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的制作方法

2021-07-27 13:3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水上 浮筒 车用 自行 设施
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浮筒作为水上提供浮力的重要工具,在水上使用较为普遍;而水上自行车也需要借助浮筒来提供其在水上进行漂浮的浮力;水上自行车作为一项水上娱乐设施,其使用安全性也相对要求较高;常规的浮筒均为单浮筒设计,一旦浮筒破损漏气,及会导致浮力不够,造成自行车和人员沉入水中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双浮筒结构,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设置稳定翼,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包括第一浮筒、第二浮筒、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稳定翼;在第一浮筒的顶部设置第二浮筒,第二浮筒的底部伸入第一浮筒腔体内,且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密封连接;在第一浮筒的底部设置稳定翼;在第一浮筒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一连接耳,在第二浮筒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耳。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浮筒和第二浮筒上分别设置充气阀。

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二浮筒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一浮筒依次包括浮筒尾部、浮筒中部和浮筒头部,第二浮筒设置在浮筒中部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耳设置在第二浮筒上远离第一连接耳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浮筒头部的长度大于浮筒尾部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翼设置在浮筒中部靠近浮筒尾部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通过设置双浮筒结构,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性。

2、通过设置稳定翼,提升了浮筒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3、设置连接耳和充气阀,提升了浮筒的使用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浮筒;11-浮筒尾部;12-浮筒中部;13-浮筒头部;2-第二浮筒;3-充气阀;41-第一连接耳;42-第二连接耳;5-稳定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包括第一浮筒1、第二浮筒2、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和稳定翼5;在第一浮筒1的顶部设置第二浮筒2,第二浮筒2的底部伸入第一浮筒1腔体内,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密封连接;在第一浮筒1的底部设置稳定翼5;在第一浮筒1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一连接耳41,在第二浮筒2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耳42。

工作时,将连接水上自行车的支架穿过第一连接耳41和第二连接耳42,完成与第一浮筒1和第二浮筒2的连接,自行车位于浮筒的上方,可以在水上进行漂浮移动;由于第一浮筒1大部分位于第二浮筒2的下方,第一浮筒1直接与水进行接触,因此最容易因与水中障碍物碰撞导致破碎,而当第一浮筒1破碎漏气后,第二浮筒2还未破碎的情况下,在第二浮筒2的浮力作用下,可以为自行车和乘坐人员提供较强的浮力,不至于直接沉入水中,而导致溺亡的增大;因此设置双浮筒结构可以提升水上自行车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当浮筒正常使用过程中,稳定翼5采用水生物“鳍”的原理,可以为浮筒水中移动提供较强的稳定性,减少在转弯过程时的侧翻或倾斜现象的出现,提升了水上自行车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使用方式。

本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中由在第一浮筒1和第二浮筒2上分别设置充气阀3。充气阀3可以为螺旋充气阀,不使用时,通过螺旋充气阀将浮筒内的空气放掉,便于折叠收纳;使用时,再通过充气筒进行充气,提升了本浮筒的使用便利性。

实施例3:

如图1-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浮筒设置结构。

本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中沿第二浮筒2的设置方向,第一浮筒1依次包括浮筒尾部11、浮筒中部12和浮筒头部13,第二浮筒2设置在浮筒中部12处;考虑到在使用过程中,浮筒的头尾部更容易与障碍物进行碰撞而破损,因此将第二浮筒设置在浮筒中部12,可以提升第二浮筒2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作用。

实施例4:

如图1-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连接结构。

本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中第二连接耳42设置在第二浮筒2上远离第一连接耳41的一侧。当使用时,与自行车连接的支架依次穿过第一连接耳41和第二连接耳42完成连接,第二连接耳42设置在远离第一连接耳41的一侧,一方面可以提升连接支架与浮筒的整体连接(接触面积)强度,提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将与自行车连接的支架设置为与第二浮筒2相匹配的弧形结构,使得连接完成后,支架的弧形部正好与第二浮筒2的顶部形成“卡入”的状态,可以提升连接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水上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

实施例5:

如图1-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浮筒结构。

本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中浮筒头部13的长度大于浮筒尾部11的长度。将浮筒头部13的长度设置的长一些(且浮筒头部略微上翘),可以减少头部阻力(类似汽艇),且减少了头部的单位面积的承重压力,可以提升较强的浮力。

实施例6:

如图1-图5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稳定翼的设置。

本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中稳定翼5设置在浮筒中部12靠近浮筒尾部11处。稳定翼5设置在浮筒的尾部处,可以提升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优选的,在水上自行车上使用本双浮筒时,以自行车为中心轴,镜像对称设置两组(左右)双浮筒,提升水上自行车的稳定性。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

本技术:
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浮筒(1)、第二浮筒(2)、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和稳定翼(5);在第一浮筒(1)的顶部设置第二浮筒(2),第二浮筒(2)的底部伸入第一浮筒(1)腔体内,且第一浮筒(1)与第二浮筒(2)密封连接;在第一浮筒(1)的底部设置稳定翼(5);在第一浮筒(1)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一连接耳(41),在第二浮筒(2)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耳(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浮筒(1)和第二浮筒(2)上分别设置充气阀(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浮筒(2)的设置方向,所述第一浮筒(1)依次包括浮筒尾部(11)、浮筒中部(12)和浮筒头部(13),第二浮筒(2)设置在浮筒中部(12)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耳(42)设置在第二浮筒(2)上远离第一连接耳(41)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头部(13)的长度大于浮筒尾部(11)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翼(5)设置在浮筒中部(12)靠近浮筒尾部(11)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上自行车用带稳定翼的双气舱式浮筒,包括第一浮筒、第二浮筒、第一连接耳、第二连接耳和稳定翼;在第一浮筒的顶部设置第二浮筒,第二浮筒的底部伸入第一浮筒腔体内,且第一浮筒与第二浮筒密封连接;在第一浮筒的底部设置稳定翼;在第一浮筒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一连接耳,在第二浮筒的顶部固定设置第二连接耳。双浮筒结构,可以大大提升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且设置稳定翼,提升了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春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欧客隆运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3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