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9-04 10: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热 系统 垃圾焚烧炉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2.nox(氮氧化物)是垃圾焚烧过程中生成的一种污染物。根据燃烧条件和生成途径的不同,nox可分为燃料型nox、瞬时型nox和热力型nox。燃料型nox占垃圾焚烧炉生成nox总量的绝大部分。适当降低炉膛送风的含氧量,可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量。部分现有的垃圾焚烧炉为降低余热锅炉出口烟气中nox的浓度,抽取部分袋式除尘器出口处的烟气回喷至炉膛内部,从而降低送风含氧量,减少燃料型nox的生成量。
3.现有技术中,由于再循环烟气从袋式除尘器出口处抽取,烟气经过了半干式脱酸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处理,温度已经比余热锅炉出口处的烟气温度低,且烟气含水率上升。这样带来的问题是,从余热炉出来的烟气部分热量被半干式脱酸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白白流失,而且高含水率的烟气回喷入炉膛内不利于稳定燃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由于设置了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所述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送入所述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与所述二次风机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混合集箱中被加热,利用具有较高温度的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对二次风进行加热,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半干式脱酸反应塔、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再循环风机、二次风机,所述焚烧炉中产生的烟气流经所述余热锅炉后经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由所述引风机抽送至所述烟囱后排入大气,其特征是,在所述余热锅炉第一烟道的前墙及后墙底部还分别设置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及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在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之前,所述余热锅炉出口的部份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送入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与所述二次风机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被加热然后喷入第一烟道。
6.优选的,在所述余热锅炉前墙及后墙上各设置若干回流喷嘴,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的烟气与二次风混合后经所述回流喷嘴喷入第一烟道。
7.优选的,所述余热锅炉前墙及后墙各设置9支回流喷嘴。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由于设置了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所述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送入所述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与所述二次风机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混合集箱中被加热,无需再设置蒸汽加热器。由于再循环烟气先进入二次风混合集箱,可以与二次风充分混合,并通过喷嘴均匀喷入余热锅炉内部,
使得二次风喷入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燃烧充分,利用具有较高温度的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对二次风进行加热,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同时,二次风和回流烟气汇合至同一集箱中,有效减少设备空间,简化系统布置。
附图说明
9.图1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局部结构放大图。
11.图中:
12.1.焚烧炉;
13.2.余热炉;2.1第一烟道,2.1a余热炉前墙,2.1b余热炉后墙;
14.3.半干式脱酸反应塔;
15.4.袋式除尘器;
16.5.引风机;
17.6.烟囱;
18.7.再循环风机;
19.8.二次风机,8.1二次风管道;
20.9.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
21.10.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
22.11.回流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23.图1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现有技术中,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焚烧炉1、余热锅炉2、半干式脱酸反应塔3、袋式除尘器4、引风机5、烟囱6、再循环风机7、二次风机8。所述焚烧炉1中产生的烟气流经所述余热锅炉2后经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3和袋式除尘器4,由所述引风机5抽送至所述烟囱6后排入大气。
24.再循环风机7从袋式除尘器4出口处抽取一部份烟气,送入所述余热锅炉2第一烟道2.1前墙2.1a和后墙2.1b的底部。二次风机8抽取的二次风经二次风管道8.1也送入所述余热锅炉2第一烟道2.1前墙2.1a和后墙2.1b。
25.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从余热炉2出来的烟气部分热量被半干式脱酸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白白流失,而且高含水率的烟气回喷入炉膛内不利于稳定燃烧。
26.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局部结构放大图。
27.图2显示,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例中,在所述余热锅炉2第一烟道2.1的前墙2.1a及后墙2.1b底部还分别设置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9及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10,在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3之前,所述余热锅炉2出口的部份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7抽取送入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9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10中,与所述二次风机8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9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10中被加热然后喷入第一烟道2.1。
28.图3显示,在所述余热锅炉前墙2.1及后墙2.2各设置9支回流喷嘴11,被再循环风机7抽取的烟气与二次风混合后经所述回流喷嘴11喷入第一烟道2.1。
29.本例中,利用具有较高温度的余热锅炉2出口烟气对二次风进行加热,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同时,二次风和回流烟气分别在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9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10中混合,使得二次风喷入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燃烧充分。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减少设备空间,简化系统布置。
30.本发明提示,由于烟气未经过半干式脱酸反应塔3脱酸,也未经过袋式除尘器4除尘,故烟气中的酸性气体及粉尘浓度均较高。所以再循环风机7需采用后向式叶轮,叶轮采用耐磨涂层,风机壳体采用不锈钢制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包括焚烧炉、余热锅炉、半干式脱酸反应塔、袋式除尘器、引风机、烟囱、再循环风机、二次风机,所述焚烧炉中产生的烟气流经所述余热锅炉后经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由所述引风机抽送至所述烟囱后排入大气,其特征是,在所述余热锅炉第一烟道的前墙及后墙底部还分别设置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及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在所述半干式脱酸反应塔之前,所述余热锅炉出口的部份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送入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与所述二次风机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所述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被加热然后喷入第一烟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余热锅炉前墙及后墙上各设置若干回流喷嘴,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的烟气与二次风混合后经所述回流喷嘴喷入第一烟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余热锅炉前墙及后墙各设置9支喷嘴。

技术总结
一种垃圾焚烧炉二次风加热系统,由于设置了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所述余热锅炉出口的烟气被所述再循环风机抽取送入所述余热锅炉前墙二次风混合集箱和后墙二次风混合集箱中,与所述二次风机抽取的空气均匀混合后,二次风在混合集箱中被加热,无需再设置蒸汽加热器。由于再循环烟气先进入二次风混合集箱,可以与二次风充分混合,并通过喷嘴均匀喷入余热锅炉内部,使得二次风喷入处流场和温度场分布均匀,燃烧充分,利用具有较高温度的余热锅炉出口烟气对二次风进行加热,有效提高锅炉效率。同时,二次风和回流烟气汇合至同一集箱中,有效减少设备空间,简化系统布置。简化系统布置。简化系统布置。


技术研发人员:孔华 李厚渝 王炜 梁增英 张鸿 肖守英 张鑫源 兰养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深能环保东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9/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