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20: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输送 插座 定向 装配 零件


1.本技术涉及装配零件输送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2.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其主要包括插座上盖以及插座下盖,在实际生产中,插座上盖以及插座下盖通常各自单独生产,随后再将插座上盖以及插座下盖进行装配。
3.参照图1,为相关技术中的一种插座上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底板1以及均匀间隔设置于底板1两侧的四个连接脚2,具体的,设置有连接脚2的底板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脚2,且设置于同一侧的两个连接脚2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3,设置于不同侧的两个连接脚2之间形成有第二间隙4,通常,连接脚2与底板1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成。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实际生产中,工作人员对于注塑成型的插座上盖通常会随意堆放,使得在对插座上盖进行装配流水线之前,需要人工对插座上盖调整至连接脚在上底板在下的状态,存在对插座上盖的装配操作繁琐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将插座上盖调整至连接脚在上底板在下的状态,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包括用于传送插座上盖且倾斜设置的传送皮带,所述传送皮带上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加料工位、筛选工位以及出料工位,所述传送皮带的较低端设置有加料挡板,且加料挡板位于传送皮带上的加料工位处;所述筛选工位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上的拨杆轴、与拨杆轴转动连接且可从第一间隙或者第二间隙穿过的拨片、与拨片配合连接的感应件以及受控于感应件的气管,所述拨片与传送皮带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穿过的第一间距;当插座上盖的底板与拨片抵接时,插座上盖的底板带动拨片绕拨杆轴周向旋转,进而触发感应件以控制气管工作而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与传送皮带抵接时,且插座上盖的底板与拨片抵接时,底板带动拨片绕拨杆轴周向旋转,进而触发感应件以控制气管工作而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而当插座上盖的底板与传送皮带抵接时,插座上盖的底板从拨片与传送皮带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通过,筛选工位待机。进而可以实现筛选工位自动对插座上盖进行筛选,在降低对插座上盖的装配操作的难度的同时,还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另外,将传送皮带逐渐向靠近加料挡板的一侧向下倾斜,使得插座上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传送皮带靠近加料挡板的一侧滑移,进而促使插座上盖进入筛选工位,而挡板起到限制插座上盖移动的作用,减小插座上盖脱离传送带的可能性。
9.可选的,还包括有用于与传送皮带上的加料工位连接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料仓以及提升皮带,所述提升皮带的出料端与传送皮带的出料工位相互连接,另一端向料仓内部延伸;所述提升皮带的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与提升皮带传送方向垂直设置的定
位条,所述提升皮带用于将料仓内的插座上盖输送至加料工位中。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皮带将插座上盖由料仓转移至加料工位,由于提升皮带上设置有若干与提升皮带传送方向垂直设置定位条,使得定位条可以对插座上盖的移动进行限制,提高提升组件转移插座上盖的效率。
11.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上且位于筛选工位以及加料工位之间的导向工位,所述导向工位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的上方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沿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向设置有加料挡板的一侧靠近,且导向板与加料挡板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通过的通道;当插座上盖的底板与导向板抵接时,传送皮带驱动插座上盖向靠近加料挡板的方向滑移。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升皮带将插座上盖由加料工位转移至筛选工位的过程中,插座上盖的底板首先与导向板抵接,由于导向板沿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向挡板靠近,使得导向板稳定流畅地给予插座上盖一个导向的力,在重力以及导向力的协同作用下,驱使插座上盖向靠近挡板的方向滑移并进入筛选工位,减少导向板阻挡插座上盖的可能性,提高筛选工位对插座上盖的筛选准确率。
