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制冷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09-10 19:5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冷设备 操作 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和操作制冷设备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制冷单元通常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这些装置串联连接且被制冷剂流过。环境空气在冷凝器上流过以冷却冷凝器中的经加压的制冷剂,并且待冷却的空气或水在蒸发器上流过以将热量传递到蒸发器中的制冷剂,从而冷却空气。
3.压缩机的部件在使用期间会变热,并需要冷却。来自冷凝器的制冷剂可以被动地驱动到压缩机,并且用于冷却压缩机的部件。但是,在某些条件下,被引导至压缩机的制冷剂的量可能不足以冷却压缩机的部件。为了克服该问题,以前考虑的操作制冷单元的方法依赖于脱离最有效的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制冷剂回路的制冷设备,所述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压缩机风扇和驱动所述压缩机风扇的马达;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下游,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器和过冷器;膨胀阀,所述膨胀阀设置在所述冷凝装置的下游;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在所述膨胀阀与所述压缩机之间;主制冷剂管线,所述主制冷剂管线以环路串联的方式流体地连接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装置、所述膨胀阀和所述蒸发器;以及马达冷却管线,所述马达冷却管线包括马达冷却阀,所述马达冷却管线将所述过冷器流体地连接至所述马达,以从所述主制冷剂管线中分出制冷剂来冷却所述马达,其中,所述马达冷却管线进一步在位于所述压缩机风扇的上游的返回点处连接至所述主制冷剂管线,以使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风扇处返回到所述主制冷剂管线;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还包括旁通管线,所述旁通管线将所述冷凝器的出口流体地连接至所述膨胀阀以绕过所述过冷器,其中,所述旁通管线包括旁通阀,以便选择性地允许所述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制冷剂绕过所述过冷器。
5.所述压缩机可以包括逆变器。所述过冷器可以通过包括逆变器冷却阀的逆变器冷却管线而连接至所述逆变器,并且其中所述逆变器冷却管线进一步在所述返回点处连接至所述主制冷剂管线,以便将制冷剂在所述压缩机风扇处从所述逆变器引导至主制冷剂管线。
6.所述制冷设备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旁通阀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逆变器冷却阀的打开和关闭。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马达冷却阀的打开和关闭。可以存在附加控制器,所述附加控制器与所述压缩机结合在一起,并且所述附加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马达和所述逆变器的操作,并且控制所述马达冷却阀、所述逆变器冷却阀和/或所述膨胀阀的打开和关闭。
7.所述旁通阀可以是调节阀。所述控制器可以被配置为控制所述旁通阀以控制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制冷剂的流量。
8.所述制冷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离开所述过冷器的制冷剂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所述返回点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其中,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压力参数和来自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压力参数,并且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参数和所述第二压力参数控制所述旁通阀。
9.所述制冷设备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和第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离开所述过冷器的制冷剂的压力,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所述压缩机的入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所述压缩机出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所述控制器被布置成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第一压力参数、来自于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第二压力参数、和来自于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第三压力参数。所述控制器可以被布置成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参数、所述第二压力参数和所述第三压力参数控制所述旁通阀。
