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1-10-12 16:3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1.本技术享受以日本专利申请2020-47785号(申请日:2020年3月18日)为基础申请的优先权。本技术通过参照该基础申请而包括基础申请的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2.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磁盘装置以及写(write,写入)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3.近年来,开发了具有实现高记录密度的技术的磁盘装置。作为实现高记录密度的磁盘装置,有在盘(disk)的半径方向(径向)上对多个磁道(track)进行重叠写入的瓦记录型式(shingledwritemagneticrecording:smr或者shingledwriterecording:swr)的磁盘装置。另外,也存在具备如下盘的瓦记录型式的磁盘装置:该盘具有用于临时写入从主机系统传输(转发)来的数据的媒体高速缓存(mediacache)。技术实现要素:4.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使写处理性能得到提高的磁盘装置以及写处理方法。5.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具备:盘,其具有第1区域和第2区域,所述第1区域是以在半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多个磁道进行写入的通常记录方式被写入数据的区域,所述第2区域是以在所述半径方向上重叠地对多个磁道进行写入的瓦记录方式被写入数据的区域;头,其向所述盘写入数据,从所述盘读取(read,读)数据;以及控制器,其在要向所述第2区域的第3区域顺序地(sequentially)写入第1数据和第2数据的情况下,在所述第1区域确保与所述第1数据和所述第2数据相当的第4区域,将所述第1数据写入到所述第4区域,并在所述第4区域内接着所述第1数据写入所述第2数据,将从所述第4区域读出的所述第1数据和所述第2数据顺序地写入到所述第3区域。附图说明6.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的构成的框图。7.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盘的一例的示意图。8.图3是表示通常记录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9.图4是表示瓦记录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10.图5是表示子区域(子域)的一例的示意图。11.图6是表示物理带与逻辑带及备用带(spareband)的对应关系的表(table)的一例的图。12.图7是表示预定的逻辑带的数据更新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13.图8是表示媒体高速缓存的一例的示意图。14.图9是表示主表的一例的示意图。15.图10是表示扩展表的一例的示意图。16.图11是表示主表的一例的示意图。17.图12是表示扩展表的一例的示意图。18.图13是用于表示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的记录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19.图14是用于表示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的记录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20.图15是表示冲刷(flush,清空)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21.图16是表示旁路写(bypasswrite)处理及冲刷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22.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向媒体高速缓存的写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23.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向媒体高速缓存的写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24.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写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25.图20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向媒体高速缓存的写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26.图21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扩展表的一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27.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附图仅为一例,并非限定发明的范围。28.(第1实施方式)29.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磁盘装置1的构成的框图。30.磁盘装置1具备后述的头盘组件(hda:headdiskassembly)、驱动器ic20、头放大器集成电路(以下,记作头放大器ic或者前置放大器)30、易失性存储器110、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缓冲存储器(缓冲器)130、以及作为单芯片集成电路的系统控制器150。另外,磁盘装置1与主机系统(以下,简称为主机)200连接。例如,磁盘装置1是用于将多个流数据(streamdata)并行地记录的磁盘装置。以下,有时也将“多个流数据”称为“多流”。31.hda具有磁盘(以下,称为盘)10、主轴马达(以下,称为spm)12、搭载着头15的臂(arm)13、以及音圈马达(以下,称为vcm)14。盘10安装于spm12,通过spm12的驱动而旋转。臂13以及vcm14构成致动器。致动器利用vcm14的驱动,控制搭载于臂13的头15移动到盘10的预定位置。头15以vcm14的旋转轴为中心,在圆弧轨道上的与盘10重叠的范围内移动。盘10以及头15也可以分别设置有两个以上。32.盘10在其能够写入数据的区域分配有能够由用户利用的用户数据区域10a、在将从主机等传输来的数据(或者指令(command))写入到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区域前临时保持该数据的媒体高速缓存(或者,有时也称为媒体高速缓存区域)10b、以及写入系统管理所需的信息的系统区10c。用户数据区域10a被写入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用户数据。系统区10c被写入缺陷映射(defectmap)、媒体高速缓存10b的管理表以及用户数据的管理表等管理信息。以下,将从盘10的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或者从盘10的外周朝向内周的方向称为半径方向。在半径方向上,将从内周朝向外周的方向称为外方向(外侧),将从外周朝向内周的方向称为内方向(内侧)。将与盘10的半径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圆周方向(周向)。圆周方向相当于沿着盘10的圆周的方向。另外,有时也将盘10的半径方向的预定的位置称为半径位置、将盘10的圆周方向的预定的位置称为圆周位置。有时也将半径位置以及圆周位置统一简称为位置。盘10按半径方向的每个预定的范围划分为多个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分区(zone)、分区区域、或者子区域)。子区域包含多个磁道。例如,多个磁道配置为与盘10呈同心圆状。此外,多个磁道也可以不配置为与盘10呈同心圆状。磁道包含多个扇区(sector)。另外,有时也称将盘10在半径方向上划分出的区域为半径区域。半径区域包含分区(分区区域)、子区域以及磁道等。此外,“磁道”以在盘10的半径方向上划分出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预定半径位置上的头15的路径、沿盘10的圆周方向延长的数据、被写到了预定半径位置的磁道上的一圈数据、被写到了磁道上的数据、被写到了磁道上的数据的一部分、和其他的各种含义来使用。“扇区”以将磁道在圆周方向上划分出的多个区域中的一个区域、被写到了盘10的预定位置的数据、被写到扇区的数据、和其他的各种含义来使用。有时也将“向盘10进行了写入的磁道”称为“写磁道”、将“从盘10进行读取的磁道”称为“读磁道”。既有将“写磁道”简称为“磁道”的情况,也有将“读磁道”简称为“磁道”的情况,还有将“写磁道”以及“读磁道”统一简称为“磁道”的情况。有时也将“磁道的半径方向的宽度”称为“磁道宽度”。有时也将“写磁道的半径方向的宽度”称为“写磁道宽度”、将“读磁道的半径方向的宽度”称为“读磁道宽度”。有时也将“写磁道宽度”简称为“磁道宽度”、将“读磁道宽度”简称为“磁道宽度”、将“写磁道宽度以及读磁道宽度”统一简称为“磁道宽度”。将“从预定磁道上的磁道宽度的中心位置通过的路径”称为“磁道中央(center)”。有时也将“从预定的写磁道上的写磁道宽度的中心位置通过的路径”称为“写磁道中央”、将“从读磁道的读磁道宽度的中心位置通过的路径”称为“读磁道中央”。有时也将“写磁道中央”简称为“磁道中央”、将“读磁道中央”简称为“磁道中央”、将“写磁道中央以及读磁道中央”统一简称为“磁道中央”。33.在盘10中,设定(或者配置)以通常记录(conventionalmagneticrecording:cmr)型式写入数据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通常记录区域)和以瓦记录(shingledwritemagneticrecording:smr或者shingledwriterecording:swr)型式写入数据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瓦记录区域),所述通常记录型式是从预定的磁道沿半径方向隔开预定的间隔地对该预定的磁道的在半径方向上相邻的磁道(以下,有时也称为相邻磁道)进行写入的记录型式,所述瓦记录型式是对预定的磁道的半径方向的一部分重叠写入接着要写的磁道的记录型式。关于“相邻”这一用语,当然包括数据、物体、区域以及空间等相接地排列,有时也以还包括隔开预定的间隔地排列的意思来使用。瓦记录区域的磁道密度(trackperinch:tpi)高于没有被重叠写入的记录区域、例如通常记录区域的磁道密度。瓦记录区域具有如下区域:包含在半径方向上沿一个方向连续地被重叠写入的多个磁道的区域,或者在半径方向上沿一个方向连续地对多个磁道进行写入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带、带区域、物理带)。沿半径方向相邻的两个带区域相互隔开间隔(间隙)而配置。另外,各带区域例如具有相同数量(以下,有时也称为磁道数)的磁道。也即是说,各带区域具有相同数量(以下,有时也称为扇区数)的扇区。“相同”、“同一”、“一致”以及“同等”等用语当然包括完全相同这一意思,也包括实质上在看作是相同的程度上不同这一意思。此外,各带区域例如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磁道数的磁道。也即是说,各带区域也可以具有不同的扇区数的扇区。以下,有时也将“以通常记录型式写入数据”简称为“通常记录”或者“通常记录处理”、将“以瓦记录型式写入数据”简称为“瓦记录”或者“瓦记录处理”。34.头15以滑块作为主体,具备安装于该滑块的写头15w和读头15r。写头15w对盘10写入数据。读头15r对写入到盘10的数据进行读取。此外,既有将“写头15w”简称为“头15”的情况,也有将“读头15r”简称为“头15”的情况,还有将“写头15w以及读头15r”统一称为“头15”的情况。有时也将“头15的中心部”称为“头15”、将“写头15w的中心部”称为“写头15w”、将“读头15r的中心部”称为“读头15r”。既有将“写头15w的中心部”简称为“头15”的情况,也有将“读头15r的中心部”简称为“头15”的情况。有时也用“将头15定位于预定磁道”、“将头15配置于预定磁道”或者“使头15位于预定磁道”等来表现“将头15的中心部定位于预定磁道的磁道中央”。35.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盘10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圆周方向上,将盘10旋转的方向称为旋转方向。此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旋转方向由逆时针方向表示,但也可以是相反方向(顺时针方向)。在图2中,盘10被划分为位于内方向的内周区域ir、位于外方向的外周区域or、以及位于内周区域ir与外周区域or之间的中周区域mr。例如,内周区域ir相当于从盘10的最内周的圆周位置到从该最内周的圆周位置向外方向离开了预定距离的圆周位置为止的半径区域。例如,外周区域or相当于从盘10的最外周的圆周位置到从该最外周的圆周位置向内方向离开了预定距离的圆周位置为止的半径区域。36.盘10具有多个伺服数据区域sv。以下,有时也将伺服数据区域sv称为伺服图形(servopattern)sv。多个伺服数据区域sv跨多个磁道而在盘10的半径方向上呈放射状延伸,并在圆周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而离散地配置。伺服数据区域sv具有沿半径方向连续配置的多个伺服扇区。伺服扇区包含有用于将头15定位于盘10的预定的半径位置、例如预定磁道的伺服数据。在沿圆周方向连续地排列的两个伺服数据区域sv之间,配置有写入用户数据等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区域)。