13.可选的,所述导向板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于安装板靠近传送皮带的一侧的排刷,所述排刷用于与插座上盖的底板抵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提升皮带将插座上盖由加料工位转移至筛选工位的过程中,在安装板靠近传送皮带的一侧设置有排刷,使得插座上盖的底板与排刷进行软性抵接,减少导向工位对插座上盖的损伤。
15.可选的,所述筛选工位还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上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的一端与料仓相互连通,且所述回流通道远离料仓的一端正对设置于传送皮带远离气管的一侧;所述回流通道用于将经气管吹离传送皮带的插座上盖回流至料仓内。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座上盖在气管的驱动下脱离传送皮带时,回流通道对脱离传送皮带的插座上盖进行收集并再次转移至料仓内,使得对插座上盖的筛选可以循环往复,提高对插座上盖的筛选效率。
17.可选的,所述传送皮带上还设置有调整工位,所述调整工位位于筛选工位以及出料工位之间;所述调整工位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上方的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传送皮带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通过的第二间距;所述传送皮带上设置有调整挡板,所述调整挡板位于传送皮带的调整工位处,所述调整件、调整挡板以及加料挡板设置于传送皮带的同一侧,所述调整件上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向传送皮带的另一侧靠近;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与导向面抵接时,所述传送皮带驱动插座上盖绕连接脚与导向面的抵接点周向旋转。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送皮带将插座上盖由筛选工位传送至调整工位,由于调整件、调整挡板以及加料挡板设置于传送皮带的同一侧,且导向面沿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向传送皮带的另一侧靠近,使得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与导向面抵接时,传送皮带驱动插座上盖绕连接脚以及导向面的抵接点周向旋转,通过调整工位自动对插座上盖进行调整,在减少人力的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19.可选的,所述调整工位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上方的调整杆以及若干用于固定调整杆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于传送皮带设置有调整挡板的一侧;所述调整杆沿其长度方
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柱,且所述定位柱与支撑板螺纹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调整杆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柱,而传送皮带设置有调整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调整杆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定位柱螺纹连接,使得定位柱可以对调整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促使调整工位可以对不同型号的插座上盖进行筛选,提高筛选工位筛选的功能性。
21.可选的,还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远离加料工位的一端的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板以及若干限位条,所述出料板与限位条之间形成供插座上盖的底板穿设且滑移的翻转通道,所述翻转通道的进料端与传送皮带的出料端相连,插座上盖的底板限位滑移于出料板与限位条之间;在出料板以及限位条协同作用下,插座上盖由连接脚在上底板在下的状态向底板在上连接脚在下的状态扭转。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传送皮带远离提升皮带的一侧设置出料机构,而出料机构包括出料板以及若干限位条,出料板与限位条之间形成供插座上盖的底板穿设且滑移的翻转通道,在出料板以及限位条协同作用下,插座上盖由连接脚在上底板在下的状态向底板在上连接脚在下的状态扭转,通过出料板以及限位条协同作用自动对插座上盖的状态进行调整,在减少人力的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另外,插座上盖的底板限位滑移于出料板与限位条之间,限位条以及出料板限制插座上盖的移动,减少插座上盖脱离出料工位的可能性。
23.可选的,所述出料机构还包括设置于出料板远离传送皮带的一端且与出料板连接的出料轨道,所述出料轨道上设置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靠近传送板的一端与翻转通道远离出料工位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出料轨道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座上盖通过出料轨道滑移的直振机。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料板远离传送皮带的一端设置出料轨道,且出料轨道与出料板连接,出料轨道的下端面设置直振机,使得直振机对出料板进行持续的振动,促使插座上盖即可以快速由连接脚在上底板在下的状态向底板在上连接脚在下的状态扭转,提高出料效率;又可以驱使插座上盖通过出料轨道快速滑移。