10.所述压缩机可以是包括第一级压缩机风扇和第二级压缩机风扇的双级压缩机,并且其中所述返回点位于所述第一级压缩机风扇和所述第二级压缩机风扇之间。
11.根据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操作上文所述的制冷设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从过冷器输送到压缩机;以及响应于判定没有足够的制冷剂从过冷器输送到压缩机,控制所述旁通阀以增加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制冷剂的流量。
12.从过冷器输送到压缩机的制冷剂可以涉及从过冷器通过马达冷却管线输送到压缩机马达以冷却所述马达的制冷剂。
13.增加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制冷剂的流量可以包括:打开所述旁通阀,或逐渐增加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开口的尺寸。
14.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可以包括:监测与所述过冷器的出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有关的第一压力参数;监测与压缩机风扇上游的返回点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有关的第二压力参数;以及基于所述第一压力参数和所述第二压力参数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
15.所述第二压力参数可以涉及位于双级压缩机的第一级压缩机风扇和第二级压缩机风扇之间的返回点处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
16.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可以包括:计算与所述第一压力参数和所述第二压力参数之间的差有关的差值参数;将所述差值参数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述差值参数低于所述第一阈值,则判定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
17.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判定是否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响应于判定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减少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制冷剂的流。
18.减少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制冷剂的流量可以包括:关闭所述旁通阀,或逐渐减小通过所述旁通阀的开口的尺寸。
19.判定是否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可以包括:将所述差值参数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如果所述差值参数高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判定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所述压缩机。
20.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可以相同。
21.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除了相互排斥的情况以外,关于以上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描述的特征或参数可以应用于任何其他方面。此外,除了相互排斥的情况以外,本文描述的任何特征或参数可以应用于任何方面和/或与本文描述的任何其他特征或参数组合。
附图说明
22.现在将仅以举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来描述实施例,在附图中:
23.图1示出了示例性制冷设备的示意图;和
24.图2和图3是示出操作制冷设备的示例性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图1示出了包括制冷剂回路的示例性制冷设备10。制冷剂回路包括压缩机12、冷凝装置14、膨胀阀16和蒸发器18,它们通过主制冷剂管线11彼此串联且按上述顺序地流体连接,其中蒸发器连接到压缩机12以形成回路。
26.压缩机12在该示例中是包括第一级压缩机风扇20和第二级压缩机风扇22的双级压缩机。在其他示例中,压缩机可以仅具有一级,或者压缩机可以具有多于两级。
27.压缩机12包括马达24,该马达24被配置为驱动第一级压缩机风扇20和第二级压缩机风扇22。马达24连接至逆变器26,该逆变器26被配置为控制马达24的速度。
28.冷凝装置14设置在压缩机12的下游,并且包括两个冷凝级。在第一级,冷凝装置14包括冷凝器28,并且在第二级,冷凝装置14包括过冷器30。过冷器30设置在冷凝器28的下游。
29.膨胀阀16设置在冷凝装置14的下游,并且蒸发器18设置在膨胀阀16与压缩机12之间。
30.在压缩机12与冷凝装置14之间设置有止回阀32,该止回阀32被配置为确保制冷剂从压缩机12流到冷凝器28,并且不允许制冷剂沿相反的方向从冷凝器28流到压缩机12。
31.冷却管线34将过冷器30直接流体连接至压缩机12,以将过冷却的制冷剂提供给压缩机12,从而冷却该压缩机12。在该示例中,冷却管线34从将过冷器30连接至膨胀阀16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分出过冷却的制冷剂,并将分出的制冷剂引导至压缩机12。
32.在压缩机12内,冷却管线34被分成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马达冷却管线36将过冷器30流体地连接到马达24,使得过冷却的制冷剂被引导至马达24并且被允许膨胀以通过热传递来冷却马达24。逆变器冷却管线38将过冷器30流体地连接到逆变器26,使得过冷的制冷剂被引导至逆变器26并且被允许膨胀以通过热传递来冷却逆变器。