此外,伺服数据区域sv也可以从盘10的内周到外周为一条喷雾状的图形。37.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盘10中,从内方向朝向外方向排列有用户数据区域10a、媒体高速缓存10b以及系统区10c。用户数据区域10a从内周区域ir配置到外周区域or。用户数据区域10a相当于瓦记录区域。盘10的用户数据区域10a在半径方向上划分为多个子区域sbr。子区域sbr包含至少一个带区域。对于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各物理地址、例如各扇区,分配有逻辑地址、例如lba(logicalblockaddress,逻辑区块地址)。媒体高速缓存10b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外方向而相邻。媒体高速缓存10b配置于外周区域or。媒体高速缓存10b相当于通常记录区域。系统区10c在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外方向而相邻。此外,媒体高速缓存10b也可以位于内周区域ir或者中周区域mr。媒体高速缓存10b也可以配置在用户数据区域10a中。另外,媒体高速缓存10b也可以分散地位于外周区域or、中周区域mr以及内周区域ir。系统区10c配置于外周区域or。系统区10c相当于通常记录区域。38.驱动器ic20按照系统控制器150(详细而言为后述的cpu50)的控制,控制spm12以及vcm14的驱动。39.头放大器ic(前置放大器)30具备读放大器以及写驱动器等。读放大器将从盘10读出的读信号进行放大,并向系统控制器150(详细而言为后述的读/写(r/w)通道60)输出。写驱动器将与从r/w通道60输出的信号相应的写电流输出到头15。40.易失性存储器110是在电力供给断开时会丢失所保存的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110保存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中的处理所需的数据等。易失性存储器110例如是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sdram(synchronous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41.非易失性存储器120是即使电力供给断开也记录所保存的数据的半导体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120例如是nor型或者nand型的闪速存储器(flashreadonlymemory:from,闪速只读存储器)。42.缓冲存储器130是临时记录磁盘装置1与主机200之间收发(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等的半导体存储器。此外,缓冲存储器130也可以与易失性存储器110一体地构成。缓冲存储器130例如是dram、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feram(ferroelectricrandomaccessmemory,铁电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mram(magnetoresistiverandomaccessmemory,磁阻式随机存取存储器)等。43.系统控制器(控制器)150例如使用多个元件集成于单一芯片的被称为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来实现。系统控制器150包括cpu总线40、中央处理装置(centralprocessingunit:cpu)或者微处理器或微处理单元(mpu)50、读/写(r/w)通道60、门阵列(gatearray)70以及硬盘控制器(hdc)80。cpu50、读/写(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硬盘控制器(hdc)80分别经由cpu总线40相互电连接。换言之,cpu50、读/写(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硬盘控制器(hdc)80分别与cpu总线40连接。系统控制器150例如与驱动器ic20、头放大器ic30、易失性存储器110、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缓冲存储器130以及主机200等电连接。44.cpu总线40与cpu50、读/写(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硬盘控制器(hdc)80、易失性存储器11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电连接。45.cpu50是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的主控制器。cpu50经由驱动器ic20执行spm12的启动、停止以及转速的维持的控制。cpu50经由驱动器ic20控制vcm14,执行头15的定位。cpu50在spm12为稳定(定常)旋转状态的情况下将头15定位于盘10的预定位置。cpu50控制向盘10写入数据的写动作(工作),并且选择从主机200传输来的写数据的保存目的地。另外,cpu50控制从盘10读取数据的读动作,并且控制从盘10传输给主机200的读数据的处理。另外,cpu50对记录数据的区域进行管理。cpu50与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连接。cpu50例如与驱动器ic20以及头放大器ic30等连接。cpu50经由cpu总线40与r/w通道60、门阵列70、hdc80、易失性存储器11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电连接。例如,cpu50具有分配有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的控制用的寄存器的存储器(或者存储器空间)。cpu50例如通过针对该存储器所分配出的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的控制用的寄存器执行记录或者读取来控制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另外,cpu50既可以通过电路来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例如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也可以用固件来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例如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46.r/w通道60根据来自cpu50的指示,执行读数据及写数据的信号处理。r/w通道60具有调制写数据的电路或者功能。另外,r/w通道60具有测定读数据的信号品质的电路或者功能。r/w通道60例如具有执行头15的定位处理所需的信号处理的伺服块(block,区块)610、和执行读数据及写数据的信号处理的读/写块620。r/w通道60在读处理时将由头放大器ic30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读数据或者读信号)分离为伺服信号(读数据或者读信号)以及数据信号(读数据或者读信号)。读/写块620对数据信号执行解码处理,将执行了解码处理的数据信号输出到hdc80。r/w通道60在写处理时对从hdc80输入的写数据执行编码处理,将执行了编码处理的写数据输出到头放大器ic30。r/w通道60例如与头放大器ic30、门阵列70以及hdc80等电连接。r/w通道60经由cpu总线40与cpu50、门阵列70、hdc80、易失性存储器11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电连接。47.门阵列70根据来自cpu50的指示,生成用于控制磁盘装置1的各部分的信号。例如,门阵列70在读处理时生成使对从r/w通道60输入的执行了解码处理的读数据进行处理而生成向主机200传输的数据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hdc80。门阵列70在写处理时生成使向r/w通道60输出写数据的控制信号,将生成的控制信号输出到hdc80。门阵列70例如与r/w通道60以及hdc80等电连接。门阵列70经由cpu总线40与cpu50、r/w通道60、hdc80、易失性存储器11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电连接。48.hdc80根据来自cpu50的指示以及来自门阵列70的控制信号等,控制主机200与r/w通道60之间的数据传输。hdc80具有主机块810、缓冲块820以及读/写块830等。主机块810控制与主机200的接口。缓冲块820控制缓冲器130。读/写块830控制读处理及写处理。hdc80在读处理时按照来自门阵列70的控制信号,对从r/w通道60输入的执行了解码处理的读数据进行处理而生成向主机200传输的数据,将生成的数据暂时保存于缓冲存储器130后再传输给主机200。hdc80在写处理时按照来自门阵列70的控制信号,将从主机200传输来的被暂时保存于缓冲存储器130的写数据输出到r/w通道60。hdc80例如与r/w通道60、门阵列70以及缓冲存储器130等电连接。hdc80例如经由cpu总线40与cpu50、r/w通道60、门阵列70、易失性存储器110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电连接。另外,hdc80与主机200电连接。49.系统控制器150按照来自主机200的指令等,控制数据的读处理及写处理。系统控制器150经由驱动器ic20控制vcm14,将头15配置于盘10上的预定的半径位置,执行读处理或者写处理。以下,有时也将“写处理”以及“读处理”统一用“访问(access,存取)”或者“访问处理”这样的用语来表现。50.系统控制器150按照来自主机200的指令等,执行通常记录。系统控制器150按照来自主机200的指令等,将数据通常记录于盘10的媒体高速缓存10b以及系统区10c。系统控制器150例如随机地以及顺序地将数据通常记录于媒体高速缓存10b以及系统区10c。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盘10中以预定的磁道间距(以下,有时也称为通常记录磁道间距)对多个磁道进行通常记录。以下,有时也将“顺序地写入数据”称为“顺序写入”。51.系统控制器150按照来自主机200的指令等,执行瓦记录。系统控制器150按照来自主机200的指令等,将数据瓦记录于盘10的用户数据区域10a。系统控制器150例如按每个带区域顺序地将数据瓦记录于用户数据区域10a。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用户数据区域10a内以预定的磁道间距(以下,有时也称为瓦记录磁道间距)对多个磁道进行瓦记录。瓦记录磁道间距例如小于通常记录磁道间距。52.图3是表示通常记录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半径方向上,将顺序地写入及读取数据的方向称为正向。在图3中,正向为内方向。此外,正向也可以为外方向。如图3所示,在圆周方向上,有时也将头15相对于盘10前进的方向、也即是说进行读/写的方向称为行进方向。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行进方向为圆周方向的后方向。此外,行进方向也可以为在圆周方向上与后方向相反方向的前方向。图3中示出了磁道ctr0、磁道ctr1、磁道ctr2、…、磁道ctrn-2、磁道ctrn-1以及磁道ctrn。在图3中,磁道ctr0至ctrn从外方向向内方向按记载的顺序排列。53.图3中示出了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0的磁道中央ctc0、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1的磁道中央ctc1、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2的磁道中央ctc2、…、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n-2的磁道中央ctcn-2、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n-1的磁道中央ctcn-1、以及磁道宽度trw的磁道ctrn的磁道中央ctcn。此外,磁道ctr0至ctrn的磁道宽度也可以不同。54.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磁道ctr0至ctrn分别在半径方向上按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而配置。例如,磁道ctr0的磁道中央ctc0与磁道ctr1的磁道中央ctc1在半径方向上以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磁道ctr1的磁道中央ctc1与磁道ctr2的磁道中央ctc2在半径方向上以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另外例如,磁道ctrn-2的磁道中央ctcn-2与磁道ctrn-1的磁道中央ctcn-1在半径方向上以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磁道ctrn-1的磁道中央ctcn-1与磁道ctrn的磁道中央ctcn在半径方向上以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此外,磁道ctr0至ctrn也可以分别在半径方向上按不同的磁道间距(通常记录磁道间距)而配置。55.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磁道ctr0至ctrn分别在半径方向上隔开间隙cgp而配置。例如,磁道ctr0以及磁道ctr1在半径方向上以间隙cgp分离,磁道ctr1以及磁道ctr2在半径方向上以间隙cgp分离。另外,磁道ctrn-2以及磁道ctrn-1在半径方向上以间隙cgp分离,磁道ctrn-1以及磁道ctrn在半径方向上以间隙cgp分离。