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8: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连接器 竖立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2.连接器亦称为电器连接器,其是电气连接中的重要部件,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通常的,根据连接器设置在电路板的配置方式,大致可分为卧式以及竖式。其中,无论是卧式的电连接器或是竖式的电连接器,其在外壳一般皆延伸出多个焊脚,各焊脚分别插入电路板并且焊接固定,借此将电连接器固定于电路板,且焊脚电性连接电路板而另有接地的作用。
3.现如今,由于使用环境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竖式连接器得到重视。其归根结底在于,竖式电连接器直立设置在电路板上,相比于平躺设置在外接电路板上的卧式电连接器,在安装固定时的可操作性更强,且插拔配置的方式符合用户习惯,利于插接使用,尤为重要的是,竖式电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占用面积更小,极大的满足了集成式的电路连接的使用要求。
4.然而,随之显现而来的弊端是,竖式的电连接器其端子在内部的稳定性受插拔方向的影响更大,使得电连接不可靠,容易发生脱落或断路等现象。另外的,竖式电连接器其在外插件(如导线等)的插拔方向与焊脚之间的适配性较差,并且极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而承受更大的扳动作用,导致受损甚至是工作失效等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旨在改善现有竖式电连接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偏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方案:
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包括:胶壳和配置在所述胶壳内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框本体,所述框本体被构造为匚型结构;其中,所述框本体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含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大致竖向配置在基板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该侧翼结构能够配合基板将导电端子卡合装配在胶壳内;所述胶壳构造为底面镂空的壳体状,所述导电端子能够相对胶壳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沿底面竖向组装至胶壳中;并且,所述胶壳的顶面形成有贯通至胶壳内部的插线孔;所述框本体的上部带有能够提供给沿插线孔进入至胶壳内的导线以插入并夹持的夹紧接头,其下部带有朝外延伸设置的焊脚;所述焊脚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圆弧过渡并弯折在所述基板一侧。
8.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一插线孔与其中一导电端子相对应,且夹紧接头与插线孔相互正对设置;其中,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并排配置在胶壳内,相邻的导电端子其焊脚位于胶壳的不同侧,且至少部分暴露在胶壳外。
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胶壳的底面下沉形成多个独立并与插线孔相导通的安装空间,沿胶壳的长度方向使所述框本体的正反面均能够卡合适配在安装空间内,以择一方向
将焊脚暴露在胶壳的一侧面。
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夹紧接头通过一对弹力件构成,两弹力件的自由端构造成内弯折结构并对称配置在框本体中,以弹力配合使得在导线沿插线孔进入至胶壳内的过线通道后能够弹力夹紧导线。
11.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件构造为板簧,该板簧延伸配置在侧板并指向于导线插入的相反方向;所述弹力件远离自由端的端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在所述侧板一侧,并通过至少一次朝内弯折来形成横置在所述基板上的带有弹性力的自由端。
12.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弹力件在自由端的两端部之间存在允许导线插拔的间距,两内弯折结构朝向插线孔方向且位于过线通道所在区域形成大致呈外八字形的插线空间,以利于导线沿插入方向持续进入至过线通道中。
13.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弯折结构的背面构造为止退空间,所述插线空间位于内弯折结构的正面并与所述止退空间相互对置在过线通道中;所述止退空间以点接触方式与置于夹紧接头的导线相弹力卡合。
14.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配置在所述框本体以用于限制内弯折结构持续撑开活动且能够防止夹紧接头夹持失效的抵靠件;所述抵靠件凸起设置在内弯折结构的撑开活动的路径上,能够使内弯折结构在导线插入后并且活动至极限位置时与之相抵接。
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抵靠件构造为一体弯折成型在所述基板的上端并朝上凸起,并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内弯折结构以间隔设置的方式相配合。
16.本技术另提供了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包括:胶壳和配置在所述胶壳内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框本体,所述框本体被构造为匚型结构;其中,所述框本体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含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大致竖向配置在基板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该侧翼结构能够配合基板将导电端子卡合装配在胶壳内;所述胶壳构造为底面镂空的壳体状,所述导电端子能够相对胶壳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沿底面竖向组装至胶壳中;并且,所述胶壳的顶面形成有贯通至胶壳内部的插线孔;所述框本体的上部带有能够提供给沿插线孔进入至胶壳内的导线以插入并夹持的夹紧接头,其下部带有朝外延伸设置的焊脚;所述焊脚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圆弧过渡并弯折在两侧板一侧,且至少部分暴露在胶壳外。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8.本技术的竖立式电连接器,通过构造成匚型结构的框本体,在侧板形成的侧翼结构和基板的配合下能够将导线端子卡合限制在胶壳内,提升了插拔导线过程的稳固性,实现可靠的夹持方式和电性连接。从而,通过侧翼结构卡合装配在胶壳内,实现接导电端子在胶壳内的紧配,且利于拆装及维护。其中,胶壳的底面为镂空设置,利于将导电端子自下而上的穿过底面以紧配在胶壳中,并且焊脚沿基板朝外延伸,以圆弧过渡并一体成型的弯折在基板一侧,使得位于下部的焊脚与插拔方向存在弯折角度,并通过焊脚的圆弧过渡方式将框本体支承在焊脚所焊接固定的电路板上,避免位于上部的夹紧接头在插拔中致使导电端子和胶壳相晃动甚至脱离,增强了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配置,极大的改善了竖式电连接器的短板,易于操作使用。
19.进一步地,另提供的竖立式电连接器,其焊脚沿两侧板朝外延伸设置,有别于上述中导电端子中仅一个焊脚的配置方式,两侧均具有弯折于插拔方向的焊脚结构,一方面更
利于对框本体的平稳承托,另一方面增大了焊接固定的面积,使竖向配置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能够承受更大的外部作用力,其强度更高,且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下图为上图的拆解示意;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拆解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图3中在a

