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1-09-29 03: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节流 空调器 装置 空调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制冷空调的压缩机变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多联式空调器技术的发展,系统中的冷媒循坏量的控制工作十分重要。目前使用的流量可变型节流元件有很多,比如说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热力膨胀阀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主要是难以快速做出反应,容易造成制冷系统运行不稳定,而且占地面积比较大,不适应现代空调设计的要求。而电子膨胀阀精度比较高,面积比较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室内中。同时电子膨胀阀可以快速针对流量变化反应,能够实现对冷媒循坏量的合理控制。然而,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节流所产生的噪音使电子膨胀阀的发展面临很大的挑战。冷媒噪声属于空气动力性噪声范畴。空调系统工作时,其内部压力是脉动的。在高压缩比情况下,压缩机排气端周期性的脉动力表现更为明显,这种脉动力使气流的压力和速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其中,管路内的流体通过压缩、膨胀,形成具有一定弹性和一定质量振动系统进而产生噪声,如果压缩波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则产生共振,振动系统为气体则为气柱共振。通过制冷剂通道传入室内换热器,当流体传递到系统中的缩口截面时,流体的压力和流速会发生变化产生各种噪声,由于电子膨胀阀调节范围大,不稳定的因素,一般采用电子膨胀阀节流安装方式,因前后气压差异大、气泡成核严重,导致空调运行过程中噪音比较大,影响到用户的使用感觉。
3.其中,冷媒噪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液流声和气流声这两个方面,尤其是液流声产生的冷媒噪声较多,但是,这两种冷媒噪声比较容易隔离和消弱。难点于沸水声和啸叫声,一旦遇到沸水声和啸叫声的情形,解决起来相当困难。
4.目前解决大多数的解决方法有:1、针对液流声在分流、集液、扩缩部位、弯曲部位等有突变位置加阻尼块进行消声,阻尼块粘贴在有突变位置,如毛细管与过滤器连通位置、蒸发器分流器、集液器等位置,但此方法治标不治本,不同冷量段的机型仍有噪音传递进室内;2、针对沸水声是通过是改进电子膨胀阀结构以及对阀针进行优化或者在节流点的时候加一个过滤网,减少流场的压力变化,但对于相对成熟的电子膨胀阀,厂家可对其优化的空间较少,难度较大;3、针对啸叫声是通过在在电子膨胀阀前加入一小段毛细管,让制冷剂经过2次节流再达到低压,这样就避免了空调器在制热运行时高压制冷剂对节流装置的冲击,电子膨胀阀前后压缩比减小,可有效抑制啸叫声的产生,但对于多联机系统中,各路系统冷媒流量不一致,通过在在电子膨胀阀前加入一小段毛细管仍难以抑制啸叫声产生的噪音。因此,现有技术方案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冷媒噪声。
5.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6.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以解决冷媒噪声难以从根本上进行消除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8.一种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
9.第一节流降压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降压管以及第三节流降压管;
10.其中,
11.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
12.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连通;
1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连通。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
15.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以及第三过滤器
16.其中,
17.所述第一过滤器与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远离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通;
18.所述第二过滤器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之间;
19.所述第三过滤器连通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之间。
2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第一过渡管,所述第一过渡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连通,所述第一过渡管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
2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第一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管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
2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
23.第二管路、第三管路、第四管路与第五管路;
24.其中,
25.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二过滤器之间;
26.所述第三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第三过滤器之间;
27.所述第四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二过滤器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之间;
28.所述第五管路连通在所述第三过滤器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之间。
2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节流装置还包括:
30.第二过渡管与第三过渡管;
31.所述第二过渡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远离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一端连通;
32.所述第三过渡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远离所述第三过滤器的一端连通。
3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与所述第一过渡管均为毛细管。
34.基于同样的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室外冷凝器、压缩机、第一室内蒸发器、第二室内蒸发器以及所述的节流装置;
35.其中,所述节流装置靠近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冷凝器连通,所
述节流装置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和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远离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远离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连通;所述压缩机远离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冷凝器远离所述节流装置的一端连通。
3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37.第一高压截止阀、第二高压截止阀、第一低压截止阀与第二低压截止阀;
38.所述第一高压截止阀连通在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之间;
39.所述第二高压截止阀连通在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之间;
40.所述第一低压截止阀连通在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41.所述第二低压截止阀连通在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之间。
4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所述四通阀分别独立地连通所述第一低压截止阀、所述第二低压截止阀、所述压缩机以及所述室外冷凝器。
4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降压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降压管以及第三节流降压管;其中,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连通;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路电子膨胀阀前后分别设置第一节流降压管、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这样,在制冷时,通过这种节流方式可以让冷媒先流过第一节流降压管,再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从而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变化,最后再次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与第三节流降压管降压,使冷媒声消除。同样的,在制热时,冷媒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与第三节流降压管降压后,再经过电子膨胀阀,降低电子膨胀阀的压力,从而消除噪音源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难以抑制的冷媒噪声从根本上进行消除。
