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8 21:5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油盘 内燃机 用于 结构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油盘结构。


背景技术:

2.内燃机除了气缸和气缸体之外,还具有配置在气缸体的下方并收纳油的油盘。由于油盘与气缸体接触,所以气缸体的振动会传递到油盘。该情况下,油盘振动可能成为发动机噪声的原因。
3.作为旨在消除这种不良状况的现有的油盘结构,为了提高油盘的刚性,而在有的油盘结构中,在油盘外侧的长度方向设置肋,进而设置与其垂直的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另外,在具有浅底部、深底部和它们之间的边界壁的油盘中,在浅底部的背面中央部分和边界壁的背面之间设有多个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肋33)。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144848号公报
6.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5

03372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8.在上述现有的油盘结构中,通过设置肋,与没有肋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油盘的刚性。但是,因近年的变速器或驱动机构的大型化,对于从更大的振动抑制油盘的振动来说,是不够充分的。特别是,在具有浅底部和深底部的油盘中,连接浅底部和深底部的连接面的刚性比连接面的周边部分低。另一方面,如果为了提高油盘的刚性而使连接面增厚,则油盘的重量变大,导致内燃机的重型化。
9.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燃机的油盘结构,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能够提高浅底部与深底部之间的连接面的刚性。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为了达成该目的,第一方面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燃机的油盘结构,所述油盘结构具有收纳内燃机(实施方式中的(以下,本方面中相同)发动机e)的油的收纳部10,其特征在于,收纳部10由浅底部11、比浅底部11深的深底部12、以及在浅底部11与深底部12之间连接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的连接面13构成,在隔着浅底部11而与连接面13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侧壁(变速器凸缘mf),在浅底部11的背面形成有肋(肋41a、肋41b),所述肋从侧壁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朝向连接面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侧的端部延伸。
12.在形成这样的结构的肋的情况下,浅底部的背面在对角方向上被加强。由此,例如与在浅底部的宽度方向以及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呈格子状形成肋的情况、沿着与浅底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肋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少的肋的数量高效地提高油盘的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提高浅底部与深底部之间的连接面的刚性。
13.第二方面的发明在第一方面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内燃机具有气缸体cb,在收纳部10的正面形成有与气缸体cb抵接的气缸体凸缘bf,在连接面13的背面形成有沿着连接面13的端部且到达气缸体凸缘bf的背面的第二肋42。
14.这样,当在连接面的背面以沿着连接面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第二肋,则第二肋提高了连接面的端部的刚性,并且第二肋与高刚性的气缸体凸缘连接,因此,与仅形成肋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面的刚性。
15.第三方面的发明在第二方面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肋的接近连接面13的一侧形成得比远离连接面13的一侧薄。
16.在具有第二方面的第二肋的情况下,通过形成第二肋能够充分地确保连接面的刚性,因此,能够这样以靠近连接面的一侧比远离连接面的一侧薄的方式形成肋。并且,通过使肋的靠近连接面的一侧的一部分变薄,能够实现轻量化。
17.第四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至少配置有两个肋,两个肋形成为相互交叉。
18.这样,通过使沿对角方向形成的两个肋相互交叉,能够整体性地加强浅底部的背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油盘的刚性。
19.第五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肋以从侧壁到达连接面13的端部的方式形成。
20.这样,当以从侧壁到达连接面的端部的方式形成肋时,将连接面中刚性比较高的端部和刚性高的侧壁之间连接起来,能够有效地提高刚性。
21.第六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内燃机配置成与变速器tm或驱动器相邻,侧壁是构成变速器tm或驱动器的一部分的凸缘(变速器凸缘mf)。
22.这样,当将侧壁作为高刚性的凸缘时,通过以与凸缘相连的方式形成肋,能够有效地提高刚性。
