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9:5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变电站 防水 风力发电 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防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


背景技术:

2.风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十八世纪初,横扫英法两国的一次狂暴大风,吹毁了四百座风力磨坊、八百座房屋、一百座教堂、四百多条帆船,并有数千人受到伤害,二十五万株大树连根拔起,仅就拔树一事而论,风在数秒钟内就发出了一千万马力的功率,有人估计过,地球上可用来发电的风力资源约有100亿千瓦,几乎是全世界水力发电量的10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国内外都很重视利用风力来发电,开发新能源,利用风力发电的尝试,早在二十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三十年代,丹麦、瑞典、苏联和美国应用航空工业的旋翼技术,成功地研制了一些小型风力发电装置,这种小型风力发电机,广泛在多风的海岛和偏僻的乡村使用,它所获得的电力成本比小型内燃机的发电成本低得多,海上风电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领域,是推动风电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加快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对于促进沿海地区治理大气雾霾、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3.目前变电站采用的防水台,大部分只能对雨水进行防范,不能对雨水进行利用,且防水台寿命到了或因其他意外造成破损后,防水台的防范效果立即失效,难以及时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包括台体,所述台体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收集腔,所述台体内位于收集腔下方设置有导流腔,所述台体内位于导流腔下方设置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水箱,所述台体内位于水箱侧面管连接有第一水管,所述台体内位于水箱底面管连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与台体底部呈贯穿设置且第二水管向台体外侧延伸,所述台体外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支撑壳。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台体内顶部位于收集腔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海绵,所述海绵下方设置有漏板,所述漏板侧壁与导流腔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所述第一液压杆移动端靠近海绵。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过滤腔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液压杆,所述第二液压杆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靠近收集腔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过滤层,所述台体内靠近过滤腔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滑槽,所述台体内靠近滑槽的位置设置有废料槽,所述废料槽靠近收集腔的一
端与过滤腔呈贯穿设置,所述折叠板远离第二液压杆的一端与滑槽滑动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第一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管连接有高压喷嘴,所述高压喷嘴与过滤腔顶壁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水箱的一端管连接有水龙头。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漏板贯穿开设若干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支撑壳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若干筋板。
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折叠板,高压喷嘴,过滤层,水龙头,能够对雨水进行收集和过滤,过滤后的废料能够自动清洗,同时收集后的雨水能够进行二次利用,从而达到雨水收集、过滤、循环、再利用的效果;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液压杆、海绵和漏板,能够在台体顶部开裂的情况下继续防水,将水流收集利用,从而达到自带补救措施,寿命长的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的剖视图;
20.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的俯视图。
22.图例说明:
23.1、第一液压杆;2、海绵;3、导流腔;4、收集腔;5、漏板;6、支撑壳;7、第一水管;8、第二水管;9、水龙头;10、水箱;11、废料槽;12、高压喷嘴;13、过滤腔;14、第二液压杆;15、折叠板;16、台体;17、过滤层;1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参照图1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风力发电用变电站防水台,包括
台体16,台体16顶面中心位置开设有收集腔4,台体16内位于收集腔4下方设置有导流腔3,台体16内位于导流腔3下方设置有过滤腔13,过滤腔13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水箱10,台体16内位于水箱10侧面管连接有第一水管7,台体16内位于水箱10底面管连接有第二水管8,第二水管8与台体16底部呈贯穿设置且第二水管8向台体16外侧延伸,台体16外侧面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设置的支撑壳6,台体16内顶部位于收集腔4中部的位置设置有海绵2,海绵2下方设置有漏板5,漏板5侧壁与导流腔3侧壁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壳6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杆1,第一液压杆1移动端靠近海绵2。
27.过滤腔13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液压杆14,第二液压杆14移动端固定连接有折叠板15,折叠板15靠近收集腔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若干过滤层17,台体16内靠近过滤腔13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滑槽18,台体16内靠近滑槽18的位置设置有废料槽11,废料槽11靠近收集腔4的一端与过滤腔13呈贯穿设置,折叠板15远离第二液压杆14的一端与滑槽18滑动连接,第一水管7远离水箱10的一端管连接有高压喷嘴12,高压喷嘴12与过滤腔13顶壁边缘位置固定连接,第二水管8远离水箱10的一端管连接有水龙头9,漏板5贯穿开设若干孔,支撑壳6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若干筋板。
28.工作原理:下雨时,雨水流进收集腔4,然后经过导流腔3落入过滤腔13,被过滤层17过滤后落入水箱10;
29.废料清理时,第二液压杆14开启,将折叠板15顶起,折叠板15与废料槽11入口处呈一条直线,此时水箱10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7被高压喷嘴12喷射到过滤层17上,废料被水流冲洗,并混合部分水流流入废料槽11,完成清洗,再次利用时,将水龙头9打开,即可利用已过滤的水,当台体16顶部因各种原因开裂时,雨水流入裂缝,被海绵2吸收,海绵2吸收至一定程度后第一液压杆1工作,挤压海绵2,使水沿漏板5的小孔流入导流腔3,再流入过滤腔13。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