a处的剖示图;
25.图5是图3中在b

b处的剖示图;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28.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拆解示意图;
29.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0.图标:1

胶壳;11

插线孔;2

导电端子;21

框本体;211

基板;212

侧板;22

夹紧接头;221

弹力件;23

焊脚;24

抵靠件;25

挖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5.实施例
36.结合图1至图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包括:胶壳1和配置在胶壳1内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导电端子2具有框本体21,框本体21被构造为匚型结构。其中,框本体21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含基板211和侧板212。侧板212大致竖向配置在基板211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该侧翼结构能够配合基板211将导电端子2卡合装配在胶壳1内。胶壳1构造为底面镂空的壳体状,导电端子2能够相对胶壳1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沿底面竖向组装至胶壳1中。并且,胶壳1的顶面形成有贯通至胶壳1内部的插线孔11。框本体21的上部带有能够提供给沿插线孔11进入至胶壳1内的导线以插入并夹持的夹紧接头22,其下部带有朝外延伸设置的焊脚23。焊脚2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圆弧过渡并弯折在基板211一侧。
37.本实施例中,通过构造成匚型结构的框本体21,在侧板212形成的侧翼结构和基板211的配合下能够将导线端子卡合限制在胶壳1内,提升了插拔导线过程的稳固性,实现可靠的夹持方式和电性连接。从而,通过侧翼结构卡合装配在胶壳1内,实现接导电端子2在胶壳1内的紧配,且利于拆装及维护。
38.其中,胶壳1的底面为镂空设置,利于将导电端子2自下而上的穿过底面以紧配在胶壳1中,并且焊脚23沿基板211朝外延伸,以圆弧过渡并一体成型的弯折在基板211一侧,使得位于下部的焊脚23与插拔方向存在弯折角度,并通过焊脚23的圆弧过渡方式将框本体21支承在焊脚23所焊接固定的电路板上,避免位于上部的夹紧接头22在插拔中致使导电端子2和胶壳1相晃动甚至脱离,增强了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配置,极大的改善了竖式电连接器的短板,易于操作使用。
39.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一插线孔11与其中一导电端子2相对应,且夹紧接头22与插线孔11相互正对设置。其中,多个导电端子2并排配置在胶壳1内,相邻的导电端子2其焊脚23位于胶壳1的不同侧,且至少部分暴露在胶壳1外。从而,插线孔11的数量设置为与导电端子2的数量相一致,在同一胶壳1内配置有多个导电端子2来实现更为便利的电路连接。另外的,焊接配置在基板211中时,该导电端子2仅具有一个焊脚23结构能够与外部电路板相支撑和焊接固定,为了避免整个电连接器的稳定性被影响,通过并排在胶壳1内的各相邻的导电端子2,其焊脚23位于胶壳1的不同侧,以使多个导电端子2能够整体平稳地设置在电路板上。