附图说明
44.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4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节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调器的制冷原理图。
4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空调器的制热原理图。
48.附图中各标记:1、室外冷凝器;2、压缩机;3、第一室内蒸发器;4、第二室内蒸发器;5、第一高压截止阀;6、第二高压截止阀;7、第一低压截止阀;8、第二低压截止阀;9、四通阀;10、节流装置;101、第一过滤器;102、第一节流降压管;103、第一电子膨胀阀;104、第二电子膨胀阀;105、第二节流降压管;106、第三节流降压管;107、第一过渡管;108、第二过滤器;109、第三过滤器;110、第一管路;111、第二管路;112、第三管路;113、第四管路;114、第五管路;11、第二过渡管;12、第三过渡管。
具体实施方式
49.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因为多连接系统分流复杂,需通过电子膨胀阀将合适的冷媒分配至各个系统中,从而满足各个系统的平衡稳定,因此存在n个内机系统,则外机则存在n个电子膨胀阀,因此系统中的不稳定因素导致系统气泡成核的问题严重,多个电子膨胀阀产生的噪音能量通过叠加传递进室内,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5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针对多联机系统的冷媒异音源头进行改造,通过对该系统的节流部件进行改进,将毛细管分两端分别置于各路电子膨胀阀前后,制冷时,通过这种节流方式可以让冷媒先流过毛细管,再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从而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变化,最后再次经过毛细管降压,使冷媒声消除,同样的制热时,冷媒经过毛细管降压后,再经过电子膨胀阀,降低电子膨胀阀的压力,消除噪音源头。
51.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2.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53.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4.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以下以一种节流装置应用于多联机两个内机系统(一拖二系统)的空调器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5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室外冷凝器1、压缩机2、第一室内蒸发器3、第二室内蒸发器4、第一高压截止阀5、第二高压截止阀6、第一低压截止阀7、第二低压截止阀8、四通阀9以及节流装置10。其中,所述节流装置10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冷凝器1连通,所述节流装置10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连通,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远离所述节流装置10的一端、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远离所述节流装置10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压缩机2连通,所述压缩机2远离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的一端与所述室外冷凝器1远离所述节流装置10的一端连通。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装置10包括:第一过滤器101、第一节流降压管102、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第二过滤器108、第三过滤器109、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以及第三节流降压管106。需要说明的是,节流装置10靠近第一节流降压管102的一端与室外冷凝器1连通。
57.具体地,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靠近所述第一过滤器1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01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远离所述第一过滤器10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
压管10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08和所述第三过滤器10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过滤器108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109连通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之间。
58.所述第一高压截止阀5连通在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与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之间,所述第二高压截止阀6连通在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之间,所述第一低压截止阀7连通在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与所述压缩机2之间,所述第二低压截止阀8连通在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与所述压缩机2之间。所述四通阀9分别独立地连通所述第一低压截止阀7、所述第二低压截止阀8、所述压缩机2以及所述室外冷凝器1,也就是说,所述室外冷凝器1、所述压缩机2与所述低压室内蒸发器通过所述四通阀9连通。
59.当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经所述压缩机2压缩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在室外冷凝器1内放热降温变为低温高压的气液冷媒并经冷凝器出口管进入所述节流装置10,首先,冷媒经过所述第一过滤器101进入第一节流降压管102实行第一次降压节流,然后使冷媒分成两路分别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通过对内机换热情况计算后,调节电子膨胀阀的开度,以保证两个系统的流量稳定,两个系统的冷媒在节流后再分别经过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以再次降压节流,使冷媒的声音得以消除,再经过所述第一高压截止阀5与所述第二高压截止阀6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进行换热,从而杜绝了冷媒音的产生,蒸发后的冷媒经所述压缩机2压缩进入所述室外冷凝器1,以此形成制冷循环。
60.当空调器切换至制热模式时,经所述压缩机2压缩的高温高压制冷剂通过第一低压截止阀7、所述第二低压截止阀8分别进入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与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里的换热器内放热降温,以变为低温高压的气液冷媒,此时的低温高压的气液冷媒经分为两路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进行第一次降压节流,从而降低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时的冷媒压力,以抑制冷媒噪音的产生,然后再分别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调节开度流量,从而保证整机系统的稳定,经过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二次节流后,冷媒由二路合并为一路后再进入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以进行再次降压,消除系统的冷媒噪音,其后再回到所述室外冷凝器1换热形成制热循环。
