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1-09-22 18: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缸体 盖板 发动机 结构 通风系统


1.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


背景技术:

2.汽车发动机在燃油燃烧后,气体窜漏进曲轴箱内,窜漏气体通常通过曲轴箱通风系统分离处理后再次被发动机燃烧利用。行业内一种主流的设计方式是在小负荷运行工况时,通过气缸体上的油气分离器分离油雾气体,此油气分离器通常在内部设计有迷宫,油气分离后通过安装在外部的通风控制阀将分离后的气体输送给发动机.此油气分离器的结构设计会额外外接一曲通管到进气歧管,由于曲通管是外露在环境中,所以,在冬季时会出现内部冷凝水结冰的情况而被堵塞,当堵塞面积超过50%时,将出现渗漏漏油等问题,长期在此情况下运行会导致发动机失效。因此,需要开发一种能够规避曲通管被堵塞的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
3.cn 208605243u公开了“一种油气分离器盖”,包括油气分离器盖,所述油气分离器盖上设有通孔。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气缸产生的部分高温高压燃气进入气缸盖罩内,并由进气管进入油气分离器中,在油气分离器中,高温高压燃气与机油分离,机油在油气分离器中冷却并从回油管流回到油底壳内,高温高压燃气及时通过出气管和通孔外排出去,则气缸盖罩内的高温高压燃气不会进入曲轴箱内,平衡了曲轴箱的内外气压,活塞下行顺畅,提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和经济性,且机油不会被燃油稀释,延长了机油的使用寿命,节约了机油。
4.cn 201943774u公开了“一种一缸一盖发动机油气预分离结构中使用的迷宫盖板”,用于包封油气预分离结构中的迷宫流道,迷宫盖板为条形板状结构,迷宫盖板中部上端设有上凹陷部,上凹陷部与油气预分离结构的第一油气进口的尺寸形状相适配,中部下端设有下凹陷部,下凹陷部与油气预分离结构的液态油出口的尺寸形状相适配。该迷宫盖板两侧设有多个便于液态油滴回流的小孔。其针对一缸一盖的发动机挺杆盖板处的油气预分离结构,通过迷宫盖板对该结构的迷宫部分进行包封,形成完整的油气预分离结构,使得油气分离更为彻底并有效提高外部油气分离器的使用寿命。
5.上述专利文献公开的技术方案都是所属技术领域的一种有益的尝试。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 能够规避曲通管外露,在低气温下结冰而被堵塞的情况,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包括一侧呈浅凹槽的盖板、设在盖板的浅凹槽内的迷宫盖板和通风控制阀,其特征是:在所述盖板的浅凹槽内设有呈“l”形的分隔板;在所述盖板的浅凹槽的右上部位设有圆筒形安装座,该圆筒形安装座紧靠分隔板转角部位的内侧;在所述分隔板转角部位的下部设有通风入口,该通风入口与圆筒形安装座相通;所述通风控制阀安装在圆筒形安装座上并与其安装端面紧贴。
7.进一步,所述迷宫盖板也呈“l”形,其边缘与盖板的浅凹槽的内止口和分隔板紧靠,形成封闭的油气分离腔;在所述迷宫盖板的下边设有第一油气入口和第二油气入口,在所述迷宫盖板的下面设有多块油气分离挡板,形成迷宫结构。
8.进一步,所述通风控制阀的上端设有控制阀出口,所述通风控制阀的下端与圆筒形安装座过盈配合。
9.进一步,在所述盖板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盖板通过多颗螺栓与多个连接孔一一对应配合与油气分离器本体连接紧固。
10.进一步,所述盖板与分隔板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
11.进一步,所述迷宫盖板与盖板通过焊接或铆接或螺栓连接。
12.进一步,所述迷宫盖板和多块油气分离挡板的材质为塑料,通过注塑成型。
13.进一步,所述通风控制阀的材质为塑料。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采用集成化设计,取消了外部曲通管结构,使发动机外形布置美观、简洁;(2)由于无外接曲通管,从而避免了低温环境下曲通管结冰的情况发生,使发动机运行正常。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图;图3是盖板的后视图;图4是盖板的正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图6是盖板的轴测图;图7是迷宫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通风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盖板、11—连接孔,12—分隔板,13—圆筒形安装座,14—安装端面,15—通风入口;2—迷宫盖板,21—第一油气入口,22—第二油气入口,23—油气分离挡板;3—通风控制阀,31—控制阀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18.参见图1至图8所示的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包括一侧呈浅凹槽的盖板1、设在盖板1的浅凹槽内的迷宫盖板2和通风控制阀3,其特征是:在盖板1的浅凹槽内设有呈“l”形的分隔板12,用于将迷宫盖板下面正在分离的油雾气体与分隔板另一侧的混合气体分开,避免未经分离的油雾气体进入而被燃烧;在盖板1的浅凹槽的右上部位设有圆筒形安装座13,该圆筒形安装座13紧靠分隔板12转角部位的内侧;在分隔板12转角部位的下部设有通风入口15,该通风入口与圆筒形安装座13相通,以便将分离后的油雾气体引入通风控制阀;通风控制阀3安装在圆筒形安装座13上并与其安装端面14紧贴。
19.迷宫盖板2也呈“l”形,其边缘与盖板1的浅凹槽的内止口和分隔板12紧靠,形成封闭的油气分离腔;在迷宫盖板2的下边设有第一油气入口21和第二油气入口22,在迷宫盖板2的下面设有多块油气分离挡板23,形成迷宫结构,以使油雾气体通过该迷宫结构将液滴油与气体分离开。
20.通风控制阀3的上端设有控制阀出口31,所述通风控制阀3的下端与圆筒形安装座13过盈配合;以控制油雾气体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的量。经迷宫结构分离后的气体从通风控制阀进入设置在发动机上的进气通道,再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被燃烧利用。
21.在盖板1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孔11,盖板1通过多颗螺栓与多个连接孔11一一对应配合与油气分离器本体连接紧固。
22.盖板1与分隔板1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材质为塑料或铝合金,通过注塑或铸造方式一体成型。
23.迷宫盖板2与盖板1通过焊接或铆接或螺栓连接。
24.迷宫盖板2和多块油气分离挡板23的材质为塑料,通过注塑成型。
25.通风控制阀3的材质为塑料。


