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模板台车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1: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脱模 台车 建筑施工 调节 模板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调节和便于脱模的模板台车。


背景技术:

2.地下管涵施工中经常要使用到模板台车,模板台车主要用于快速支模,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旨在提高施工效率。
3.盖板涵施工中也会使用到模板台车,从而对盖板涵两侧的侧墙进行施工,而现有的模板台车结构复杂,不仅制作成本高,并且使用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模板台车,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模板台车结构复杂,使用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5.一种模板台车,包括两条平行的滑轨和沿滑轨滑动的台车架,还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两块竖立的内模板、与滑轨垂直的横梁、两块竖立的外模板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于台车架两侧且分别与两块内模板连接,以用于驱动对应的内模板沿横向滑动,横梁设于台车架上方,两块内模板顶部、两块外模板顶部均与横梁滑动连接且均可横向滑动,两块内模板位于两块外模板之间,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均设于横梁上,且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两块外模板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外模板横向滑动。
6.工作原理:盖板涵结构中的底板浇筑施工完成后,将所述滑轨固定在底板上,之后将台车架置于两条滑轨上,横梁位于台车架上方,台车架的两侧中,台车架的每侧均有一块内模板和一块外模板。
7.可以调节台车架同一侧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的间距,两者的间距即为盖板涵的侧墙结构的厚度,具体过程就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对应的内模板沿横梁滑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对应的外模板滑动,直到位于台车架同侧内模板和外模板的位置关系满足盖板涵侧墙结构的位置和厚度要求。
8.之后采用对拉螺杆穿设过台车架同侧的内模板和外模板,防止在内模板和外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内模板和外模板受力变形。
9.当盖板涵两侧的侧板结构浇筑完成且达到既定的强度后,施工人员可以进行脱模处理,具体过程就是借助第一驱动组件使内模板远离浇筑后的盖板涵侧板,借助第二驱动组件使外模板远离浇筑后的盖板涵侧板,此时完成脱模过程。
10.之后施工人员再驱动台车架沿滑轨移动,此时横梁、内模板和外模板都将随台车架同步移动,进而再进行下一段的盖板涵侧墙施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中,在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只需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滑动调节内模板,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滑动调节外模板,从而达到快速调节内模板和快速调节外模板的作用,
当需要脱模时,施工人员同样只需通过第一驱动组件滑动调节内模板,通过第二驱动组件滑动调节外模板,从而使内模板和外模板从盖板涵结构的侧板上脱离,从而达到快速脱模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自身结构较为简单,调节内模板、外模板以及脱模过程较为简单,从而能够节约制作成本,简化施工过程。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标记说明:滑轨1、台车架2、内模板3、横梁4、外模板5、加劲板6、滑套7、齿条8、齿轮9、安装板10、连接杆11、防脱块12、第一安装块13、螺栓14、第二安装块15、丝杆16、支撑杆17、加强杆18、第一铰接座19、第二铰接座20、第一连接板21、第二连接板22。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6.如图1所示,一种模板台车,包括两条平行的滑轨1和沿滑轨1滑动的台车架2,还包括两个第一驱动组件、两块竖立的内模板3、与滑轨1垂直的横梁4、两块竖立的外模板5和两个第二驱动组件,两个第一驱动组件分别设于台车架2两侧且分别与两块内模板3连接,以用于驱动对应的内模板3沿横向滑动,横梁4设于台车架2上方,两块内模板3顶部、两块外模板5顶部均与横梁4滑动连接且均可横向滑动,两块内模板3位于两块外模板5之间,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均设于横梁4上,且两个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与两块外模板5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外模板5横向滑动。
17.如图1所示,位于台车架2同侧的内模板3、外模板5上均固定有竖向的加劲板6,且同侧内模板3、外模板5上的加劲板6相背离。所述加劲板6顶部均固定有滑套7,所述滑套7套设在横梁4上且其可沿横梁4滑动,设置所述加劲板6能够有效地加强内模板3和外模板5的结构强度,防止内模板3和外模板5变形。
18.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一块与台车架2一侧滑动连接且可横向滑动的齿条8和一块设于台车架2上且与齿条8啮合的齿轮9,齿条8端部固定有第二连接板22,该侧内模板3上的加劲板6上设有第二铰接座20,第二连接板22连接在第二铰接座20上。所述台车架2上通过第一连接板21固定一块横向的安装板10,安装板10上开有横向的条形孔,所述齿条8上固定一根竖向的连接杆11,该连接杆11穿设过条形孔且其可沿条形孔横向滑动,连接杆11顶部固定一块与安装板10抵接的防脱块12。台车架2上且在每个齿轮9一侧均设有制动组件,该制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13和一根穿设过第一安装块13的螺栓14,该螺栓14与第一安装块13螺纹连接且其旋进后可插入齿轮9上相邻的两片齿之间。所述齿条8和与该齿条8同侧内模板3上的加劲板6上部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杆17,设置支撑杆17能够进一步对内模板3进行支撑,进一步防止内模板3变形。
19.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横梁4上的第二安装块15和穿设在第二安装块15上且可自转的丝杆16,该丝杆16横向,该丝杆16穿设过外模板5顶部的滑套7且与该滑套7螺纹连接。所述内模板3上的加劲板6下部通过螺钉固定有加强杆18,该加强杆18的另一端与台车架2铰接。所述台车架2上设有铰接座,所述加强杆18端部设于铰接座上。
20.如图1所示,所述加强杆18能够有效地对内模板3的下部进行支撑,从而进一步防
止内模板3下部变形,当需要移动内模板3时,施工人员只需要将加强杆18的端部和内模板3上的加劲板6之间解除连接即可,方便使用。
21.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盖板涵结构中的底板浇筑施工完成后,将所述滑轨1固定在底板上,之后将台车架2置于两条滑轨1上,横梁4位于台车架2上方,台车架2的两侧中,台车架2的每侧均有一块内模板3和一块外模板5。
22.可以调节台车架2同一侧内模板3和外模板5之间的间距,两者的间距即为盖板涵的侧墙结构的厚度,具体过程就是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对应的内模板3沿横梁4滑动,具体地,转动所述齿轮9,该齿轮9转动过程中将驱动齿条8横向移动,齿条8横向移动进而带动内模板3横向移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能够驱动对应的外模板5滑动,具体地,旋转丝杆16,该丝杆16驱动滑套7移动,滑套7带动对应的外模板5滑动,直到位于台车架2同侧内模板3和外模板5的位置关系满足盖板涵侧墙结构的位置和厚度要求。
23.之后采用对拉螺杆穿设过台车架2同侧的内模板3和外模板5,防止在内模板3和外模板5之间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内模板3和外模板5受力变形。
24.当盖板涵两侧的侧板结构浇筑完成且达到既定的强度后,施工人员可以进行脱模处理,首先将内模板3上的加劲板6和加强杆18之间解除连接,之后借助第一驱动组件使内模板3远离浇筑后的盖板涵侧板,借助第二驱动组件使外模板5远离浇筑后的盖板涵侧板,此时完成脱模过程。
25.之后施工人员再驱动台车架2沿滑轨1移动,此时横梁4、内模板3和外模板5都将随台车架2同步移动,进而再进行下一段的盖板涵侧墙施工。
2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