25.可选的,所述料仓的侧壁设置有取料门。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料仓内存在余料时,可以通过取料门对料槽内的插座上盖进行取出,方便操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与传送皮带抵接时,且插座上盖的底板与拨片抵接时,底板带动拨片绕拨杆轴周向旋转,进而触发感应件以控制气管工作而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而当插座上盖的底板与传送皮带抵接时,插座上盖的底板从拨片与传送皮带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通过,筛选工位待机。进而可以实现筛选工位自动对插座上盖进行筛选,在降低对插座上盖的装配操作的难度的同时,还提高了筛选的效率。另外,将传送皮带逐渐向靠近加料挡板的一侧向下倾斜,使得插座上盖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传送皮带靠近加料挡板的一侧滑移,进而促使插座上盖进入筛选工位,而挡板起到限制插座上盖移动的作用,减小插座上盖脱离传送带的可能性;
29.2.传送皮带将插座上盖由筛选工位传送至调整工位,由于调整件、调整挡板以及加料挡板设置于传送皮带的同一侧,且导向面沿传送皮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向传送皮带的另
一侧靠近,使得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与导向面抵接时,传送皮带驱动插座上盖绕连接脚以及导向面的抵接点周向旋转,通过调整工位自动对插座上盖进行调整,在减少人力的浪费的同时,还提高了筛选的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是相关技术的插座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筛选插座上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图2所示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加料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图2所示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导向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图4所示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导向工位中时的状态示意图,其中,虚线的插座上盖未经导向工位导向。
35.图6是图2所示的第一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筛料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是图2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筛料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是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筛料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图2所示的筛料工位筛选第一状态下的插座上盖的状态示意图。
39.图10是图2所示的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结构示意图。
40.图11是图2所示的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2是图2所示的调整工位调整插座上盖的状态示意图。
42.图13是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主视图。
43.图14是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主视图。
44.图15是图2所示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出料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
45.图16 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结构示意图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主视图。
47.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结构示意图。
48.图19是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上的调整工位中时的主视图。
49.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连接脚;3、第一间隙;4、第二间隙;5、机架;6、上料机构;7、筛选机构;8、出料机构;9、传送皮带;10、加料工位;11、导向工位;12、筛选工位;13、调整工位;14、出料工位;15、加料挡板;16、料仓;17、提升皮带;18、取料门;19、连接板;20、定位条;21、嵌槽;22、导向板支撑块;23、导向板;24、排刷;25、通道;26、支撑条;27、拨杆轴;28、拨片;29、感应件;30、气管;31、检测孔;32、第一间距;33、回流通道;34、调整件;35、第二间距;36、调整挡板;37、导向面;38、调整杆;39、支撑板;40、定位柱;41、定位槽;42、出料板;
43、限位条;44、出料轨道;45、直振机;46、出料通道;47、底板通道;48、连接脚通道;49、翻转通道;50、调整板;51、定位板;52、安装板;53、直振机支撑架;54、第一限位螺母;55、第二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50.以下结合附图1