此外,磁道ctr0至ctrn也可以分别隔开不同的间隙而配置。在图3中,为便于说明,将各磁道表示为以预定的磁道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但实际上为沿着圆周方向弯曲。另外,各磁道也可以呈一边在半径方向上变动一边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波状。56.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将头15定位于磁道中央ctc0而对磁道ctr0进行通常记录。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将头15定位于从磁道ctr0的磁道中央ctc0向内方向按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的磁道中央ctc1而对磁道ctr1进行通常记录。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将头15定位于从磁道ctr1的磁道中央ctc1向内方向按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的磁道中央ctc2而对磁道ctr2进行通常记录。57.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将头15定位于从磁道ctrn-2的磁道中央ctcn-2向内方向按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的磁道中央ctcn-1而对磁道ctrn-1进行通常记录。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将头15定位于从磁道ctrn-1的磁道中央ctcn-1向内方向按通常记录磁道间距ctp分离的磁道中央ctcn而对磁道ctrn进行通常记录。58.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盘10的通常记录区域内,既可以顺序地对磁道ctr0、ctr1、ctr2、…、ctrn-2、ctrn-1以及ctrn进行通常记录,也可以随机地对磁道ctr0、ctr1、ctr2、…、ctrn-2、ctrn-1以及ctrn的各自的预定扇区进行通常记录。59.图4是表示瓦记录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带区域ba包含磁道str0、str1、str2、…、strn-1以及strn。在图4中,磁道str0至strn从外方向向内方向按记载的顺序排列。在图4中,磁道str0至strn沿正向被重叠写入。60.在图4中,在多个磁道str0至strn中,有时也将由写头15w在盘10上写入了的磁道str0称为写磁道wt0,将由写头15w在盘10上写入了的磁道str1称为写磁道wt1,将由写头15w在盘10上写入了的磁道str2称为写磁道wt2,将由写头15w在盘10上写入了的磁道strn-1称为写磁道wtn-1,将由写头15w在盘10上写入了的磁道strn称为写磁道wtn。61.图4中示出了写磁道宽度wtw的写磁道wt0(磁道str0)的磁道中央stc0、写磁道宽度wtw的写磁道wt1(磁道str1)的磁道中央stc1、写磁道宽度wtw的写磁道wt2(磁道str2)的磁道中央stc2、…、写磁道宽度wtw的写磁道wtn-1(磁道strn-1)的磁道中央stcn-1、和写磁道宽度wtw的写磁道wtn(磁道strn)的磁道中央stcn。此外,写磁道wt0至wtn的写磁道宽度也可以不同。62.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写磁道wt0(磁道str0)至写磁道wtn(磁道strn)分别在半径方向上按瓦记录磁道间距wtp而配置。例如,写磁道wt0的磁道中央stc0与写磁道wt1的磁道中央stc1在半径方向上以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例如,写磁道wt1的磁道中央stc1与写磁道wt2的磁道中央stc2在半径方向上以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另外例如,写磁道wtn-1的磁道中央stcn-1与写磁道wtn的磁道中央stcn在半径方向上以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此外,写磁道wt0(磁道str0)至写磁道wtn(磁道strn)也可以分别在半径方向上按不同的磁道间距(瓦记录磁道间距)而配置。63.另外,写磁道wt0(磁道str0)至写磁道wtn(磁道strn)沿正向被重叠写入。将写磁道wt0的除与写磁道wt1重叠的区域以外剩余的区域称为读磁道rt0(磁道str0),将写磁道wt1的除与写磁道wt2重叠的区域以外剩余的区域称为读磁道rt1(磁道str1),将写磁道wtn-1的除与写磁道wtn重叠的区域以外剩余的区域称为读磁道rtn-1(磁道strn-1)。另外,有时也将在带区域ba内沿正向顺序地写入了的情况下最后被写入的、没有与其他写磁道重叠的写磁道(以下,有时也称为最终磁道)wtn称为读磁道wtn(最终磁道)。图4中示出了读磁道rt0至rtn-1的读磁道宽度rtw1。在图4中,读磁道rtn的读磁道宽度rtw2与写磁道wtn的写磁道宽度wtw相同。读磁道宽度rtw1小于写磁道宽度wtw。此外,读磁道rt0至rtn-1的读磁道宽度也可以不同。在图4中,为便于说明,将各磁道表示为以预定的磁道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但实际上为沿着圆周方向弯曲。另外,各磁道也可以呈一边在半径方向上变动一边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波状。64.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内,对写磁道wt0、写磁道wt1、写磁道wt2、…、写磁道wtn-1以及写磁道wtn按记载的顺序朝向正向顺序地进行瓦记录。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内,对磁道str0(写磁道wt0)、磁道str1(写磁道wt1)、磁道str2(写磁道wt2)、…、磁道strn-1(写磁道wtn-1)以及磁道strn(写磁道wtn)按记载的顺序沿正向重叠地进行写入。65.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内,将头15定位于从写磁道wt0(磁道str0)的磁道中央stc0沿正向按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的磁道中央stc1而将写磁道wt1瓦记录于写磁道wt0。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内,将头15定位于从写磁道wt1的磁道中央stc1沿正向按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的磁道中央stc2而将写磁道wt2瓦记录于写磁道wt1。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带区域ba内,将头15定位于从写磁道wtn-1的磁道中央stcn-1沿正向按瓦记录磁道间距wtp分离的磁道中央stcn而将写磁道(最终磁道)wtn瓦记录于写磁道wtn-1。66.系统控制器150将各子区域sbr划分为至少一个带区域(物理带)ba。系统控制器150对在各子区域sbr内划分出的至少一个带区域ba分配(或者赋予)物理带编号。另外,系统控制器150对在各子区域sbr内划分出的至少一个带区域ba分配(或者赋予)逻辑带编号。以下,有时也将“被分配了预定的逻辑带编号的带区域或者物理带”称为“逻辑带”。系统控制器150按照逻辑带编号的顺序对各逻辑带的各扇区分配lba。因此,逻辑带与lba的对应关系不变。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在各物理带的扇区数相同的情况下,对各逻辑带分配相同数量(以下,有时也称为地址数)的lba。系统控制器150将在各子区域sbr内划分出的至少一个带区域ba中的至少一个带区域(物理带)ba设定为预备的带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备用带)。系统控制器150不对备用带分配逻辑带编号以及lba。因此,对一个子区域sbr所分配的lba的地址数相当于“(子区域sbr的物理带ba的数量-1)×每个物理带ba的扇区数”。系统控制器150能够在各子区域sbr内任意变更带区域(物理带)ba与逻辑带编号的对应关系。因此,物理带与lba的对应关系变化。此外,物理带ba与lba的对应关系仅在子区域sbr内变化。因此,分配给各子区域的lba的范围不变。例如,系统控制器150也可以将物理带(或者物理带编号)与逻辑带(或者逻辑带编号)及备用带的对应关系作为表并记录于预定的记录区域、例如盘10的系统区10c、易失性存储器110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例如,系统控制器150通过变更(改写)物理带与逻辑带及备用带的对应关系的表来变更物理带与逻辑带及备用带的对应关系。67.系统控制器150在要将被写到了与预定的逻辑带(以下,有时也称为对象带区域或者对象逻辑带)对应的物理带(以下,有时也称为对象带区域或者对象物理带)的数据更新(改写)为其他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更新数据)的情况下,不使更新数据直接写入到对象物理带,而将更新数据写入到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以下,有时也将“将预定的区域、例如预定的带区域(物理带或者逻辑带)的数据进行更新或者改写的处理”称为“数据更新”。系统控制器150在向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写完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对写入了更新数据的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分配与对象逻辑带对应的逻辑带编号(以下,有时也称为对象逻辑带编号)而将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变更为新的对象逻辑带,并将与对象逻辑带对应的物理带变更为新的备用带。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在向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写完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将写入了更新数据的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和与对象逻辑带对应的物理带调换。68.例如,在将更新数据直接写入到对象物理带的情况下,若在更新带的途中将数据的重新写入中断,则有可能因来自头15的漏磁通等的影响而至少使沿正向被写入了的数据消除(或者消失)。然而,如前所述,通过不直接将更新数据写入到对象物理带,而将更新数据写入到备用带并将备用带与对象逻辑带调换,能够防止正当将更新数据直接写入到对象物理带的过程中电源突然被切断而使对象物理带的数据消失。69.图5是表示子区域sbr的一例的示意图。图5中示出了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子区域sbr。子区域sbr包含多个带区域(物理带)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以下,有时也将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称为物理带编号。多个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包含相同扇区数的扇区。也即是说,分别分配给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的lba的地址数相同。多个带区域(物理带)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从外方向朝向内方向隔开间隙bgp地排列。由于多个带区域(物理带)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例如隔开间隙bgp地排列,因此能够抑制由向在半径方向上相邻的带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相邻带区域或者相邻带)ba写入数据的写处理引起的漏磁通等的影响。在图5中,为便于说明,将各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的各磁道表示为以预定的磁道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但实际上为沿着圆周方向弯曲。另外,各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的各磁道也可以呈一边在半径方向上变动一边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波状。此外,在图5中,在子区域sbr内配置有5个带区域pbak-2至pbak 2,但也可以为配置有4个以下的带区域,还可以为配置有6个以上的带区域。另外,带区域pbak-2至pbak 2分别为5个磁道被重叠地写入,但也可以为4个以下的磁道被重叠地写入,还可以为6个以上的磁道被重叠地写入。70.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的子区域sbr内划分出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71.图6是表示物理带与逻辑带及备用带的对应关系的表tb1的一例的图。图6与图5相对应。在图6中,表tb1包含物理带编号和逻辑带编号。图6的表tb1中示出了物理带编号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图6的表tb1中示出了逻辑带编号lbak-2、lbak-1、lbak以及lbak 1。以下,有时也记载为逻辑带lbak-2、lbak-1、lbak以及lbak 1。另外,图6的表tb1中示出了备用带sba。