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路板测试架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07: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路板 检测 测试


1.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路板测试架。


背景技术:

2.电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同时也是电子元器件电气相互连接的载体。由于它是采用电子印刷术制作的,故被称为“印刷”电路板。
3.目前,电路板在生产加工时,难免会因外在因素而造成短路、断路及漏电等电性上的瑕疵,再加上电路板不断朝高密度、细间距及多层次的发展,若未能及时将不良板筛检出来,而任其流入制程中,会造成更多的成本浪费,因此除了制程控制的改善外,还需要对电路板进行通电检测。现有的电路板检测一般是先将电路板放置在测试板上,并通过测试板上的顶针与电路板的测试点电性连接,然后工人再用双手按压电路板,使电路板的测试点与各个顶针接触良好,从而达到检测的目的。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的电路板检测方法在检测时,工人每次只能对一块电路板进行检测,难以同时对多块电路板进行快速的检测,存在检测效率低下,增加工人劳动强度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有效的提高工人对电路板检测的效率,降低企业的劳动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路板测试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路板测试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测试架,包括支撑部、设置于支撑部上的操作台、多个开设于操作台上的检测孔、设置于检测孔内的承托部、设置于承托部上且用于测试电路板的测试板、设置于操作台上且用于下压电路板的下压机构、以及设置于支撑部上且用于调节下压机构所在位置的调整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多个检测孔,可以用于在操作台上安放多个测试板,以便于对多个电路板进行检测,而设置的下压机构,可以在工人将待检测的电路板放置到测试板时,再使用下压机构来对电路板进行下压,使电路板的各个测试点能够与测试板上相对应的顶针相抵触,达到同时检测电路板上多个测试点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调整组件,可以在测试完成后,对下压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工人对电路板的取放,从而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电路板检测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
8.优选的,所述承托部包括设置于检测孔孔壁的凸边、设置于凸边上的定位板、以及设置于定位板远离凸边一侧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另一端与测试板电性连接。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安装测试板时,可以直接将测试板的背面对应的位置与导电柱电性连接,以达到便于工人对测试板进行拆装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工人根据
电路板的尺寸来对测试板进行更换。
10.优选的,所述下压机构包括滑动设置于操作台上且位于检测孔一侧的安装架、设置于安装架靠近操作台一侧的承托板、设置于承托板上的升降件、以及设置于升降件的输出端且位于承托板靠近操作台一侧的下压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下压板与升降件,可以在需要对电路板进行下压测试时,直接使用升降件来驱动下压板进行下压,以通过下压板来实现对电路板的下压,从而使电路板的测试点能够与测试板的顶针相抵触,达到快速检测同一个电路板的多个测试点的目的。
12.优选的,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部上的承载台、以及设置于承载台上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安装架相连接且用于驱动安装架在操作台上进行滑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驱动件,可以在需要对安装架的位置进行调整时使用,以将安装架调整至操作台的合适位置,再对测试板上的电路板进行取放,而设置的承载台,工人可以将驱动件放置于承载台上,以提高驱动件对安装架的驱动稳定性。
14.优选的,所述测试板上设置有用于限制电路板的限位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限位部,可以更好的提升电路板在测试板上的放置稳定度,从而能够在下压板下压电路板时,有效的减少电路板发生位移的情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检测质量。
16.优选的,所述限位部包括设置于测试板上端面的一端的第一抵紧条、以及两个分别设置于测试板上端面的两侧的第二抵紧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抵紧条与第二抵紧条,可以在安放电路板时,先将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一抵紧条相抵紧,然后再通过两侧的第二抵紧条来实现对电路板的两侧进行夹紧,从而达到对电路板快速限位的目的,提高了检测精准度。
18.优选的,所述操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测试板的定位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定位件,可以更好的提升测试板安放在检测孔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对电路板的检测精准度。
