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解铝槽电解质自动打捞车的制作方法

2021-09-04 11: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解质 打捞 电解铝 冶金 特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解铝槽电解质自动打捞车。


背景技术:

2.利用电解铝槽电解铝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解质,这些电解质必须在电解铝槽中进行除去。现有技术中,有两种除去电解质的方法:第一种是工人利用带长杆的容器去电解铝槽中去抓取电解质,然后将抓取的电解质放置在容纳槽中,在抓取的过程中会带出部分铝液,杂质在容纳槽中降温后使得铝液凝固,造成铝液浪费,人工的方式效率低下;第二种是利用大型的抓取设备,利用行车抓取电解质,由于一次性抓取的电解质的量很大,所以一次性带出大量的铝液,为了使得铝液流回电解铝槽中,所以抓取后的电解质放置在靠近电解铝槽的地面上,后续地面上的电解质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处理,导致去除电解质重复作业,去除杂质效率低下,由于靠近电解铝槽,电解铝槽的温度高,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电解铝槽电解质自动打捞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电解铝槽电解质自动打捞车,包括车体装置以及设置在所述车体装置上的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
6.所述车体装置包括承重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承重台下侧的行走组件,所述打捞装置和所述电解质转运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且所述打捞装置和所述电解质转运装置分别连接在所述承重台的两端;
7.所述电解质转运装置包括装载料斗、储料槽、第一动力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装载料斗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排出口,所述液体排出口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所述液体排出口配合的所述储料槽,所述储料槽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液体排出口与所述装载料斗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所述液体排出口配合的阻隔板,所述阻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滤铝液的排出孔,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料槽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装载料斗的一侧铰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装载料斗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动力组件驱动所述装载料斗绕所述第一支撑组件与所述装载料斗的铰接处旋转,且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装载料斗上。
8.进一步地,所述排出孔为圆形孔,所述排出孔的入口直径小于其出口直径。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呈对称且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通过旋转轴相连,所述装载料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耳,所述第一支撑耳上设置有与所述旋转轴配合的通孔。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呈对称且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通过固定杆相连,所述装载料斗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耳,所述第二支撑耳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杆配合的凹槽。
11.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槽的开口部、底部均呈长方形,且所述开口部的面积大于所述底部的面积。
12.进一步地,所述储料槽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用于提拉所述储料槽的把手。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动力组件包括液压缸、第一固定耳和第二固定耳,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第一固定耳铰接,所述第一固定耳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且所述第一固定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储料槽之间,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固定耳铰接,所述第二固定耳固定设置在所述装载料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固定耳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耳与所述液体排出口之间,且靠近所述液体排出口设置。
14.进一步地,所述打捞装置包括第二动力组件和挖斗,所述挖斗设置在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动力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相连。
15.进一步地,所挖斗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滤所述铝液的滤液孔。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组件包括动力部和旋转部,所述动力部的一端与挖斗相连,所述动力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的一端相连,所述旋转部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承重台的上表面上。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在本打捞车中,在车体装置上设置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打捞装置中的挖斗在第二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抓取电解铝槽中的电解质,然后将电解质放在电解质转运装置中的装载料斗中,电解质中含有的铝液通过排出孔进入到储料槽进行凝结,铝液凝结后可放入电解铝槽中融化,装载料斗中的电解质通过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的作用后,电解质可自动放置在指定的地点。这样不仅不会造成铝液的浪费,而且能快速打捞、转运及倾倒电解质,有效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工作效率。
19.2)在本打捞车中,挖斗上设置有滤液孔,使得挖斗抓取电解质时,铝液可以直接从滤液孔进行第一次过滤,使得放入到装载料斗中的电解质含有铝液较少,同时在阻隔板上设置排出孔,使得铝液第二次过滤,两次过滤铝液,使得铝液充分被过滤出来。
20.3)在本打捞车中,储料槽的开口部、底部均呈长方形,且开口部的面积大于底部的面积,这样可以使得铝液在储料槽中凝结后形成的铝块容易取出来。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打捞车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的a

a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装载料斗在本打捞车中翻转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4的c

c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装载料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