33.马达冷却管线36包括马达冷却阀37,该马达冷却阀37被配置为控制通过马达冷却管线36到马达24的制冷剂的流量。逆变器冷却管线38包括逆变器冷却阀39,该逆变器冷却阀39被配置为控制通过逆变器冷却管线38到逆变器26的制冷剂的流量。
34.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在第一级压缩机风扇20与第二级压缩机风扇22之间的返回点40处又连接至主制冷剂管线11,使得位于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中的被分出的制冷剂在分别用于冷却所述马达24和逆变器26之后,重新汇入主制冷剂管线11。流经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的可能的最大制冷剂流量(即,如果马
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完全打开)取决于返回点40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以及过冷器30出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返回点40处的压力必须比过冷器30的出口处的压力低至少阈值量,以便被动地驱动过冷的制冷剂通过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到返回点40(即,必须存在足够高的压力差以驱动制冷剂通过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
35.阈值量可以是绝对阈值,或者可以取决于压缩机12上的负载。
36.在压缩机是包括一个压缩机风扇的单级压缩机的示例中,马达冷却管线和逆变器冷却管线可以连接到压缩机风扇的上游的主制冷剂管线(即,返回点可以位于压缩机风扇的上游)。
37.冷凝器28的出口通过旁通管线42也流体地连接到膨胀阀16上游的主制冷剂管线11。旁通管线42被布置成允许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至少一些制冷剂绕过过冷器30,使得一些制冷剂直接从冷凝器28流到过冷器30与膨胀阀16之间的主制冷剂管线11。
38.旁通管线42包括旁通阀44,该旁通阀44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以便控制通过旁通管线42的制冷剂的流量。
39.控制器50连接到旁通阀44、马达冷却阀37、逆变器冷却阀39和膨胀阀16。控制器50被配置为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这些阀,从而控制通过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的流。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存在附加控制器,该附加控制器与压缩机结合在一起,并且被配置为控制马达冷却阀和逆变器冷却阀。控制器50或附加控制器还可以在使用中控制逆变器和压缩机的操作。
40.旁通阀44、马达冷却阀37、逆变器冷却阀39和膨胀阀16在该示例中是调节阀,使得控制器50可以改变每个阀的开口的尺寸,从而精确地控制通过这些阀的制冷剂的流量。在其他示例中,这些阀可以是双态阀,该双态阀可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但不能控制开口的尺寸,并因此不能直接控制通过这些阀的流量。在一些示例中,阀可以是双态阀和调节阀的任何组合。
41.因此,控制器50在该示例中被配置为控制旁通阀44、马达冷却阀37、逆变器冷却阀39和膨胀阀16,从而在使用中精确地控制通过旁通管线42、马达冷却管线36、逆变器冷却管线38和主制冷剂管线11的制冷剂的流量。
42.在该示例中,制冷设备10还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52,该第一压力传感器52被布置成监测在过冷器30的出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制冷设备10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54和第三压力传感器55,该第二压力传感器54被布置成监测第一压缩机风扇20上游(即入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压力,该第三压力传感器55被布置成监测第二压缩机风扇22下游(即出口处)的压力。控制器50基于由第二压力传感器54监测的压力和由第三压力传感器55监测的压力来计算返回点40处的制冷剂的压力。将返回点40处的制冷剂压力(p
r
)计算为:第一压缩机风扇20的入口处的制冷剂压力(p1)乘以第二压缩机风扇的出口处的制冷剂压力(p2)的乘积的平方根(即,)。
43.在压缩机是具有一个压缩机风扇的单级压缩机的示例中,第二压力传感器可以被布置成监测压缩机风扇上游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压力,并且可以不存在第三压力传感器。在其他示例中,传感器可以是能够输出指示制冷剂压力的参数的任何传感器,例如温度传
感器。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存在被布置成直接监测返回点40处的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44.控制器50被布置成监测从第一压力传感器52接收的第一压力参数,该第一压力参数与在过冷器30下游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或在冷却管线34处的制冷剂的压力有关。控制器被布置成监测从第二压力传感器54接收的第二压力参数,该第二压力参数与在返回点40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有关。控制器50被配置为基于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来控制旁通阀44。下面将参考图2和图3更详细地描述该过程。