20.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转动设置于操作台上且靠近检测孔边缘处的转动块、以及套设于转动块侧壁的限定块,所述限定块的底部与测试板的上端面相抵紧。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转动块与限定块,可以在需要对测试板的位置进行限制时,工人能够直接拧动转动块与限定块,使限定块一端的底面能够与测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相抵紧,从而达到限制测试板的目的。
22.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延伸条,所述测试板贯穿设置有让位孔,所述让位孔与延伸条滑插配合。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延伸条与让位孔,可以在安装测试板时,首先将让位孔与延伸条相对应,然后使延伸条插入让位孔中,从而能够便于工人将测试板快速的放置到检测孔中,并实现了进一步提高测试板安装稳定性的目的。
24.优选的,所述下压板靠近操作台的一侧设置有柔性层。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柔性层,可以减少下压板的下端面与电路板的直接接触,有效的提高了对电路板的保护,同时,还能通过柔性层来提高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电路板被下压时能够更加均匀的受力。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多个检测孔,可以用于在操作台上安放多个测试板,以便于对多个电路板进行检测,而设置的下压机构,可以在工人将待检测的电路板放置到测试板时,再使用下压机构来对电路板进行下压,使电路板的各个测试点能够与测试板上相对应的顶针相抵触,达到同时检测电路板上多个测试点的目的,另外,通过设置调整组件,可以在测试完成后,对下压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便于工人对电路板的取放,从而进一步有效的提高了工人的电路板检测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2.通过设置第一抵紧条与第二抵紧条,可以在安放电路板时,先将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一抵紧条相抵紧,然后再通过两侧的第二抵紧条来实现对电路板的两侧进行夹紧,从而达到对电路板快速限位的目的,提高了检测精准度;3.通过设置转动块与限定块,可以在需要对测试板的位置进行限制时,工人能够直接拧动转动块与限定块,使限定块一端的底面能够与测试板上表面的边缘处相抵紧,从而达到限制测试板的目的;4.通过设置柔性层,可以减少下压板的下端面与电路板的直接接触,有效的提高了对电路板的保护,同时,还能通过柔性层来提高与电路板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电路板被下压时能够更加均匀的受力。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放置电路板后的测试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操作台与测试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测试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测试架的整体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操作台与测试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b部分的放大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部;10、操作台;100、阻挡块;101、橡胶块;11、检测孔;111、连接孔;12、支撑腿;13、支撑板;2、承托部;20、测试板;200、让位孔;201、接触柱;21、凸边;22、定位板;220、通槽;23、安装板;230、导电柱;231、延伸条;232、让位槽;24、延伸边;3、安装架;30、承托板;31、升降件;32、下压板;320、柔性层;33、竖板;330、条形孔;3300、滑块;34、横板;340、螺杆;341、拧动头;35、延伸板;4、承载台;40、驱动件;41、连接板;410、海绵条;5、限位部;50、第一抵紧条;500、凸块;51、第二抵紧条;6、定位件;60、转动块;61、限定块;610、套设部;611、抵紧部;7、导杆;70、t型槽;71、t型块;8、安装轴;80、第一抵紧块;81、第二抵紧块;82、安装槽;83、第一容纳槽;84、第二容纳槽;85、联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

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测试架。参照图1,测试架包括支撑部1与操作台
1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支撑部1包括支撑腿12与支撑板13,支撑板13安装在支撑腿12上,同时,操作台10整体安装在支撑板13上端面的一侧。
31.其中,参照图2和图3,在操作台10的上端面贯穿设置有两个检测孔11,两个检测孔11为对称设置,且在两个检测孔11之间开设有连接孔111。同时,在检测孔11内设置有承托部2,另外,在操作台10对应检测孔11的位置安装有测试板20,且测试板20与检测孔11内的承托部2相抵接。
32.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承托部2包括延伸边24与凸边21,其中,延伸边24环设在检测孔11的孔壁,凸边21设置有两条,两条凸边21对称设置在检测孔11两端的孔壁处,且两条凸边21均为水平设置。