承重台,2

装载料斗,3

储料槽,4

液体排出口,5

阻隔板,6

排出孔,7


一支撑杆,8

旋转轴,9

第一支撑耳,10

通孔,11

第二支撑杆,12

固定杆,13

第二支撑耳,14

凹槽,15

把手,16

液压缸,17

第一固定耳,18

第二固定耳,19

挖斗,20

滤液孔,21

旋转部,22

动力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30.电解铝槽电解质自动打捞车,包括车体装置以及设置在车体装置上的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车体装置包括承重台1以及设置在承重台1下侧的行走组件,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均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且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分别连接在承重台1的两端;电解质转运装置包括装载料斗2、储料槽3、第一动力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装载料斗2的底部设置有液体排出口4,液体排出口4的出口处设置有与液体排出口4配合的储料槽3,储料槽3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液体排出口4与装载料斗2的连接处设置有与液体排出口4配合的阻隔板5,阻隔板5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滤铝液的排出孔6,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储料槽3的两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的一端均固定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第一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装载料斗2的一侧铰接,第二支撑组件的另一端与装载料斗2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动力组件驱动装载料斗2绕第一支撑组件与装载料斗2的铰接处旋转,且第一动力组件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第一动力组件的另一端连接在装载料斗2上。其中,行走组件为现有技术,比如支撑柱一端与承重台1前端相连,另一端与滚轴相连,在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轮子,在承重台1的后端设置支撑柱、滚轴和轮子,这样在四个轮子的作用下运动。装载料斗2的开口处的面积大,从开口处到与阻隔板5相连处均为倾斜面,用于安装第一支撑耳9和第二固定耳18所在的面为一个平面,在电解质冷却后倾倒的过程中,电解质从此平面滑至装载料斗2的外侧,倾倒电解质时如图4所示,都设置成倾斜面的目的在于可使铝液快速滑至阻隔板5处。
31.优选的,排出孔6为圆形孔,排出孔6的入口直径小于其出口直径。这样设置的目的使得铝液不会在排出孔6上凝固,防止排出孔6别堵塞。
32.第一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呈对称且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第一支撑杆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两个第一支撑杆7的上端通过旋转轴8相连,装载料斗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一支撑耳9,第一支撑耳9上设置有与旋转轴8配合的通孔10。第二支撑组件包括两根呈对称且竖直设置的第二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两个第二支撑杆11的上端通过固定杆12相连,装载料斗2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第二支撑耳13,第二支撑耳13上设置有与固定杆12配合的凹槽14。装载料斗2需要实现绕旋转轴8翻转,而固定杆12与第二支撑耳13之间需要实现脱离,在向装载料斗2装电解质时,装载料斗2需要水平放置,当电解质需要从装载料斗2中排出去时,装载料斗2处于倾斜状态。
33.优选的,储料槽3的开口部、底部均呈长方形,且开口部的面积大于底部的面积。这样可以使得铝液在储料槽3中凝结后形成的铝块容易取出来,储料槽3的开口部边缘需要处
于液体排出口4边缘的外侧,这样才能防止液体排出口4中排出的铝液滴撒在储料槽3的外侧。
34.优选的,储料槽3的外壁上呈对称设置有用于提拉储料槽3的把手15。储料槽3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是可拆卸的,设置两个把手15方便吊具抓取,可以将储料槽3从承重台1上拆下,然后翻转储料槽3,使得储料槽3的开口部向下,从而方便取出铝液凝结后形成的铝块。
35.第一动力组件包括液压缸16、第一固定耳17和第二固定耳18,液压缸16的缸体与第一固定耳17铰接,第一固定耳17固定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且第一固定耳17设置在第一支撑杆7与储料槽3之间,液压缸16的活塞杆与第二固定耳18铰接,第二固定耳18固定设置在装载料斗2的下表面上,第二固定耳18设置在第一支撑耳9与液体排出口4之间,且靠近液体排出口4设置。其中,在本打捞车中,设置有两个液压缸16,两个液压缸16在承重台1与装载料斗2之间呈对称设置,在驱动装载料斗2绕旋转轴8旋转时,两个液压缸16同步作业。
36.打捞装置包括第二动力组件和挖斗19,挖斗19设置在第二动力组件的一端,第二动力组件的另一端与承重台1的上表面相连。所挖斗19上设置有若干用于过滤铝液的滤液孔20。第二动力组件包括动力部22和旋转部21,动力部22的一端与挖斗19相连,动力部22的另一端与旋转部21的一端相连,旋转部21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承重台1的上表面上。其中,整个打捞装置属于现有技术设备,直接采用挖掘机的挖斗、动力部和旋转部,但是在挖斗19上设置滤液孔20,滤液孔20布满整个挖斗19,在挖斗19上不需要挖掘齿,设置滤液孔20有助于过滤铝液。
37.在本打捞车中,在车体装置上设置打捞装置和电解质转运装置,打捞装置中的挖斗19在第二动力组件的作用下抓取电解铝槽中的电解质,然后将电解质放在电解质转运装置中的装载料斗2中,电解质中含有的铝液通过排出孔6进入到储料槽3进行凝结,铝液凝结后可放入电解铝槽中融化,装载料斗中的电解质通过第一动力组件和第一支撑组件的作用后,电解质可自动放置在指定的地点。这样不仅不会造成铝液的浪费,而且能快速打捞、转运及倾倒电解质,有效的减轻了工人的工作负担,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挖斗19上设置有滤液孔20,使得挖斗19抓取电解质时,铝液可以直接从滤液孔20进行第一次过滤,使得放入到装载料斗中的电解质含有铝液较少,同时在阻隔板5上设置排出孔6,使得铝液第二次过滤,两次过滤铝液,使得铝液充分被过滤掉。
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