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20 16: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热交换 换热器 机组 装置 热泵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



背景技术:

由于可使一台机器同时实现制冷与制热,且热源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热泵机组被广泛的应用于空调、冷热水机、冰箱等装置中。热泵机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逆卡诺循环,这便决定了在热泵系统中,制冷和制热是同时进行的,例如:冰箱内部制冷的同时外壁却在向外界散发热量;空调内机吹热风时空调外机吹出的却是冷风。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2204777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底盘;换热器,换热器设在底盘上,膨胀罐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容纳空间内,膨胀罐组件相对换热器可拆卸,该方案的热泵机组的室内机,便于换热器和膨胀罐的安装和维修。

现有装置随着使用,逐渐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

虽然热泵机组可以同时实现制冷和制热的功能,但现有装置中,通常只应用了其中一部分的功能,而另一部分的功能往往被拿去对外做功,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的交换,造成了能量的流失和浪费。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装置通常只应用了其中一部分的功能,而另一部分的功能往往被拿去对外做功,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的交换,造成了能量的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箱与蒸发箱,所述冷凝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管,所述蒸发箱内设有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管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的进口之间连接有膨胀阀;所述冷凝箱的顶部固接有水箱,所述冷凝箱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换热管相贴合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出口连通所述水箱,所述导水管的进口延伸至所述冷凝箱的外部。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冷凝箱与蒸发箱的外壁上分别沿竖向并列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冷凝箱与蒸发箱的外壁上还对应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鼓风机。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每个所述通风孔的上边沿分别铰接有封闭板,若干个封闭板朝向相同的侧壁上共同铰接有联动杆。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冷凝箱的外壁上固接有进水泵,所述导水管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水泵的出口。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第一换热管与所述第二换热管呈s形迂回设置。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水箱上还设有排水阀。

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冷凝箱与所述蒸发箱相对的外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架,所述压缩机和所述鼓风机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分别针对制热过程和制冷过程设置了冷凝箱和蒸发箱;其中冷凝箱内部设置了紧贴第一换热管外侧的导水管,导水管下部端口连接进水泵,上部端口连接位于冷凝箱上方的水箱,通过冷凝作用可实现对水的加热;冷凝箱设有通风孔及封闭板,背面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将冷凝箱内的热空气吹出,可实现热风机的作用;

蒸发箱正面设有通风孔及封闭板,背面设有鼓风机,鼓风机将蒸发箱内的冷空气吹出,可实现冷风机的作用,两者充分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

部件少,工序简便,且故障率低;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操作控制简便,易于大规模制造与安装,应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冷凝箱;2-蒸发箱;3-第一换热管;4-第二换热管;5-导水管;6-水箱;7-排水阀;8-进水泵;9-膨胀阀;10-压缩机;11-支撑架;12-鼓风机;13-通风孔;14-封闭板;15-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箱1与蒸发箱2,冷凝箱1内设有第一换热管3,蒸发箱2内设有第二换热管4,第一换热管3的进口与第二换热管4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压缩机10,第一换热管3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管4的进口之间连接有膨胀阀9;冷凝箱1的顶部固接有水箱6,冷凝箱1内设有与第一换热管3相贴合的导水管5,导水管5的出口连通水箱6,导水管5的进口延伸至冷凝箱1的外部。

冷凝箱1与蒸发箱2的外壁上分别沿竖向并列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3,冷凝箱1与蒸发箱2的外壁上还对应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鼓风机12。

每个通风孔13的上边沿分别铰接有封闭板14,若干个封闭板14朝向相同的侧壁上共同铰接有联动杆15。

冷凝箱1的外壁上固接有进水泵8,导水管5的进口连接进水泵8的出口。

第一换热管3与第二换热管4呈s形迂回设置。

水箱6上还设有排水阀7。

冷凝箱1与蒸发箱2相对的外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架11,压缩机10和鼓风机12均固定于支撑架11上。

该装置在制冷及制热过程中还涉及到其它部件,因制冷制热过程中涉及到的结构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该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分别针对制热过程和制冷过程设置了冷凝箱1和蒸发箱2;其中冷凝箱1内部设置了紧贴第一换热管3外侧的导水管5,导水管5下部端口连接进水泵8,上部端口连接位于冷凝箱1上方的水箱6,通过冷凝作用可实现对水的加热;冷凝箱1设有通风孔13及封闭板14,背面设有鼓风机12,鼓风机12将冷凝箱1内的热空气吹出,可实现热风机的作用;

蒸发箱2设有通风孔13及封闭板14,背面设有鼓风机12,鼓风机12将蒸发箱2内的冷空气吹出,可实现冷风机的作用,两者充分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浪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箱(1)与蒸发箱(2),所述冷凝箱(1)内设有第一换热管(3),所述蒸发箱(2)内设有第二换热管(4),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4)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压缩机(10),所述第一换热管(3)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管(4)的进口之间连接有膨胀阀(9);所述冷凝箱(1)的顶部固接有水箱(6),所述冷凝箱(1)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换热管(3)相贴合的导水管(5),所述导水管(5)的出口连通所述水箱(6),所述导水管(5)的进口延伸至所述冷凝箱(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与蒸发箱(2)的外壁上分别沿竖向并列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3),所述冷凝箱(1)与蒸发箱(2)的外壁上还对应固接有连通其内腔的鼓风机(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通风孔(13)的上边沿分别铰接有封闭板(14),若干个封闭板(14)朝向相同的侧壁上共同铰接有联动杆(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的外壁上固接有进水泵(8),所述导水管(5)的进口连接所述进水泵(8)的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3)与所述第二换热管(4)呈s形迂回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上还设有排水阀(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箱(1)与所述蒸发箱(2)相对的外壁之间固接有支撑架(11),所述压缩机(10)和所述鼓风机(12)均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1)上。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热泵机组的换热器,涉及热交换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并列设置的冷凝箱与蒸发箱,冷凝箱内设有第一换热管,蒸发箱内设有第二换热管,第一换热管的进口与第二换热管的出口之间连接有压缩机,第一换热管的出口与第二换热管的进口之间连接有膨胀阀;冷凝箱的顶部固接有水箱,冷凝箱内设有与第一换热管相贴合的导水管,导水管的出口连通水箱,导水管的进口延伸至冷凝箱的外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通常只应用了其中一部分的功能,而另一部分的功能往往被拿去对外做功与外界环境进行热量的交换,造成了能量的流失和浪费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富;张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绿特国创(潍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7
技术公布日:2021.08.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