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超滤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24 15: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装置 超滤 过滤 循环


1.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滤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
°
之间。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
3.中国一篇公告号为cn205527872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超滤装置,它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左右两排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通过上下两个抱箍与机架固定连接,左右两排超滤膜组件之间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排污总管、出水总管和进水总管,进水总管与左右两排超滤膜组件之间分别通过进水支管相连接,出水总管与左右两排超滤膜组件之间分别通过出水支管相连接,排污总管与左右两排超滤膜组件之间分别通过排污支管相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溶液进入超滤膜组件前过滤不够彻底会导致大颗粒杂质进入到超滤膜组件,超滤膜组件容易被堵塞,需要对超滤膜组件进行养护,养护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小滤芯被堵塞的可能性,降低养护成本,本技术提供一种超滤循环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滤循环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超滤循环装置,包括滤管,所述滤管中设有滤芯,所述滤管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相互连通的主进管和副进管,所述主进管与滤管固定连通,所述主进管和副进管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中设有过滤网,所述连接管包括螺纹连接的主管和副管,所述主管插设于主进管中,所述副进管插设于副管中,所述主管的外径等于主进管的内径,所述副管的内径等于副进管的外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进管与外界管道相连,溶液通过副进管进入连接管然后进入到主进管,然后进入到滤管中通过滤芯进行过滤,杂质通过过滤网过滤存留到连接管中,当连接管中的杂质较多需要清理时,使用者转动主管和副管,使主管和副管相互靠近,然后使主管从主进管中拉出,副管与副进管脱离,进而方便对连接管中较大颗粒杂质进行清理,进而降低滤芯被大颗粒杂质堵塞的可能性,不需要经常对滤芯进行更换,进而降低养护成本。
9.可选的,所述主进管靠近主管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环板,所述主管靠近主进管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环板,所述主环板的外径等于副环板的外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管插设到主进管的过程中,主环板与副环板相互抵触,能够对主管和主进管进行限位,减小主管插入主进管过深的可能性,进而方便拆卸,同时能
够提高主管与主进管之间的密封性。
11.可选的,所述主管的外表面靠近主进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所述主连接杆位于副环板与副管之间,所述副管的表面固定连接副连接杆。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持主连接杆和副连接杆,进而对主管和副管进行转动,操作方便省力。
13.可选的,所述主管上螺纹连接有位于副管和副环板之间的螺母。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管与进水管连接完成后,使用者转动螺母,使螺母靠近副管,进而减小副管向靠近副环板移动的可能性,进而保证连接管与进水管连接的稳定性。
15.可选的,所述主管上套设有位于主环板和副环板之间的密封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套能够增加主环板和副环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主管与主进管之间的密封性。
17.可选的,所述副进管靠近副管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主环形板,所述副管靠近副进管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环形板,所述主环形板的外径等于副环形板的外径。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副进管插设到副管的过程中,主环形板与副环形板相互抵触,能够对副管和副进管进行限位,减小副进管插入副管过深的可能性,进而方便拆卸,同时能够提高副管与副进管之间的密封性。
19.可选的,所述副进管上套设有位于主环形板和副环形板之间的密封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能够增加主环形板和副环形板之间的密封性,进而提高副管与副进管之间的密封性。
21.可选的,所述过滤网滑动连接于副管中,所述主管的长度大于副管的长度,所述主管靠近副进管的一端与过滤网螺纹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过滤网进行跟换时,使用者转动副管,使副管向靠近副环板的一侧移动,然后使过滤网从副管的一端伸出,然后使用者旋转过滤网使过滤网与主管分离,更换方便。
23.可选的,所述副管上开设有观察窗,所述副管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遮挡观察窗的玻璃板。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以透过玻璃板,从观察窗观察连接管中的杂质的数量,进而方便确定是否需要对连接管进行清理。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主管、副管、主进管、副进管和过滤网的设置,过滤网能够对溶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减小滤芯被大颗粒堵塞的可能性,不需要经常对滤芯进行更换,进而降低养护成本,同时可以通过转动主管和副管,使主管与主进管分离,使副管与副进管分离,进而对过滤网进行更换,更换成本较低;
27.2.通过主环板、副环板、主环形板和副环形板的设置,能够对连接管和进水管进行限位,方便拆卸,同时能够提高连接管和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28.3.通过密封圈和密封套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管和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水管与连接管的整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过滤网与主管连接关系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滤管;11、出水管;12、出水总管;13、进水总管;2、进水管;3、主进管;31、主环板;32、主阀门;4、副进管;41、主环形板;42、密封圈;43、副阀门;5、连接管;6、主管;61、副环板;62、主连接杆;63、螺母;64、密封套;7、副管;71、副环形板;72、副连接杆;73、观察窗;74、玻璃板;8、过滤网;81、本体;82、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超滤循环装置。参照图1,超滤循环装置包括若干均匀分布的滤管1,滤管1上固定连接有进水管2和出水管11。所有出水管11共同连接有出水总管12,且出水管11与出水总管12垂直连通,所有进水管2共同连接有进水总管13,且进水管2与进水总管13垂直连通。滤管1中设有滤芯,过滤过程中,溶液从进水总管13进入到不同的进水管2,然后进入到滤管1中通过滤芯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经过出水管11进入出水总管12进行收集。
