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的制作方法

2021-09-11 00: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飞机 舱门 机舱 尾部 组合式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机舱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


背景技术:

2.现代无人机机身装载有各种机载设备,为了避免波速遮挡,提高机载设备性能,一般将卫通天线、光电设备等较重的设备装载在机身前部,储油系统等消耗品设置在机身中部,为了平衡飞机重心,又将蓄电池等较重设备安装在机身后部。为了解决后机身设备更换、蓄电池、地面电源接口等维护问题,需要在后机身开有较大开口的可开启舱门,由于设备维护工作频繁,舱门应具有可靠性高、易于操作、密封性高等特点。机身尾舱门设置在无人机机身尾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机内设备安装和维护性问题,同时要求机身尾舱门密封性高、开启关闭易于操作。但是设备安装、拆卸通道和使用通道由于需求不同,导致需要不同口径大小的舱门,现有的尾部舱门只能选择固定的大小;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统一使用,适用于口径大小不同的情况的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能够打开后舱门,进行设备维护和地面充电等工作,也可以取下前舱门和后舱门,进行设备安装和拆卸等工作,根据工况需要的尺寸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安装、拆卸和使用需求不一样的矛盾。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飞机尾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机电设备的容置仓,所述容置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前舱门,所述前舱门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和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后舱门,所述后舱门用于封闭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能够打开后舱门,进行设备维护和地面充电等工作,也可以取下前舱门和后舱门,进行设备安装和拆卸等工作,根据工况需要的尺寸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安装、拆卸和使用需求不一样的矛盾。
5.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前环框,所述前环框远离所述第一开口的一侧通过螺栓与所述前舱门连接。方便拆卸。
6.优选的,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中环框,所述中环框的顶部设置有前铰链支座,所述后舱门上设置有后环框,所述后环框设置有与所述前铰链支座转动连接的后铰链支座。能够旋转打开后舱门。
7.优选的,所述中环框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所述后环框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定孔连通的第二锁定孔,通过销钉先后穿过所述第二锁定孔和所述第一锁定孔,进而固定所述前舱门和所述后舱门。销钉选用快缷销钉。
8.优选的,所述第一锁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中环框上,所述第二锁定孔与所述第一锁定孔的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后环框上铰接有撑杆,所述中环框上设置有前卡座,所述前卡座用于支撑所述撑杆远离所述后环框的一端。打开后舱门后,转动撑杆到前卡座上,对后舱门的开启进行支撑。
10.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前铰链支座上沿着远离所述中环框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位和第一固定位,所述后铰链支座上沿着远离所述后环框的方向上设置有第四固定位和第三固定位,所述第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位、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固定位,所述第二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位、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固定位。
11.优选的,所述前铰链支座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中环框上,所述后铰链支座的数量与所述前铰链支座的数量相同。
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飞机尾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机电设备的容置仓,所述容置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前舱门,所述前舱门包括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和与所述第二开口相对的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上设置有后舱门,所述后舱门用于封闭所述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的口径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能够打开后舱门,进行设备维护和地面充电等工作,也可以取下前舱门和后舱门,进行设备安装和拆卸等工作,根据工况需要的尺寸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安装、拆卸和使用需求不一样的矛盾。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状态结构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状态结构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图。
16.主要元素符号说明:1、后舱门;2、销钉;3、后卡座;4、后环框;5、撑杆支座;6、撑杆;7、前卡座;8、中环框;9、第二锁定孔;10、前舱门;11、前环框;12、螺栓;13、前铰链支座;14、第一连杆;15、第二连杆;16、后铰链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组合式飞机尾部舱门,飞机尾部设置有用于容置机电设备的容置仓,容置仓上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前舱门10,前舱门10包括与第一开口连通的第二开口和与第二开口相对的第三开口,第三开口上设置有后舱门1,后舱门1用于封闭第三开口;第三开口的口径小于第二开口的口径。能够打开后舱门1,进行设备维护和地面充电等工作,也可以取下前舱门10和后舱门1,进行设备安装和拆卸等工作,根据工况需要的尺寸大小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了设备安装、拆卸和使用需求不一样的矛盾。
19.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第一开口上设置有前环框11,前环框11远离第一开口的一侧通过螺栓12与前舱门10连接。方便拆卸。本实施例的第三开口上设置有中环框8,中环框8的顶部设置有前铰链支座13,后舱门1上设置有后环框4,后环框4设置有与前铰链支座13转动
连接的后铰链支座16。能够旋转打开后舱门1。本实施例的中环框8上设置有第一锁定孔,后环框4设置有与第一锁定孔连通的第二锁定孔9,通过销钉2先后穿过第二锁定孔9和第一锁定孔,进而固定前舱门10和后舱门1。销钉2选用快缷销钉2。本实施例的第一锁定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分布在中环框8上,第二锁定孔9与第一锁定孔的数量相同,位置一一对应。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0.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后环框4上铰接有撑杆6,中环框8上设置有卡座,前卡座7用于支撑撑杆6远离后环框4的一端。后环框4上还可以设置固定撑杆6运动端的后卡座3和铰接端的撑杆支座,打开后舱门1后,转动撑杆6到前卡座7上,对后舱门1的开启进行支撑,避免撑杆6在空中晃动,当开启后舱门1时,撑杆6从后卡座3拿下,并卡在前卡座7上,起支撑后舱门1的作用,避免后舱门1在飞机发动机开车等气动力下晃动。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前铰链支座13上沿着远离中环框8的方向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位和第一固定位,后铰链支座16上沿着远离后环框4的方向上设置有第四固定位和第三固定位,第一连杆14一端连接第一固定位、另一端连接第三固定位,第二连杆15一端连接第二固定位、另一端连接第四固定位。后舱门1绕着后铰链支座16、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前铰链支座13组成的四连杆机构轨迹运动,可通过调整四连杆机构的尺寸设计,改变后环框4和中环框8之间的接触力,增加前后舱门1间的密封性。本实施例的前铰链支座13的数量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中环框8上,后铰链支座16的数量与前铰链支座13的数量相同。
21.工作流程:当需要打开后舱门1时,用十字螺丝刀将快缷销钉2旋转90
°
解锁,抬起后舱门1,后舱门1绕着后铰链支座16、第一连杆14、第二连杆15、前铰链支座13组成的四连杆机构轨迹运动,当到达开启位置时,将撑杆6从后环框4上拿下,并卡到前卡座7上;当需要关闭后舱门1时,先将撑杆6从前卡座7拿下,并卡在后环框4上,将后舱门1关闭到位,此时,两颗快缷销钉2插入第一锁定孔和第二锁定孔9内,用十字螺丝刀将快缷销钉2旋转90
°
即后舱门1上锁完成。当安装更换拆卸较大设备时,将螺栓12取下,分离前舱门10和前环框11,此时可将前舱门10和后舱门1一同卸下,使前后舱门1一同离开飞机。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