此外,在图6中,表tb1包含有4个逻辑带编号lbak-2、lbak-1、lbak以及lbak 1,但根据物理带编号的数量既可以含有3个以下的逻辑带编号,也可以含有5个以上的逻辑带编号。72.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表tb1中对物理带编号pbak-2的带区域pbak-2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2,对物理带编号pbak-1的带区域pbak-1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1。另外,系统控制器150在表tb1中对物理带编号pbak的带区域pbak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对物理带编号pbak 1的带区域pbak 1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 1。另外,系统控制器150在表tb1中将物理带编号pbak 2的带区域pbak 2设定为备用带sba。73.图7是表示预定的逻辑带的数据更新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7与图5以及图6相对应。74.系统控制器150在图6的表tb1中,对物理带pbak-1执行数据更新处理。系统控制器150在图6的表tb1中,将更新数据瓦记录于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pbak 2。系统控制器150在完成向物理带pbak 2写入更新数据的情况下,如图7的表tb1所示,对物理带pbak 2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1而将物理带pbak 2变更为新的逻辑带lbak-1,并将物理带pbak-1设定为新的备用带sba。75.系统控制器150对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各扇区固定地分配识别号(以下,有时也称为媒体高速缓存lba)来进行管理。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将数据(以下,称为块数据或者扇区数据)按照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顺序依次向媒体高速缓存lba从小到大的扇区写入。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数据的容量(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量或者使用量)相当于从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多个块数据中的最旧的块数据所被写入的扇区的媒体高速缓存lba(以下,有时也称为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起与最新的块数据所被写入的扇区的媒体高速缓存lba的下个扇区的媒体高速缓存lba(以下,有时也称为最末尾媒体高速缓存lba)的差量值。所谓“起始”,例如包含“被分配了所分配的编号中的最小的编号”、“依次被记录的多个对象中的最旧的对象”等含义。所谓“最末尾”,例如包含“被分配了所分配的编号中的最大的编号”和“依次被记录的多个对象中的最新的对象”等含义。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将分别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各扇区的各块数据中的旧的块数据到最新的块数据依次写入(或者移动)到用户数据区域10a。76.此外,系统控制器150不限于使分别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各扇区的块数据中的最旧的块数据到最新的块数据依次移动到用户数据区域10a。例如,系统控制器150使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块数据中的第二旧的块数据起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移动。例如,将除最旧的块数据以外的块数据移动到了用户数据区域10a的情况下的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量与不使块数据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移动的情况下的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量看上去大致相同。换言之,在使除最旧的块数据以外的块数据移动到了用户数据区域10a的情况下,表面上的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量不变。另外,系统控制器150在工作期间媒体高速缓存的使用量增加而媒体高速缓存10b的空闲容量变得过小时,在接收到块数据的情况下则必须生成空闲容量,对于来自主机200等的指令的应答性(以下,有时也称为指令应答性)会降低。因此,系统控制器150执行使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块数据适当地写入(移动)到用户数据区域10a以使得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量不会过大的控制。77.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各扇区没有被写入块数据的情况、或者没有要从媒体高速缓存10b向用户数据区域10a写入(或者移动)的块数据的情况下,将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块数据写入到分配有最小的媒体高速缓存lba(以下,有时也称为最小媒体高速缓存lba)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最小媒体高速缓存扇区)。系统控制器150在分配有最大的媒体高速缓存lba(以下,有时也称为最大媒体高速缓存lba)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最大媒体高速缓存扇区)中被写入有块数据的情况下,向最小媒体高速缓存扇区写入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块数据。如前所述,媒体高速缓存10b例如作为环形缓冲器(ringbuffer)的fifo(firstinfirstout,先进先出)来使用。78.系统控制器150对每个预定数量的块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块数据群(组))附加标头(header)。以下,有时也将对数据群附加了标头的至少一个块数据称为数据群。标头例如包含被写入了数据群之内最旧的块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群内起始数据)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群内起始扇区)的lba(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群内起始lba)、数据群所包含的块数据的数量(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群内扇区数或者数据群内块数)、以及被分配给数据群内起始扇区的媒体高速缓存lba(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群内起始mc(媒体高速缓存)lba)等的信息。79.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将数据群按照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顺序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系统控制器150例如从写入到了媒体高速缓存10b的数据群中的旧的数据群起依次向用户数据区域10a写入(或者移动)。80.图8是表示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8中,媒体高速缓存10b包含数据群dgn、数据群dgn 1以及数据群dgn 2。在图8中,数据群dgn、数据群dgn 1以及数据群dgn 2按记载的顺序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换言之,在图8中,数据群dgn在数据群dgn 1之前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数据群dgn 1在数据群dgn 2之前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以下,有时也将在时间上旧的表达为“前”,有时也将在时间上新的表达为“后”。另外,有时也将在预定的顺序中顺序在前表达为“前”,将在预定的顺序中顺序在后表达为“后”。数据群dgn具有标头hdrn和块数据群bdgn。数据群dgn 1具有标头hdrn 1和块数据群bdgn 1。数据群dgn 2具有标头hdrn 2和块数据群bdgn 2。图8中示出了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lmb和最末尾媒体高速缓存lbalme。另外,图8中示出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比媒体高速缓存lbalmn大的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1)、和比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1)大的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2)。在图8中,记载为媒体高速缓存10b仅包含数据群dgn、数据群dgn 1以及数据群dgn 2这3个数据群,但也可以为包含2个以下的数据群,还可以为包含4个以上的数据群。在图8中,为便于说明,将媒体高速缓存10b表示为以预定的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但实际上为沿着圆周方向弯曲。另外,在图8中,虽然记载为媒体高速缓存10b仅包含一个磁道,但也可以为包含多个磁道。81.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将数据群dgn、dgn 1以及dgn 2按照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顺序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系统控制器150从分配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的扇区到分配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1)的扇区之前的扇区为止对块数据群bdgn附加标头hdrn而将数据群dgn写入。接着数据群dgn,系统控制器150将数据群dgn 1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系统控制器150从分配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1)的扇区到分配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2)的扇区之前的扇区为止对块数据群bdgn 1附加标头hdrn 1而将数据群dgn 1写入。接着数据群dgn 1,系统控制器150将数据群dgn 2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系统控制器150从分配了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2)的扇区到分配了最末尾媒体高速缓存lbalme的扇区之前的扇区为止对块数据群bdgn 2附加标头hdrn 2而将数据群dgn 2写入。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媒体高速缓存10b的数据容量相当于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lmb与最末尾媒体高速缓存lbalme的差量值。82.系统控制器150将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数据群、lba以及媒体高速缓存lba等的对应关系用表(以下,有时也称为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等进行管理。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包括主表和扩展表。主表的与各数据群对应的各条目(entry)包含数据群(有时也称为条目编号、或者数据群条目编号)、数据群内起始lba、数据群内扇区数、数据群内起始mclba、以及扩展索引等,该扩展索引相当于向表示被写入了数据群中的有效的块数据或者数据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链接信息。此外,主表的与各数据群对应的各条目也可以不包含数据群(或者条目编号)。例如,主表的各条目表示在与各条目对应的各数据群内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被写入了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块数据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简称为扇区)在起始配置有分配了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的扇区。系统控制器150也可以将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主表以及扩展表)记录于预定的记录区域、例如盘10的系统区10c、易失性存储器110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120等。