33.同时,在凸边21的上端面垂直固定有定位板22,其中,在定位板22远离凸边21的一侧开设有与连接孔111相连通的通槽220,另外,在其中一块定位板22远离凸边21的一侧设置有两块安装板23,两块安装板23为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定位板22侧壁的两端,同时,两块安装板23的一端均朝靠近另一块定位板22的方向延伸,且两块安装板23靠近另一块定位板22的一端与另一块定位板22的上端面相固定。此外,为了便于对测试板20的放置,故在两块安装板23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均开设有让位槽232,其中,两个让位槽232的上下两侧槽壁为贯穿设置。
34.参照图2,在每块安装板23的上端面均安装有多个导电柱230,且多个导电柱230沿安装板23的长度方向均匀等间隔排列,同时,每个导电柱230的一端均贯穿安装板23,且每个导电柱230贯穿安装板23的一端均与电源电性连接。
35.另外,参照图2和图4,在测试板20的底面安装有两排接触柱201,两排接触柱201为对称设置且分别位于测试板20底面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同时,两排接触柱201分别与两块安装板23上的导电柱230的位置相对应,且每排接触柱201内的多个接触柱201与每块安装板23上的多个导电柱230一一对应,此外,每个接触柱201与每个导电柱230均为电性连接。
36.安装时,工人首先需要将测试板20对准检测孔11的位置,然后使测试板20嵌入检测孔11内,并将测试板20背面的边缘处与检测孔11内的延伸边24相抵触,此时,测试板20背面的接触柱201与安装板23上的导电柱230相抵触,从而达到快速安装测试板20的目的,最后将待检测的电路板放置在测试板20的正面,再对测试板20上的电路板进行后续的检测。
37.参照图1和图3,为了对放置于测试板20上的电路板进行下压,故在操作台10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两个下压机构,两个下压机构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检测孔11的位置相对应,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机构包括安装架3与承托板30,其中,安装架3设置在操作台10的上端面,承托板30安装在安装架3上。
38.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包括竖板33与横板34,其中,竖板33间隔设置有两块,且两块竖板33均与操作台10的上端面相垂直,同时,横板34安装在两块竖板33之间,且横板34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板33相连接。
39.参照图1,在两块竖板33的侧壁均贯穿设置有条形孔330,且每块竖板33的条形孔330的延伸方向均与竖板33的长度方向相一致,同时,在每个条形孔330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3300,其中,承托板30整体位于两块竖板33之间,且承托板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块3300相固定,另外,在承托板30靠近操作台10的一侧安装有延伸板35,且延伸板35朝靠近检测孔11的方向水平延伸。
40.此外,为了实现对承托板30的位置进行升降,故在横板34中部设置有调节件,且在本实施例中,调节件包括螺杆340与拧动头341,其中,螺杆340贯穿设置在横板34侧壁,且螺杆340与横板34螺纹连接,同时,螺杆340贯穿横板34的一端贯穿承托板30并与延伸板35转动连接,而拧动头341固定安装在螺杆340的顶端。
41.参照图1和图3,在延伸板35靠近操作台10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升降件31,两个升降件31为间隔设置,且在两个升降件31远离延伸板35的一端水平安装有下压板32,同时,为了提高下压板32对电路板的下压稳定性,故在下压板32靠近操作台10的一侧安装有柔性层320,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层320可选为海绵垫,升降件31可选为气缸。
42.检测时,工人首先需要通过转动拧动头341来驱动螺杆340转动,使螺杆340带动承托板30与延伸板35同时进行升降,使下压板32能够被延伸板35带动至合适的高度,然后再启动升降件31来对放置在测试板20上电路板进行下压,从而达到快速检测电路板的多个测试点的目的。
43.参照图5,为了便于工人对下压机构的位置进行调整,故在操作台10的上端面安装有四条导杆7,且其中两条导杆7的位置与其中一个下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另外两条导杆7的位置与另外一个下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同时,位于同一个下压机构下的两条导杆7分别与同一个下压机构内的两块竖板33滑动连接。
44.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沿每根导杆7的长度方向均开设有t型槽70,且t型槽70的两端均为贯穿设置,同时,在每块竖板33的底端均设置有t型块71,且竖板33通过t型块71与t型槽70滑动配合。
45.另外,参照图1和图3,在操作台10的上端面安装有四个阻挡块100,四个阻挡块100的位置分别与四根导杆7靠近检测孔11的一端相对应,此外,在每个阻挡块100靠近导杆7的一侧均固定有橡胶块101。
46.参照图5,在支撑板13的上端面一侧设置有两个调整组件,两个调整组件的位置分别与操作台10上的两个下压机构的位置相对应,且在本实施例中,调整组件包括承载台4与连接板41,其中,承载台4安装在支撑板13的上端面,且在承载台4上端面设置有驱动件40,且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40间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驱动件40均可选为气缸,另外,连接板41的一侧同时与两个驱动件40的输出端相固定,且连接板41背离驱动件40一侧的两端分别与两块竖板33远离检测孔11的一侧相固定,此外,为了能够对连接板41进行缓冲,故在连接板41靠近驱动件40的一侧设置有海绵条410,且驱动件40的活塞杆贯穿海绵条410。
