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基于人脸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3:0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预警 疲劳 装置 驾驶 检测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脸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市场上汽车保有量的逐渐增长,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中,由于疲劳驾驶造成的道路交通事故占总事故的比重较大。众所周知,当司机处于疲劳状态下开车时,极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尤其在高速公路等行驶条件好的路段,汽车驾驶员容易因驾驶过程单调而疲劳瞌睡,且一般驾驶车速高,极易酿成严重车祸。长途汽车司机往往需要连续行驶多个小时,因睡眠不足酿成的车祸惨剧时有发生。
3.因此,需要对驾驶员进行疲劳监测,目前的疲劳监测方法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其中主观检测方法需要驾驶员在驾驶前后填写主观调查表、驾驶人自我记录、睡眠习惯调查表以及斯坦福睡眠尺度表等,该方法主要取决于驾驶员的主观认知,填写准确度与真实度难以保证。由此可见,主观监测的方法无法准确并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因此需要采用客观的方式进行被动监测。目前客观监测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眼电信号的疲劳检测和基于驾驶行为的疲劳检测,通过人工智能获取驾驶员眼睛闭合状态和驾驶行为判定疲劳状态,虽可实现非接触式实时客观监测,但是信息单一,准确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背景技术所述的现有疲劳检测装置信息单一和误判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人脸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该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可以通过旋钮蝶形手拧螺丝调节摄像头转动,使得驾驶员可以按需要位置调节,使得拍照效果更好。控制器主体内设有通过眨眼信息,打哈欠频率及头部姿态信息融合的算法来检测驾驶员疲劳状态,从而使得结果更加准确,误判率降低。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控制器主体、保护外壳、语音播报孔口、固定板支架、固定孔、红外挡光板、蝶形手拧螺丝、连接支架、垫片ⅰ、一字槽圆柱头螺钉、垫片ⅱ、六角螺母ⅰ、六角螺母ⅱ、垫片ⅲ;其中控制器主体包含:电源线接口、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电源指示灯、警示灯、摄像头、摄录组件、补光led灯、micro sd卡卡槽;保护外壳与连接支架通过一字槽圆柱头螺钉连接,一字槽圆柱头螺钉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ⅱ及六角螺母ⅰ进行固定,连接支架与固定板支架通过蝶形手拧螺丝连接,蝶形手拧螺丝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ⅲ及六角螺母ⅱ进行固定,在保护外壳顶部开设有语音播报孔口,保护外壳外部的电源线接口通过电源线与其他电子设备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壳前端有红外挡光板,在所述保护外壳内设有控制主体,micro sd卡卡槽位于控制主体左上角,控制器位于控制主体中部,语音播报器位于控制主体右部,摄录组件位于控制主体底部,电源线接口、语音播报器、电源指示灯、警示灯、摄像头、摄录组件、补光led灯、micro sd卡卡槽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6.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7.通过旋钮蝶形手拧螺丝,驾驶人员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摄像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拍照效果更好。
8.通过眨眼频率信息、打哈欠频率及驾驶员头部姿态转角信息融合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判断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人脸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控制器主体结构示意图。
11.图3 为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器主体1、保护外壳2、语音播报孔口3、固定板支架4、固定孔5、红外挡光板6、蝶形手拧螺丝7、连接支架8、垫片ⅰ9、一字槽圆柱头螺钉10、垫片ⅱ11、六角螺母ⅰ12、六角螺母ⅱ13、垫片ⅲ14;如附图2,其中控制器主体1包含:电源线接口1

1、控制器1

2、语音播报器1

3、电源指示灯1

4、警示灯1

5、摄像头1

6、摄录组件1

7、补光led灯1

8、micro sd卡卡槽1

9。保护外壳2与连接支架8通过一字槽圆柱头螺钉10连接,一字槽圆柱头螺钉10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ⅱ11及六角螺母ⅰ12进行固定,连接支架8与固定板支架4通过蝶形手拧螺丝7连接,蝶形手拧螺丝7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ⅲ14及六角螺母ⅱ13进行固定,在保护外壳2顶部开设有语音播报孔口3,保护外壳2外部的电源线接口1

1通过电源线与其它电子设备连接,在所述保护外壳2前端有红外挡光板6,在所述保护外壳2内设有控制主体1 ,micro sd卡卡槽1

9位于控制主体1左上角,控制器1

2位于控制主体1中部,语音播报器1

3位于控制主体1右部,摄录组件1

7位于控制主体1底部,电源线接口1

1、语音播报器1

3、电源指示灯1

4、警示灯1

5、摄像头1

6、摄录组件1

7、补光led灯1

8、micro sd卡卡槽1

9均与所述控制器1

2电性连接。
13.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14.本实用新型中,启动前,驾驶员通过固定孔5把该装置固定在车内,之后驾驶人员通过旋钮蝶形手拧螺丝7调节摄像头1

6到所需的位置角度,调整好位置后,通过电源线接口1

1连接外部电源,电源指示灯1

4亮起,摄录主件1

7开始工作,实时摄录驾驶员人脸信息,当车内光线较暗时,控制器1

2驱动补光led灯1

8开启,实时摄录驾驶员人脸信息,控制器1

2内部设有“perclos 人脸信息融合”算法,通过控制器1

2驱动摄录主件1

7实时捕捉到驾驶员的眨眼信息、哈欠频率及头部姿态角度,当检测到上述信号超过异常阈值,判断驾驶员进入疲劳状态时,控制器1

2驱动警示灯1

5频繁闪烁,同时语音播报器1

3外放警示语音。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脸多特征融合的疲劳驾驶检测预警装置,由控制器主体、保护外壳、语音播报孔口、固定板支架、固定孔、红外挡光板、蝶形手拧螺丝、连接支架、垫片ⅰ、一字槽圆柱头螺钉、垫片ⅱ、六角螺母ⅰ、六角螺母ⅱ、垫片ⅲ组成;其中控制器主体包含:电源线接口、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电源指示灯、警示灯、摄像头、摄录组件、补光led灯、micro sd卡卡槽;其特征在于:保护外壳(2)与连接支架(8)通过一字槽圆柱头螺钉(10)连接,一字槽圆柱头螺钉(10)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ⅱ(11)及六角螺母ⅰ(12)进行固定,连接支架(8)与固定板支架(4)通过蝶形手拧螺丝(7)连接,蝶形手拧螺丝(7)另外一端通过垫片ⅲ(14)及六角螺母ⅱ(13)进行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脸多特征融合的车载驾驶行为预警装置,包括:控制器主体、保护外壳、语音播报孔口、固定板支架、固定孔、垫片、六角螺母、一字螺钉、连接支架等;其中控制主体部分包含:电源线接口、控制器、语音播报器、电源指示灯、警示灯、摄像头、摄录组件、补光LED灯、Micro SD卡卡槽。驾驶人员能够通过旋钮蝶形手拧螺丝调整摄像头到合适的位置,使得拍照效果更好。控制器内部设有“PERCLOS 人脸信息融合”,通过眨眼频率信息、哈欠频率及驾驶员头部姿态转角信息融合来判断驾驶员的疲劳程度,同时警示灯频繁闪烁,语音播报器外放警示语音,判断精度更高,误判率降低,可有效预防疲劳驾驶。驶。驶。


技术研发人员:黎涛 黄超强 余银犬 杨锦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东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29
技术公布日:2021/9/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