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器人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机器人 装置 充电 设计


1.本技术属于机器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实现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自行寻找充电桩、自动连接进行充电的功能,但是由于机器人具有体积较大、笨重的底盘,在充电桩设置固定位置后,当扫地机器人返回充电与充电桩对接过程中,由于产生碰撞易导致充电桩碰撞产生位移,机器人无法顺利地靠近充电桩并接触充电连接件,也就无法顺利地完成补充电量,继续服务。同时,频繁的撞击充电桩极易受损,失去原有功能。并且,充电桩的充电触片由于长期暴露的外部,很容易受到灰尘或者水源的损坏等,从而影响充电桩的正常充电功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充电事故等。
3.因此,急需要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可防止充电触片受到灰尘或水源等损坏,避免充电事故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或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桩装置。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挡板,其中,所述壳体具有一容纳腔体;
7.所述挡板具有背离所述壳体设置并与挡板主体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的第一外延部;
8.在所述壳体上设有两个充电触片,所述充电触片与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充电单元电连接。
9.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挡板还具有背离所述壳体设置并与所述挡板主体所在平面形成第二夹角的第二外延部。
10.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触片的第一端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机器人尾部充电触片相连,所述充电触片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凸出的用于套装弹簧的圆柱体结构。
11.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充电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
12.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两个所述充电触片之间还内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中的红外控制模块电连接。
13.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穿过所述壳体上的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电相连。
14.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风扇通风口。
15.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散热出风口。
16.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容纳腔体内部还配置有配重块。
17.进一步地,上述的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其中,所述挡板上还设有供所述充电触片穿过的第二通孔。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9.本技术中挡板的设置,可防止灰尘或水源落到在充电触片上而引发用电事故,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使用性能;
20.本技术中充电触片的弹性设计,可以是机器人回充过程中形成缓冲区域,当机器人缓慢接触充电接触头时大大降低器人充电柱与充电接触头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1.本技术的壳体上部内置两个散热风扇,提高了充电桩的散热性;
22.本技术内置配重块,增加了充电桩的配重,保证充电桩平稳固定在原位置,不发生移动和倾倒;
23.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无需复杂的组装生产工艺,因此使得本技术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5.图1:本技术机器人充电桩装置的立体图一;
26.图2:本技术机器人充电桩装置的立体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机器人充电桩装置,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挡板30,其中,所述壳体10具有一容纳腔体;
29.所述挡板30具有背离所述壳体10设置并与挡板主体所在平面形成第一夹角的第一外延部31;
30.在所述壳体10上设有两个充电触片20,所述充电触片20与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内的充电单元电连接。
31.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挡板30上第一外延部31的遮挡作用下,可灰尘或水源落到在充电触片20上而引发用电事故。
32.为更加全面提高所述充电触片20的安全使用性能,所述挡板30还具有背离所述壳体10设置并与所述挡板主体所在平面形成第二夹角的第二外延部32。优选地,所述第一外延部31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二外延部32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底部,从而从上下两侧共同遮挡,防止灰尘或水源落到在充电触片20上而引发用电事故。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触片20的第一端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机器人尾部充电触片20相连,所述充电触片20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凸出的用于套装弹簧的圆柱体结构;
所述充电触片20与设置在所述壳体10内的充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触片的第一端为平面结构,该平面结构与机器人尾部充电触片相连,所述充电触片20的另一端具有两个凸出的用于套装弹簧的圆柱体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触片20的弹性设计,可以是机器人回充过程中形成缓冲区域,当机器人缓慢接触充电接触头时大大降低器人充电柱与充电接触头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34.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壳体10内的充电控制单元,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与所述充电单元电连接。所述充电控制单元包含:充电模块、红外信号发射控制模块、风扇控制模块以及充电指示灯控制模块。
35.两个所述充电触片20之间还内置有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中的红外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红外发射器以及机器人尾部的红外接收器,根据红外传感器数据将调整尾部对准充电桩移动,控制所述可移动底盘向所述机器人充电桩装置缓慢运动,使所述机器人充电触片20与所述充电桩上的充电铜柱接触,已完成充电功能。
36.其中,在上述的充电触片20和红外发射器处还设有一黑色可透红外光的盖板,所述盖板主要用于装饰作用。
37.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充电指示灯穿过所述壳体10上的第一通孔并与所述充电控制单元电相连。所述充电指示灯用于对充电过程进行不同颜色显示,以方便用户判断是否充电。具体地,当机器人充电时指示灯呈红灯,非充电状态指示灯呈绿色,用于判断机器人是否充电。
38.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风扇通风口,用于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性。
39.为进一步提高充电桩的散热性,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散热出风口。
40.所述壳体10内部还配置有配重块。该配重块可以设置为5kg左右,保证充电桩重量,但机器人回充过程中不易撞到充电桩。
41.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延部31与所述挡板30平滑连接,所述第二外延部32与所述挡板30平滑连接。
42.其中,在具体应用时,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优选地大于90
°
,且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43.进一步地,为方便安装所述挡板30,所述挡板30上还设有供所述充电触片20穿过的第二通孔33。
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上还设有隐藏式充电电源接口40。
45.本技术中挡板的设置,可防止灰尘或水源落到在充电触片上而引发用电事故,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使用性能;本技术中充电触片的弹性设计,可以是机器人回充过程中形成缓冲区域,当机器人缓慢接触充电接触头时大大降低器人充电柱与充电接触头之间的冲击力,从而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壳体上部内置两个散热风扇,提高了充电桩的散热性;本技术内置配重块,增加了充电桩的配重,保证充电桩平稳固定在原位置,不发生移动和倾倒;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无需复杂的组装生产工艺,因此使得本技术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值得大面积推广使用。
4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定,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