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投战车缓冲系统脱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2:4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空投 空降 战车 缓冲 脱离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降空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投战车缓冲系统脱离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各种大型、高性能运输机的发展,空运空投在现代化战争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重装空投的作战打击方式也更加被重视。成建制的战车空投作战对于压制敌人火力、抢滩强攻具有重要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军队信息化、立体化作战水平。
3.目前,国际国内比较成熟的战车空投方式主要包括有货台空投方式和无货台空投方式,有货台空投方式对战车的捆绑系留复杂,着陆后解脱困难费时费力,对战车及时投入战斗发挥作战效能极为不利;无货台空投系统与战车底盘接口较少,能够实现与战车的快速安装,在战车空投着陆后,能够实现缓冲系统与战车的快速自动解脱,及时投入作战,大大缩短空投着陆后至发挥作战效能这期间的转换时间。因此,就战车空投而言,无货台空投方式相较于有货台空投方式,在提高战场转换效率、最大程度发挥作战效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越来越被空降部队所重视,近年来适用于无货台空投系统的战车列装部队也呈井喷之势。
4.利用无货台空投系统进行战车空投时,通用的方法是在战车底盘安装缓冲系统,战车着陆后,通过战车的前行拉动预先系留在后车轮(或履带后方)的解脱钢索,从而解脱缓冲系统。但系留在后车轮(或履带后方)的解脱钢索无法手动解除,此两根近4米长的解脱钢索一旦被卷入车轮轮轴(或履带)中,会对战车动力系统造成损坏而无法前行。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对空投战车无干扰的空投战车缓冲系统脱离装置。
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空投战车缓冲系统脱离装置,包括安装于战车底盘上的缓冲系统,以及解脱钢索、橡皮绳、限位结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缓冲系统包括前梁、后梁,以及连接前梁和后梁的多根纵梁,所述前梁安装在战车前端,前梁上通过转轴铰接有用于锁紧战车与前梁的止动器;所述后梁与战车后端的滑槽配合;所述解脱钢索的一端与前梁上的止动器相连,解脱钢索的另一端压接有金属环,初始状态时解脱钢索拉至缓冲系统的后方;所述橡皮绳的一端固定在中间的纵梁上,橡皮绳的另一端与金属环固连;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战车后车轮的轮毂下方,限位结构的另一端与锁紧机构的插接端相连,锁紧机构的插接端与金属环插接,锁紧机构的另一端安装在后梁上。
7.按上述方案,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拔销带和插销,所述拔销带的一端固定在缓冲系统的后梁上,拔销带的另一端与插销相连,插销端部插入开设在金属环的插孔内。
8.按上述方案,在插销与金属环之间系留棉绳打保险。
9.按上述方案,所述限位结构为绳带,绳带中间位置对折,对折端头由下往上穿过解
脱钢索端部的金属环,再将连接拔销带的插销由后向前插入绳带的对折端头内。
10.按上述方案,所述绳带为凯夫拉绳带。
11.按上述方案,所述橡皮绳在纵梁上的连接点与战车的后轮位置适配。
12.按上述方案,所述前梁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战车前部的连接环装配在安装槽内;且前梁上通过转轴连接有止动器,止动器后端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与设于连接环内的限位槽适配;所述止动器的上端与解脱钢索相连,解脱钢索带动止动器绕转轴转动,使限位块卡入限位槽,或与限位槽脱离。
13.按上述方案,所述后梁其中部设有凸起,凸起与设于战车尾部的滑槽相适配。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利用无货台空投系统战车着陆后,系留在战车后车轮(或履带)上的缓冲系统解脱钢索与战车顺利脱离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对车轮轮轴(或履带)容易造成的损坏,排除战车行军的干扰因素,缩短投入战斗的准备时间,适用于已列装空降部队、以无货台空投系统为空投载体的所有车型。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详细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连接关系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解脱钢索分离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施例中战车与后梁的连接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施例中战车与前梁的连接示意图。
20.图中:1

