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2021-08-24 12:2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飞行器
一种扑翼飞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扑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飞行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特别是扑翼飞行器,因其通常具有尺寸小、噪音弱、隐蔽性好等特点,使得其在民用和军用等方面均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然而,就目前传统扑翼飞行器而言,尾翼与飞翼的结构较为复杂,使得其制造工艺复杂,装配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扑翼飞行器,其尾翼具有一体式形成的尾翼骨架,使得尾翼的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效率得以提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扑翼飞行器(1)包括:机身(10),沿所述扑翼飞行器(1)的纵向轴线延伸;飞翼(20),设置在所述机身(10)上;以及尾翼(30),设置在所述机身(10)的尾部,所述尾翼(30)包括尾翼面(301)和尾翼骨架(302),所述尾翼骨架(302)包括一体式形成的第一骨架(3021)、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并且所述第一骨架(3021)、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均与所述尾翼面(301)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骨架(3021)位于所述尾翼骨架(302)沿所述纵向轴线的前端,所述第二骨架(3022)是从所述第一骨架(3021)的一侧向后与所述纵向轴线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并且所述第三骨架(3023)是从所述第一骨架(302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骨架(3022)对称地向后与所述纵向轴线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二骨架(3022)和所述第三骨架(3023)的末端呈向所述纵向轴线弯曲的弧状。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上设置有加强条(3024)。

可选地,所述加强条(3024)沿着所述尾翼骨架(302)的中心线(s-s’)设置于所述尾翼骨架的上表面或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的第一骨架(302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骨架(3021)一体式形成的连接结构(3025),所述连接结构(3025)连接所述机身(10)或经由连接件连接所述机身(10)。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尾翼面(301)连接。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和/或所述尾翼面(301)上与所述尾翼骨架(302)连接的部分设置有与所述尾翼骨架(3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所述尾翼骨架(302)通过所述尾翼骨架(3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和所述尾翼面(301)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所述尾翼面(301)对准。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结构为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柱(3026),所述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结构为与所述尾翼骨架(302)上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柱(3026)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027)或第二定位柱,所述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孔或第一定位柱(3026)与所述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孔(3027)对准,或者所述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孔与所述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柱对准。

可选地,所述尾翼骨架(302)上连接所述尾翼面(301)的位置或所述尾翼面(301)上连接所述尾翼骨架(302)的位置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所述尾翼骨架(302)与所述尾翼面(301)通过所述粘合剂或粘胶膜连接。

可选地,所述尾翼面(301)的位于所述尾翼骨架(302)上的部分的外部轮廓与所述尾翼骨架(302)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飞翼(20)包括飞翼面(201)和支撑结构(202),并且所述飞翼面(201)上连接所述支撑结构(202)的位置或所述支撑结构(202)上连接所述飞翼面(201)的位置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所述飞翼面(201)与所述支撑结构(202)通过所述粘合剂或粘胶膜连接。

可选地,所述飞翼面(201)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所述支撑结构(202)的至少一个定位部。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是定位孔(2011)或涂覆或印制的定位线(2011’),位于所述飞翼面(201)上连接所述支撑结构(202)的位置和/或所述飞翼面(201)上沿所述纵向轴线的中心线。

可选地,所述飞翼面(201)包括左飞翼面(2012)和右飞翼面(2013),所述左飞翼面(2012)和所述右飞翼面(2013)是整体的或分开的。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202)为左右对称地分布在所述飞翼(20)上的多个空心碳杆和/或多个空心的方形碳杆或空心的圆柱形碳杆,和/或所述飞翼面(201)由高强度薄膜或者布制成。

可选地,所述尾翼面(301)由高强度薄膜或者布制成,和/或所述尾翼骨架(302)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通过包括一体式形成的尾翼骨架的尾翼,与传统尾翼相比,其尾翼的尾翼面可以更灵活地设计,避免了形状生硬和变形的问题,并且尾翼结构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为批量生产扑翼飞行器奠定基础。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通过第二骨架和第三骨架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可以更好地导流,使得扑翼飞行器的飞行更稳定,飞行效率更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通过连接结构与尾翼骨架一体式形成,而不用另外在尾翼骨架上设置用于连接机身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另外设置连接结构而带来的连接不牢固和对称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通过在尾翼骨架和\或尾翼面上设置定位结构,可以使得尾翼骨架和尾翼面的定位更准,连接更牢固且不易脱落,从而提高尾翼骨架和尾翼面的装配效率。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通过在飞翼面或支撑结构上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以用于连接,可以改善使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所带来的粘合性差、无法精确控制透明胶或双面胶翻边的尺寸,提高飞翼的生产精度和产品的一致性。粘合剂或粘胶膜可以通过点胶机等机器来涂覆到飞翼面或支撑结构上,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克服了其装配依赖于人工的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过在飞翼面上设置定位部,可以使得飞翼面和支撑结构的定位更准,从而提高飞翼面和支撑结构的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尾翼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尾翼骨架的上表面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尾翼骨架的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具有定位结构的尾翼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飞翼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的飞翼面和支撑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扑翼飞行器

