔二212,再从通孔二212进入转子轴一21的内腔,从转子轴一21的内腔流入另一端轴承一211的通孔一2112,从通孔一2112流入另一端轴承一211的密封腔一2113,从该密封腔一2113流入安装孔一2111,从安装孔一2111通过管路流回油底壳9进油口,并回到油底壳9的储油室内,然后再次从油底壳9的出油口流出,用于下一次的循环,按照这样不断循环,同时实现了对转子轴一21和两个轴承一211的冷却,油泵1与驱动电机2之间还设置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一6,喷淋油管一6直接喷淋油液在冷却驱动电机定子22上实现对驱动电机定子22的冷却,对驱动电机定子22、转子轴一21和轴承一211都能够进行冷却,提高了驱动电机2的冷却性,从而能够保障驱动电机2运行性能。
[0036]
对发电机3进行冷却时,主减从动齿轮12驱动油泵1吸油,使油底壳9内储油室内的冷却油从出油口流出经过集滤器8过滤后流入油泵1进油口,控制阀二5开启,使冷却油从油泵1出口端流出通过油泵1出口端与其中一个轴承二311相连的管路进入安装孔二3111,从安装孔二3111流入该轴承二311的密封腔一3113,对轴承二311进行冷却及润滑,从该端轴承二311的密封腔一3113流入通孔三3112,从通孔三3112流入通孔四312,再从通孔四312进入转子轴二31的内腔,从转子轴二31的内腔流入另一端轴承二311的通孔三3112,从通孔三3112流入另一端轴承一211的密封腔一3113,从另一端轴承二311的密封腔一3113流入安装孔二3111,从安装孔二3111通过管路流回油底壳9进油口,并回到油底壳9的储油室内,然后再次从油底壳9的出油口流出,用于下一次的循环,按照这样不断循环,同时实现了对转子轴二31和两个轴承二311的冷却,油泵1与发电机3之间还设置至少一个喷淋油管二7,喷淋油管二7直接喷淋油液在冷却发电机定子32上实现对发电机定子32的冷却,从而就实现对发电机定子32、转子轴二31和轴承二311的都能够实现冷却,提高了发电机3的冷却性,从而就能够保障发电机3运行性能。
[0037]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
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