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8-17 14: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可拆卸 炉膛 炉灶 装置 节能
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炉灶产品中,燃烧和热交换的空间称为炉膛,节能炉膛属于炉灶节能技术的一种,可以提高炉灶热能吸收,节省燃料。目前,一般炉灶采用的炉膛都是整体铸造而成,因此有一下几个缺陷:一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发出很大火苗的噪声,尤其在同时几个炉灶使用时,整个厨房操作间噪声大作,不但影响工作,而且还会对厨师的听力造成一定伤害;二是由于炉膛的内壁是直接接触火焰的,在使用到一定时间后,会产生破裂,从而导致整个炉膛的报废,浪费严重,成本高且不够环保;三是炉膛热散失较高,不能对热量进行储存及缓冲,从而不能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燃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炉膛一体式铸造存在的噪声大、报废率高、热散失快、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包括炉膛外壳和炉盘,所述炉膛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环,所述炉盘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炉盘的第一通孔和所述炉膛外壳的第一开口之间连接有炉膛盖,所述炉盘的第二通孔与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开口连接,所述炉盘的外壁与所述炉膛外壳的内壁之间形成蓄热空腔,所述炉膛盖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炉盘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烟孔。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连接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蓄热空腔之间形成预热通道。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凹槽等距离间隔设置有2-4个。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炉膛盖包括圆柱孔和盖片,所述盖片的一端与所述圆柱孔的上端开口一体成型连接,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卡圈,所述炉膛外壳的第一开口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台,所述卡圈卡在所述凸台上,所述圆柱孔的下端开口与所述炉盘的第一通孔连接。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圆柱孔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卡槽,所述炉盘的第一通孔处设置有卡在所述卡槽内的第一卡环,所述炉盘的第二通孔处设置有卡在所述连接环的上端开口的第二卡环,所述第二卡环上设置有匹配所述凹槽的卡口。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炉盘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排烟通道,所述排烟孔间隔设置在所述排烟通道上。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炉盘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两个所述排烟通道之间。

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炉盘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消音层,所述炉盘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射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炉膛装置,结构简单,炉膛由炉膛外壳,炉盘和炉膛盖组成,实现了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单个报废组件的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率;蓄热空腔的形成,通过排烟孔对炉盘内的热能进行吸收和储存,相当于一个保温层的作用,使炉膛内热散失的速率较为缓慢,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热能,降低燃烧成本,还可以使炉膛外壳散出的余热温度降低30-45%,降低操作间的室温;当锅具放在炉膛上使用时,锅具底部和炉膛装置形成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火苗燃烧空间,从而可以使热能更加集中,减少热能的流失,使热效率达到55-75%,同时密封的燃烧空间还可以降低火苗产生的噪音,使噪音控制在65db以下,达到炊用燃气大锅灶中的一级标准,提高操作间的环境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炉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炉膛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炉膛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一体成型的炉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膛外壳;2-炉盘;3-连接环;4-炉膛盖;5-蓄热空腔;6-排气孔;7-排烟孔;8-凸块;101-第一开口;102-第二开口;103-凸台;201-第一通孔;202-第二通孔;203-第一卡环;204-第二卡环;205-卡口;206-排烟通道;301-凹槽;401-圆柱孔;402-盖片;403-卡圈;404-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5所示,一种可拆卸式节能炉膛装置,包括炉膛外壳1和炉盘2,炉膛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01和第二开口102,第二开口102向第一开口101的方向延伸形成连接环3,炉盘2上设置有第一通孔201和第二通孔202,炉盘2的第一通孔201和炉膛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之间连接有炉膛盖4,炉盘2的第二通孔202与连接环3的上端开口连接,炉盘2的外壁与炉膛外壳1的内壁之间形成蓄热空腔5,炉膛盖4上设置有排气孔6,炉盘2的侧壁上设置有排烟孔7。上述结构中,炉膛外壳1,炉盘2和炉膛盖4均为独立的配件,三者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等活动方式的连接,实现炉膛装置的可拆卸安装结构,炉盘2可以为上宽下窄的碗状形,增加蓄热空腔5的容积,提高炉膛的保温效果;炉膛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处可以设置有定位块,炉膛盖4上对应定位块可以设置有定位凹槽,使炉膛盖4和炉膛外壳1之间进行定位安装,以及将炉膛装置更好地安装于炉灶上。