40.其中,需要提到的是,具体地,胶壳1的底面下沉形成多个独立并与插线孔11相导通的安装空间,沿胶壳1的长度方向使框本体21的正反面均能够卡合适配在安装空间内,以择一方向将焊脚23暴露在胶壳1的一侧面。各个安装空间空间都设置为统一规格的腔体,将框本体21构造沿胶壳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可通过其正面或是相反一面以自下而上插入组配
在胶壳1内,从而实现框本体21不致于装反,起到防呆功能。并且便利于上述所提及的,相邻的导电端子2其焊脚23位于胶壳1的不同侧的组装方式,使得焊脚23的朝向配置更为灵活。
41.特别的,焊脚23与基板211之间大致呈垂直布设,焊脚23和基板211的衔接处通过圆弧来过渡连接,且焊脚23朝向至远离匚型结构的内部并向外水平延伸,进一步提升焊脚23的支承作用。
42.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6,在一种实施例中,夹紧接头22通过一对弹力件221构成,两弹力件221的自由端构造成内弯折结构并对称配置在框本体21中,以弹力配合使得在导线沿插线孔11进入至胶壳1内的过线通道后能够弹力夹紧导线。从而,通过位于框本体21上部的夹紧接头22来对导线进行夹持、固定。其中,夹紧接头22由一对弹力件221构成,弹力件221的自由端构造为内弯折结构,且对称配置在接触框上的两内弯折结构能够将导线弹力紧配在接触框上,以实现对导线的插入和夹持功能。
43.在一种实施例中,具体地,弹力件221构造为板簧。该板簧延伸配置在侧板212并指向于导线插入的相反方向。弹力件221远离自由端的端部以一体成型的方式设在侧板212一侧,并通过至少一次朝内弯折来形成横置在基板211上的带有弹性力的自由端。从而,在位于两侧的自由端的弹力限位下,能够将外插的导线以对中的方式夹持置于两侧板212之间,确保导线在双向的弹力抵触下以来达到装夹稳固,实现电连接。
44.其中,需要提到的是,板簧和基板211之间始终存在缝隙。进一步促进了弹力件221在框本体21上的自由摆动,以提供高效的弹力夹持或导线的反向拔出。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导线的解除装夹,可以是通过设置有用于控制弹力件221摆动的操作机构(图未示),对需要反向拔出至胶壳1外的导线以解除夹持后来实现导线的拔出。亦或是通过内弯折结构的背面构造为止退空间,止退空间与位于内弯折结构正面的插线空间相互对置在过线通道中。止退空间以点接触方式与置于夹紧接头22的导线相弹力卡合,从而在用户直接对导线沿反向用力拔出即可实现导线与夹紧接头22的分离。
45.在一种实施例中,弹力件221在自由端的两端部之间存在允许导线插拔的间距,两内弯折结构朝向插线孔11方向且位于过线通道所在区域形成大致呈外八字形的插线空间,以利于导线沿插入方向持续进入至过线通道中。本实施例中,弹力件221的自由端构造为内弯折结构,且对称配置在框本体21上的两内弯折结构形成大致呈外八字形的插线空间,自由端的两端部之间存在允许导线插拔的间距,利于外接导线沿插线孔11再经由插线空间以导向进入,从而插入并穿设在两端部的间距进而装夹在弹力件221的内弯折结构中,使得导线弹力紧配在框本体21上。两内弯折结构持续提供给导线以大致对中的弹性夹持力,导线沿夹持方向平稳且居中配置在夹紧接头22内,以达成导线的稳固装夹。
