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1-08-06 18:4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分路 微机 轨道 电路 申请
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铁路信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铁路钢轨的自然腐蚀、车流量、煤尘污染等原因,造成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和机车车辆“压不死”,极有可能发生行车事故。轨道电路作为地面重要的信号设备之一,完成列车占用检查,特别是站内的轨道区段,关系到“联锁关系”,涉及到运输安全。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根据自己的国情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主要分“轨道电路方式”和“非轨道电路方式”两种。非轨道电路方式主要包括有计轴式、堆焊及喷涂等;轨道电路方式包括脉冲式、3v化等。但是这些方向的研究至今没有得到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目前通过定期的联锁试验或者检测,可发现存在的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并予以维修维护;或定期的打磨等手段,保证钢轨的不生锈;使用逻辑车列识别与车次跟踪,以便识别分路不良区段,为后续的维修维护提供依据等等措施与手段,算是预防性措施,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轨道区段的表示信息与车列的一致性。

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轨道电路分路系统可靠性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角度实施的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

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多次采样法包括基于将采样周期内出现的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

将采样的结果输出给微机数码分路主机;采样的结果用于指示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推演运算,以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的步骤,包括:

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初步采样结果;

对初步采样结果进行二取二比较,得到采样的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对采样数据进行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时序性验证包括三点检查;信息有效性验证包括单点信息有效性验证和两点信息有效性验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样数据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样周期的采样次数为奇数。

从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角度实施的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方法包括:

接收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输出的采样的结果;采样的结果为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经微机数码分路单元采用多次采样法进行采样得到;多次采样法包括基于将采样周期内出现的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

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的步骤,包括:

对采样的结果进行干扰分析,得到第一结果;干扰分析包括剔除干扰性信息;干扰性信息包括不满足时序性、不满足有效性以及不满足应用条件的信息;

对第一结果进行方向分析,得到第二结果;方向分析包括识别列车运行方向,以及检查列车运行方向的合理性;

基于第二结果进行计数有效性计算后,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包括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和微机数码分路主机;

微机数码分路单元用于执行上述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

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用于执行上述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若干对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相连接的感应器,感应器设于轨道电路出入口的绝缘节处;

微机数码分路单元为单片机。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采用多次采样法对感应器一个采样周期内输出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并将采样周期内出现的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将采样的结果输出给微机数码分路主机,使得微机数码分路主机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从而输出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本申请可以提高对轨道区段感应器采样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准确识别列车是否经过轨道区段,解决了轨道分路不良区段的分路问题,为轨道数码分路主机提供了正确、准确的轨道区段的占用与空闲信息,有效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大大地提高了运输作业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角度实施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感应器设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得到采样的结果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从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角度实施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的步骤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感应器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角度实施的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2,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

步骤204,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多次采样法包括基于将采样周期内出现的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

步骤206,将采样的结果输出给微机数码分路主机;采样的结果用于指示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推演运算,以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其中,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感应器设置在轨道电路入口/出口的绝缘节两侧的轨道内侧,轨道两侧的感应器构成一组感应器,通过传感器即时准确地产生列车车轮是否经过的采样数据;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对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处理。

具体而言,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并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多次采样法可以包括将采样周期内出现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例如采样频率为30us,采样5次作为一个完整采样周期,则采样5次中有3次或以上为列车经过的采样数据,则该采样周期的采集数据结果为列车经过;将该采样的结果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从而指示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推演运算,输出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本申请通过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并对采样数据采用多次采样法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从而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采样以及运算的可靠性,将该采样的结果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推演运算,以输出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有效解决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为信号设备提供正确、准确的轨道区段占用与空闲的信息,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保证了运输作业的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样数据可以包括高电平信号和低电平信号。

具体而言,列车车轮在经过轨道区段时,感应器可以即时准确地产生高电平信号(例如dc10-24v),列车车轮未经过轨道区段时,感应器可以产生低电平信号(例如0v),即感应器在列车车轮经过或者未经过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或者低电平,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可以将高低电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可以将高电平信号定义为“1”,低电平信号定义为“0”,这样当列车车轮经过轨道区段的时候,感应器将会产生“0”、“1”信号;而单纯的一个信号不足以判断车轮是否存在,所以可以将两个感应器为一组,其组合构成了“00”、“01”、“11”、“10”等信息,即为感应器信息组合分析,从而可以有效规避单侧的干扰,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

