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冰箱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制冷 冰箱 装置
冰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冰箱设置了至少两个变温室,以满足用户对冰箱多功能分区的需求。

具体地,所述至少两个变温室的变温内胆单独设置,或者两个变温室与冷冻室共用冷冻内胆。现有技术中,箱体内设置分别连通冷冻蒸发器室与所述至少两个变温室的变温出风道,并在所述变温出风道上设置控制其通断的风门,以选择性给所述至少两个变温室提供冷量。而连通所述冷冻蒸发器室与冷冻室的冷冻送风道内未设置风门,一直处于连通状态,故,在需要给所述至少两个变温室中的任意一个提供冷量时,均会同步给所述冷冻室提供冷量,导致冷量的浪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冰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冰箱,具有沿上下方向相邻设置的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所述冰箱包括变温内胆、将所述变温内胆内的储藏空间沿前后方向分隔为储物间室以及变温蒸发器室的变温风道组件、将所述储物间室沿上下方向分隔为所述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的隔热板;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具有与所述上变温室相连通的上出风通道、与所述下变温室相连通的下出风通道、连通所述上出风通道以及所述下出风通道的变温风道、设于所述变温风道内的风机、设于所述变温风道内且分设于所述风机的相对两侧的两个风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两个风门靠近所述风机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变温风道组件包括前盖板、连接于所述前盖板后侧的风道泡沫板、位于所述风道泡沫板后侧的后盖板,所述后盖板与所述风道泡沫板之间共同形成所述变温风道,所述上出风通道以及所述下出风通道贯穿所述前盖板以及风道泡沫板形成,所述后盖板上与所述风机相对应的位置处贯穿设有进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盖板的底端与所述变温内胆之间具有与所述变温蒸发器室的底部相连通的回风间隙;所述前盖板上与所述上变温室的下侧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上回风口,所述风道泡沫板上贯穿设有连通所述上回风口与所述回风间隙的上回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盖板的底端与所述变温内胆之间具有与所述变温蒸发器室的底部相连通的回风间隙;所述前盖板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变温内胆间隔设置的延伸边,所述延伸边与所述变温内胆共同形成连通所述下变温室与所述回风间隙的下回风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变温蒸发器室内设有变温蒸发器,所述后盖板上与所述变温蒸发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绝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热板为pe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风机设于所述上出风通道与所述上回风通道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包括上板、下板、位于上板与下板之间的保温层;所述冰箱还包括贴设于所述上板下侧的上补偿加热丝、设于所述变温内胆底部外侧的下补偿加热丝,所述上补偿加热丝设置为在所述上变温室自冷冻模式向冷藏模式切换时启动,所述下补偿加热丝设置为在下变温室自冷冻模式向冷藏模式切换时启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冰箱还包括第一制冷间室以及第二制冷间室,所述上变温室以及所述下变温室位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的下侧,所述第一制冷间室、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位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第一制冷间室、第二制冷间室中的一个为冷藏室,另一个为冷冻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在一个变温内胆内侧形成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能够在变温内胆内设置给所述上变温室和下变温室提供冷量的变温蒸发器以及选择性给所述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送风的变温风道组件,减少了所述变温风道组件以及变温蒸发器占用的保温层的空间,不会影响所述冰箱的保温效果,且能够单独给所述上变温室以及下变温室提供冷量,防止冷量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冰箱中的变温室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的有关制冷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的有关制冷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请参照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冰箱100,包括变温室1,所述变温室1包括沿上下方向相邻设置的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给所述冰箱100提供冷量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给所述上变温室11与所述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的变温蒸发器2,即,设置独立给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所述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的变温蒸发器2,能够单独给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防止冷量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所述制冷系统,除所述变温蒸发器2以外的其他部件及它们之间的连接结构(如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均可沿用现有的制冷系统中的相应的部件以及连接结构,于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冰箱100包括箱体(未标号)、设于所述箱体内的变温内胆3、将所述变温内胆3内的储藏空间沿前后方向分隔为储物间室(未标号)以及变温蒸发器室的变温风道组件4、将所述储物间室沿上下方向分隔为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所述下变温室12的隔热板5,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具有与所述上变温室11相连通的上出风通道41、与所述下变温室12相连通的下出风通道42、连通所述上出风通道41以及所述下出风通道42的变温风道43、设于所述变温风道43内的风机44、设于所述变温风道43内且分设于所述风机44的相对两侧的两个风门。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100在一个变温内胆3内侧形成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能够在变温内胆3内设置给所述上变温室11和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的变温蒸发器2以及选择性给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送风的变温风道组件4,减少了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以及变温蒸发器2占用的保温层的空间,不会影响所述冰箱100的保温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两个所述风门分别为控制所述变温风道43与上变温室11的通断的上风门45、控制所述变温风道43与下变温室12的通断的下风门46。