83.系统控制器150在判定为在预定的数据群中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将该数据群中的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扇区中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记录于扩展表。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在判定为在预定的数据群中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扇区中的一部分扇区是被写入了无效的块数据的扇区或者没有被写入数据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无效扇区)的情况下,将该数据群中的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扇区中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记录于扩展表。例如,扩展表的与预定的数据群对应的条目包含:与主表的扩展索引对应的条目编号(以下,有时也称为扩展条目编号)、表示从该数据群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到连续地配置的至少一个有效扇区的起始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起始有效扇区)为止的扇区数(数据群内起始扇区与起始有效扇区的偏差)的lba偏移(offset)、以及与在预定的数据群中从起始有效扇区起连续地配置的有效扇区的数量相当的扇区数(以下,有时也称为连续有效扇区数)等。例如,扩展表表示了预定的数据群中的有效扇区的配置。在将与预定的数据群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记录于扩展表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该数据群对应的主表的条目的扩展索引中记录向记录了与该数据群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换言之,在判定为在预定的数据群中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该数据群对应的主表的条目的扩展索引中记录向记录了与该数据群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84.系统控制器150当在预定的数据群中从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相应的全部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在与该数据群对应的主表的条目的扩展索引中记录表示不需要向扩展表的链接信息、也即是说不需要扩展表的数据、例如ffffh等。85.图9是表示主表tb2的一例的示意图。图9例如与图8相对应。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主表tb2的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数据群内起始lba、数据群内扇区数、数据群内起始mclba和扩展索引。主表tb2的与数据群dgn对应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dgn、数据群内起始lbaln、数据群内扇区数nsn、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和扩展索引en。主表tb2的与数据群dgn 1对应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dgn 1、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1、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1和扩展索引en 1。主表tb2的与数据群dgn 2对应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dgn 2、数据群内起始lbaln 2、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2、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2和扩展索引en 2。例如,数据群内起始lbaln比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小。例如,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比数据群内起始lbaln 2小。也即是说,在主表tb2中,数据群内起始lbaln、ln 1以及ln 2按升序排列。例如,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比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lmn 1小。例如,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1比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2小。在图9中,主表tb2被记载为仅包含与数据群dgn、数据群dgn 1以及数据群dgn 2这3个数据群对应的3个条目,但也可以为包含与2个以下的数据群对应的2个条目,还可以为包含与4个以上的数据群对应的4个条目。86.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数据群dgn的条目中记录数据群内起始lbaln、数据群内扇区数nsn以及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n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ln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nsn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en中记录向记录有与数据群dgn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87.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数据群dgn 1的条目中记录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1以及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1。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n 1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1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 1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en 1中记录向记录有与数据群dgn 1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88.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数据群dgn 2的条目中记录数据群内起始lbaln 2、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2以及数据群内起始mclbalmn 2。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n 2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ln 2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2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 2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en 2中记录向记录有与数据群dgn 2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89.图10是表示扩展表tb3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0例如与图8以及图9相对应。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扩展表tb3的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扩展条目编号)、lba偏移以及连续有效扇区数。扩展表tb3的各条目例如具有相同数量的lba偏移的条目、和相同数量的连续有效扇区数的条目。此外,扩展表tb3的各条目也可以具有不同数量的lba的条目、和不同数量的连续有效扇区数的条目。与图9所示的主表tb2的数据群dgn的扩展索引en对应的图10所示的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en的条目包含lba偏移on0、on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bn0、bn1、…。lba偏移on0与连续有效扇区数bn0对应。lba偏移on1与连续有效扇区数bn1对应。在条目编号en的条目中,lba偏移on0比lba偏移on1小。也即是说,在条目编号en的条目中,lba偏移on0、on1、…按升序排列。与图9所示的主表tb2的数据群dgn 1的扩展索引en 1对应的图10所示的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en 1的条目包含lba偏移o(n 1)0、o(n 1)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b(n 1)0、b(n 1)1、…。lba偏移o(n 1)0与连续有效扇区数b(n 1)0对应。lba偏移o(n 1)1与连续有效扇区数b(n 1)1对应。在条目编号en 1的条目中,lba偏移o(n 1)0比lba偏移o(n 1)1小。也即是说,在条目编号en 1的条目中,lba偏移o(n 1)0、o(n 1)1、…按升序排列。90.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n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ln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nsn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对应的条目编号en的条目中记录lba偏移on0、on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bn0、bn1、…。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en中写入向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en的条目的链接信息。91.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n 1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ln 1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nsn 1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的与数据群dgn 1对应的条目编号en 1的条目中记录lba偏移o(n 1)0、o(n 1)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b(n 1)0、b(n 1)1、…。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n 1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en 1中写入向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en 1的条目的链接信息。92.图11是表示主表tb2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主表tb2的与数据群dgm对应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dgm、数据群内起始lba1000、数据群内扇区数100、数据群内起始mclba10000和扩展索引ffffh。主表tb2的与数据群dgm 1对应的条目包含数据群(条目编号)dgm 1、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数据群内扇区数200、数据群内起始mclba20000和扩展索引1。在图11中,记载为主表tb2仅包含与数据群dgm和数据群dgm 1这2个数据群对应的2个条目,但也可以仅包含与1个数据群对应的1个条目,还可以包含与3个以上的数据群对应的3个条目。93.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数据群dgm的条目中记录数据群内起始lba1000、数据群内扇区数100以及数据群内起始mclba10000。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m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1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100相应的扇区中的全部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m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中记录ffffh。