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改进的落地扇的制作方法

2021-10-27 02:27: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专利名称:一种改进的落地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地扇,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落地扇。
背景技术
目前,落地扇产品中,落地扇的升降基本通过一个锁紧螺钉来实现。如图1所示,在升降调节时,都需松开螺栓才能让落地扇头部上下运动;把锁紧螺钉捏紧才能固定头部 不下移,并需用很大的力才有可能锁紧,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大比例类似移动头部的落地扇 是不能很好固定的。时间久了之后,落地扇的头部会慢慢向下移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改进方案。如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1月 17日授权公告的、名称为“一种用于电风扇的升降机构”、专利号为CN200310112573. 5的发 明专利。公开的具体内容为立柱固装在滑动件上,滑动件上做出有若干卡槽,滑动件通过 一端装设在其上、另一端固装在立柱前壳上的弹性提升件挂置在立柱前壳的内壁,一端固 定有复位弹簧的控制杆装设在立柱后壳内壁上,且控制杆可作直线滑动,装设有复位弹簧 的锁定件置于控制杆的下端部,且其铰装在立柱后壳上,立柱前壳与立柱后壳连接,锁定件 上做出的卡爪卡置在滑动件做出的卡槽上,立柱置于由立柱前壳及立柱后壳所围成的滑道 上,并可沿滑道滑动。该方案虽能解决锁紧螺钉存在的技术问题,但其结构较为复杂,另外 在防止立柱下移方面仍有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落地扇。采用滑轨与 滑块的滑动配合结构,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按钮驱动滑块移动,通过滑轨的角度讲滑块的移 动分解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移动,使定位滑块离开升降杆,升降到位后再将定 位滑块从新贴合到升降杆的杆体上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改进的落地扇,包括基座、连接杆组件、 风扇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升降杆、与所述升降杆活动套接的套管,还包括定位组件, 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按钮、与所述按钮连接的第一复位件、定位滑块、与所述定位滑块滑动配 合的滑轨,所述定位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按钮相配合,所述滑轨 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在所述按钮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上滑 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本实用新型还采用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与盖 板,所述固定座与盖板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滑轨,所述定位滑块位于所述固定座与盖板之 间,所述定位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配合的滑板;所述定位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 复位件套于所述按钮上,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和/或盖板;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复位件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滑块与升降杆相接触的一端设有 摩擦块;[0009]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滑块连接的第二复位件,所述定位滑块与按钮相 对应之处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在所述按 钮以及第二复位件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与盖板,所述固定座与盖板上设有相对应的 所述滑轨,所述定位滑块位于所述固定座与盖板之间,所述定位滑块上设有与所述滑轨相 配合的滑板; 所述定位滑块的另一端与所述按钮相对应,所述第一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第 一复位件套于所述按钮上,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另一端顶靠于所述盖板,所述第二复位 件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定位滑块、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按钮与所述第一复位件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复位件垂直设置,所述定位滑块 与升降杆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摩擦块;所述按钮与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按钮动作;所述套管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与升降杆相接触的开口。采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采用滑轨与滑块的滑动配合 结构,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按钮驱动滑块移动,滑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 与滑轨配合的滑块的移动被分解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移动、即斜方向移动,使 移动的定位滑块离开升降杆,升降杆移动到位后再将定位滑块从新贴合到升降杆的杆体上 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方案中,按钮与第一复位件垂 直设置,向下顶靠或向上拉动定位滑块,由于定位滑块与滑轨是倾斜的(与水平面成90度 到180度夹角),在定位滑块与升降杆贴合后,升降杆因自身重量会缓慢向下移动,使定位 滑块进一步沿着斜面向下贴近升降杆,并且随着升降杆的下移、移动滑块的贴紧力加大,直 至定位滑块的贴紧力大于升降杆自身的重力,升降杆即被完全固定无法再下移,从而有效 防止在固定升降杆后由于升降杆自身重量造成的缓慢下移。(3)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 个方案中,第一复位件与按钮水平设置,第二复位件垂直设置,第二复位件向下顶靠或向下 拉动定位滑块,定位滑块与按钮对应之处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 之间。定位滑块与滑轨的配合下,按钮驱动定位滑块斜向移动,离开或贴合升降杆。当升降 杆因自身重量向下移动时,定位滑块在第二复位件以及滑轨角度的作用下更加贴紧升降杆 的杆体、直至贴合力大于升降杆的重量,使升降杆无法自行移动。(4)按钮与驱动电机连接, 由驱动电机代替人力来进行操作,可以实现升降杆升降的自动化。