10机身

20飞翼

201飞翼面

202支撑结构

2011定位孔

2011’定位线

2012左飞翼面

2013右飞翼面

30尾翼

301尾翼面

302尾翼骨架

3021第一骨架

3022第二骨架

3023第三骨架

3024加强条

3025连接结构

3026第一定位柱

3027第二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现有扑翼飞行器的尾翼通常采用这两种形式:1)整体采用发泡聚丙烯(简称为epp)或者聚苯乙烯(简称为eps)泡沫板整体裁切成型。这种形式的尾翼的形体比较生硬并且容易变形,而无法使扑翼飞行器保持稳定。2)采用碳纤维杆连接形成尾翼的框架,在框架上覆盖塑料膜作为尾翼。这种形式的尾翼需要连接多个碳纤维杆来形成框架,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采用一体地形成的尾翼骨架,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1)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1)可以包括机身(10)、飞翼(20)和尾翼(3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1)还可以包括其他组件,并不限于此。机身(10)可以沿扑翼飞行器(1)的纵向轴线(如图1所示的a-a’)延伸。飞翼(20)可以设置在机身(10)上。尾翼(30)可以设置在机身(10)的尾部。

如图2所示,尾翼(30)可以包括尾翼面(301)和尾翼骨架(302)。尾翼面(301)可以由高强度薄膜(例如,高强度超薄塑料膜)或者布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材料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尾翼骨架(302)可以由塑料材料注塑成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塑料材料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尾翼骨架(302)可以包括一体式形成的第一骨架(3021)、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尾翼面(301)连接。例如,第一骨架(3021)、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均可以与尾翼面(301)连接。尾翼面(301)的位于尾翼骨架(302)上的部分的外部轮廓可以与尾翼骨架(302)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同。尾翼骨架(302)上连接尾翼面(301)的位置或尾翼面(301)上连接尾翼骨架(302)的位置可以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尾翼骨架(302)可以与尾翼面(301)通过粘合剂或粘胶膜连接。此外,除了采用粘合剂或粘胶膜之外,尾翼面(301)和尾翼骨架(302)的连接还可以采用热压或者是冷压、超声波等工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连接方式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

通过如上所述包括一体式形成的尾翼骨架的尾翼,与传统的泡沫板整体裁切成型的尾翼相比,其尾翼的尾翼面可以更灵活地设计,避免了形状生硬和变形的问题。与传统的碳纤维杆作为框架的尾翼相比,尾翼结构更简单、装配效率更高,为批量自动化生产扑翼飞行器奠定基础。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第一骨架(3021)可以位于尾翼骨架(302)沿纵向轴线(如图1所示的a-a’,如图3所示的b-b’)的前端,第二骨架(3022)可以是从第一骨架(3021)的一侧(例如,左边)向后与纵向轴线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并且第三骨架(3023)可以是从第一骨架(3021)的另一侧(例如,右边)与第二骨架(3022)对称地向后与纵向轴线(如图1所示的a-a’,如图3所示的b-b’)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这里的角度和弯曲的弧度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设定。通过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成一角度地或弯曲地延伸,可以更好地导流,使得扑翼飞行器(1)的飞行更稳定,飞行效率更高。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的末端可以呈向纵向轴线(如图1的a-a’,图3所示的b-b’)弯曲的弧状。这种弧状结构,可以保证尾翼骨架(302)和尾翼面(301)的连接面积更多、连接更牢固。可以理解地,因第三骨架(3023)与第二骨架(3022)可以是对称地延伸,故第二骨架(3022)和第三骨架(3023)的末端所呈的弯曲的弧状也可是对称的。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4所示,尾翼骨架(302)上可以设置有加强条(3024)(例如,加强筋),以增加尾翼骨架(302)的强度。加强条(3024)可以沿着尾翼骨架(302)的中心线(s-s’)设置于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例如,加强条(3024)可以沿着尾翼骨架(302)的中心线(s-s’)设置于尾翼骨架(302)的下表面。加强条(3024)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一圈加强条(3024),也可以是多个加强块,其可以沿着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均匀分布。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的加强条和加强块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尾翼骨架(302)的第一骨架(3021)上可以设置有与尾翼骨架(302)(例如,第一骨架(3021))一体式形成的连接结构(3025),连接结构(3025)可以连接机身(10)或经由连接件连接机身(10),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连接结构(3025)与尾翼骨架(302)一体式形成,而不用另外在尾翼骨架(302)上设置用于连接机身的连接结构,避免了另外设置连接结构而带来的连接不牢固和对称问题。