在上变温室11需要制冷而下变温室12不需要制冷时,打开上风门45关闭下风门46,风机44启动时,变温蒸发器2产生的冷量向上经位于所述风机44上部的变温风道43、上出风通道41进入所述上变温室11内,给所述上变温室11提供冷量;在所述下变温室12需要制冷而上变温室11不需要制冷时,打开下风门46关闭上风门45,风机44启动时,变温蒸发器2产生的冷量向下经位于所述风机44下部的变温风道43、下出风通道42进入所述下变温室12内,给所述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在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所述下变温室12均需要制冷时,打开上风门45以及下风门46,风机44启动时,变温蒸发器2产生的冷量经所述风机44分别向上经变温风道43、上出风通道41进入所述上变温室11内,经变温风道43、下出风通道42进入所述下变温室12内,给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即,通过在变温风道43内设置上风门45以及下风门46,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性给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通用性更强。

具体地,所述上风门45、下风门46均靠近所述风机44设置,在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所述下变温室12中仅有一个需要制冷时,能够减少蒸发器产生的冷量的流失,且能够增大冷风进入对应的需要制冷的变温室1的速度,达到节能且快速制冷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包括前盖板47、连接于所述前盖板47后侧的风道泡沫板48、位于所述风道泡沫板48后侧的后盖板49,所述后盖板49与所述风道泡沫板48之间共同形成所述变温风道43,所述上出风通道41以及所述下出风通道42贯穿所述前盖板47以及风道泡沫板48形成,所述后盖板49上与所述风机44相对应的位置处贯穿设有进风口491,所述进风口491连通所述变温风道43与所述变温蒸发器室,在所述风机44启动时,所述变温蒸发器2产生的冷量经所述进风口491进入所述变温风道43内。

同时,设置所述风道泡沫板48,将所述变温风道43与所述储藏空间隔离开,增强所述储藏空间内的保温效果,能够减少冷量的浪费,达到节能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前盖板47的后侧设置螺钉柱(未图示),所述风道泡沫板48上设有供所述螺钉柱穿过的穿孔(未图示),通过螺钉穿过所述风机44并固定于所述螺钉柱上即可将所述风机44固定于所述前盖板47上,同时,能够实现所述风道泡沫板48与所述前盖板47之间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49的底端与所述变温内胆3之间具有与所述变温蒸发器室的底部相连通的回风间隙492,自所述第一变温室1以及第二变温室1换热后的回风经所述回风间隙492进入所述变温蒸发器室内并与所述变温蒸发器2换热,简化了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的制作工艺,且回风自所述变温蒸发器2的底部流经所述变温蒸发器2,能够增大所述回风与所述变温蒸发器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47上与所述上变温室11的下侧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上回风口471,所述风道泡沫板48上贯穿设有连通所述上回风口471与所述回风间隙492的上回风通道481,将所述上回风通道481设置于风道泡沫板48内,能够减少回风过程中冷量的流失,进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且能够减少所述变温蒸发器2上的结霜。

进一步地,所述前盖板47的下端设有与所述变温内胆3间隔设置的延伸边472,所述延伸边472与所述变温内胆3共同形成连通所述下变温室12与所述回风间隙492的下回风通道482,所述下回风通道482呈向前且向下倾斜延伸的状态,能够对所述下变温室12内的回风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且无需在风道泡沫板48内另外开槽形成所述下回风通道482,简化了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的制作工艺。