对采样数据进行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时序性验证包括三点检查;信息有效性验证包括单点信息有效性验证和两点信息有效性验证。

在一个示例中,在对采样数据进行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去干扰处理。

具体而言,对于获取的感应器高电平信号或者低电平信号,首先进行去毛刺处理,即对电平信号进行滤波去干扰处理,再将电平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进行感应器信息组合分析,在经过感应器信息组合分析的情况下,对采样数据进行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

对于时序性验证,如图2所示,感应器1和感应器2作为一组有效设置,可以对感应器3和感应器4的信息进行校验,确保列车是否驶过轨道区段出入口的绝缘节,两个感应器成对所形成的信息,如果不满足一定的时序性,则不构成车轮驶过的有效特征,通过时序性验证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另外,利用联锁采集信息,并利用三点检查,可有效判断列车是否从1dg完全进入2dg,同时也可以根据1dg的占用和解锁,对2dg继续分路,确保安全与一致性;对一组感应器进行时序性验证,一般需要至少五组列车轮对完整经过轨道区段出入口的绝缘节的采样的结果,诸如1110000111或1101001011等,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对于不满足时序性的信息进行过滤处理;三点检查的原理为:在轨道电路随时可能失效的情况下,无法信任一段轨道电路传来的信息,但是当列车在轨道上行驶时,轨道信号将有规律地变化,通过对这个变化的感知可以判定某一区段的轨道电路是否正常,比如列车由区段a向区段b运行,那么轨道信号的变化顺序应该是:(1)a占用,b未占用;(2)a、b同时占用;(3)a未占用,b占用。假如发现轨道信号有这样的变化顺序,就能够判定a、b两个区段的轨道电路正常工作,而且列车已经到达b区段,假如b后面的区段是c、d、e、f,而且在b、c、d区段上三点检查失败,则认为c、d发生分路不良或故障占用。此时,系统将在b段亮红灯阻止后面的列车进去,b点称为防护点;假设e、f区段通过了三点检查,又可以判定列车e、f区段轨道电路正常,而且列车已经运行到此处,此时可以把设在b处的防护点的红灯去掉,转移到e处,成为防护点前移。

对于信息有效性验证,单点信息的有效性以及两点信息的有效性是后续信息有效性检测的基础。同时在设定的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也有效规避了一定的干扰。诸如在某道岔定位时候,若检测到某点信息,不予处理分路运算,这是一种条件性判断检验。

通过设置1对(2个为一组)感应器为一个采集点,其感应器不仅需要分别固定在两根钢轨上,而且在列车车轮经过时候,需要满足出现有效信息(诸如t0时刻具有00,t1时刻具有01,t2时刻具有11,t3时刻具有10,t4时刻具有00之类的有序序列,其中t0<t1<t2<t3<t4)。单点信息有效性验证为对单个感应器采集的采样数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每个感应器采集的采样数据有效,两点信息有效性验证为对每对感应器采集的组合采样数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确保每对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有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车轮信息检查的扰动,也可以防止干扰,增加采集数据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通过对采样数据进行滤波去干扰处理后,再进行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从而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确保了轨道区段的运输安全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采样周期的采样次数可以为奇数。

其中,采样周期的采样次数可以为奇数,也可以为偶数。

具体而言,若采样周期的采样次数为n(n≥1),若n为奇数,则采样次数n≥(n 1)/2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若n为偶数,则采样次数n≥n/2 1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例如采样频率为30us,采样5次作为一个完整采样周期,则采样5次中有3次及以上为高电平信号“1”,则采样的结果为高电平信号“1”,若采样5次中有3次及以上为低电平信号“0”,则采样的结果为低电平信号“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采样的结果的步骤204,可以包括:

步骤302,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初步采样结果;

