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镀哑光银溶液及电镀方法与流程

2021-08-20 20:2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镀 溶液 表面处理 方法 哑光银
一种电镀哑光银溶液及电镀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镀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镀哑光银溶液及电镀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产品制造领域中,表面处理电镀银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通讯设备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银镀层用于防止腐蚀,增加导电率、反光性、容易焊接和美观,广泛应用于电器、仪器、仪表和照明用具等制造工业。

传统的电镀银方法存在焊锡性较差且容易有银须产生(目前电镀银为避免发黄会添加光亮剂,光亮剂为有机物,因为有机的杂质会产生压缩性应力而生成银须)、表面镀层结晶颗粒细、有光泽,但亮光剂中含有机物质,会阻碍焊锡,耐温较差,以零件来说,有时会产生二次融银的问题,表面光亮回流焊以后容易变黄,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镀哑光银溶液,由如下份数的成分组成:

氰化银3.4-4.2份,氰化钠7.2-8.1份,氰化镍0.5-0.9份,氢氧化钠1.81-2.03份,蒸馏水150.2-160.2份,分析纯氨水22.4-25.5份,氨水22.3-26.3份。

进一步的提供一种电镀哑光银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取氰化银3.4-4.2份,氰化钠7.2-8.1份,氰化镍0.5-0.9份溶于75.1-80.1份蒸馏水中,制成氰化银溶液;

取氢氧化钠1.81-2.03份溶于75.1-80.1份蒸馏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在制好的氰化银溶液慢慢加入22.4-25.5份的分析纯氨水,使生成的沉淀物刚好溶解至透明,随即加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2.3-26.3份的氨水制得电镀哑光银溶液。

更进一步的提供一种电镀哑光银的电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调整电镀车间温度为20-35℃,空气湿度为60~80rh,将将待表面处理的产品置于电镀滚筒中;

s2.化学除油:使用温度为50-70℃,浓度为50-70g/l的碱性溶液对工件进行浸渍8-12分钟;

s3.阴极电解除油:所用溶液的温度为50-70℃,浓度为5-8波美度,除油时间为8-12分钟;

s4.对工件进行两道水洗;

s5.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0%-15%的硫酸,对工件浸渍1.5-3分钟;

s6.冲击镍打底:将所述工件置于镀镍溶液中进行电镀,所述电镀温度为50-60℃,所述电镀时间为40-50分钟,所述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7.对工件进行水洗;

s8.二次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0%-15%的硫酸,对工件浸渍0.5-1.5分钟;

s9.对工件进行水洗;

s10.镀银:将所述工件置于镀银溶液中进行电镀,所述电镀温度为50-60℃,所述电镀时间为40-50分钟,所述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11.对工件进行纯水水洗:

s12.有机钝化:将所述工件置于浓度为1-3%的电镀哑光银溶液中,在35-45℃下浸渍2-3分钟;

s13.热纯水洗:将工件置于温度为75-85℃的纯水中浸渍2-3分钟;

s14.离心干燥:所述离心干燥温度为80-100℃,干燥时间为5-10分钟。

优选的,所述s6中的镀镍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镍55-65g/l、氯化镍10-20g/l、浓度硼酸35-45g/l,所述镀镍溶液的ph值为3.5-4.5。

优选的,所述s10中的镀银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氰化银3-4g/l、氰化钾130-140g/l、添加剂10-30ml/l。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镀银溶液的添加剂中去除有机成分的光亮剂,降低电镀层中的有机杂质,进而使镀层的焊锡性提高;

2)在进行镀银之后将工件使用电镀哑光银溶液进行有机钝化处理,使镀层表面结晶颗粒粗化,达到哑光效果,同时提高镀层的耐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电镀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实施例1

按照如下步骤及配比配制电镀哑光银溶液:

取氰化银3.4份,氰化钠7.21份,氰化镍0.5份溶于75.1份蒸馏水中,制成氰化银溶液;

取氢氧化钠1.81份溶于75.1份蒸馏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在制好的氰化银溶液慢慢加入22.4份的分析纯氨水,使生成的沉淀物刚好溶解至透明,随即加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2.3份的氨水制得电镀哑光银溶液。

之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哑光银电镀:

s1.调整电镀车间温度为20℃,空气湿度为60rh,将将待表面处理的产品置于电镀滚筒中;

s2.化学除油:使用温度为50℃,浓度为50g/l的碱性溶液对工件进行浸渍8分钟;

s3.阴极电解除油:所用溶液为温度为50℃,浓度为5波美度,除油时间为8分钟;

s4.对工件进行两道水洗;

s5.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0%的硫酸,对工件浸渍1.5分钟;

s6.冲击镍打底:将工件置于镀镍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50℃,电镀时间为40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7.对工件进行水洗;

s8.二次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0%的硫酸,对工件浸渍0.5分钟;

s9.对工件进行水洗;

s10.镀银:将工件置于镀银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50℃,电镀时间为40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11.对工件进行纯水水洗:

s12.有机钝化:将工件置于浓度为1%的电镀哑光银溶液中,在35℃下浸渍2分钟;

s13.热纯水洗:将工件置于温度为75℃的纯水中浸渍2分钟;

s14.离心干燥:离心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5分钟。

其中s6中的镀镍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镍55g/l、氯化镍10g/l、浓度硼酸35g/l,镀镍溶液的ph值为3.5。