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5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
52.实施例1
53.参照图2,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包括机架5、设置于机架5上且用于传送插座上盖的上料机构6、筛选机构7以及出料机构8。上料机构6用于将插座上盖提升至筛选机构7中,筛选机构7用于将插座上盖筛选至指定状态并通过出料机构8送出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
54.筛选机构7包括传送皮带9,传送皮带9上且沿其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有加料工位10、导向工位11、筛选工位12、调整工位13以及出料工位14,传送皮带9沿其延长方向向一侧倾斜,传送皮带9较低的一侧设置有限制插座上盖脱离传送皮带9的加料挡板15。当插座上盖进入加料工位10中时,插座上盖可以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传送皮带9较低的一侧滑动,并通过加料挡板15以将插座上盖限制于传送皮带9上。
55.筛料机构在对插座上盖进行筛选时,根据插座上盖的路径可以分为第一流程以及第二流程。在第一流程中,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由加料工位10依次经过导向工位11、筛选工位12、调整工位13至出料工位14;在第二流程中,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由加料工位10依次经过导向工位11、筛选工位12并通过筛选工位12再次回到加料工位10。
56.参照图2和图3,上料机构6包括料仓16以及提升皮带17,提升皮带17用于将料仓16内的插座上盖输送至加料工位10中。料仓16的侧壁铰接有取料门18,当插座上盖定向输送装置停止工作时,若料仓16内存在过多余料时,可以通过取料门18对料仓16内的插座上盖进行取出。
57.提升皮带17的出料端与传送皮带9上的加料工位10相连,具体的,在提升皮带17以及传送皮带9的连接处铰接有连接板19,连接板19用于填补提升皮带17的出料端与传送皮带9之间的间隙,进而使插座上盖可以通过连接板19的导向而顺畅地进入传送皮带9中。提升皮带17上设置有若干与提升皮带17传送方向垂直设置的定位条20,具体的,定位条20的数量根据提升皮带17的长度而设置,通常,定位条20与提升皮带17一体成型,还可以通过焊接固定。
58.结合图1,在本实施例中,定位条20与相邻定位条20之间形成有嵌槽21,当定位条20插接于第一间隙3或者第二间隙4时,定位条20驱使插座上盖与提升皮带17的传送带发生同步运动,进而促使提升皮带17将插座上盖由料仓16转移至传送皮带9上的加料工位10中。
59.当插座上盖的底板1插接于嵌槽21内时,嵌槽21的槽壁驱使插座上盖与提升皮带17的传送带发生同步运动,进而促使提升皮带17将插座上盖由料仓16转移至传送皮带9上的加料工位10中。
60.参照图2和图4,导向工位11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9上方的导向板23,导向板23远离加料挡板15的一侧设置有与传送皮带9固定的的导向板支撑块22,导向板23包括一端固定于导向板支撑块22的安装板52以及设置于安装板52靠近传送皮带9的一侧且用于与插座上
盖的底板1抵接的排刷24,导向板23沿传送皮带9的传送方向逐渐向设置有加料挡板15的一侧靠近,且导向板23与加料挡板15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通过的通道25。
61.参照图5,当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排刷24抵接时,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向靠近加料挡板15的方向滑移,并通过通道25进入筛选工位12。
62.另外,导向工位11还可以仅包括导向板23,当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导向板23抵接时,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向靠近加料挡板15的方向滑移,并通过通道25进入筛选工位12。
63.参照图2和图,6,筛选工位12包括通过螺栓固定于传送皮带9远离加料挡板15的一侧的支撑条26、设置于支撑条26远离传送皮带9的一端的拨杆轴27、设置于拨杆轴27远离远离支撑条26的一端的拨片28、与拨片28配合连接的感应件29以及受控于感应件29的气管30。
64.具体的,气管30架设于支撑条26上,感应件29设置于拨杆轴27远离支撑条26的一端,而拨片28设置于感应件29与支撑条26之间,拨杆轴27穿设拨片28并与拨片28转动连接。而感应件29为光感应器,即感应件29靠近拨片28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检测拨片28状态的检测孔31,在筛选工位12不工作的情况下,拨片28将检测孔31阻挡,促使检测孔31不会感应到光。
65.结合图1,根据插座上盖的底板1、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以及传送皮带9的位置关系,可以将插座上盖分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
66.参照图1和图6,在第一状态下,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传送皮带9抵接,当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作用下,转移至筛选工位12的位置时,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拨片28抵接时,底板1带动拨片28绕拨杆轴27周向旋转,从而触发感应件29,进而通过感应件29的触发来驱动气管30以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9。其中,感应件29可以是接近开关等常用的光电触发器。