45.制冷设备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被布置成监测冷凝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过冷器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和/或膨胀装置下游处的制冷剂温度。
46.制冷设备10在旁通阀44关闭的正常条件下操作,使得所有的制冷剂都通过过冷器30。在压缩机12中压缩气化的制冷剂,从而对制冷剂加压,由此提高制冷剂的温度。例如,对于室外环境温度为35℃,经气化的制冷剂可以以约2.7bar(270kpa)的压力和6℃的温度进入压缩机,并且以约10bar(1000kpa)的压力和50℃的温度离开压缩机。因此,返回点40处的压力被计算为:制冷剂以气相离开压缩机12。
47.制冷剂穿过冷凝装置14,在该冷凝装置14中,制冷剂首先通过冷凝器28,以通过向环境空气的热传递来冷凝制冷剂。制冷剂以液态形式从冷凝器28的出口排出。然后,制冷剂通过过冷器30,在该过冷器30处制冷剂被进一步冷却。由于小通道中的大质量流,制冷剂穿过冷凝器28和过冷器30存在压力损失。例如,制冷剂可以以10bar(1000kpa)(与离开压缩机12的制冷剂相同的压力)进入冷凝器,并且可能穿过冷凝器28损失0.5bar(50kpa)的压力。冷凝剂穿过过冷器30可能进一步损失1.5bar(150kpa)的压力,使得冷凝剂以8bar(800kpa)的压力离开过冷器30,这在返回点40与过冷器30的出口之间留下2.8bar(280kpa)的压力差,通过打开相应的马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所述2.8bar的压力差足以使制冷剂流过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
48.然后,制冷剂流过膨胀阀16,制冷剂被使得在该膨胀阀16中膨胀。这降低了制冷剂的压力,并因此进一步降低了温度,使得制冷剂比待冷却的水或空气的温度更冷。例如,膨胀阀16下游的制冷剂的压力可以是2.7bar(270kpa),并且膨胀阀16下游的制冷剂的温度可以是6℃。
49.膨胀阀16中的开口可以是可变的,使得穿过膨胀阀的制冷剂的压降可以改变,并且因此穿过膨胀阀的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可以改变。可以控制开口的尺寸以确保离开膨胀阀16并因此进入蒸发器18的制冷剂的温度维持恒定,从而使得制冷设备10的制冷能力维持恒定。
50.然后,膨胀阀16下游的制冷剂被引导至蒸发器18,在该蒸发器18处,在待冷却的空气或水与冷却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制冷剂蒸发,使得制冷剂以气相离开蒸发器18,并且使空气被冷却。
51.在使用期间,马达24和逆变器26被加热,并且必须被冷却。控制器50控制马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以控制分别流向马达24和逆变器26的过冷的制冷剂的流。
52.在环境温度低(例如0℃)的操作条件下,即使马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完全打开,从过冷器30到压缩机12的制冷剂的流量也可能不足以冷却所述马达24和逆变器26。在这种操作条件下,旁通阀44可以被打开以使得能够对压缩机有更大的制冷剂供应,如下文所解释的。
53.图2和图3是示出操作示例性制冷设备10以根据需要来调节输送到压缩机12的制冷剂的量的方法的流程图。当制冷设备10正经历异常状况时,可以使用此方法。
54.例如,当环境温度低,例如10℃时,可能发生这种状况。压缩机出口压力可以是5.8bar(580kpa),膨胀阀16下游的制冷剂压力可以是2.7bar(270kpa),并且在压缩机入口处的制冷剂温度可以是30℃。因此,返回点40处的压力为在穿过冷凝器28和过冷器30有相同的压降,且压降总计为2bar(200kpa)的情况下,过冷器30的出口处的压力为:5.8bar

2bar=3.8bar(380kpa),使得返回点40与过冷器30的出口之间的压力差将为

0.2bar(

20kpa)。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马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完全打开,也没有制冷剂传递到马达24和逆变器26以进行冷却。在这种情况下,环境空气的低温意味着穿过冷凝器28和过冷器30存在很大的压力损失,使得即使在马达冷却阀37和逆变器冷却阀39完全打开的情况下,冷却管线34与返回点40之间的压力差不足以驱动足够的制冷剂到马达24和逆变器26。因此,马达24和逆变器26的冷却可能不足,使得这些部件可能过热,潜在地导致损坏或故障。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打开旁通阀44来增加冷却管线34与返回点40之间的压力差。这允许制冷剂绕过过冷器30,从而在冷凝器28的出口与冷却管线34之间存在较小的压降。
55.图2示出了操作制冷设备10以克服这些状况的方法200。
56.在步骤202中,该方法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从过冷器30下游的主制冷剂管线输送到压缩机12(例如,不足以冷却马达24和逆变器26)。
57.如果判定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则该方法前进至步骤204,在该步骤204中,控制旁通阀44打开以增加通过旁通阀44的制冷剂的流量。增加通过旁通阀44的制冷剂的流量,减少了通过过冷器30的制冷剂的流量,使得过冷器30与膨胀阀16之间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增加。这是因为更少的制冷剂经历穿过过冷器30的压力损失。
58.增加在冷却管线34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意味着制冷剂管线34与返回点40之间的压力差增加,从而有更多的制冷剂被驱动通过马达冷却管线36和逆变器冷却管线38。
59.在该示例中,旁通阀44是调节阀,并且在步骤204中,旁通阀44被逐渐打开,并且该方法返回到步骤202以判定是否仍然存在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这生成负反馈环路。在其他示例中,根据对压缩机12的制冷剂不足供应的程度,可以控制旁通阀打开特定量。