步骤304,对初步采样结果进行二取二比较,得到采样的结果。

其中,二取二比较是对有效信息的运算结果进行的一种安全处理,微机数码分机单元可以包括两个cpu分别对初步采样结果进行独立运算,两个cpu构成一个子系统,运行相同的编码软件对感应器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编码,并对运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性时才输出,即二取二比较,只有两个cpu输出的运算结果一致时,才将采样的结果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确保输出信息的安全可靠,否则上报故障信息给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故障处理,即每个子系统的输出异常状况实时传回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给出相应的报警,从而提高设备的可维护性。

具体而言,微机数码分机单元获取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采用多次采样法对一个采样周期内的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得到初步采样结果,并对初步采样结果进行二取二比较,得到采样的结果,并将采样的结果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推演运算,以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例如,采样频率为30us,采样5次作为一个完整采样周期,则采样5次中有3次及以上为高电平信号“1”,则采样的结果为高电平信号“1”;若两个cpu均输出1,则确定采样的结果为1,并将高电平信号1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若一个cpu输出1,一个cpu输出0,则上报故障信息给微机数码分路主机。

以上,本申请的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角度实施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通过采用多次采样法对采样数据进行采样,并进行二取二处理,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采样的准确性以及信息的安全性,并且确保运算结果与输出的高安全性,同时也结合了时序性验证和信息有效性验证,解决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进一步保证了轨道区段运输作业的安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从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角度实施的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2,接收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输出的采样的结果;采样的结果为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经微机数码分路单元采用多次采样法进行采样得到;多次采样法可以包括基于将采样周期内出现的次数占多数的采样数据确定为采样的结果;

步骤404,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具体而言,微机数码分路主机接收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输出的采样的结果,该采样的结果为感应器输出的采样数据经微机数码分路单元采用多次采样法进行采样得到的,并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即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数学建模及优化算法并解决计数问题,判断列车是否占用该轨道区段,通过推演运算后,输出用于对轨道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本申请通过对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输出的采样结果进行推演运算,得到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并输出,从而本申请可以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为信号设备提供正确的轨道区段的占用与空闲信息,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系统的分路信息可纳入联锁运算,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同时也结合了“三点检查”对所实施的分路不良区段予以分路,确保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的步骤,可以包括:

步骤502,对采样的结果进行干扰分析,得到第一结果;干扰分析可以包括剔除干扰性信息;干扰性信息可以包括不满足时序性、不满足有效性以及不满足应用条件的信息;

步骤504,对第一结果进行方向分析,得到第二结果;方向分析可以包括识别列车运行方向,以及检查列车运行方向的合理性;

步骤506,基于第二结果进行计数有效性计算后,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其中,干扰分析包括对干扰性信息的剔除,在涉及到不满足时序性、不满足有效性的以及不满足应用条件(定位时计算或反位时计算等)的信息,其为干扰性信息,需要直接被剔除;即使为非干扰性信息,但是不满足数学建模下的过程演化时序,也是干扰序列,需要剔除这些因素,余下的即可用于方向性分析以及计数有效性计算。对于方向分析,则为假设设定由0→1→0为一个进入或者驶出方向,那么单点必然不利于方向识别;故可见此时设立双点优势,假设设定00→10→11→01→00为单点的驶入或驶离,那么由00→01→11→10→00就为该点的驶离或驶入。再结合计数有效性分析,即根据具体的轨道区段的入口(也为出口),在确定计算标准时,则其进入和驶离就意味为“ 1”或“-1”的计数性有效性计算。

具体而言,接收微机数码分路单元输出的采样的结果,这些采样的结果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fifo(firstinputfirstoutput,先进先出)排列,即对序列化的采样的结果进行处理;首先对采样的结果进行干扰分析,剔除过滤掉不符合走车逻辑的干扰性信息;其次过滤掉虽然符合走车逻辑性,但不满足数学建模下的过程演化时序的干扰序列,得到第一结果。

再对第一结果进行方向分析,根据第一结果以及采集的结果所在区段状态,识别出列车运行方向;从采集的结果中的相邻2个(含)以上的差异数据信息,识别得到列车运行方向,诸如11→10或10→00或11→01,或01→00等组合,为提高抗干扰性,适度增大码距(原始信息的1使用16进制的a表示,0用16进制的5表示,即aa→a5或a5→55或aa→5a,或5a→55等组合),从而获取列车的运行方向,并结合邻近区段列车运行状态和本区段列车运行状态,对列车的运行方向的合理性进行检查,过滤掉不符合列车运行方向的合理性的信息,得到第二结果;其中,列车运行方向的识别包括但不局限于如上方式。