图1为现有落地扇锁紧螺钉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方案中落地扇升降杆与套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K-K剖视图;图4为图2的H-H剖视图;图5为图2的部件拆分示意图,重点示出定位组件的结构;图6为另一视角下图2的部件拆分示意图,重点示出定位组件的结构;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案中落地扇的升降杆与套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K-K剖视图;[0024]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案中落地扇的升降杆与套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主要示出剖切线H-H的位置;图10为图9的H-H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案的部件拆分示意图,重点示出定位组件的结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方案另一视角下的部件拆分示意图,重点示出定位组 件的结构;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方案中落地扇升降杆与套管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K-K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2至图14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改进的落地扇,包括基座、连接杆组件、 风扇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升降杆1、与所述升降杆1活动套接的套管2,还包括定位组 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按钮3、与所述按钮3连接的第一复位件4、定位滑块5、与所述定位滑 块5滑动配合的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5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1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按钮 3相配合,所述滑轨6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在所述按钮3 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6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个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7与盖 板8,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5位于所述固定座7 与盖板8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滑轨6相配合的滑板51。所述定位滑块5的 另一端与所述按钮3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4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4套于所述按钮 3上,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3、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7和/或盖板8。所述按钮3与所 述第一复位件4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复位件4向下顶靠或向下拉动所述按钮,所述定 位滑块5与升降杆1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摩擦块52。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5与升 降杆1相接触的开口。下面结合图2至图6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第一个方案加以详细描述。如图2所示,升降杆1与套管2相套接,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5与升降 杆1相接触的开口。如图3所示,固定座7安装于套管2上,盖板8与固定座7连接。定位 滑块5位于盖板8与固定座7之间。定位滑块的上端与按钮3连接。在按钮3上套有第一 复位件4,第一复位件4的一端顶靠在定位滑块5上,另一端顶靠在盖板8上。定位滑块另 一端的摩擦块52与升降杆1相接触。图4、图5、图6示出定位滑块5与盖板8和固定座7 上的滑轨6配合的结构,图4中的滑板52即位于滑轨6中,当定位滑块5移动时沿着该滑 轨6的轨迹斜向移动。当用户需要升降风扇时,向上拉动按钮3,按钮3带动定位滑块5 — 同向上移动,滑块5沿着滑轨6的轨道斜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摩擦块52 —同斜 向移动,从而与升降杆1离开,用户可以拉动升降杆进行升降操作。当升降操作到位后,送 掉按钮3,定位滑块5以及按钮3在第一复位件4的弹力作用下复位,向下顶靠定位滑块5, 定位滑块5沿着滑轨6沿着刚才的方向反向移动,从而带动摩擦块52从新与升降杆1贴合。 贴合后,当升降杆1因为自身重量向下移动时,摩擦块5会在第一复位件4的顶靠下以及滑 轨6的导向下进一步向升降杆1的方向移动、与升降杆1贴合的更为紧密,直至贴合力大于升降杆1自身的重力,升降杆1不会再向下移动。该结构使升降杆1越往下所受到的加紧 力岳越大,定位效果良好。而且机构简单,用户操作也十分方便。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座7与盖板8上的滑轨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个方案中,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滑块5连接 的第二复位件9,所述定位滑块5与按钮3相对应之处为斜面,所述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在 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在所述按钮3以及第二复位件9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 6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1。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7与盖板 8,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5位于所述固定座7与 盖板8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滑轨6相配合的滑板52。所述定位滑块5的另 一端与所述按钮3相对应,所述第一复位件4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4套于所述按钮 3上,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3、另一端顶靠于所述盖板8,所述第二复位件9为压缩弹簧,所 述第二复位件9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定位滑块5、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7。所述按钮3与 所述第一复位件4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复位件9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滑块5与升降杆