23.第七方面的发明在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浅底部11的背面,在比肋靠浅底部11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的位置,形成有从侧壁到达连接面13的第三肋43。
24.这样,在比肋靠浅底部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形成第三肋时,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以从侧壁到达连接面的方式形成第三肋,能够提高油盘的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盘的内燃机的概略结构的图。
26.图2是表示油盘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
27.图3是表示在油盘的背面形成的肋结构的立体图。
28.图4是表示在油盘的背面形成的肋结构的平面图。
29.标号说明
30.10:收纳部;
31.11:浅底部;
32.12:深底部;
33.13:连接面;
34.41:第一肋(肋41a、肋41b);
35.42:第二肋(肋42r、肋42l);
36.43:第三肋(肋43r、肋43l、肋43a);
37.e:发动机(内燃机);
38.op:油盘;
39.bf:气缸体凸缘;
40.mf:变速器凸缘(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41.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作为本发明的内燃机的油盘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长度方向是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相邻的方向,所谓宽度方向是与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42.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油盘op的内燃机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所示的内燃机(以下称为“发动机”)e例如是车辆(未图示)用的汽油发动机。发动机e具有:具备多个气缸的气缸盖ch和气缸体cb、以及布置在气缸体cb下方的油盘op。另外,发动机e配置成与变速器tm相邻。因此,油盘op配置在气缸体cb的下方,并且配置成与变速器tm相邻。
43.图2是表示油盘op的整体结构的立体图。该图是从正面侧观察油盘op的图。在下面的说明中,所谓油盘op的“正面”表示在油盘op中收纳油的一侧的面(图2中的上表面)。另外,所谓油盘op的“背面”表示在油盘op中与正面相反的面(图2中的下表面)。
44.如图2所示,油盘op具有收纳供给到发动机e的油的收纳部10。收纳部10由浅底部11、底的深度比浅底部11深的深底部12、在浅底部11与深底部12之间连接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的连接面13构成。
45.浅底部11是在收纳部10中底的深度相对较浅的部分。深底部12是配置成在油盘op的长度方向上与浅底部11相邻、在收纳部10中底的深度相对较深的部分。连接面13形成为在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之间沿大致铅直方向延伸,连接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这样,浅底部11、连接面13、深底部12在长度方向上依次相连而构成收纳部10。另外,因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的深度不同,收纳部10的正面侧和背面侧都呈阶梯状构成。
46.在油盘op的收纳部10的正面的端部(图2中的上端部)形成有与气缸体cb抵接的气缸体凸缘bf。因此,油盘op的上表面经由气缸体凸缘bf而固定于高刚性的气缸体cb。
47.在油盘op上,在长度方向上的变速器tm侧(图2中的左端侧)的端部,在隔着浅底部11而与连接面13对置的位置形成有侧壁。该侧壁是构成变速器tm的一部分的变速器凸缘mf,所述变速器tm配置成与油盘op相邻。这样,油盘op的变速器tm侧的端部成为高刚性的变速器凸缘mf。
48.接着,参照图3及图4,对油盘op的具体的肋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在油盘op的背面形成的肋结构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在油盘op的背面形成的肋结构的平面图。
49.如上所述,在油盘op上,在隔着浅底部11而与连接面13对置的面上形成有变速器凸缘mf。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肋结构以浅底部11的背面为中心,形成在从变速器凸缘mf到达连接面13的位置处。具体来说,肋结构具有:形成在浅底部11的背面上的第一肋41;形成在连接面13上的第二肋42;和形成于在宽度方向上比第一肋41靠外侧的位置的第三肋43。以
下进行具体说明。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所谓“右”和“左”在图3和图4中表示宽度方向上的右和左。
50.第一肋41是在浅底部11的背面有两个肋(肋41a、肋41b)形成为相互交叉的x字状的肋。另外,肋41a、肋41b分别以从变速器凸缘mf到达连接面13的端部的方式连续地形成,肋41a、肋41b分别将变速器凸缘mf与连接面13连接。
51.在浅底部11的背面,两个肋41a和41b分别形成为从变速器凸缘mf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或另一侧朝向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反侧的端部延伸。具体而言,肋41a形成为从变速器凸缘mf的宽度方向的右侧朝向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左侧的端部延伸。另外,肋41b形成为从变速器凸缘mf的宽度方向的左侧朝向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右侧的端部延伸。这样,分别在长方形形状的浅底部11的背面上沿着长方形形状的对角线形成肋41a和肋41b。