61.其中,因电子膨胀阀属于高精度仪器,制冷或制热时,通过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前安装所述第一过滤器101,以防止杂物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从而能够保证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调节精度,另外,所述第一过滤器101也具有一定的节流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过滤器108与所述第三过滤器109的功能与所述第一过滤器101的功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62.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各路电子膨胀阀(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4)前后分别设置第一节流降压管102、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与第三节流降压管106,这样,在制冷时,通过这种节流方式可以让冷媒先流过第一节流降压管102,再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节流,从而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变化,最后再次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与第三节流降压管106降压,使冷媒声消除。同样的,
在制热时,冷媒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与第三节流降压管106降压后,再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4,降低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第二电子膨胀阀104的压力,从而消除噪音源头。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种难以抑制的冷媒噪声从根本上进行消除,例如夜流声、气流声、沸水声、啸叫声均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去除,并能保证系统稳定的运行。另外,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传统的认为方式增加隔音棉、阻尼块等治标不治本的方式,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6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多联机系统来说,一般可以包括2

5个内机系统,且内机系统的数量与电子膨胀阀的数量相对应,而电子膨胀阀的数量则与节流降压管105的数量向对应。本实施例仅仅以一拖二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若为一拖三系统,则相应地增加电子膨胀阀与节流降压管的数量即可,也就是说,电子膨胀阀的数量不限于2个,可以是2个以上,其原理与一拖二系统的原理一样,因而在此便不再赘述。
64.请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装置10还包括:第一过渡管107,所述第一过渡管107远离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连通,所述第一过渡管107靠近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连通。具体地,通过在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之后连接所述第一过渡管107,以使流入两相的冷媒流动充分发展,从能够而减少压力脉动波动幅度。
65.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装置10还包括:第一管路110,所述第一管路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渡管107连通,所述第一管路110远离所述第一过渡管107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连通。具体地,经过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的冷媒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10分流至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例如,在一拖二系统中,所述第一管路110可以是三通管,冷媒经过所述三通管分流成两路分别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
66.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装置10还包括:第二管路111与第三管路112,所述第二管路111连通在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08之间,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103与所述第二过滤器108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11连通。所述第三管路112连通在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与所述第三过滤器109之间,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104与所述第三过滤器109通过所述第三管路112连通。
67.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装置10还包括:第四管路113与第五管路114,所述第四管路113连通在所述第二过滤器108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之间,所述第二过滤器108通过所述第三管路112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连通。所述第五管路114连通在所述第三过滤器109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之间,所述第三过滤器109通过所述第五管路114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连通。
68.请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的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节流装置10还包括:第二过渡管11与第三过渡管12,所述第二过渡管1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远离第二过滤器108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室内蒸发器3与所述第一高压截止阀5通过所述第二过渡管11连通。所述第三过渡管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远离第三过滤器109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室内蒸发器4与所述第二高压截止阀6通过所述第三过渡管12连通。
6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102、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105、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106与所述第一过渡管107均为毛细管,以毛细管作为安装材料,其具有结构简单、造假低廉且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7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节流装置及空调器,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第一节流降压管、第一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节流降压管以及第三节流降压管;其中,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连通;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连通;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远离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降压管连通;其中,制冷时,冷媒通过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进行第一次降压节流,并分成两路分别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第二电子膨胀阀,冷媒通过所述电子膨胀阀调节后进入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以进行第二次降压节流;制热时,冷媒通过所述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进行第一次降压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冷媒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和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后两路合并为一路进入所述第一节流降压管以进行第二次降压节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路电子膨胀阀前后分别设置第一节流降压管、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这样,在制冷时,通过这种节流方式可以让冷媒先流过第一节流阀,再经过电子膨胀阀节流,从而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减缓电子膨胀阀的压力变化,最后再次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降压,使冷媒声消除。同样的,在制热时,冷媒经过第二节流降压管和第三节流降压管降压后,再经过电子膨胀阀,降低电子膨胀阀的压力,从而消除噪音源头。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难以抑制的冷媒噪声从根本上进行消除。
71.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