67.参照图1和图7,在第二状态下,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传送皮带9的传送带抵接,拨片28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穿过的第一间距32,且拨片28从一体成型于插座上盖同一侧的连接脚2之间的第一间隙3穿过。
68.参照图1和图8,在第三状态下,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传送皮带9抵接,插座上盖的底板1穿过拨片28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32,而拨片28从一体成型于插座上盖不同侧的连接脚2之间的第二间隙4穿过。
69.参照图8和图9,筛选工位12还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9上的回流通道33,回流通道33用于将经气管30吹离传送皮带9的插座上盖回流至料仓16内,回流通道33的一端与料仓16相互连通,且回流通道33远离料仓16的一端正对设置于传送皮带9远离气管30的一侧。在第一状态下时,感应件29被触发,进而驱动气管30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9,当插座上盖在气管30的驱动下脱离传送皮带9时,回流通道33对脱离传送皮带9的插座上盖进行收集并再次转移至料仓16内,使得对插座上盖的筛选可以循环往复。
70.参照图2和图10,调整工位13包括设置于传送皮带9的传送带上方的调整件34,调整件34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通过的第二间距35。传送皮带9上设置有调整挡板36,调整挡板36位于传送皮带9的调整工位13处,调整件34、调整挡板36以及加料挡板15设置于传送皮带9的同一侧。调整件34上设置有导向面37,导向面37沿传送皮带9
的传送方向逐渐向传送皮带9的另一侧靠近。当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导向面37抵接时,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绕连接脚2以及导向面37的抵接点周向旋转。
71.结合图11,调整件34包括调整杆38、沿调整杆38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柱40以及若干供定位柱40穿设的支撑板38。以两个为例,支撑板39设置有两个,且沿传送皮带9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定位柱40也设置有两个,且沿调整杆38的长度方向呈间隔设置,并与两个支撑板39一一对应。支撑板39靠近调整杆38的一侧贯穿开设有定位槽41,定位柱40穿设定位槽41并在定位柱40远离调整杆38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一限位螺母54,第一限位螺母54靠近调整杆38的一侧与支撑板38远离调整杆38的一侧抵接。另外,设置于调整杆38远离加料挡板15的一端的定位柱40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螺母55,且离加料挡板15较远的支撑板39位于第一限位螺母54以及第二限位螺母55之间,而第二限位螺母55远离调整杆38的一侧与支撑板38靠近调整杆38的一侧抵接。
72.参照图12和图13,在第二状态下,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进入调整工位13,此时,插座上盖从第二间距35内通过,且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调整挡板36始终抵接,促使插座上盖在通过调整工位13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二状态。
73.参照图12和图14,在第三状态下,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进入调整工位13,此时,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调整杆38上的导向面37抵接,在传送皮带9驱动下,插座上盖绕连接脚2以及调整杆38上的导向面37的抵接点周向旋转,促使插座上盖由第三状态旋转为第二状态。
74.参照图2和图15,出料机构8包括出料板42、若干限位条43、出料轨道44、直振机45以及直振机支撑架53,出料板42以及限位条43设置于传送皮带9远离加料工位10的一端。
75.结合图1,出料板42与限位条43之间形成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穿设且滑移的翻转通道49,翻转通道49的进料端与出料工位14相连,在插座上盖位于翻转通道49中时,插座上盖的底板1限位滑移于出料板42与限位条43之间,进而限制插座上盖的移动。并在出料板42以及限位条43协同作用下,插座上盖由连接脚2在上底板1在下的状态向底板1在上连接脚2在下的状态扭转。具体的,在翻转通道49的进料端中,限位条43位于出料板42的上方,随着翻转通道49的延伸,限位条43逐渐向出料板42的下方扭转,并在在翻转通道49的出料端中,限位条43位于出料板42的下方。
76.参照图2和图15,出料轨道44上设置有出料通道46,具体的,出料通道46包括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限位滑移的底板通道47以及供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限位滑移的连接脚通道48,底板通道47与连接脚通道48相互连通,且出料通道46靠近出料板42的一端与翻转通道49远离出料工位14的一端相互连通;出料轨道44的下端面设置有用于驱使插座上盖通过出料轨道44滑移的直振机45,直振机45通过螺栓固定于直振机支撑架53上。通过直振机45对出料板42进行持续的振动,促使插座上盖可以由连接脚2在上底板1在下的状态向底板1在上连接脚2在下的状态扭转。