94.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数据群dgm 1的条目中写入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数据群内扇区数200以及数据群内起始mclba20000。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m 1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200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m 1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1中写入向记录有与数据群dgm 1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的扩展表的预定条目的链接信息。95.图12是表示扩展表tb3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2例如与图11相对应。与图11所示的主表tb2的数据群dgm 1的扩展索引1对应的图12所示的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1的条目包含lba偏移0、100、ffffffffh、…、ffffffffh和连续有效扇区数50、100、ffffffffh、…、ffffffffh。ffffffffh例如表示没在使用或者没有数据。96.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判定为在数据群dgm 1中从分配了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连续配置的与数据群内扇区数200相应的扇区中的仅一部分扇区是有效扇区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m 1对应的条目编号1的条目中记录lba偏移0、100、ffffffffh、…、ffffffffh和连续有效扇区数50、100、ffffffffh、…、ffffffffh。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在数据群dgm 1中,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的50个扇区是有效扇区,从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往后相距100个扇区的扇区起的100个扇区是有效扇区。也即是说,从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往后相距50个扇区的扇区起到从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往后相距100个扇区的扇区为止的50个扇区相当于无效扇区。虽然从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往后相距50个扇区的扇区起到从与数据群内起始lba5000的数据群内起始扇区起往后相距100个扇区的扇区为止的50个扇区是无效扇区,但系统控制器150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上作为区域而确保了这些无效扇区。系统控制器150在与数据群dgm 1对应的主表tb2的条目的扩展索引1中写入向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1的条目的链接信息。97.图13以及图14是用于表示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的记录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在图13以及图14中,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包括主表以及扩展表。图13的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的各条目包含上个条目编号、下个条目编号以及各种数据。上个条目编号相当于与作为对象的条目对应的各种数据的前一个各种数据的条目编号。下个条目编号相当于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与作为对象的条目对应的各种数据的后一个各种数据的条目编号。各种数据例如包含数据群内起始lba、数据群内扇区数、数据群内起始mclba、扩展索引、lba偏移以及连续有效扇区数等数据。98.图13的条目编号0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0、上个条目编号4、下个条目编号ffffh和各种数据c。下个条目编号ffffh表示没有要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向与作为对象的条目对应的各种数据的后一个的区域记录的数据。图14的条目编号0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0、上个条目编号1、下个条目编号ffffh和各种数据c。图14的条目编号1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1、上个条目编号4、下个条目编号0和各种数据x。99.图13以及图14的条目编号2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2、上个条目编号ffffh、下个条目编号4和各种数据a。上个条目编号ffffh表示没有要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向与作为对象的条目对应的各种数据的前一个的区域记录的数据。100.图13的条目编号4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4、上个条目编号2、下个条目编号1和各种数据b。图14的条目编号4的条目包含条目编号4、上个条目编号2、下个条目编号1和各种数据b。101.在图13中,各种数据a、b以及c遵照一定的规则而按它们的顺序排列。另外,在图14中,各种数据a、b、x、c遵照一定的规则而按它们的顺序排列。102.若在按升顺等一定的规则排列多个条目的表中,每次追加或者删除条目时都要变更条目的配置,则需要处理时间,因此,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系统控制器150将预定的表、例如主表以及扩展表作为链条构造来处理。103.在图13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遵照一定的规则将各种数据a、b、c按它们记载的顺序排列。系统控制器150为了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遵照一定的规则而在各种数据a、b、c内将各种数据a最初进行配置,因此在与各种数据a对应的条目的上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了ffffh,在与各种数据a对应的条目的下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了4。系统控制器150为了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遵照一定的规则而在各种数据a、b、c内将各种数据b配置在各种数据a与c之间,因此在与各种数据b对应的条目的上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a对应的条目编号2,在与各种数据b对应的条目的下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c对应的条目编号0。系统控制器150为了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遵照一定的规则而在各种数据a、b、c内将各种数据c配置在各种数据b之后,因此在与各种数据c对应的条目的上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b对应的条目编号4,在与各种数据c对应的条目的下个条目编号中记录ffffh。104.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在如图13所示那样遵照一定的规则而排列的各种数据a、b以及c的各种数据b与c之间插入各种数据x。系统控制器150为了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遵照一定的规则而在各种数据a、b、c内在各种数据a与c之间插入各种数据x,因此在与各种数据x对应的条目的上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b对应的条目编号4,在与各种数据x对应的条目的下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c对应的条目编号0。系统控制器150在媒体高速缓存管理表tb4中,在与各种数据b对应的条目的下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x对应的条目编号1,在与各种数据c对应的条目的上个条目编号中记录与各种数据x对应的条目编号1。105.系统控制器150执行将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带区域(逻辑带或者物理带)ba的预定的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改写对象数据)改写成写入到了媒体高速缓存10b的预定的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改写数据)的处理(以下,有时也称为冲刷处理)。系统控制器150在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率达到了预定的值等判定为需要执行冲刷处理的情况下执行冲刷处理。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在执行冲刷处理的情况下,将被瓦记录到了与包含改写对象数据的逻辑带(以下,有时也称为改写对象逻辑带)对应的物理带(以下,有时也称为改写对象物理带)ba的被写入了改写对象数据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改写对象区域)之前的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前带数据)瓦记录于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在将改写对象物理带的前带数据写到了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向与和前带数据之后的改写对象物理带的改写对象区域对应的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备用对象区域)瓦记录从媒体高速缓存10b读出的改写数据。在向备用对象区域写入了改写数据后,系统控制器150将被瓦记录到了改写对象物理带ba的改写对象区域之后的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后带数据)瓦记录于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的备用对象区域之后的区域。在将改写对象物理带的后带数据瓦记录到了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将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变更为新的改写对象逻辑带,并将改写对象物理带变更为备用带。换言之,在将改写对象物理带的后带数据瓦记录到了与备用带sba对应的物理带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将与备用带对应的物理带和与改写对象逻辑带对应的改写对象物理带调换。106.图15是表示冲刷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5例如与图5至图7对应。在图15中,对于物理带pbak-2至pbak 2,如图6所示那样分别分配有逻辑带编号lbak-2至lbak 2。在图15中,媒体高速缓存10b包含数据群(改写数据)dg151。在图15中,物理带pbak-1相当于如图6所示那样被分配了逻辑带编号lbak-1的改写对象逻辑带lbak-1,相当于改写对象物理带。在物理带pbak-1中,磁道str(k-1)0、str(k-1)1、str(k-1)2、str(k-1)3以及str(k-1)4沿正向按记载的顺序而被重叠写入。物理带pbak-1的磁道str(k-1)2具有被写入了改写对象数据的改写对象区域rr(k-1)。改写对象区域rr(k-1)相当于在磁道str(k-1)2的圆周方向上从圆周位置cp151到圆周位置cp152的范围。在带区域pbak-1内,被写入到比位于改写对象区域rr(k-1)之前的位置的圆周位置cp151靠前的磁道str(k-1)2、磁道str(k-1)1和磁道str(k-1)0的数据相当于前带数据。在带区域pbak-1内,被写入到比位于改写对象区域rr(k-1)之后的位置的圆周位置cp152靠后的磁道str(k-1)2、磁道str(k-1)3和磁道str(k-1)4的数据相当于后带数据。在图15中,带区域pbak 2相当于备用带sba。在带区域pbak 2中,磁道str(k 2)0、str(k 2)1、str(k 2)2、str(k 2)3以及str(k 2)4沿正向按记载的顺序而被重叠写入。带区域pbak 2的磁道str(k 2)2具有备用对象区域srr(k 2)。备用对象区域srr(k 2)相当于在磁道str(k 2)2的圆周方向上从圆周位置cp151到圆周位置cp152的范围。在图15中,为便于说明,将各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的各磁道表示为以预定的磁道宽度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长方形形状,但实际上为沿着圆周方向弯曲。