以下将结合图5描述尾翼上的定位结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1)的具有定位结构的尾翼(30)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尾翼骨架(302)的上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可以设置有至少一个(例如,如图5所示为4个,左右各2个)第一定位结构,和/或尾翼面(301)上与尾翼骨架(302)连接的部分可以设置有与尾翼骨架(3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相对应的至少一个(例如,如图5所示为4个,左右各2个)第二定位结构,尾翼骨架(302)可以通过尾翼骨架(302)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定位结构和尾翼面(301)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结构与尾翼面(301)对准。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5所示,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结构可以为第一定位孔(未示出)或第一定位柱(3026),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结构可以为与尾翼骨架(302)上的第一定位柱(3026)相对应的第二定位孔(3027)或第二定位柱(未示出)。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柱(3026)可以与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孔(3027)对准,如图5所示。例如,每个第一定位柱(3026)可以插入每个第二定位孔(30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孔(未示出)可以与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孔(3027)对准。例如,当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3027)对准时,可以通过自身设置的固定结构(例如,卡扣位)或者其他固定结构(例如,插入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的钉)而固定,以免尾翼面(301)从尾翼骨架(302)脱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尾翼骨架(302)的第一定位孔(未示出)可以与尾翼面(301)的第二定位柱(未示出)对准。例如,每个第二定位柱(未示出)可以插入每个第一定位孔(未示出)。

通过在尾翼骨架(302)和\或尾翼面(301)上设置定位结构,可以使得尾翼骨架(302)和尾翼面(301)的定位更准、连接更牢固且不易脱落,从而提高尾翼骨架(302)和尾翼面(301)的装配效率。

以下将结合图6和图7描述扑翼飞行器的飞翼。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扑翼飞行器(1)的飞翼(20)的示意图。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6所示,飞翼(20)可以包括飞翼面(201)和支撑结构(202),并且飞翼面(201)上连接支撑结构(202)的位置或支撑结构(202)上连接飞翼面(201)的位置可以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以使飞翼面(201)与支撑结构(202)通过粘合剂或粘胶膜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粘合剂或粘胶膜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

通过在飞翼面(201)或支撑结构(202)上涂覆有粘合剂或粘胶膜以用于连接,可以改善使用透明胶或者双面胶所带来的粘合性差、无法精确控制透明胶或双面胶翻边的尺寸,提高飞翼(20)的生产精度和产品的一致性。粘合剂或粘胶膜可以通过点胶机等机器涂覆到飞翼面(201)或支撑结构(202)上,从而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装配,克服了装配依赖于人工的问题。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飞翼面(201)可以由高强度薄膜或者布制成,以提高飞翼面(201)的强度,同时减轻扑翼飞行器(1)的整体重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材料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飞翼面(201)可以包括左飞翼面(2012)和右飞翼面(2013),左飞翼面(2012)和右飞翼面(2013)可以是整体的(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或分开的。左飞翼面(2012)和右飞翼面(2013)可以是对称的。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6和图7所示,飞翼面(20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定位支撑结构(202)的至少一个定位部。例如,定位部可以是定位孔(2011)(如图6和图7所示)或涂覆或印制的定位线(2011’)(如图7所示)。定位部可以位于飞翼面(201)上连接支撑结构(202)的位置(如图7所示的定位线(2011’))和/或飞翼面(201)上沿纵向轴线的中心线(如图6和图7所示的c-c’)(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的定位孔(2011))。

通过在飞翼面(201)上设置定位部,可以使得飞翼面(201)和支撑结构(202)的定位更准,从而提高飞翼面(201)和支撑结构(202)的装配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和装配。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支撑结构(202)可以为左右对称地分布在飞翼(20)上的多个碳杆(如图6和图7的两个碳杆)。碳杆可以是空心碳杆或者实心碳杆。空心碳杆可以使得碳杆的重量更轻,以减轻扑翼飞行器(1)的整体重量。碳杆形状可以是方形或圆柱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以上碳杆形状仅为示例,并不限于此。方形碳杆可以有利于与飞翼面(201)的连接。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描述各个构件的位置及其之间的配合关系等时,通常会以一个/一对构件举例而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样的位置、配合关系等,同样适用于其他构件/其他成对的构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