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与流程

2021-08-31 17: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计算机应用 说明书 检测方法 装置 通行
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与流程

本说明书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行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移动支付不但在日常生活中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日常的出行模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开始支持移动支付,使得用户在乘坐公共交通出行时,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进行支付,来快捷的出入通行站点;例如,越来越多的公共交通通行站点,开始采用诸如二维码、nfc等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刷手机”等方式,来快速的出入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通行检测方法,包括:

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目标用户。

可选的,所述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采集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的关联关系,从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包括:

从筛选出的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并基于查询到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所述动态人脸图像样本库。

可选的,还包括:

获取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所述登记信息包括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

创建所述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所述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确定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所述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

基于确定出的所述距离筛选出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移动终端;和/或,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减小的目标移动终端;

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行时段为所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所述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

可选的,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绑定了支付账户;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包括: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执行通行支付扣款,并在扣款完成后,控制所述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可选的,所述通行站点为地铁站点。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通行检测装置,包括:

创建模块,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

获取模块,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

匹配模块,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控制模块,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所述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

创建模块,获取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采集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的关联关系,从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

从筛选出的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并基于查询到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所述动态人脸图像样本库。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

获取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所述登记信息包括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创建所述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所述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创建模块进一步:

在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之前,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确定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所述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确定出的所述距离筛选出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移动终端;和/或,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减小的目标移动终端;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行时段为所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所述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

可选的,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绑定了支付账户;

所述控制模块进一步: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执行通行支付扣款,并在扣款完成后,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通行检测系统,包括:

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

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上传至服务端;以及,响应服务端下发的放行指令,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服务端,基于所述无线接入设备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获取所述闸口设备采集的人脸图像,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以及,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向闸口设备下发放行指令。

可选的,所述服务端进一步:

获取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采集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的关联关系,从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服务端进一步:

从筛选出的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并基于查询到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所述动态人脸图像样本库。

可选的,还包括:

通行客户端,识别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向识别出的通行用户发送注册提示;以及,获取通行用户输入的登记信息,将所述登记信息上传至所述服务端;其中,所述登记信息包括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端进一步:

获取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创建所述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所述关联关系。

可选的,所述服务端进一步:

在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之前,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确定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所述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确定出的所述距离筛选出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移动终端;和/或,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减小的目标移动终端;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可选的,所述目标用户通行时段为所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所述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

可选的,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绑定了支付账户;

所述服务端进一步: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执行通行支付扣款,并在扣款完成后,向所述闸口设备下发放行指令。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

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所述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通行用户在扫脸过闸时,所采用的人脸图像样本的基数,缩小到由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通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检测到的,身份信息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可以显著的提升人脸识别的识别效率,降低对通行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匹配时的处理延时,提高通行用户在通过闸口设备时的通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行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闸口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行检测系统的架构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承载一种通行检测装置的电子设备所涉及的硬件结构图;

图5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所述通行检测装置的逻辑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旨在提出一种,在扫脸过闸的应用场景中,通过降低在进行人脸识别匹配时所采用的人脸图像样本的基数,来提高人脸识别效率,使得用户可以快速通过闸口设备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时,当目标用户在抵达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之前,可以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来检测身份信息与上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然后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创建一个动态人脸样本库。

当目标用户抵达该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时,可以通过闸口设备来采集该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该人脸图像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当该人脸图像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表明该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已经与该通行站点关联,此时可以控制闸口设备放行该用户。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由于在对该通行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匹配的过程中,将人脸识别匹配所采用的人脸识别样本的数量级,缩小到由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通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检测到的,身份信息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可以显著的提升人脸识别的识别效率,降低对通行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匹配时的处理延时,提高通行用户在通过闸口设备时的通行速度。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具体的应用场景对本说明书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说明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行检测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02,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

步骤104,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

步骤106,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步骤108,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目标用户。

上述通行站点,具体可以包括任意类型的需要通过闸口设备出入的公共交通站点;比如,地铁站、公交站、高铁站,等等;或者,也可以包括一些出行人员较为密集的,需要通过闸口设备出行的非公共交通类站点;比如,一些大型的商业场所,非商业场所,等等,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特别限定。

上述通行用户,包括进入上述通行站点,需要在上述通行站点进行日常通行的潜在通行用户;而上述目标用户,包括在该通行站点部署的闸口设备处,进行扫脸过闸的通行用户。

上述服务端,包括面向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提供服务支撑的后台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基于服务器集群搭建的业务平台;例如,在一种场景下,通行站点的运营方,可以与第三方的支付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打通线下部署的闸口设备,和第三方的线上支付平台,由线上支付平台面向闸口设备提供针对通行用户的人脸识别、通行支付结算扣款、放行指令下发等服务的服务支撑。