另外,各带区域pbak-2、pbak-1、pbak、pbak 1以及pbak 2的各磁道也可以呈一边在半径方向上变动一边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波状。此外,在图15中,在子区域sbr内配置有5个带区域pbak-2至pbak 2,但也可以为配置有4个以下的带区域ba,还可以为配置有6个以上的带区域ba。另外,物理带pbak-2至pbak 2分别为5个磁道被重叠写入,但也可以为4个以下的磁道被重叠写入,还可以为6个以上的磁道被重叠写入。107.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执行将改写对象数据dg151写入到改写对象逻辑带lbak-1的改写对象区域rr(k-1)的冲刷处理。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将逻辑带lbak-1(物理带pbak-1)的前带数据瓦记录于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的磁道str(k 2)0、str(k 1)1以及圆周位置cp151之前的磁道str(k 2)2。在向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瓦记录了逻辑带lbak-1(物理带pbak-1)的前带数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将从媒体高速缓存10b读出的改写数据dg151瓦记录于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的备用对象区域srr(k 2)。在向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的备用对象区域srr(k 2)写入了改写数据dg151后,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将逻辑带lbak-1(物理带pbak-1)的后带数据瓦记录于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的圆周位置cp152之后的磁道str(k 2)2、磁道str(k 2)3以及磁道str(k 2)4。在向备用带(物理带pbak 2)sba瓦记录了逻辑带lbak-1(物理带pbak-1)的后带数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对备用带sba(物理带pbak 2)分配逻辑带编号lbak-1而将物理带pbak 2变更为逻辑带lbak-1,并将物理带pbak-1设定为备用带sba。另外,系统控制器150使改写数据dg151的标头无效,从主表中删除改写数据dg151的条目。108.系统控制器150执行不经由媒体高速缓存10b而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直接写入数据的处理(以下,有时也称为旁路写入或者旁路写处理)。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要将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多个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传输数据)顺序写入的情况下,不经由媒体高速缓存10b而将多个传输数据直接写入(旁路写入)到预定的带区域ba。传输数据包含块数据或者数据群等。系统控制器150例如仅在能够从预定的带区域ba的起始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带内起始扇区)到该带区域ba的最末尾的扇区(以下,有时也称为带内最末尾扇区)顺序地写入数据的情况下,执行旁路写入。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仅在判定为要顺序写入与1个带区域ba相应的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对用户数据区域10a执行旁路写入。例如,在判定为要顺序写入与1个带区域ba相应的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将与1个带区域ba相应的传输数据旁路写入到备用带sba。此外,在由于使用中等而无法向备用带sba进行旁路写入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也可以暂时向媒体高速缓存10b写入。109.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要向带区域ba的一部分写入多个传输数据的指令的情况下,经由媒体高速缓存10b对预定的带区域ba执行多个传输数据的写处理(冲刷处理)。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在判定为要将与不足1个带区域ba相应的传输数据顺序写入的情况下,经由媒体高速缓存10b对预定的带区域ba执行与不足1个带区域ba相应的传输数据的写处理(冲刷处理)。110.图16是表示旁路写处理及冲刷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6中示出了用户数据的lba空间、媒体高速缓存10b、缓冲器130和用户数据区域10a。lba空间包含多个传输数据中的至少一个流。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在lba空间内,传输数据wd1、wd2、wd3、wd4以及wd5按记载的顺序被传输。传输数据wd3具有分割数据(传输数据)wd3a以及分割数据(传输数据)wd3b。传输数据wd5具有分割数据(传输数据)wd5a以及分割数据(传输数据)wd5b。在图16中,缓冲器130具有已经记录于预定的记录区域的数据(以下,有时也称为既存数据)ed。图16中示出了带区域(逻辑带)bam、bam 1以及bam 2。带区域(逻辑带)bam内被写入有既存数据ed。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被分配在带区域(逻辑带)bam的既存数据ed之后的区域。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从带区域bam的中途被写入。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被分配在带区域(逻辑带)bam 1。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从带区域bam 1的带内起始扇区到带内最末尾扇区被顺序地写入。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被分配在带区域(逻辑带)bam 2。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从带区域bam 2的带内起始扇区到带内最末尾扇区被顺序地写入。111.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带区域bam进行冲刷处理。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暂时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后再使其移动到缓冲器130。系统控制器150读取被写入到带区域bam的既存数据ed而使其移动到缓冲存储器130。系统控制器150在缓冲存储器130中将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连续地配置在既存数据ed之后,按既存数据ed、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的记载顺序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带区域bam顺序地进行瓦记录。112.例如,在多流写(multi-streamwrite)中,为了使各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的各写指令之间的其他的流的写指令被执行,相同流内的各写指令被分别处理。向媒体高速缓存10b记录传输数据的处理为按照对写指令进行处理的顺序来记录,因此能在各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的各自之间配置不同流的数据等。在对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各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分别进行读取而使其记录于缓冲器130的情况下,由于寻道和/或旋转延迟等,处理需要时间。113.在图16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带区域bam 1进行旁路写入。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写入到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备用带sba,并在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的向备用带sba的写入完成的情况下将备用带sba与带区域bam 1调换。此外,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备用带sba为使用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也可以将传输数据wd3b、wd4以及wd5a暂时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再通过冲刷处理写入到带区域bam 1。在该情况下,与带区域bam 1对应的物理带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例如作为传输数据wd5a之后的数据的旁路写处理的备用带来使用。114.另外,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向用户数据区域bam 2进行旁路写入。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将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写入到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备用带sba,并在将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向备用带sba写入完成的情况下将备用带sba与带区域bam 2调换。此外,在用户数据区域10a的备用带sba为使用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也可以将传输数据wd5b及之后的数据暂时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再通过冲刷处理写入到带区域bam 2。在该情况下,与带区域bam 2对应的物理带也可以用于其他用途,例如作为其他传输数据的旁路写处理的备用带来使用。115.系统控制器150在因通过接收到要将预定的数据容量、预定的长度(以下,有时也称为数据长度)或者预定的扇区数的数据进行写入的指令等而判定为是顺序写入的情况下,确保能够连续地写入要向媒体高速缓存10b顺序写入的数据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保持区域)。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在判定为要将预定的数据顺序写入到盘10的情况下,如果媒体高速缓存10b中不存在保持区域则要新生成(或者制作)来确保保持区域。当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保持区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与保持区域对应的条目的数据群内扇区数中记录保持区域的扇区数。另外,当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保持区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中记录(或者追加)将保持区域内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与保持区域对应的条目。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判定为所有数据都被写入到了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将写入到了保持区域swa的数据向盘10的预定区域进行写处理(冲刷处理)。116.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在要向被写入有既存数据的带区域(逻辑带)ba执行冲刷处理的情况下,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与除去被写入了既存数据的区域的剩余的带区域ba(以下,有时也称为残余带区域)相当的保持区域。例如,当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与残余带区域相当的保持区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与保持区域对应的条目的数据群内扇区数中记录残余带区域的扇区数。例如,当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与残余带区域相当的保持区域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中记录(或者追加)将保持区域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与保持区域对应的条目。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判定为要向残余带区域记录的所有数据都被写入到了保持区域的情况下,将写到了保持区域的数据向盘10的预定的残余带区域进行写处理(冲刷处理)。