技术特征:
1.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包括一侧呈浅凹槽的盖板(1)、设在盖板(1)的浅凹槽内的迷宫盖板(2)和通风控制阀(3),其特征是:在所述盖板(1)的浅凹槽内设有呈“l”形的分隔板(12);在所述盖板(1)的浅凹槽的右上部位设有圆筒形安装座(13),该圆筒形安装座(13)紧靠分隔板(12)转角部位的内侧;在所述分隔板(12)转角部位的下部设有通风入口(15),该通风入口与圆筒形安装座(13)相通;所述通风控制阀(3)安装在圆筒形安装座(13)上并与其安装端面(14)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迷宫盖板(2)也呈“l”形,其边缘与盖板(1)浅凹槽的内止口和分隔板(12)紧靠,形成封闭的油气分离腔;在所述迷宫盖板(2)的下边设有第一油气入口(21)和第二油气入口(22),在所述迷宫盖板(2)的下面设有多块油气分离挡板(23)形成迷宫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风控制阀(3)的上端设有控制阀出口(31),所述通风控制阀(3)的下端与圆筒形安装座(13)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盖板(1)的边缘设有多个连接孔(11),所述盖板(1)通过多颗螺栓与多个连接孔(11)一一对应配合与油气分离器本体连接紧固。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盖板(1)与分隔板(12)为一体成型的整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迷宫盖板(2)与盖板(1)通过焊接或铆接或螺栓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迷宫盖板(2)和多块油气分离挡板(23)的材质为塑料,通过注塑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通风控制阀(3)的材质为塑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缸体油气分离器盖板结构,包括一侧呈浅凹槽的盖板、设在盖板的浅凹槽内的迷宫盖板和通风控制阀,其特征是:在所述盖板的浅凹槽内设有呈“L”形的分隔板;在所述盖板的浅凹槽的右上部位设有圆筒形安装座,该圆筒形安装座紧靠分隔板转角部位的内侧;在所述分隔板转角部位的下部设有通风入口,该通风入口与圆筒形安装座相通;所述通风控制阀安装在圆筒形安装座上并与其安装端面紧贴。本发明能够规避曲通管外露,在低气温下结冰而被堵塞的情况,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程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3
技术公布日:2021/9/2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