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2021-07-30 17: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门控 智能家居 智能 申请 方法
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技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安全可靠的产品体验。

但就目前的智能门行业而言,传统的开门方式无法同时满足当下人们对智能、便捷、安全的需求。比如钥匙和射频卡开门方式存在携带不便及容易丢失的问题;而密码和指纹开门,又存在接触所带来的卫生安全隐患,同时密码开门无法杜绝防偷窥的问题,指纹开门也存在由于指纹特征不清晰带来的识别率问题,比如老人指纹、手指脱皮、手指污渍等情况;此外,目前的一些开门方式也无法应对用户被胁迫或强迫开门的情况,存在安全风险。

因此,有必要提供更有效、更可靠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包括:图像采集装置,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外侧,用于感应以及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存储器,用于存储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其中,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管理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所述管理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管理指令添加、更换、删除基准人脸信息以及为基准人脸信息设置有效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内侧,所述管理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发出预警信息,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设置的有效期满之前,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用户终端或者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第一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门体外侧,用于显示当前人脸画面;传感器,用于感应人体信息;3d摄像头,用于采集当前人脸信息;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息后启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3d摄像头并将采集到的当前人脸信息发送至所述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3d摄像头。

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存储器预存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通过处理器将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处理器管理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所述管理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管理指令添加、更换、删除基准人脸信息以及为基准人脸信息设置有效期。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指令通过第二显示装置发送至所述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内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设置的有效期满之前,通过所述处理器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用户终端或者所述第二显示装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添加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在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基准人脸信息,其中,所述管理指令来自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标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为第一基准人脸信息或者第二基准人脸信息并存储到所述存储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在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通过后,删除所述存储器中的基准人脸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情况下,重新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并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次数达到3-5次后,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包括:通过传感器感应人体信息,在所述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息后启动第一显示装置和3d摄像头;通过3d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信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当前的人脸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3d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并启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3d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根据当前人脸信息和基准人脸信息的匹配结果来控制智能门,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中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在附图的若干视图中表示类似的结构。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实施例是非限制性的、示例性的实施例,附图仅用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其他方式的实施例也可能同样的完成本申请中的发明意图。应当理解,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用户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步骤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用户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步骤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用户开门步骤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提供了本申请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要求,目的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申请中的内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各种局部修改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权利要求一致的最宽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随着智能门行业的发展,目前的开门方式越来越多,然而这些开门方式都各自存在缺陷。例如,钥匙和射频卡开门方式存在携带不便及容易丢失的问题;而密码和指纹开门,又存在接触所带来的卫生安全隐患,同时密码开门无法杜绝防偷窥的问题,指纹开门也存在由于指纹特征不清晰带来的识别率问题,比如老人指纹、手指脱皮、手指污渍等情况。

此外,目前的这些开门方式也无法应对用户被胁迫或强迫开门的情况,存在安全风险。例如,有歹徒胁迫用户开门时,用户出于保全自身人身安全的考虑,一般会选择给歹徒开门,而在歹徒进入室内作案并离开后,用户可能不能及时报警(例如被捆绑、迷晕而丧失报警能力,或由于恐慌等情绪忘记报警)导致歹徒逃走,甚至即使在歹徒离开时便及时报警,也可能由于歹徒已经离开而降低后续追捕的效率。如果能够在歹徒离开之前就能够提前报警,将会增加抓捕歹徒的效率,甚至用户可能提前获救,从而降低了自身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根据当前人脸信息和基准人脸信息的匹配结果来控制智能门,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参考图1所示,包括:图像采集装置110,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外侧,用于感应以及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存储器130,用于存储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处理器120,用于将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其中,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传统的智能门控制系统中,不能在用户被胁迫开门时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而本申请所述的智能门控制系统中,用户可以设定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正常或异常,正常设定表示正常情况,异常设定表示受到胁迫),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即正常设定)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即异常设定)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参考图1所示,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外侧,用于感应以及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包括:第一显示装置111,设置于所述门体外侧,用于显示当前人脸画面;传感器112,用于感应人体信息;3d摄像头113,用于采集当前人脸信息;所述处理器120分别与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所述传感器112、3d摄像头通讯连接,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传感器112感应到人体信息后启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和3d摄像头113并将采集到的当前人脸信息发送至所述存储器13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于节省能量的目的,所述3d摄像头113和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没有必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可以使用能够感应人体信息的传感器112来时刻进行感应,只有在感应到人体信息时,将感应结果反馈给所述处理器120,所述处理器120根据反馈结果开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和所述3d摄像头113。