上述闸口设备,可以包括搭载了用于采集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设备(比如摄像头),并且支持“扫脸过闸”的闸口设备;例如,请参见图2,图2是本说明书示出的一种搭载了摄像头,并且支持“扫脸过闸”的闸口设备的示意图。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采集设备也可以不搭载在上述闸口设备上,而是作为一台独立的设备部署在通行站点。通行用户在通过闸口设备时,闸口设备可以调用搭载的摄像头来采集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并将人脸图像传输到后台服务端,由后台服务端对该人脸图像进行识别。其中,上述闸口设备可以包括部署在通行站点的进站口以及出站口的闸口设备。

上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可以涵盖任意形式的与通行用户的身份相关的信息;例如,通行用户的个人资料、个人账户、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比如mac地址)等用户信息。

请参见图3,图3为本说明书示出的一种通行检测系统的架构图。

如图3所示,在上述通行检测系统中,可以包括后台服务端、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部署于通行站点内的无线接入设备、通行客户端等节点。

其中,上述闸口设备,可以通过搭载的采集设备(比如摄像头),来采集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然后与后台服务端进行通信,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上传给后台服务端进行人脸识别;以及,响应服务端下发的放行指令,开启闸口放行通行用户。

上述后台服务端,面向上述闸口设备提供服务支撑,可以基于通行用户在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内,所有由该通行站点到的进入该通行站点且身份信息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为该通行用户动态创建用于人脸识别匹配的动态人脸样本库,以降低在进行人脸识别匹配时采用的人脸图像样本的基数。将闸口设备上传的人脸图像,与该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对该通行用户进行人脸识别,以确定该通行用户是否为身份信息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实名认证用户。以及,在确定该通行用户为该通行站点的实名认证用户,向上述智能闸口下发放行指令。

上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来采集上述移动终端上传的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并通过与上述后台服务端进行通信,将采集到的身份信息上传给后台服务端,以由后台服务端基于这些上传的身份信息,来查询进入各个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例如,在实际应用中,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可以由用户在注册阶段预留在服务端,并与身份信息关联;或者,后台服务端也可以基于各个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向维护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的授信机构(维护公民个人身份信息的公安系统)查询人脸图像样本。

其中,上述无线接入设备具体的硬件类型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特别限定;例如,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同时支持wi-fi蓝牙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接入设备。

上述通行客户端,面向通行用户提供通行站点的登记服务,通行用户可以通过通行客户端来完成实名注册和使用支付账户授权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而上述通行客户端可以识别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向识别出的通行用户发送登记提示,邀请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来完成通行站点的登记和选择,并将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上传至后台服务端进行关联。

以下结合图3示出的通行检测系统的架构图,并结合“扫脸过闸登记”、“动态人脸样本库的创建”、以及“扫脸快速过闸”三个阶段,对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1)扫脸过闸登记

在初始状态下,用户可以预先通过安装在移动终端上的通行客户端,向后台服务端来提交个人的实名认证信息,来完成实名认证,以取得该通行客户端的使用权限。

其中,在实名认证阶段,用户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中可以携带该用户的人脸图像,也可以仅携带一些不包含人脸图像的身份信息。

当用户在该通行客户端中完成实名认证后,该通行客户端可以在用户日常的出行过程中,识别该用户是否为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然后通过用户界面向识别出的这些通行用户,发出注册提示,来邀请这些通行用户注册可以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

其中,通行客户端在后台识别普通的用户,是否为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的具体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特别限定;

例如,在示出的一种实现方式中,通行客户端可以基于用户在日常的出行过程中,实时的定位位置来识别该用户是否为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在这种情况下,通行客户端可以实时采集用户的定位位置,并基于用户的定位位置来统计出该用户日常在该通行站点的通行次数;如果统计出的该用户在该通行站点的通行次数,达到了一定次数,表明该通行站点为该用户日常通行次数较为频繁的通行站点,此时可以确定该用户为该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界面向该用户发出登记提示,邀请该用户将该通行站点登记为可以通过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

当用户收到通行客户端发出的登记提示后,可以在通行客户端提供的登记邀请界面中选择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来完成通行站点登记;同时,除了选择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以外,如果上述通行站点是一些需要支付通行费用的公共交通站点,此时用户还可以在上述登记邀请界面中,选择在该通行站点通行时进行扣费的个人账户,使用个人的支付账户对登记的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站点进行支付授权;