47.在需要对下压机构整体的位置进行调整时,可以同时启动两个驱动件40,使连接板41在两个驱动件40的带动下进行移动,从而通过连接板41来进一步带动下压机构整体沿着导杆7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工人在检测时对电路板的取放。
48.参照图2和图3,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测试板20的放置稳定性,故在每块安装板23上均垂直设置有两根延伸条231,两根延伸条231分别位于安装板23的两端,同时,在测试板20的底面贯穿开设有四个让位孔200,其中两个让位孔200的位置与其中一块安装板23上的两根延伸条231的位置相对应,另外两个让位孔200的位置与另外一端安装板23上的两根延伸条231的位置相对应,且每根延伸条231均与对应位置的让位孔200滑插配合。
49.另外,在操作台10对应每个检测孔11的边缘处均设置有四个定位件6,其中,每个检测孔11边缘处的四个定位件6分成两组,且两组定位件6分别位于检测孔11的两端,同时,
每组定位件6内的两个定位件6为间隔设置。
50.此外,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6包括转动块60与限定块61,其中,转动块60转动设置在操作台10的上端面,同时,在本实施例中,限定块61包括套设部610与抵紧部611,套设部610固定在转动块60的周侧,且抵紧部611固定在套设部610的一侧。
51.在安装测试板20时,首先将测试板20的四个让位孔200与四根延伸条231相对准,然后将四根延伸条231同时滑插入四个让位孔200中,并同时使测试板20底面的边缘处与检测孔11内的延伸边24相抵触,接着再依次拧动同一个检测孔11边缘处的四个定位件6,使每个定位件6的限位块的抵紧部611的底面与测试板20顶面的边缘相抵紧,从而达到快速安装并锁定测试板20的目的。
52.参照图2和图3,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电路板在测试板20上的测试稳定性,故在测试板20上设置有限位部5,且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5包括第一抵紧条50与第二抵紧条51,其中,第一抵紧条50安装在测试板20的上端面其中一端,且在第一抵紧条50的两端均垂直设置有凸块500,同时,两个凸块500均朝同一块测试板20上端面的另一端延伸,另外,第二抵紧条5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第二抵紧条51分别安装在测试板20上端面的两侧,且两个第二抵紧条51为对称设置。
53.在放置电路板时,工人可以首先将电路板的一端与第一抵紧条50的靠近两个第二抵紧条51的一侧侧壁相抵紧,并使电路板整体位于两个凸块500之间,以通过两个凸块500与第一抵紧条50同时对电路板的一端进行限位,然后再放下电路板,此时,电路板的两侧会同时被两个第二抵紧条51所抵紧,从而达到限制电路板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减少电路板在检测时出现晃动的情况,进而能够有利于提高对电路板检测的准确度。
54.实施例二:参照图6和图7,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6设置有四个,且四个定位件6均位于操作台10上,同时,四个定位件6两两为一组,且两组定位件6的位置分别与两个检测孔11的位置相对应。
55.另外,每组内的两个定位件6分别位于同一个检测孔11的两端,且其中一个定位件6位于检测孔11一端靠近调整组件的位置,另外一个定位件6位于检测孔11一端远离调整组件的位置。
56.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定位件包括安装轴8、第一抵紧块80与第二抵紧块81,其中,在操作台10上端面设置有安装槽82,安装轴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安装槽82的槽底,安装轴8的另一端延伸至安装槽82外,同时,第一抵紧块80与第二抵紧块81均套设于安装轴8的侧壁,且第一抵紧块80位于安装轴8凸出安装槽82的一端,第二抵紧块81位于安装轴8靠近安装槽82槽底的一端,其中,第一抵紧块80、第二抵紧块81均与安装轴8的侧壁滑动配合。
57.另外,在使用定位件6来对测试板20进行限位时,第一抵紧块80的下端面与测试板20上端面的边缘处相抵触,第二抵紧块81的上端面与测试板20下端面的边缘处相抵触。
58.此外,参照图7,在第二抵紧块81与第一抵紧块80之间设置有联动块85,联动块85的一端与第二抵紧块81相固定,联动块85的另一端与第一抵紧块80相固定。同时,在安装槽82的一侧槽壁开设有第一容纳槽83与第二容纳槽84,其中,第一容纳槽83开设在靠近安装槽82槽顶的位置,第二容纳槽84开设在靠近安装槽82槽顶的位置,且第一容纳槽83、第二容纳槽84均与第二抵紧块81滑插配合。
59.在需要将测试板20放置到检测孔11时,先对两个定位件6的第一抵紧块80进行拧动,使第二抵紧块81在第一抵紧块80与联动块85的带动下而转入第二容纳槽84内,然后将测试板20安放至检测孔11对应的位置,并通过检测孔11内的承托部2来对测试板20进行支撑,接着再拧动两个定位件6的第一抵紧块80,使第一抵紧块80与第二抵紧块81分别转动至测试板20的上下两侧,并同时对测试板20进行抵紧,从而达到提高测试板20的安放稳定性的目的。
60.另外,在需要将测试板20从检测孔11处取出时,首先需要同时将两个定位件6的第一抵紧块80向上拉起,使第二抵紧块81与联动块85在第一抵紧块80的带动下升起,此时,测试板20会在两个定位件6的第二抵紧块81的同时带动下向上升起,然后用手托住测试板20的一侧,再拧动两个第一抵紧块80,使第二抵紧块81在第一抵紧块80的带动下而滑入第一容纳槽83中,最后再将整个测试板20取出,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测试板20的更换效率。
6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