77.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
78.当需要对插座上盖进行筛选时,首先将插座上盖放置于料仓16内,料仓16内的插座上盖在提升皮带17的作用下,始终对料仓16内的插座上盖进行筛选,当定位条20插接于第二间隙4时或者当插座上盖的底板1插接于嵌槽21内时,定位条20皆可以限制插座上盖的径向移动,促使提升皮带17将插座上盖由料仓16通过连接板19转移至传送皮带9上的加料
工位10。
79.随后,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插座上盖转移至导向工位11,当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排刷24抵接时,传送皮带9驱动插座上盖向靠近加料挡板15的方向滑移,并通过通道25进入筛选工位12。
80.当插座上盖进入筛选工位12时,根据插座上盖的底板1、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传送皮带9以及挡板的位置关系,可以将插座上盖分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
81.根据插座上盖的底板1、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以及传送皮带9的位置关系,可以将插座上盖分为第一状态、第二状态以及第三状态。
82.在第一状态下,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传送皮带9抵接,当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作用下,转移至筛选工位12的位置时,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拨片28抵接时,底板1带动拨片28绕拨杆轴27周向旋转,从而触发感应件29,进而通过感应件29的触发来驱动气管30以将插座上盖吹离传送皮带9。其中,感应件29可以是接近开关等常用的光电触发器。
83.在第二状态下,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传送皮带9的传送带抵接,拨片28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穿过的第一间距32,且拨片28从一体成型于插座上盖同一侧的连接脚2之间的第一间隙3穿过。
84.在第三状态下,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传送皮带9抵接,插座上盖的底板1穿过拨片28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的第一间距32,而拨片28从一体成型于插座上盖不同侧的连接脚2之间的第二间隙4穿过。
85.当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进入调整工位13时,插座上盖从第二间距35内通过,且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调整挡板36始终抵接,促使插座上盖在通过调整工位13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二状态并进入出料工位14。
86.在第三状态下,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进入调整工位13,此时,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调整杆38上的导向面37抵接,在传送皮带9驱动下,插座上盖绕连接脚2以及调整杆38上的导向面37的抵接点周向旋转,促使插座上盖由第三状态旋转为第二状态并进入出料工位14。
87.当插座上盖进入出料工位14时,在直振机45对出料板42进行持续的振动作用以及在限位条43对插座上盖的持续限位作用下,促使插座上盖可以由连接脚2在上底板1在下的状态向底板1在上连接脚2在下的状态扭转。
88.实施例2
89.参照图16和图1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调整件34包括调整板50以及用于固定调整板50的定位板51,定位板51、调整板50与调整挡板36设置于传送皮带9的同一侧,且调整板50远离调整挡板36的一侧设置有导向面37,导向面37沿传送皮带9的传送方向逐渐向传送皮带9的另一侧靠近,调整板50与传送皮带9之间形成有供插座上盖的底板1通过的第二间距35。
90.在第二状态下,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进入调整工位13,此时,插座上盖的底板1从第二间距35内通过,且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挡板始终抵接,促使插座上盖在通过调整工位13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二状态。
91.参照图18和图19,在第三状态下,插座上盖在传送皮带9的传送下进入调整工位13,此时,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调整板50的导向面37抵接,在传送皮带9驱动下,插座上盖
绕连接脚2以及导向面37的抵接点周向旋转,促使插座上盖由第三状态旋转为第二状态。
92.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
93.当第二状态下的插座上盖进入调整工位13时,插座上盖从第二间距35内通过,且插座上盖的底板1与挡板始终抵接,促使插座上盖在通过调整工位13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第二状态并进入出料工位14。
94.当第三状态下的插座上盖进入调整工位13时,插座上盖的连接脚2与调整板50的导向面37抵接,在传送皮带9驱动下,插座上盖绕连接脚2以及导向面37的抵接点周向旋转,促使插座上盖由第三状态旋转为第二状态并进入出料工位14。
9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