35.参照图1和图2,进水管2包括主进管3和副进管4,主进管3与滤管1固定连接,且主进管3贯穿滤管1的侧壁并延伸至滤管1内。副进管4与进水总管13固定连接,且副进管4贯穿进水总管13的侧壁并延伸至进水总管13内,同时主进管3和副进管4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中设有过滤网8。过滤过程中,溶液从总进水管2进入到副进管4,然后溶液经过连接管5进入到主进管3,溶液进入主进管3过程中,过滤网8能够对溶液中的大颗粒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的较为干净的溶液从主进管3进入到滤管1中进一步进行过滤,不需要经常对滤芯进行更换,进而降低养护成本。
36.参照图2,主进管3固定连接有主阀门32,主阀门32位于主管6和滤管1之间。副进管4固定连接有副阀门43,且阀门位于副管7与进水总管13之间。需要对连接管5进行拆卸,对过滤网8和连接管5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关闭主阀门32和副阀门43,进而对连接管5进行拆卸,同时其他滤管1可以正常进行过滤,能够在不停机的情况下进行清理,操作方便。
37.参照图2,连接管5包括主管6和副管7,主管6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副管7的内壁设有内螺纹,主管6与副管7螺纹连接。主进管3的内径等于主管6的外径,且副管7的内径等于副进管4的外径。当连接管5中的杂质过多需要清理时,使用者转动主管6和副管7,使主管6向靠近副进管4的方向移动,副管7向靠近主进管3的方向移动,进而使主管6从主进管3中脱离,同时使副管7与副进管4脱离,进而方便对连接管5进行拆卸清理;清理完成之后,使用者转动主管6和副管7,使主管6和副管7之间的距离增加,进而将主管6插设到主进管3中,同时使副进管4插设到副管7中,操作方便。
38.参照图2,副管7上开设有观察窗73,且副管7上固定连接有玻璃板74,玻璃板74的长度和宽度均等于观察窗73的长度和宽度。玻璃板74能够将观察窗73进行隔挡,进而减小容易漏出的可能性,同时使用者能够透过玻璃吧观察副管7内的杂质多少,进而确定是否需要对连接管5进行拆卸清理。
39.参照图2和图3,过滤网8包括本体81和连接件82,本体81和连接件82均呈圆环状,且同轴设置。本体81的外径等于副管7的内径,且连接件82的外径等于主管6的内径。连接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主管6靠近副管7一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连接件82与主管6螺纹连接。当使用者确定需要对连接管5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将主管6与主进管3分离,副管7与副进管4分离,然后使用者转动主管6和副管7,使主管6与副管7的总长度减小,同时主管6的长度大于副管7的长度,最后使过滤网8从副管7靠近副进管4的一端伸出,然后使用者转动本体81,进而使连接件82与主管6分离,进而方便对过滤网8进行清洗和更换。
40.参照图2,主管6的外表面靠近主进管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连接杆62,且主连接杆62与主管6垂直。副管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副连接杆72,副连接杆72与副管7垂直,且副连接杆72靠近副进管4。使用者可以把持主连接杆62和副连接杆72对主管6和副管7进行转动,操作方便。
41.参照图2,主进管3靠近主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主环板31,主环板31呈圆环状,且主环板31的内径等于主进管3的外径。主管6靠近主进管3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环板61,主连接杆62位于副环板61和副管7之间,副环板61呈圆环状,且副环板61的内径等于主管6的外径。同时主环板31的外径等于副环板61的外径,且主管6靠近主进管3的一端凸出副环板61。安装过程中,使用者将主管6插设到主进管3中,然后使副环板61靠近主环板31,进而减小主管6过多插设到主进管3中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对主管6和主进管3进行限位,方便进行拆卸和安装。
42.参照图2,主管6上套设有密封套64,密封套64呈圆环状,且密封套64位于主环板31和副环板61之间。密封套64的内径等于主管6的外径,且外径等于副环板61的外径。当主管6插设到主进管3中之后,密封套64能够与主环板31和副环板6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进而能够增加主环板31与副环板6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主管6与主进管3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43.参照图2,副进管4靠近副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主环形板41,主环形板41呈圆环状,且主环形板41的内径等于副进管4的外径。副管7靠近副进管4一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副环形板71,副环形板71呈圆环状,且副环形板71的内径等于副管7的外径。同时主环形板41的外径等于副环形板71的外径,且副管7靠近副进管4的一端凸出副环形板71。主管6插设到主进管3中时,使用者转动副管7使副管7逐渐靠近副进管4,然后使副进管4插设到副管7中,副环形板71靠近主环形板41,进而减小副进管4过多插设到副管7中的可能性,进而能够对副管7和副进管4进行限位,方便进行拆卸和安装。
44.参照图2,副进管4上套设有密封圈42,密封圈42呈圆环状,且密封圈42位于主环形板41和副环形板71之间。密封圈42的内径等于副进管4的外径,且外径等于主环形板41的外径。当副进管4插设到副管7中之后,密封圈42能够与主环形板41和副环形板71相互靠近的一侧抵触,进而能够增加主环形板41与副环形板71之间的密封性,从而保证副管7与副进管4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45.参照图2,主管6上螺纹连接有螺母63,且螺母63位于副管7和主环板31之间。当主管6与主进管3连接完成,副管7与副进管4连接完成,使用者转动螺母63,使螺母63靠近副管7,然后时螺母63与副管7抵触,能够减小过滤过程中,副管7向靠近主管6一侧移动的可能性,进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超滤循环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溶液从副进管4进入到连接管5,
然后过滤网8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溶液进入到主进管3,然后进入到滤管1中,同时使用者通过观察窗73观察连接管5中杂质的堆积情况,当需要进行清理时,使用者把持主连接杆62和副连接杆72转动主管6和副管7,进而使主管6与主进管3脱离,副管7与副进管4脱离,然后转动主管6和副管7对过滤网8进行清洗更换,更换之后将主管6插设到主进管3中,副进管4插设到副管7中,然后使主环板31与副环板61相互靠近,主环形板41和副环形板71相互靠近,同时密封套64和密封圈42进行密封,螺母63进行加固。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