所述传感器112可以是任意能够用于感应人体信息的设备。所述传感器112安装于所述智能门外侧。为了方便感应,所述传感器112的安装位置可以结合其感应原理以及人体结构来设置,例如所述传感器112的安装高度要尽量低,以免身高较低的用户不易触发感应条件。

所述3d摄像头用于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要使用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来区别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因此对人脸信息的精度要求较高,优选地使用能够采集立体人脸信息的3d结构光摄像头。所述3d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任意能够采集3d人脸信息的设备。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用于显示3d摄像头拍摄的当前人脸画面,以便用户调整人脸位置,便于人脸信息采集。

通过所述传感器112感应人体信息是一种被动启动3d摄像头113和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方法。当所述传感器112由于故障等原因感应失败时,优选地还需要一种主动启动3d摄像头113和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方法。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还可以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所述3d摄像头113和第一显示装置。所述触发信号例如触摸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显示屏或按下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111上的触发按钮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20通讯连接的用户终端(例如用户手机端的app)。用户还可以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来获取人脸信息,以便远程控制所述智能门(例如当有客人来访,而用户恰好不在家时,则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远程进行开门操作)。

继续参考图1所示,所述存储器130与所述处理器120通讯连接,用于存储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

所述基准人脸信息由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采集获得,所述基准人脸信息作为与当前人脸信息进行匹配的参考。在一些智能门控制系统中,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只有一种。当前人脸信息与基准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则开门;当前人脸信息与基准人脸信息匹配失败时则不开门。这种控制系统中,基准人脸信息仅仅作为是否开门的判断依据,不能应对更多复杂情况,例如用户被胁迫进行开门操作时,无法提供用户更多帮助。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系统中,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具体地,所述的不同设定指的是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正常状态时只需要正常开门;异常状态时表示有危险,开门的同时需要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用户可以根据不同设定自定义不同的人脸信息,例如第一人脸信息为正常设定,第二人脸信息为异常设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带有不同表情的人脸信息。例如,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正常表情的人脸信息(不带任何情绪的面无表情);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带有其他表情的人脸信息(笑脸、皱眉、张嘴等)。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也可以是带有不同手势的人脸信息。例如,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将手放在太阳穴位置的人脸信息;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将手放在下巴处的人脸信息。具体地,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继续参考图1所示,所述处理器120用于将所述图像采集装置110采集的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存储器130存储的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其中,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目标可以是警察局(即拨打110报警),所述设定目标也可以是家人、邻居、好友等。

继续参考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还用于管理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所述管理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管理指令添加、更换、删除基准人脸信息以及为基准人脸信息设置有效期。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是由用户自定义的,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处理器120对存储器130中的基准人脸信息进行添加、更换、删除以及设置有效期等操作。

由于用户不便直接控制处理器120,而是需要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显示装置140,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内侧并与所述处理器120通讯连接,用户的所述管理指令通过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0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管理指令还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来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0还用于发出预警信息,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设置的有效期满之前,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用户终端或者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0。一方面,一段时间后人脸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小孩成长,脸部受伤等)导致人脸信息匹配不灵敏,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用户可以设置一个周期性的有效期,周期性的提醒用户更换基准人脸信息;另一方面,除了常住用户外,也存在有访客需要一段时间自由进出权限的情况(例如好友或亲人临时来居住一段时间或装修工人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施工等),用户可以为这些临时访客设置一个具有一定有效期的基准人脸信息,在有效期内川缶时访客可以自行通过人脸信息验证开门,有效期结束后,则取消临时访客的开门权限。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根据当前人脸信息和基准人脸信息的匹配结果来控制智能门,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方法,参考图2所示,包括:

步骤s210:通过存储器预存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

步骤s220: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

步骤s230:通过处理器将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传统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不能在用户被胁迫开门时起到保护用户的作用。而本申请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用户可以设定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正常或异常,正常设定表示正常情况,异常设定表示受到胁迫),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即正常设定)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即异常设定)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参考图2所示,步骤s210,通过存储器预存基准人脸信息,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

