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及隧道的制作方法

2021-09-25 09:4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隧道 围岩 运营管理 装置 量测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监控量测和运营管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及隧道。


背景技术:

2.地下水是影响围岩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隧道施工设计和运营管理养护的所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在隧道的施工设计中,通常采用防、排、截、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处理围岩及渗入隧道结构内水分。
3.但是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或运行过程中,隧道的围岩会发生渗水现象,但是由于支护结构的阻挡,不能直接的观察到渗水区域,导致不能及时的对渗漏区域进行维护和保养。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及隧道,能够对围岩的渗水区域进行及时检测和报警。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填充水敏材料,水敏材料的顶部设置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供电装置和控制开关;
7.控制开关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超声波发射器串接在导线上,控制开关连接触发机构,当水敏材料吸水发生体积形变,能够驱动触发机构使控制开关闭合,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报警信号。
8.优选的,所述报警电路与水敏材料之间设置有柔性绝缘层。
9.优选的,所述柔性绝缘层为薄膜。
10.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为弹簧,供电装置固定在壳体的顶部,弹簧位于压力接触式开关和供电装置之间,弹簧的上端与供电装置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压力接触式开关的按压端连接,压力接触式开关位于水敏材料的顶部。
11.一种隧道,包括多个围岩测水装置,围岩测水装置设置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或者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
12.优选的,多个围岩测水装置沿隧道的环向和纵向间隔布置。
13.优选的,隧道的拱顶、拱腰、拱脚、边墙及仰拱位置分别设置一围岩测水装置。
14.优选的,围岩测水装置与围岩之间设置有变形区域。
15.优选的,所述围岩测水装置的周围填充有缓冲材料。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隧道围岩测水的装置,包括壳体,其内部填充水敏材料,水敏材料的顶部设置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供电装置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两端通过导线连接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超声波发射器串接在导线上,控制开关连接触发
机构,当水敏材料吸水发生体积形变,能够驱动触发机构使控制开关闭合,超声波发射器发射超声报警信号。根据报警信号即可确定隧道的渗水位置,该测水装置能够准确快速的对隧道的渗水区域进行定位,为隧道的维护和保养提供准确的信息。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报警电路的电路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22.图中:1、水敏材料;2、壳体;3、压力接触式开关;4、供电装置;5、超声波发射器;6、导线;7、柔性绝缘层;8、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所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24.参阅图1

3,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包括壳体2,其下部填充水敏材料1,上部设置报警电路,报警电路包括超声波发射器5、供电装置4和控制开关。
25.控制开关的两端通过导线6连接供电装置的正负极,超声波发射器5设置在导向上,控制开关连接触发机构,当水敏材料1吸水发生体积形变,触发机构使控制开关闭合,超声波发射器5发射超声报警信号。
26.所述报警电路与水敏材料1之间设置有柔性绝缘层7,当围岩的渗水进入到壳体的内部,通过柔性绝缘层7对水进行阻隔,防止其进入到报警电路,延长报警电路的使用寿命。
27.所述柔性绝缘层为伸缩薄膜。
28.上述控制开关为压力接触式开关3,压力接触式开关3处于常开状态,当受压后闭合,则报警电路形成通路,超声波发射器5输出超声报警信号。
29.所述触发机构为弹簧8,供电装置固定在壳体的顶部,弹簧位于压力接触式开关3和供电装置之间,弹簧的上端与供电装置的底部连接,下端与压力接触式开关的按压端连接,当水敏材料吸水膨胀,使压力接触式开关3上移,进而压缩弹簧,当达到一定压力后,触发压力接触式开关3的按压端,使压力接触式开关3闭合,报警电路导通。
30.在另一实施例中,弹簧位于压力接触式开关3和水敏材料之间,压力接触式开关3固定在供电装置的底部,弹簧的上端与压力接触式开关3连接,下端设置有挡板,挡板抵接在水敏材料的顶部。
31.所述水敏材料1为丙烯酸盐。
32.所述壳体下部设置有密集的水孔,便于围岩的渗水通过水孔进入壳体中,被水敏材料吸收,同时也作为排水孔。
33.再次参阅图3,一种隧道,包括多个上述的围岩测水装置,围岩测水装置设置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或者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多个围岩测水装置沿隧道的环向和纵向间隔布置。
34.围岩测水装置与围岩之间设置有变形空间,防止围岩膨胀变形和混凝土回弹变形
导致围岩测水装置失敏或破坏。
35.进一步,在围岩测水装置的周围填充泡沫材料,对围岩测水装置进行保护,提高使用寿命。
36.上述环向布置包括在拱顶、拱腰、拱脚、边墙及仰拱位置分别设置一围岩测水装置。
37.通过在隧道开挖施工阶段,将围岩测水装置设置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为隧道施工阶段提供稳定可靠的预警功能,提高隧道作业的安全性;现代隧道施工监控量测系统主要针对围岩收敛变形、结构应力监测,通过围岩测水装置对围岩是否发生渗水进行监控。
38.通过将本装置按照一定间距,沿隧道环向、纵向布置,对围岩各个方向地下水进行监控,可对隧道实行模块化管理,提高隧道施工运营工作效率,对围岩安全性问题较为显著的区段,可以实现精确锁定,快速检修;同时也符合隧道施工灵活性的要求。
39.该围岩测水装置沿隧道轴向按一定间距放置,具体间距可根据隧道线路经过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决定。对于地下水丰沛或地层变化明显导致地下水量变化较大的地区,可适当缩小间距;对于地下水较少且地层稳定不易透水区段,可适当增大间距。
40.参阅图4,下面对围岩测水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的阐述。
41.s1、将围岩测水装置设置在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以及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
42.s2、地下水正常渗流,围岩测水装置的水敏材料1适当吸水膨胀,未达到体积变形量限值,报警电路的压力接触式开关断开,超声波发射器5静默。
43.s3、地下水渗流量维持正常或减小,围岩测水装置水敏材料1体积变形量不变,报警电路的压力接触式开关断开,超声波发射器5静默。
44.s4、地下水渗流量增加,围岩测水装置的水敏材料1体积变形量持续增加,达到体积变形量限值,压力接触式开关3闭合,报警电路形成通路,超声波发射器5发出特定波长、波形的超声波。
45.s5、隧道监测管理人员使用超声波接收装置接受超声波,锁定地下水渗流量异常的隧道区段,隧道工程进行适当养护措施。
46.s6、地下水通过合理防排措施,渗流量减小,水敏材料1体积收缩至限值内,压力接触式开关3断开,超声波发射器5停止工作。
4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隧道围岩测水装置,符合现代支护理论及施工方法的理念,允许围岩一定变形,充分发挥自稳能力,装置具备灵活性,完善了监控量测的内容和方法;装置整体造价低,防水性能好,电量消耗少,且可以在各种复杂环境下循环使用,符合工程经济性、实用性、耐久性要求。
48.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