例如,以上述通行站点为地铁站点为例,用户可以在上述登记邀请界面中,将日常上下班的两个地铁站,登记为希望扫脸过闸的地铁站,并在上述登记邀请界面中提供的“支付方式”选项中,选择相应的支付账户,来进行支付授权,作为扣除地铁通行费用的支付账户。

用户在通过上述登记邀请界面登记通行站点的过程中,上述通行客户端可以在后台获取用户在上述登记邀请界面中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如果上述通行站点为公共交通站点,还可以包括用户授权的支付账户),然后将获取到的这些信息携带在登记信息中,上传给后台服务端。

当后台服务端收到上述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后,可以获取该登记信息中携带的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用户的身份信息等信息,然后创建该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该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该关联关系。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通行站点主要是依靠部署的无线接入设备来采集到进入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即当通行用户在进入上述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后,需要与上述无线接入设备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将个人的身份信息上传给上述无线接入设备;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直接将用户的实名认证信息上传给接入设备,可能会存在用户的隐私泄露等安全性风险。

基于此,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在注册通行站点时向后台服务端提交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即上述登记信息中携带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具体可以采用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比如,mac地址)。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在通行客户端上进行实名认证阶段,可以将个人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也一并提交至上述后台服务端,由上述后台服务端将用户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与个人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进行关联,从而使得后台服务端后续可以基于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在后台查询到用户预留的实名认证的身份信息,而避免了将用户真正的实名认证信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传输而造成的安全性风险。

当上述关联关系创建完毕,此时通行用户完成通行站点的登记。后续该通行用户在该通行站点通行时,部署在该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可以发起针对该用户的人脸识别,来快速放行该用户。

2)动态人脸样本库的创建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是指基于由该通行站点检测到的所有进入了该通行站点,并且身份信息已经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即在该通行站点完成登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动态的创建用于进行人脸识别匹配的人脸图像样本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人脸图像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动态缩小到一个较小的基数之内。

其中,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具体也可以是基于目标用户在该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内,由该通行站点检测到的所有进入了该通行站点,并且身份信息已经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动态创建的人脸图像样本库。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即将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的基数,缩小到需要在该站点扫脸过闸的目标用户,在该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内,由通行站点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

其中,对于不同的目标用户而言,由于各自在同一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不同,因此上述动态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也会相应的不同。

在本说明书中,目标用户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具体可以是指,通行用户从进入该通行站点,直至成功通过闸口设备这一时间周期对应的时间段,或者能够涵盖这一时间周期的时间段;

例如,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行时段具体可以是闸口设备采集到该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的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其中,上述预设时长的具体时长长度,可以由通行站点的运营方基于实际的需求进行自定义,以能够最大程度的涵盖用户从进站到过闸的这一时间周期为宜。比如,运营方可以预估用户从地铁口进站,到步行至闸口所需时长,然后基于该时长来设置上述预设时长。

在本说明书中,通行站点可以通过在通行站点内部署无线接入设备,并通过该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该通行站点的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来检测进入该通行站点的通行用户。

在初始状态下,该通行站点可以通过在通行站点内部署的无线接入设备(比如部署在通行站点的入口以及出口出),搭建一个开放的无线网络。当通行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入到该无线网络的信号覆盖范围内,可以通过上述通行客户端提示用户,是否接入该无线网络。

而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在接入该无线网络后,上述无线接入设备可以通过该无线网络与用户携带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来检测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通行用户,并采集上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该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然后定时将采集到的身份信息上传至上述后台服务端。

其中,上述无线接入设备所支持的短距离无线通信的具体方式,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具体限定,可以涵盖任意类型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比如,wi-fi、蓝牙、无线射频等);

例如,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无线接入设备具体可以是一个基于蓝牙(bluetooth)的ibeacon基站。通过低功耗的蓝牙技术,ibeacon基站可以创建一个无线信号的覆盖区域,当通行用户携带移动终端进入到该无线信号的覆盖区域内,ibeacon基站可以通过上述通行客户端提示用户,是否接入该无线网络。当用户的移动终端接入该无线网络后,可以通过搭载的蓝牙模块与上述ibeacon基站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向上述无线接入设备提交身份信息。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后台服务端在获取到上述无线接入设备上传的身份信息后,可以对获取到的身份信息进行多级筛选。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多级筛选具体可以包括,通行用户进入通行站点时的第一级筛选、通行用户靠近闸口设备时的第二级筛选、以及闸口设备在采集到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时的第三级筛选。