所述基准人脸信息作为与当前人脸信息进行匹配的参考。在一些智能门控制方法中,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只有一种。当前人脸信息与基准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则开门;当前人脸信息与基准人脸信息匹配失败时则不开门。这种控制方法中,基准人脸信息仅仅作为是否开门的判断依据,不能应对更多复杂情况,例如用户被胁迫进行开门操作时,无法提供用户更多帮助。而在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所述基准人脸信息包括第一人脸信息和第二人脸信息,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为同一用户的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具体地,所述的不同设定指的是正常状态或异常状态,正常状态时只需要正常开门;异常状态时表示有危险,开门的同时需要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用户可以根据不同设定自定义不同的人脸信息,例如第一人脸信息为正常设定,第二人脸信息为异常设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带有不同表情的人脸信息。例如,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正常表情的人脸信息(不带任何情绪的面无表情);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带有其他表情的人脸信息(笑脸、皱眉、张嘴等)。在本申请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也可以是带有不同手势的人脸信息。例如,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可以是将手放在太阳穴位置的人脸信息;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可以是将手放在下巴处的人脸信息。具体地,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二人脸信息由用户自定义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通过处理器管理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所述管理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根据接收到的管理指令添加、更换、删除基准人脸信息以及为基准人脸信息设置有效期。所述基准人脸信息是由用户自定义的,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处理器120对存储器130中的基准人脸信息进行添加、更换、删除以及设置有效期等操作。

由于用户不便直接控制处理器120,而是需要一个人机交互界面。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理指令通过第二显示装置140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20,其中,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0设置于所述智能门内侧并与所述处理器120通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的管理指令还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来发送至所述处理器120。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设置的有效期满之前,通过所述处理器120自动发送预警信息至用户终端或者所述第二显示装置140。一方面,一段时间后人脸可能发生变化(例如小孩成长,脸部受伤等)导致人脸信息匹配不灵敏,影响用户体验,因此用户可以设置一个周期性的有效期,周期性的提醒用户更换基准人脸信息;另一方面,除了常住用户外,也存在有访客需要一段时间自由进出权限的情况(例如好友或亲人临时来居住一段时间或装修工人需要一段时间进行施工等),用户可以为这些临时访客设置一个具有一定有效期的基准人脸信息,在有效期内川缶时访客可以自行通过人脸信息验证开门,有效期结束后,则取消临时访客的开门权限。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添加基准人脸信息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在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通过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基准人脸信息,其中,所述管理指令来自所述第二显示装置;标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为第一基准人脸信息或者第二基准人脸信息并存储到所述存储器。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用户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步骤示意图。

参考图3所示,步骤s310,输入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具体地,用户通过第二显示装置或用户终端输入添加所述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并发送给处理器。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20,进行管理员权限验证。为了防止临时访客恶意管理基准人脸信息或小孩意外管理基准人脸信息,有必要设置管理员权限验证。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所述管理权限验证方式例如为用户输入管理员密码,处理器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30,判断验证是否通过。当验证通过时(即判断结果为“是”),进行下一步;当验证不通过时(即判断结果为“否”),返回上一步重新验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情况下,重新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并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次数达到3-5次后,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的同时还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所述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的时间可以为3-30分钟,即需要等待3-30分钟后才可以再次开启管理权限验证程序。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40,采集当前人脸信息。验证通过后,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终端或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当前人脸信息。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50,将当前人脸信息保存至存储器。用户下达指令将采集到的当前人脸信息保存至存储器中作为基准人脸信息。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60,编辑人脸信息设定和名称。一方面,根据用户自定义的设定,标注所述基准人脸信息为第一基准人脸信息或者第二基准人脸信息;另一方面,为该基准人脸信息命名,当用户人数为多人时,为了避免混淆,优选地为不同用户的基准人脸信息分别命名,例如用户a的人脸信息命名为用户a。

继续参考图3所示,步骤s370,设置人脸信息有效期。根据用户自身需求,用户可以选择是否设置有效期以及设置有效期的时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方法包括: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显示装置的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在所述权限验证结果为通过后,删除所述存储器中的基准人脸信息。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中用户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步骤示意图。

参考图4所示,步骤s410,输入删除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具体地,用户通过第二显示装置或用户终端输入删除所述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并发送给处理器。

继续参考图4所示,步骤s420,进行管理员权限验证。为了防止临时访客恶意管理基准人脸信息或小孩意外管理基准人脸信息,有必要设置管理员权限验证。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添加基准人脸信息的管理指令后,启动管理权限验证。所述管理权限验证方式例如为用户输入管理员密码,处理器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正确。