52.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肋41a及41b的长度方向上的连接面13侧的厚度比相互交叉的位置薄。具体而言,肋41a的靠近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41a1形成得比远离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41a2薄,肋41b的靠近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41b1形成得比远离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41b2薄。另外,这里所谓的厚度不仅包括宽度方向的厚度,还包括油盘op的高度方向上的厚度。
53.第二肋42是在连接面13的背面形成于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的肋。第二肋42具有沿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右端部形成的肋42r、和沿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左端部形成的肋42l。肋42r和肋42l分别以到达气缸体凸缘bf的背面的方式形成。
54.第三肋43是在从变速器凸缘mf到达连接面13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肋。第三肋43在油盘op的背面具有:肋43r,其形成于与第一肋41相比靠宽度方向的右侧的位置;肋43l,其形成于与第一肋41相比靠宽度方向的左侧的位置;以及肋43a,其形成于第一肋41和肋43l之间。肋43a的厚度比肋43l薄,特别是,肋43a的靠近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形成得比远离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薄。
55.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浅底部11的背面形成有第一肋41(41a、41b),所述第一肋41形成为从变速器凸缘mf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或另一侧朝向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相反侧的端部延伸。由此,在对角方向上加强浅底部11的背面,例如,与在油盘的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上呈格子状形成肋的情况、或沿着与浅底部的宽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肋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较少的肋的数量高效地提高油盘op的刚性。因此,能够实现轻量化,并且提高浅底部11和深底部12之间的连接面13的刚性。
56.另外,在连接面13的背面形成有沿着连接面13的端部且到达气缸体凸缘bf的背面的第二肋42(42r、42l)。由此,第二肋42提高了连接面13的端部的刚性,并且第二肋42与高刚性的气缸体凸缘bf相连,因此,与仅形成第一肋41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面13的刚性。
57.另外,在连接面1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第二肋42的情况下,能够较高地确保连接面13的刚性。该情况下,在第一肋41中,通过将靠近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形成得比远离连接面13的一侧的部分薄,能够实现油盘op的轻量化。
58.另外,第一肋41是沿对角方向形成的两个肋41a和肋41b相互交叉的结构。由此,能够整体性地加强浅底部11的背面,能够有效地提高油盘op的刚性。
59.另外,第一肋41以从变速器凸缘mf到达连接面13的端部的方式形成。由此,将连接
面13中刚性比较高的端部和刚性高的变速器凸缘mf之间连接,能够有效地提高刚性。
60.另外,在油盘op的背面,将形成于隔着浅底部11而与连接面13对置的位置的侧壁作为构成变速器tm的一部分的变速器凸缘mf。这样,通过将侧壁作为高刚性的变速器凸缘mf,以与变速器凸缘mf相连的方式形成第一肋41,由此,能够有效地提高刚性。
61.另外,在比第一肋41靠浅底部1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形成第三肋43(43r、43l、43a)。由此,刚性进一步提高。另外,以从变速器凸缘mf到达连接面13的方式形成第三肋43,由此,能够提高油盘op的刚性。
62.另外,本发明不限于所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进行实施。例如,第一肋41、第二肋42、第三肋43的数量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数量。具体而言,第一肋41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以上,第二肋4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三个以上,第三肋43的数量可以不是三个。
63.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油盘op配置成与变速器tm相邻,油盘op的侧壁为构成变速器tm的一部分的变速器凸缘mf,但不限于此。例如,油盘op也可以配置成与驱动器相邻,油盘op的侧壁是构成驱动器的一部分的凸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