其中s10中的镀银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氰化银3g/l、氰化钾130g/l、添加剂10ml/l。

实施例2

按照如下步骤及配比配制电镀哑光银溶液:

取氰化银4.2份,氰化钠8.1份,氰化镍0.9份溶于80.1份蒸馏水中,制成氰化银溶液;

取氢氧化钠2.03份溶于80.1份蒸馏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在制好的氰化银溶液慢慢加入25.5份的分析纯氨水,使生成的沉淀物刚好溶解至透明,随即加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6.3份的氨水制得电镀哑光银溶液。

之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哑光银电镀:

s1.调整电镀车间温度为35℃,空气湿度为80rh,将将待表面处理的产品置于电镀滚筒中;

s2.化学除油:使用温度为70℃,浓度为70g/l的碱性溶液对工件进行浸渍12分钟;

s3.阴极电解除油:所用溶液为温度为70℃,浓度为8波美度,除油时间为12分钟;

s4.对工件进行两道水洗;

s5.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5%的硫酸,对工件浸渍3分钟;

s6.冲击镍打底:将工件置于镀镍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60℃,电镀时间为50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7.对工件进行水洗;

s8.二次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5%的硫酸,对工件浸渍1.5分钟;

s9.对工件进行水洗;

s10.镀银:将工件置于镀银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60℃,电镀时间为50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11.对工件进行纯水水洗:

s12.有机钝化:将工件置于浓度为3%的电镀哑光银溶液中,在45℃下浸渍3分钟;

s13.热纯水洗:将工件置于温度为85℃的纯水中浸渍3分钟;

s14.离心干燥:离心干燥温度为100℃,干燥时间为10分钟。

其中s6中的镀镍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镍65g/l、氯化镍20g/l、浓度硼酸45g/l,镀镍溶液的ph值为4.5。

其中s10中的镀银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氰化银4g/l、氰化钾140g/l、添加剂30ml/l。

实施例3

按照如下步骤及配比配制电镀哑光银溶液:

取氰化银3.88份,氰化钠7.76份,氰化镍0.7份溶于77.6份蒸馏水中,制成氰化银溶液;

取氢氧化钠1.94份溶于77.6份蒸馏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溶液;

在制好的氰化银溶液慢慢加入24.6份的分析纯氨水,使生成的沉淀物刚好溶解至透明,随即加入冷却的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均匀后加入23.7份的氨水制得电镀哑光银溶液。

之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哑光银电镀:

s1.调整电镀车间温度为25℃,空气湿度为70rh,将将待表面处理的产品置于电镀滚筒中;

s2.化学除油:使用温度为60℃,浓度为60g/l的碱性溶液对工件进行浸渍10分钟;

s3.阴极电解除油:所用溶液为温度为60℃,浓度为6.5波美度,除油时间为10分钟;

s4.对工件进行两道水洗;

s5.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2%的硫酸,对工件浸渍2分钟;

s6.冲击镍打底:将工件置于镀镍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55℃,电镀时间为45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7.对工件进行水洗;

s8.二次硫酸活化:使用浓度为12%的硫酸,对工件浸渍1分钟;

s9.对工件进行水洗;

s10.镀银:将工件置于镀银溶液中进行电镀,电镀温度为55℃,电镀时间为45分钟,电镀阴极电流为2.0a/dm2;

s11.对工件进行纯水水洗:

s12.有机钝化:将工件置于浓度为2%的电镀哑光银溶液中,在40℃下浸渍2.5分钟;

s13.热纯水洗:将工件置于温度为80℃的纯水中浸渍2.5分钟;

s14.离心干燥:离心干燥温度为90℃,干燥时间为8分钟。

其中s6中的镀镍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镍60g/l、氯化镍15g/l、浓度硼酸40g/l,镀镍溶液的ph值为4。

其中s10中的镀银溶液由如下质量浓度的成分组成:氰化银3.5g/l、氰化钾135g/l、添加剂20ml/l。

性能测试

焊锡性测试,测试方法为将锡焊丝绕成内径为3mm的钎料环,分别放置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到的电镀哑光银工件上,将带有钎料环的工件放置于温度为260℃的高温炉中,钎料熔融后保持15s,自然冷却;将制备好的焊点清洗干净,并用冷风吹干,计算出焊点区域的实际铺展面积s。将上述焊接完成的带焊点的工件放置于3%的氯化钠水溶液中,每隔1h观察焊点是否脱落,记录脱落时间t。

耐热性能测试,测试方法为将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所得到的电镀哑光银工件分别置于260℃的高温炉中30分钟,观察镀层是否出现融化及发黄。

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电镀银镀层的焊锡性,焊接面积大,焊接强度高,同时本发明中的电镀银镀层的耐热性能极好,能够满足电镀工件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加工使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