另外例如,系统控制器150在要向被写入有既存数据的带区域(逻辑带或者物理带)ba执行冲刷处理、并且无法向备用带sba进行旁路写入的情况下,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以连续的配置确保与残余带区域相当的保持区域和与一个带区域ba相当的保持区域。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判定为在这些保持区域内所有数据都被分别写到了残余带区域和一个带区域ba的情况下,将分别写到了这些保持区域的数据向盘10的预定的残余带区域和盘10的预定的带区域进行写处理(冲刷处理)。117.图17以及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向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写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17以及图18例如与图16相对应。图17以及图18中示出了保持区域swa。图17中示出了在保持区域swa内没被写入有数据的区域(以下,有时也称为未使用区域)una。118.在图17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判定为要通过冲刷处理将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顺序写入到带区域bam的情况下,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与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相当的扇区数的保持区域swa。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传输数据wd1的情况下,向保持区域swa写入传输数据wd1。系统控制器150在主表tb2的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条目的数据群内扇区数中记录与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相当的扇区数,在扩展表tb3的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条目的lba偏移中记录0,在扩展表tb3的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条目的连续有效扇区数中记录传输数据wd1的扇区数。119.在图18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与传输数据wd1为相同的流的传输数据wd2和wd3a等的情况下,依次向保持区域swa的未使用区域una写入。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传输数据wd2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保持区域swa内接着传输数据wd1写入传输数据wd2。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传输数据wd3a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保持区域swa内接着传输数据wd2写入传输数据wd3a。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的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条目中追加分别与传输数据wd2和wd3a对应的多个lba偏移,在扩展表tb3的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条目中追加分别与传输数据wd2和wd3a对应的连续有效扇区数。系统控制器150例如在判定为所有的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都被写到了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将写到了保持区域的传输数据wd1、wd2以及wd3a向带区域bam的残余带区域进行写处理(冲刷处理)。此外,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与传输数据wd1为不同的流的传输数据的情况下,向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保持区域swa以外的区域写入。另外,传输数据wd2和wd3a的顺序也可以更换。在该情况下,在保持区域swa中按传输数据wd3a和wd2的记载顺序来写入。传输数据wd2和wd3a在盘10中被写入的位置与在按传输数据wd2和wd3a的记载顺序接收到传输数据的情况下相同。120.图1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写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121.系统控制器150根据主机200等的指令来判定是否要将从主机200等传输的数据进行顺序写入(b1901)。在判定为不进行顺序写入的情况下(b1901:否),系统控制器150将数据记录于媒体高速缓存10b(b1902),前进至b1908的处理。在判定为要顺序写入的情况下(b1901:是),系统控制器150判定是否进行旁路写入(b1903)。在判定为要旁路写入的情况下(b1903:是),系统控制器150判定能否使用备用带sba(b1904)。在判定为备用带sba能用的情况下(b1904:是),系统控制器150将数据记录于备用带sba(b1905),并结束处理。在判定为备用带sba不能用的情况下(b1904:否),系统控制器150前进至b1906的处理。122.在判定为不进行旁路写入的情况下(b1903:否),如果媒体高速缓存10b中不存在保持区域swa,则系统控制器150新制作并确保保持区域swa(b1906)。系统控制器150向保持区域swa记录要顺序地写入到预定的带区域ba的数据(b1907)。系统控制器150在保持区域swa已被全部写入、或者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使用率达到了预定的值等、判断为需要的情况下,执行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冲刷处理(b1908),并结束处理。123.根据第1实施方式,磁盘装置1在判定为要顺序写入的情况下,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用户数据区域10a的保持区域swa,并将要向用户数据区域10a顺序写入的数据记录于保持区域swa。磁盘装置1将记录于保持区域swa的数据写入到备用带sba。在记录于保持区域swa的数据的向备用带sba的写处理完成的情况下,磁盘装置1对与备用带sba相当的物理带分配对象逻辑带的逻辑带编号而将其变更为新的对象逻辑带。通过将要顺序写入的数据统一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保持区域swa,磁盘装置1能够在从媒体高速缓存10b向用户数据区域10a移动数据时高效地访问数据。因此,磁盘装置1能够提高对媒体高速缓存10b的访问效率。另外,磁盘装置1也能够提高写指令的吞吐量(throughput)。因此,磁盘装置1能够提高写处理性能。124.接着,对其他的变形例涉及的磁盘装置进行说明。在其他的变形例中,对与前述的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125.(变形例1)126.变形例1涉及的磁盘装置1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的磁盘装置1的不同之处在于写处理方法。127.系统控制器150仅在将最初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数据、例如要向数据群内起始扇区写入的数据写入到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写入标头。换言之,系统控制器150在将除最初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到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不写入标头。系统控制器150在将除最初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数据以外的数据写入到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在与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扩展表tb3的条目中追加(记录)与除最初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数据以外的数据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128.系统控制器150由于并非将扩展表tb3一直写入到盘10、例如系统区10c,因此在电源等被切断的情况下,对扩展表tb3进行修复。例如,在电源等被切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通过对媒体高速缓存10b进行读取来修复扩展表tb3。由于媒体高速缓存10b为环形缓冲器的fifo,因此对被写入到媒体高速缓存10b的数据附加有id。该id在对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各扇区所分配的lba从最末尾媒体高速缓存lba返回起始媒体高速缓存lba时被变更。例如,id也可以包含于伺服数据。因此,系统控制器150由于能够通过对媒体高速缓存10b进行读取来判别有效扇区,因此能够修复扩展表tb3。129.图20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向媒体高速缓存10b的写处理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0例如与图16相对应。图20中示出了图16所示的传输数据wd2的一部分的传输数据wd2b。在图20中,未使用区域una内被写入有id与当前保持区域内写入有的数据不同的基础数据bdt。在图20中,例如传输数据wd1与传输数据wd2b的id相同。传输数据wd1以及wd2b的id与基础数据bdt的id不同。130.在图20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传输数据wd1的情况下,向保持区域swa写入传输数据wd1,并向传输数据wd1的前一个的保持区域swa写入标头hdr1。系统控制器150在从主机200等接收到与传输数据wd1为相同流的传输数据wd2a的情况下,向传输数据wd1之后的保持区域swa写入传输数据wd2a。131.图21是表示变形例1涉及的扩展表tb3的一例的示意图。图21例如与图20相对应。与图20的保持区域swa对应的图21所示的扩展表tb3的条目编号e21的条目包含lba偏移ofs1、ofs2、ffffffffh、…、ffffffffh和连续有效扇区数ns1、ns2、ffffffffh、…、ffffffffh。lba偏移ofs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ns1相当于与写入了传输数据wd1的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lba偏移ofs2和连续有效扇区数ns2相当于与写入了传输数据wd2b的保持区域swa对应的有效扇区的配置信息。132.在图21所示的例子中,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的条目e21中记录与写入了传输数据wd1的保持区域swa对应的lba偏移ofs1和连续有效扇区数ns1。另外,在将传输数据wd1写入到保持区域swa后将传输数据wd2b写入到了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在扩展表tb3的条目e21中追加与写入了传输数据wd2b的保持区域swa对应的lba偏移ofs2和连续有效扇区数ns2。133.在电源等被切断的情况下,系统控制器150根据图20所示的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保持区域swa内所被写入的传输数据wd1和wd2b的id,将写入了传输数据wd1和wd2b的保持区域swa的扇区判定为有效扇区。系统控制器150读取媒体高速缓存10b的保持区域swa内所被写入的传输数据wd1和wd2b,将图21所示的扩展表tb3进行修复。134.变形例1涉及的磁盘装置1仅在将最初从主机200等传输来的数据写入到保持区域swa的情况下写入标头。因此,磁盘装置1能够提高写处理性能。135.此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虽然将磁盘装置1设为瓦记录型式的磁盘装置,但也能够将前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的构成应用于通常记录型式的磁盘装置。例如,在随机写集中于用户数据区域10a的预定区域的情况下,如图17以及图18所示,磁盘装置1也可以在媒体高速缓存10b中确保与保持区域swa相当的区域,将要向随机写集中的区域写入的数据写入到与保持区域swa相当的区域。磁盘装置1从与保持区域swa相当的区域读取数据,并向随机写集中的区域写入。136.说明了几个实施方式,但是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非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这些新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和/或其变形包含于发明的范围和/或要旨内,并且包含于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及与其等同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