1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摩擦块52。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5与升降杆1相接触的开□。下面结合图7至图12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第二个方案加以详细描述。如图7、图9所示,升降杆1与套管2相套接。如图8、图10、图11、图12所示,固 定座7安装于套管2上,盖板8与固定座7连接。定位滑块5位于盖板8与固定座7之间。 定位滑块5的上端与第二复位件9连接,第二复位件9 一端顶靠定位滑块5、另一端顶靠固 定座7。定位滑块的左端与按钮3对应,在按钮3上套有第一复位件4,第一复位件4的一 端顶靠在盖板8上,另一端顶靠在按钮3的挡板31上。在盖板8上安装有支撑架81,支撑 架81用于安装按钮3,按钮3的前端从支撑架81中伸出,挡板31顶靠在支撑架81上。定 位滑块5与按钮3对应之处为斜面,斜面的角度为45度。定位滑块5另一端的摩擦块52与 升降杆1相接触。图10、图11、图12示出定位滑块5与盖板8和固定座7上的滑轨6配合 的结构,图10中的滑板52即位于滑轨6中,当定位滑块5被按钮3驱动移动时沿着该滑轨 6的轨迹斜向移动。当用户需要升降风扇时,向右推动按钮3,按钮3顶靠定位滑块5的斜 面,驱动定位滑块5向上移动,滑块5沿着滑轨6的轨道斜向上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带动 摩擦块52 —同斜向移动,从而与升降杆1离开,用户可以拉动升降杆1进行升降操作。当 升降操作到位后,松掉按钮3,按钮3在第一复位件4的弹力作用下向左移动复位。同时定 位滑块5在第二复位件9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使摩擦块52重新与升降杆1贴合,定 位滑块5沿着滑轨6沿着刚才的方向反向移动,从而带动摩擦块52重新与升降杆1贴合。 贴合后,当升降杆1因为自身重量向下移动时,摩擦块52会在第二复位件9的顶靠下以及 滑轨6的导向下进一步向升降杆1的方向移动、与升降杆1贴合的更为紧密,直至贴合力大 于升降杆1自身的重力,升降杆1不会再向下移动。该结构同样使升降杆1越往下所受到 的加紧力岳越大,定位效果良好。而且机构简单,用户操作也十分方便。如图11所示,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5与升降杆1相接触的开口 21。在 定位机构之外为了起到保护作用,还安装有外壳10。在该具体实施例中,固定座7与盖板8上的滑轨6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度。该角 度可以均分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移动的力。[0041]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三个方案中,所述按钮3与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 机驱动所述按钮3动作。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位滑块5与升降杆1相接触的开口。下面结合图13、图14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对第三个方案加以详细描述。 如图13、图14所示,该方案是在上述第一个方案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作出的改进。 其主要区别在于由驱动电机代替了按钮3。驱动电机通过一拉线与定位滑块5连接,由驱 动电机的转动带动定位滑块5向上移动,定位滑块5上的滑板52与滑轨6配合沿着滑轨6 的轨迹斜向移动,从而带动摩擦块52 —同斜向上移动,离开升降杆1,之后用户将升降杆1 操作到预定位置后再由驱动电机停止工作由第一复位件4的弹力使定位滑块5向下移动复 位,从而使摩擦块52重新与升降杆1贴合。在升降操作过程由驱动电机完成。人只需对升 降杆进行升降操作即可,进一步省去了人工的操作,使操作更为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一种改进的落地扇,包括基座、连接杆组件、风扇组件,所述连接杆组件包括升降杆(1)、与所述升降杆(1)活动套接的套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按钮(3)、与所述按钮(3)连接的第一复位件(4)、定位滑块(5)、与所述定位滑块(5)滑动配合的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5)的一端与所述升降杆(1)相配合、另一端与所述按钮(3)相配合,所述滑轨(6)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在所述按钮(3)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6)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 (7)与盖板(8),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 (5)位于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滑轨(6)相配合 的滑板(5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块(5)的另一端与所述按 钮(3 )连接,所述第一复位件(4)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4)套于所述按钮(3)上, 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3)、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7)和/或盖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与所述第一复位件(4)垂 直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复位件(4)向下顶靠或向下拉动所述按钮,所述定位滑块(5)与升 降杆(1)相接触的一端设有摩擦块(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定位滑块 (5)连接的第二复位件(9),所述定位滑块(5)与按钮(3)相对应之处为斜面,所述斜面与 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在所述按钮(3)以及第二复位件 (9)的作用下在所述滑轨(6)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所述升降杆(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还包括相连接的固定座 (7)与盖板(8),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上设有相对应的所述滑轨(6),所述定位滑块 (5)位于所述固定座(7)与盖板(8)之间,所述定位滑块(5)上设有与所述滑轨(6)相配合 的滑板(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滑块(5)的另一端与所述按 钮(3)相对应,所述第一复位件(4)为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复位件(4)套于所述按钮(3)上, 其一端顶靠于所述按钮(3)、另一端顶靠于所述盖板(8),所述第二复位件(9)为压缩弹簧, 所述第二复位件(9)的一端顶靠于所述定位滑块(5)、另一端顶靠于所述固定座(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与所述第一复位件(4)水 平设置,所述第二复位件(9)垂直或倾斜设置,所述定位滑块(5)与升降杆(1)相接触的一 端设有摩擦块(5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与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 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按钮(3)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8或9所述的落地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2)上开有可使定 位滑块(5)与升降杆⑴相接触的开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落地扇,包括基座、连接杆组件、风扇组件,连接杆组件包括升降杆、套管,还包括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按钮、第一复位件、定位滑块、滑轨,定位滑块的一端与升降杆相配合、另一端与按钮相配合,滑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定位滑块在按钮的作用下在滑轨上滑动、并由此离开或贴合升降杆。本实用新型采用滑轨与滑块的滑动配合结构,在升降操作时,通过按钮驱动滑块移动,滑轨与水平面的夹角在90度到180度之间,与滑轨配合的滑块的移动被分解为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两个方向移动、即斜方向移动,使移动的定位滑块离开升降杆,升降杆移动到位后再将定位滑块从新贴合到升降杆的杆体上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F04D27/00GK201588795SQ20092035151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姚国宁 申请人:先锋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