46.在一种实施例中,内弯折结构的背面构造为止退空间,插线空间位于内弯折结构的正面并与止退空间相互对置在过线通道中。止退空间以点接触方式与置于夹紧接头22的导线相弹力卡合。从而,在用户直接对导线沿反向用力拔出即可实现导线与夹紧接头22的分离,取消了现有扳手、握把等操作机构的设置,更利于导线的快速插拔,操作更为简便。
47.请参阅图4和图6,本实施例的竖立式电连接器还包括配置在框本体21的抵靠件24。其中,抵靠件24能够用于限制内弯折结构持续撑开活动且能够防止夹紧接头22的夹持失效。并且,抵靠件24凸起设置在内弯折结构的撑开活动的路径上,能够使内弯折结构在导线插入后并且活动至极限位置时与之相抵接。具体地,抵靠件24构造为一体弯折成型在基
板211的上端并朝上凸起,并与处于初始状态的内弯折结构以间隔设置的方式相配合。从而满足框本体21的一体成型制造,将抵靠件24直接配置在框本体21的基板211上,更有利于对内弯折结构进行限位顶紧。从而,为了避免内弯折结构的夹持弹力发生弹性疲乏而失效,经由配置的抵靠件24来限制内弯折结构持续撑开活动且能够防止夹紧接头22的夹持失效。
48.请参阅图6和图9,特别的,所述导电端子2还设置有挖空结构25。其中,挖空结构25分别配置在框本体21以及焊脚23上。具体地,挖空结构25以槽孔的形式开设在基板211和侧板212上,并且位于侧板212上的挖空面积大于基板211上的挖空面积,位于基板211上的挖空结构25配置在沿过线通道在基板211上的投影的两侧,以免影响电性接触。另外的,位于焊脚23上的挖空结构25大致开设在焊脚23的中部区域。进而,通过挖空结构25来实现导电端子2的轻量化及其优化设计。
49.结合图7至图9,本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竖立式电连接器,包括:胶壳1和配置在胶壳1内的至少一个导电端子2。导电端子2具有框本体21,框本体21被构造为匚型结构。其中,框本体21由金属件一体成型而成,其包含基板211和侧板212。侧板212大致竖向配置在基板211的两侧以形成两侧翼结构,该侧翼结构能够配合基板211将导电端子2卡合装配在胶壳1内。胶壳1构造为底面镂空的壳体状,导电端子2能够相对胶壳1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沿底面竖向组装至胶壳1中。并且,胶壳1的顶面形成有贯通至胶壳1内部的插线孔11。框本体21的上部带有能够提供给沿插线孔11进入至胶壳1内的导线以插入并夹持的夹紧接头22,其下部带有朝外延伸设置的焊脚23。焊脚23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通过圆弧过渡并弯折在两侧板212一侧。
50.在本实施例中,另提供的竖立式电连接器,其焊脚23沿两侧板212朝外延伸设置,有别于上述中导电端子2中仅一个焊脚23的配置方式,两侧均具有弯折于插拔方向的焊脚23结构,一方面更利于对框本体21的平稳承托,另一方面增大了焊接固定的面积,使竖向配置在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能够承受更大的外部作用力,其强度更高,且安装更加稳定、可靠。
5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胶壳1的安装空间构造为能够允许与其组配安装后的导电端子2的两个焊脚23沿胶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于外部两侧。并且的,在本实施例中仅焊脚23的配置方式及其衍生的技术特征与上述实施例有所不同,对于其他具体的结构及功能概述,大体与上述实施例相一致,在此不重复赘述。
52.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