连接环3的侧壁上设置有凹槽301,凹槽301与蓄热空腔5之间形成预热通道。凹槽301的设计,可以使长明火的部分火苗实时进入蓄热空间5内,对炉盘2起到使用前期的预热效果,以及使用过程中的蓄热效果,使炉膛内热散失的速率较为缓慢,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热能,降低燃烧成本;根据使用需求,凹槽301可以等距离间隔设计有2-4个,从而使蓄热空腔5内的热量更加均匀,凹槽301的数量设计的过多,会降低连接环3的强度,从而影响炉盘2的连接牢度和使用稳定性,凹槽301的槽深自底部到顶部逐渐变大,便于热量进入蓄热空腔5内。

炉膛盖4包括圆柱孔401和盖片402,盖片402的一端与圆柱孔401的上端开口一体成型连接,另一端向下弯折形成卡圈403,炉膛外壳1的第一开口101处向外延伸形成有凸台103,卡圈403卡在凸台103上,圆柱孔401的下端开口与炉盘2的第一通孔201连接。上述结构中,圆柱孔401的内部空间用于锅具底部的嵌入,使炉盘2和锅具底部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火苗燃烧空间,是热能更加集中地对锅具进行加热,并降低火苗产生的噪声;卡圈403和凸台103的配合设计,可以使炉膛盖4通过自身重力卡在炉膛外壳1上,加强蓄热空腔5的密封性,也方便两者的拆分,卡圈403内部可以形成一个用于抵住凸台103的台阶,这样可以防止卡圈403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挤压变形。

圆柱孔401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卡槽404,炉盘2的第一通孔201处设置有卡在卡槽404内的第一卡环203,炉盘2的第二通孔202处设置有卡在连接环3的上端开口的第二卡环204,第二卡环204上设置有匹配凹槽301的卡口205。上述结构中,卡槽404,第一卡环203和第二卡环204的配合设计,使炉盘2分别与炉膛盖4和炉膛外壳1进行了卡接,方便拆装。

炉盘2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排烟通道206,排烟孔7间隔设置在排烟通道206上。上述结构,可以加强排烟效果,使蓄热空腔5内的热量更加地均匀,排烟孔7可以设计为上宽下窄的椭圆形孔,提高吸烟效果和减低排热速率,使炉膛内热散失的速率较为缓慢,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热能,降低燃烧成本。

炉盘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凸块8,凸块8位于两个排烟通道206之间。凸块8的设计,有利于火苗的流动,提高热能效率。

炉盘2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和消音层,炉盘的内壁上设置有反射层。保温层可以是蜂窝多孔陶瓷结构,对炉盘2内的热量进行储存,使热量持续通过蜂窝孔进行导出,提高热量的利用率;消音层可以是铁铬铝网,具有耐高温,过滤颗粒和降低音量的效果,减低火苗噪声;反射层可以是红外反射网,通过反射层可以使多余的烟气部分被反射回锅具的底部,起到持续加热的作用,实现热能回收重复使用。

安装过程:先将炉盘2的第二通孔202与连接环3的上端开口连接,具体为将第二通孔202上的第二卡环204卡在连接环3的外壁,第二卡环204上的卡口205对准凹槽301,形成预热通道;然后将炉膛盖4进行安装,具体为将炉膛盖4的圆柱孔401放入炉盘2内,使圆柱孔401上的卡槽404卡接于炉盘2的第二通孔202处的第一卡环203上,最后用力挤压,使盖片402上的卡圈403卡在凸台103上即按成炉膛的安装。