首先,通行用户在携带移动终端进入到上述无线接入设备的信号覆盖范围后,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上述无线接入设备上传的身份信息执行第一级的筛选,从这些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该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即筛选出将该通行站点登记为希望扫脸过闸的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

其次,在通行用户携带移动终端靠近闸口设备的过程中,后台服务端还可以针对已经筛选出的身份信息执行第二级的筛选。

这种情况下,上述无线接入设备上还可以通过室内定位技术,来定位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的精确位置,并基于定位出的位置来确定上述移动终端与部署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

例如,以上述闸口设备为ibeacon基站为例,在上述闸口设备和用户的移动终端中可以分别搭载ibeacon硬件,ibeacon基站可以基于ibeacon的室内定位技术,来实时定位出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部署在该通行站点的智能闸口之间的距离;其中,基于ibeacon进行室内定位的具体过程,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将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付诸实现时,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记载。

进一步的,上述无线接入设备还可以基于定位出的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部署在该通行站点的智能闸口之间的距离变化,筛选出那些“靠近”闸口设备的移动终端,然后由后台服务端从初步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的由这些靠近闸口设备的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其中,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筛选那些“靠近”闸口设备的移动终端时,具体可以筛选出那些与上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移动终端;和/或,筛选出那些与上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在减小的移动终端。即在本说明书中,可以将那些出现在闸口设备周围一定范围之内的移动终端,以及那些与闸口设备的距离在不断减小持续靠近闸口设备的移动终端,作为“靠近”该闸口设备的移动终端。

最后,当后台服务端完成以上两级筛选后,当闸口设备采集到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后,可以针对已经筛选出的身份信息执行第三级的筛选,进一步筛选出在上述通行用户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其中,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目标用户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具体可以是指,上述闸口设备在采集到上述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比如在采集到人脸图像的前30分钟内)。

其中,采集到上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具体可以用上述闸口设备采集到上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精确时刻来表示,也可以用上述闸口设备在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上传至上述后台服务端时,上述后台服务端的接收时刻来标识,在本说明书中不进行特别限定。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目标用户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来进行确定;例如,在一种情况下,上述目标用户在上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间段,具体也可以用采集到上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对应的运营时间段来表示,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示出的多级筛选的筛选顺序,仅为示例性的,在本说明书中不对上述多级筛选的顺序进行特别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的需求,对以上示出的多级筛选的顺序进行互换。

在本说明书中,当完成以上示出的多级筛选后,后台服务端可以基于最终筛选出的身份信息,来查询与这些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其中,在查询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时,具体可以通过在本地的数据库中来完成查询,也可以通过向维护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的第三方授信机构(比如公安系统)来完成查询。

例如,以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为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为例,在一种场景下,假设通行用户在上述通行客户端进行实名认证阶段,在上述后台服务端预留了个人的人脸图像样本。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将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作为查询索引,查询用户预留的实名认证信息,然后直接从该实名认证信息中获取人脸图像样本即可。

在另一种场景下,假设通行用户在上述通行客户端进行实名认证阶段,并未在上述后台服务端预留了个人的人脸图像样本。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将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作为查询索引,查询用户预留的实名认证信息,然后再基于该实名认证信息向第三方的授信机构查询该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

在本说明书中,当后台服务端查询到与最终筛选出的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后,可以基于查询到的这些人脸图像样本,创建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

3)扫脸快速过闸

在本说明书中,上述闸口设备在采集到上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后,可以发起针对该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匹配,将该人脸图像样本上传至上述后台服务端。

而上述后台服务端在收到该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后,可以将该人脸图像,与已经创建完成的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分别进行匹配,对该人脸图像进行人脸识别;

其中,上述人脸识别的具体过程,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参考相关技术中的记载;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作为训练样本,进行机器学习训练,来构建人脸识别模型;然后,将待识别的人脸图像作为输入,输入至训练出的人脸识别模型,得到人脸识别结果。

在本说明书中,当通过以上的人脸识别过程,确定出上述人脸图像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此时可以认为该目标用户为已经在该通行站点完成登记的实名认证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后台服务端可以对上述闸口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向上述闸口设备下发放行指令。而上述闸口设备在收到上述放行指令后,可以响应该放行指令,开启闸口放行该通行用户。

其中,如果上述通行站点是一些需要支付通行费用的公共交通站点,在这种场景下,上述后台服务端还可以将在该通行站点完成登记的通行用户,在站点登记阶段授权的支付账户,与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绑定;从而,当确定确定出上述人脸图像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时,首先可以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完成通行费用的扣款结算,当结算完成后,再向上述闸口设备下发上述放行指令。