60.如果有足够的制冷剂被供应到压缩机12,则该方法在步骤206中判定是否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如果没有输送过多的制冷剂,并且被输送的制冷剂没有不足,则正在被输送的制冷剂的水平处于所需的设定点。然后,该方法前进至步骤208,在步骤208中,对旁通阀44不进行任何改变,并且该方法返回至步骤202。
61.如果判定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则该方法前进至步骤210以减小通过旁通阀44的制冷剂的流量(例如,这通过减小旁通阀44中的开口的尺寸,或关闭旁通阀44而实现)。如果旁通阀44已经关闭,则制冷设备10可以返回到正常操作,在正常操作中旁通阀44是关闭的。然后,该方法返回到步骤202。
62.图3详细示出了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过多的制冷剂或恰好足够的制冷剂
被输送到压缩机12的示例性方法。这是通过监测从冷却管线34到返回点40的压力差来判定的。理想地,压力差将落在设定范围内或落在设定点上,在设定范围内或设定点上,将判定有恰好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设定范围可以是可接受的压力差的绝对范围,或者设定范围可以变化并且可以基于压缩机12上的负载来计算。
63.在下面描述的方法中,控制器50被配置为将压力差维持在设定范围内,该设定范围被限定在下限阈值和上限阈值之间。
64.在阈值取决于压缩机12上的负载的示例中,控制器50可以通过监测压缩机负载并从查找表中查找对应的阈值来实时地确定阈值。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基于压缩机负载使用公式来计算阈值。例如,压缩机负载为30%时的最小阈值压力可以为0.2bar(20kpa),而压缩机负载为100%时的最小阈值压力可以多次高达1bar(100kpa)。
65.在步骤220中,该方法包括监测第一压力参数,该第一压力参数与在过冷器30的出口处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有关。这可以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52来监测。
66.在步骤222中,该方法包括监测第二压力参数,该第二压力参数与在返回点40处(即,在第一级压缩机风扇20和第二级压缩机风扇22之间)的主制冷剂管线11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有关。这可以用第二压力传感器54监测。在压缩机是仅具有一个压缩机风扇的单级压缩机的示例中,第二压力参数可以与压缩机风扇上游的主制冷剂管线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相关。
67.该方法基于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在步骤224至步骤234中判定是否没有足够的制冷剂、恰好足够的制冷剂或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
68.在步骤224中,该方法包括计算与第一压力参数和第二压力参数之间的差有关的差值参数。该差值参数将指示过冷器30的出口(即,冷却管线34)与压缩机的返回点40之间的制冷剂的压力差。
69.在步骤226中,将差值参数与下限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定该差值参数是否低于下限阈值。如果差值参数低于下限阈值,则在步骤228中判定过冷器30与返回点40之间的压力差不够高,以致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以将其冷却。如果差值参数不低于下限阈值(即,差值参数高于下限阈值),则该方法前进至步骤230。
70.在步骤230中,将差值参数与第二上限阈值进行比较,并判定该差值参数是否高于上限阈值。如果差值参数高于上限阈值,则在步骤232中判定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如果差值参数低于或等于上限阈值,则差值参数必须在设定范围内,从而在步骤234中判定有恰好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12。
71.在理想压力差是设定点而不是设定范围的示例中,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可以相同,从而仅在差值参数等于阈值或设定点时判定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在这样的示例中,如果差值参数高于阈值,则判定有过多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并且如果差值参数低于阈值,则判定没有足够的制冷剂被输送到压缩机。
72.在该示例中,实施该方法的控制器50以负反馈环路控制旁通阀44以逐渐地增加或减小通过旁通阀44的流量,从而将压缩机12的冷却维持在期望点。
73.尽管已经描述了基于在过冷器30的出口处和返回点40处的所监测的压力来判定输送到压缩机的制冷剂是否不足或过多,但是这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确定,例如通过监测通过冷却管线、马达冷却管线和/或逆变器冷却管线的流体的流量,或者通过监测马达24的
温度和逆变器26的温度以推断,如果马达温度升高到高于阈值,则是存在没有足够的制冷剂。
74.将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在不脱离本文描述的概念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进。除非相互排斥的情况,否则任何特征都可以单独地使用或与任何其他特征组合使用,并且本公开扩展到并且包括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的所有组合和子组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