工作原理:将锅具放在炉膛装置上,锅具的底部嵌入在圆柱孔401内,使炉盘2形成一个相对密封的燃烧空间,炉灶开火后,长明火通入炉盘2内,此时,部分火苗会通过凹槽301形成的预热通道进入蓄热空腔5内,对炉盘2进行预加热,长明火在对锅底燃烧时,产生的热烟会通过排烟孔7进入蓄热空腔5内,对炉盘2进行保温,然后蓄热空腔5内的热量再通过排烟孔7进入炉盘2内,这样可以使锅具底部更快地升温,提高热效率,盖片402上的排气孔6的设置,使蓄热空腔5与外界进行通气,防止蓄热空腔5因温度、压力等原因产生爆炸。

根据现有标准cj/t392-2012炊用燃气大锅灶中的实验方法进行初步试验,其中根据7.2.3.4燃烧噪声性能试验得出下表1,7.2.7热效率性能试验得出下表1:

前提:试验环境本底噪声小于40db。

试验1: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没有设置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仅仅设置有无规则排列的多个排烟孔7。

试验2: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2个对称的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14个排烟通道206,每个排烟通道206上间隔设置有1个排烟孔。

试验3: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2个对称的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7个排烟通道206,每个排烟通道206上间隔设置有3个排烟孔.

试验4: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4个对称的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14个排烟通道206,每个排烟通道206上间隔设置有3个排烟孔。

试验5: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2个对称的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14个排烟通道206,每个排烟通道206上间隔设置有3个排烟孔,而且两个排烟通道206之间的炉盘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8。

试验6:炉膛外壳1的连接环3上设置有2个对称的凹槽301,炉盘2的内壁上设置有14个排烟通道206,每个排烟通道206上间隔设置有3个排烟孔,而且两个排烟通道206之间的炉盘2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凸块8,炉盘2的外壁上依次设置有蜂窝多孔陶瓷网和铁铬铝网,内壁上设置有红外反射网。

对比试验1:一体成型的炉膛本体9,没有蓄热空腔,炉膛本体9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长明火孔,长明火孔的一侧设置有排烟孔10,也就是说,长明火对锅具加热后产生的热烟从炉膛本体9的底部排出,如图6。

对比试验2:一体成型的炉膛本体9,没有蓄热空腔,炉膛本体内壁上覆盖有蜂窝多孔陶瓷网和铁铬铝网,内壁上设置有红外反射网,炉膛本体的中心位置设置有长明火孔,长明火孔的一侧设置有排烟孔10,也就是说,长明火对锅具加热后产生的热烟从炉膛本体的底部直接排出,如图6。

表1

备注:(1)试验1-试验5中的炉盘2上没有设置其他功能层(保温层、消音层等);

(2)上述数据是试验1-试验6,以及对比试验1-对比试验2每个试验测试10次平均所得;

(3)升温速度的检测,以在锅具内放入5kg水做水滚试验;

(4)炉膛外壳表面温度和盖片处温度的检测,以材质为金属及其类似材料为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炉膛装置,结构简单,炉膛由炉膛外壳1,炉盘2和炉膛盖4组成,实现了可拆卸式连接,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单个报废组件的更换,降低使用成本,提高使用率;蓄热空腔5的形成,通过排烟孔7对炉盘2内的热能进行吸收和储存,相当于一个保温层的作用,使炉膛内热散失的速率较为缓慢,加快升温速度,从而可以充分的利用热能,降低燃烧成本,还可以降低使炉膛外壳1散出的余热温度,由表1中试验5和对比试验1比较可知,可降低36.8%,试验6和对比试验2比较可知,可降低41.5%,提高操作安全性,降低操作间的室温;当锅具放在炉膛上使用时,锅具底部和炉膛装置形成了一个相对密封的火苗燃烧空间,从而可以使热能更加集中,减少热能的流失,使热效率达到55-75%,同时密封的燃烧空间还可以降低火苗产生的噪音,使噪音控制在65db以下,达到炊用燃气大锅灶中的一级标准,提高操作间的环境质量。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