当然,如果通过以上的人脸识别过程,确定出上述人脸图像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均不匹配时,此时该目标用户可能并不是该通行站点的登记用户,或者该目标用户携带了其他用户的移动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后台服务端可以不向上述闸口设备下发放行指令,或者直接下发拒绝通行的指令。这类用户可以通过扫脸以外的其它方式,继续通行闸口;比如,通过“刷手机”,或者“刷证件”的方式,通过闸口。

通过这种方式,由于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已经缩小到一个较小的基数,因此即便对于一些出行人员较为密集的公共公交通类站点,后台服务端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人脸识别匹配,因此可以显著的降低人脸识别匹配时的处理延时,显著的提高通行用户在通过闸口设备时的通行速度;

例如,以上述通行站点为地铁站点为例,一个通行用户在该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比如30分钟内),进入该地铁站点并且在该通行站点完成注册的用户,可能仅为数百的数量级,对于数百数量级的人脸图像样本,后台服务端可以在毫秒级的时间内完成人脸识别匹配。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以面向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提供服务支撑的后台服务端作为以上步骤101-步骤106的执行主体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以上步骤101-步骤106的执行主体也可以是上述闸口设备。即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的创建、对通行用户的人脸识别匹配过程,均可以由闸口设备独立来完成。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以上步骤101-步骤106,具体可以是上述闸口设备搭载的处理器中的执行逻辑,上述闸口设备搭载的处理器可以与上述无线接入设备进行交互,来完成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的创建,并获取闸口设备通过搭载的摄像头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然后将该人脸图像与自主创建的上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完成人脸识别过程;以及,当识别出该通行用户为已经在该通行站点完成登记的通行用户时,处理器可以通过设备内部的指令通道,向上述闸口设备搭载的闸口硬件,下发放行指令,控制上述闸口硬件开启放行该通行用户。

其中,以上述闸口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具体实施细节,在本说明书中不再进行详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将本说明书的技术方案付诸实现时,可以参考以上实施例的记载。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通行检测装置的实施例。本说明书的通行检测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其中,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闸口设备,也可以是面向该闸口设备提供服务支撑的后台服务端设备。

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4所示,为本说明书的通行检测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4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图5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通行检测装置的框图。

请参考图5,所述通行检测装置50可以应用在前述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包括有:创建模块501,获取模块502、匹配模块503和控制模块504。

创建模块501,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

获取模块502,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

匹配模块503,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控制模块504,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所述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501,获取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采集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的关联关系,从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501进一步:

从筛选出的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并基于查询到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所述动态人脸图像样本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501进一步:

获取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所述登记信息包括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创建所述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所述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创建模块501进一步:

在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之前,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确定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所述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确定出的所述距离筛选出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移动终端;和/或,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减小的目标移动终端;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行时段为所述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的采集时刻之前预设时长的时间段。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包括所述通行用户的移动终端的硬件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绑定了支付账户;所述控制模块504进一步: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执行通行支付扣款,并在扣款完成后,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常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可能包括外部接口,以能够与其他设备或者部件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通过部署于通行站点的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检测身份信息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通行用户,并基于检测到的通行用户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动态人脸样本库;获取部署于通行站点的采集设备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人脸图像;

将所述人脸图像与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进行匹配;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控制闸口设备放行所述目标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获取所述无线接入设备与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采集到的所述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基于本地保存的身份信息与通行站点的关联关系,从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中筛选出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从筛选出的与所述通行站点关联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通行站点的通行时段内采集到的身份信息;

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并基于查询到的人脸图像样本创建所述动态人脸图像样本库。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获取通行客户端上传的登记信息;所述登记信息包括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以及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创建所述通行用户选择的通行站点,与所述通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在本地保存所述关联关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在查询与筛选出的所述身份信息对应的人脸图像样本之前,

通过所述无线接入设备确定进入信号覆盖范围的移动终端与所述闸口设备之间的距离;基于确定出的所述距离筛选出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的目标移动终端;和/或,与所述闸口设备的距离减小的目标移动终端;从筛选出的身份信息中,进一步筛选出所述目标移动终端上传的身份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态人脸样本库中的人脸图像样本预先绑定了支付账户;

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通行检测的控制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如果所述人脸图像匹配所述人脸样本库中的任一人脸图像样本匹配,在与该人脸图像样本绑定的支付账户中执行通行支付扣款,并在扣款完成后,控制所述闸口设备放行所述通行用户。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系统、电子设备、非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说明书实施例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说明书实施例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方案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说明书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