进一步地,所述后盖板49上与所述变温蒸发器2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绝热板493,减少所述变温蒸发器2与所述变温风道43之间的热交换,防止变温蒸发器2产生的冷量流失,达到节能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绝热板493贴设于所述后盖板49的后侧。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热板493为pe板。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44设于所述上出风通道41与所述上回风通道481之间,能够避免所述风机44的安装与所述下回风通道482的形成之间出现相互干涉,有利于所述下回风通道482的形成。

具体地,所述隔热板5包括上板51、下板52、位于上板51与下板52之间的保温层,以使所述上变温室11与所述下变温室12之间处于相互隔热的状态,减少所述上变温室11与所述下变温室12内的温度的相互影响。

所述冰箱100还包括贴设于所述上板51下侧的上补偿加热丝6,所述上补偿加热丝6设置为在所述上变温室11自冷冻模式向冷藏模式切换时启动,从而,能够增大所述上变温室11的温度区间范围,即,所述上变温室11可以为全温区变温室,增强所述上变温室11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变温内胆3底部外侧的下补偿加热丝7,所述下补偿加热丝7设置为在所述下变温室12自冷冻模式向冷藏模式切换时启动,从而,能够增大所述下变温室12的温度区间范围,即,所述下变温室12可以为全温区变温室,增强所述下变温室12的通用性。

上述的变温内胆3底部外侧即指所述变温内胆3底部与所述储藏空间相背离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冰箱100还包括第一制冷间室8以及第二制冷间室9,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所述下变温室12位于所述第一制冷间室8的下侧,所述第一制冷间室8、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位于所述第二制冷间室9的左侧或者右侧,能够合理布局所述冰箱100中各间室的位置以及储物量,增强所述冰箱100的使用频率。

所述第一制冷间室8、第二制冷间室9中的一个为冷藏室,另一个为冷冻室。

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制冷间室9为冷冻室,所述第一制冷间室8为冷藏室。当然,并不以此为限。

可以理解的是,此时,所述制冷系统200还包括给所述冷藏室以及冷冻室提供冷量的蒸发器。

于图3所示的有关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系统200的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系统200包括给冷冻室提供冷量的冷冻蒸发器207以及给冷藏室提供冷量的冷藏蒸发器210。

具体地,所述制冷系统200为:

压缩机201的排气口依次经冷凝器202、除露管203、干燥过滤器204连接于一进三出阀205的入口;

一进三出阀205的第一出口依次经变温毛细管206、变温蒸发器2、冷冻蒸发器207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01的进气口;

一进三出阀205的第二出口依次经冷冻毛细管208、冷冻蒸发器207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01的进气口;

一进三出阀205的第三出口依次经冷藏毛细管209、冷藏蒸发器210、冷冻蒸发器207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01的进气口。

于图4所示的有关本实用新型中的制冷系统200‘的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系统200’包括给冷冻室以及冷藏室提供冷量的冷冻蒸发器207‘。

具体地,所述制冷系统20‘为:

压缩机201‘的排气口依次经冷凝器202’、除露管203‘、干燥过滤器204’连接于一进二出阀211的入口;

一进二出阀211的第一出口依次经变温毛细管206‘、变温蒸发器2、冷冻蒸发器207’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01‘的进气口;

一进二出阀211的第二出口依次经冷冻毛细管208‘、冷冻蒸发器207‘连接于所述压缩机201’的进气口。

此时,所述冰箱100内设置有连通所述冷冻蒸发器室与所述冷冻室的冷冻风道、连通所述冷冻蒸发器室与所述冷藏室的冷藏风道,所述冷藏风道内设有冷藏风门,根据所述冷藏室的温度控制冷藏风门的开闭状态,即,在所述冷藏室需要制冷时,控制所述冷藏风门打开,在所述冷藏室不需要制冷时,控制所述冷藏风门关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冰箱100在一个变温内胆3内侧形成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能够在变温内胆3内设置给所述上变温室11和下变温室12提供冷量的变温蒸发器2以及选择性给所述上变温室11以及下变温室12送风的变温风道组件4,减少了所述变温风道组件4以及变温蒸发器2占用的保温层的空间,不会影响所述冰箱100的保温效果,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