继续参考图4所示,步骤s430,判断验证是否通过。当验证通过时(即判断结果为“是”),进行下一步;当验证不通过时(即判断结果为“否”),返回上一步重新验证。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情况下,重新启动管理权限验证,并在所述管理权限验证结果为不通过的次数达到3-5次后,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的同时还可以向用户终端发送警报信息。所述锁定管理权限验证程序的时间可以为3-30分钟,即需要等待3-30分钟后才可以再次开启管理权限验证程序。

继续参考图4所示,步骤s440,删除人脸信息。验证通过后,用户选择需要删除的人脸信息(通常人脸信息的数量为多个)进行删除,从存储器中清除该人脸信息。

继续参考图2所示,步骤s220,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包括:通过传感器感应人体信息,在所述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息后启动第一显示装置和3d摄像头;通过3d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信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当前的人脸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于节省能量的目的,所述3d摄像头和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没有必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因此,可以使用能够感应人体信息的传感器来时刻进行感应,只有在感应到人体信息时,将感应结果反馈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反馈结果开启所述第一显示装置和所述3d摄像头。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由于要使用不同设定的人脸信息来区别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因此对人脸信息的精度要求较高,优选地使用能够采集立体人脸信息的3d结构光摄像头。所述3d摄像头也可以是其他任意能够采集3d人脸信息的设备。

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用于显示3d摄像头拍摄的当前人脸画面,以便用户调整人脸位置,便于人脸信息采集。

通过所述传感器112感应人体信息是一种被动启动3d摄像头113和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方法。当所述传感器112由于故障等原因感应失败时,优选地还需要一种主动启动3d摄像头113和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方法。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图像采集装置获取所述智能门外侧的当前人脸信息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接收到触发信号后启动3d摄像头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并启动所述第一显示装置显示所述3d摄像头采集的人脸信息。所述触发信号例如触摸所述第一显示装置111的显示屏或按下设置于第一显示装置111上的触发按钮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智能门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120通讯连接的用户终端(例如用户手机端的app)。用户还可以通过所述用户终端来获取人脸信息,以便远程控制所述智能门(例如当有客人来访,而用户恰好不在家时,则可以通过用户终端远程进行开门操作)。

继续参考图2所示,步骤s230,通过处理器将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定目标可以是警察局(即拨打110报警),所述设定目标也可以是家人、邻居、好友等。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智能门控制方法用户开门步骤示意图。

参考图5所示,步骤s510,用户靠近智能门。用户需要开门时,需要靠近所述智能门以便传感器感应人体信息。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20,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息。当用户靠近所述智能门时,所述传感器能够感应到人体信息。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30,启动3d摄像头和第一显示装置并采集当前人脸信息。传感器感应到人体信息后,处理器控制3d摄像头开启采集当前人脸信息,同时开启第一显示装置引导用户进行人脸信息采集。根据实际情况,用户自行选择使用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或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例如,当有歹徒胁迫用户开门时,用户可以使用预先设定好的第二人脸信息(例如使用微笑的表情)。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40,将当前人脸信息与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所述处理器将采集到的当前人脸信息与存储器中存储的基准人脸信息进行匹配。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50,当前人脸信息与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在正常情况下,用户采用正常设定的第一人脸信息用于进行匹配。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60,打开智能门。由于当前人脸信息与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说明处于正常情况,正常开门即可。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70,当前人脸信息与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在异常情况下(例如遭到歹徒胁迫),用户采用异常设定的第二人脸信息用于进行匹配。

继续参考图5所示,步骤s580,打开智能门并发送警报信息。由于当前人脸信息与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说明处于异常情况,开门的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门控制系统及方法,根据当前人脸信息和基准人脸信息的匹配结果来控制智能门,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一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当所述当前人脸信息与所述第二人脸信息匹配成功时,控制所述智能门打开并同时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可以在用户遭到胁迫而必须开门的情况下发送报警信息至设定目标,降低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在阅读本申请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前述申请内容可以仅以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可以不是限制性的。尽管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意图囊括对实施例的各种合理改变,改进和修改。这些改变,改进和修改都在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应当理解,本实施例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意或全部组合。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被称作“连接”或“耦接”至另一个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耦接至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还应当理解,术语“包含”、“包含着”、“包括”或者“包括着”,在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时,指明存在所记载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并不排除存在或附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还应当理解,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因此,在没有脱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第一元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相同的参考标号或相同的参考标记符在整个说明书中表示相同的元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