缓冲系统,2

止动器,3

螺栓,4

解脱钢索,5

金属环,6

凯夫拉绳带,7

拔销带,8

插销,9

橡皮绳,10

棉绳,11

前梁,12

后梁, 13

纵梁,14

连接环,15

限位块,16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空投战车缓冲系统1脱离装置,包括安装于战车底盘上的缓冲系统1、解脱钢索4、橡皮绳9、限位结构和锁紧机构,所述缓冲系统1包括前梁11、后梁12,以及连接前梁11和后梁12的多根纵梁13,所述前梁11安装在战车前端,前梁11上通过转轴铰接有用于锁紧战车与前梁11的止动器2;所述后梁12与战车后端的滑槽配合;所述解脱钢索4的一端通过螺栓3与止动器2相连,解脱钢索4的另一端压接有金属环5,初始状态时解脱钢索4拉至缓冲系统1的后方;所述橡皮绳9的一端固定在中间的纵梁13上,橡皮绳9的另一端与金属环5固连;所述限位结构的一端固定在战车后车轮的轮毂下方,限位结构的另一端与锁紧机构的插接端相连,锁紧机构的插接端与金属环5插接,锁紧机构的另一端安装在后梁12上。本实施例中,金属环5,以及与金属环5连接的各绳端部均位于战车的后轮处;解脱钢索4长约4米;橡皮绳9在纵梁13上的连接点与战车的后轮位置适配,与后梁12的距离为纵梁13长度的四分之一。
2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缓冲系统1的后梁12其中部设有凸起16,该凸起16与设于战车
尾部的滑槽相适配,如图4所示。如图5所示,所述缓冲系统1的前梁11中部开设有安装槽,战车前部的连接环14装配在安装槽内;且前梁11上通过转轴(可为半月形轴)连接有止动器2,止动器2后端设有限位块15(可为半月形),限位块15与设于连接环14内的限位槽适配;所述止动器2的上端与解脱钢索4相连,解脱钢索4可带动止动器2绕转轴转动,使限位块15卡入限位槽,或与限位槽脱离。
24.本实施例中,缓冲系统1的其他结构及相关配置均为现有常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25.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拔销带7和插销8,所述拔销带7的一端固定在缓冲系统1的后梁12上,拔销带7的另一端与插销8相连,插销8端部插入开设在金属环5的插孔内。优选地,在插销8与金属环5之间系留5kg棉绳10打保险。优选地,所述限位结构为绳带,绳带中间位置对折,对折端头由下往上穿过解脱钢索4端部的金属环5,再将连接拔销带7的插销8由后向前插入绳带的对折端头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绳带为凯夫拉绳带6。
26.本实施例中,所述脱离装置设有两组,分设与缓冲系统1的底部两侧。
27.将准备妥当的缓冲系统1安装在战车的底盘上,安装时,先安装后梁12,再安装前梁11;再将两侧的凯夫拉绳带6分别捆绑系留在对应侧后车轮的轮毂下方(或后方下履带),此时凯夫拉绳带6和解脱钢索4均无松弛余量,且橡皮绳9紧绷;之后将两侧的拔销带7留适当松弛量后,系留在对应侧的后梁12上。
28.战车空投着陆后,首先进行缓冲系统1与战车底盘的解脱:战车缓慢前行时,后车轮的轮毂下方(或后方下履带)往后运动,通过凯夫拉绳带6拉动解脱钢索4,解脱钢索4向后运动时将止动器2转动,止动器2的上端向后绕转轴转动,止动器2后端的限位块15对应向前运动脱离限位槽,解除前梁11与战车前部连接环14的限位,前梁11从战车底盘上解脱,缓冲系统1前端脱落着地;战车继续前行时,后梁12与战车底盘发生相对运动而从战车底盘的滑槽中滑出,缓冲系统1从战车底盘释放。但此时连接在车轮上的解脱钢索4与前梁11上的止动器2的连接关系仍然没有解除。在解脱过程中,后车轮的轮毂下方(或后方下履带)将解脱钢索4往后的拉动行程不大于10cm。
29.战车继续前行,后车轮(或履带)上凯夫拉绳带6的系留点位置开始向上(或向前)运动,拔销带7被拉直并拉动插销8,插销8从凯夫拉绳带6的对折端头中拔出,凯夫拉绳带6从金属环5中滑出,进而解脱钢索4与凯夫拉绳带6分离,橡皮绳9快速将紧靠车轮(或履带)的解脱钢索4拉向缓冲系统1的中央(如图3所示),解脱钢索4也与战车脱离连接关系,从而避免了对战车车轮(或履带)的干扰,留在后车轮(或履带)上的仅为一段凯夫拉绳带6,对战车行军不会造成任何干扰和影响。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