对第二结果进行计数有效性计算,基于第二结果计算出经过该采集点的列车的轮对,根据经过采集点的列车的轮对的增加或减少,得到列车过采集点的计数有效性,从而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包括:进行分路计算与设置,即根据计数有效性,结合三点检查以及过绝缘节校验,进行分路设置;将分路信息纳入联锁,即根据分路信息,驱动继电器或者结点,形成开关组合,控制分路不良区段的分路,确保联锁关系不失效;并且,对轨道区段的分路监控,提供针对性维修维护,若设置在非分路不良区段,利用日常行车信息,当区段出现分路不良现象时,可及时提示维修维护。

其中,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优化算法的过程;优化算法是用于减少非变化数据传输,增加系统的可靠性与可用性,即如果对采样的结果严格按照特征值“1101001011”进行干扰分析、方向分析以及计数有效性分析等处理,可能获得不了预期的数据,那么纳入“010010”作为特征值检查,可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与正确性;另外区段的感应器是成对设置,若2个感应器的计数差异在一定可容忍的误差范围内,结合满足三点检查,在确保安全下予以对采集点的区段进行分路处理,可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以上,本申请通过对微机数码分路单元传输的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将其中的干扰性信息剔除,并结合方向分析和计数有效性计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从而本申请解决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为信号设备提供正确的轨道区段的占用与空闲信息,提高了分路设置的准确性,分路信息可纳入联锁运算,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同时也结合了“三点检查”对所实施的分路不良区段予以分路,提升了安全性;干扰分析、方向分析以及计数有效性分析的结合也极大地增强了轨道区段运输作业的安全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图3-图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图3-图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可以包括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和微机数码分路主机;

微机数码分路单元用于执行上述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

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用于执行上述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方法。

具体而言,微机数码分路单元接收感应器输出的采样信息,采用多次采样法以及二取二比较技术进行处理,得到采样的结果,并将采样的结果输出至微机数码分路主机,微机数码分路主机对采样的结果进行推演运算,输出用于对轨道区段进行分路设置的结果。

本申请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解决了车站车务人员通过轨道电路占用状态无法识别轨道区段有车的问题,通过系统配套监控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可以提示该分路不良区段有无列车,从而避免车务人员的误判下可能导致的列车脱轨或者相撞的事故;本申请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还可以及时发现轨道区段的分路不良,系统配套监控目前正常的轨道电路区段,在轨道电路区段转为分路不良时,利用日常的过车信息,可及时判断,提高精准维修维护;本系统提高了抗干扰性,降低了误报情况的发生,增强了系统的可用性,系统在分路不良轨道区段入口及出口,设置感应器,该感应器成对设置且在入口(出口)处的绝缘节两端设置,利用正常轨道区段的占压并结合所监控的分路不良区段,结合三点检查,延长分路不良区段的分路,提高了对列车在所在轨道区段识别的准确性;本申请使用多次采样法以及二取二比较技术,进一步确保了采样以及运算的安全可靠,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若干对与微机数码分路单元相连接的感应器,感应器设于轨道电路出入口的绝缘节处,如图7所示;

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可以为单片机。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还可以包括室外光交换机和室内光交换机;微机数码分路单元、室外光交换机、室内光交换机以及微机数码分路主机依次相连;微机数码分路单元与室外光交换机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室内光交换机和微机数码分路主机也可以通过局域网连接,室外光交换机和室内光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光纤连接;还可以包括与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相连接的终端。

其中,感应器放置在轨道区段出入口的绝缘节两侧的轨道内侧;在防止系统内各元件反向输出的同时,还可以在出入口进行防雷处理等措施;在确保信息的有效性检出的同时,且系统不对外接感应器设备有反向作用。

具体地,本申请的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通过在轨道电路入口/出口设置感应器,通过感应器即时准确地产生列车车轮经过时的高低电平信号,这些电平信号经微机数码分路单元采样、比较等安全运算,其运算结果及相关信息,可以通过光纤通信传输到微机数码分路主机,由微机数码分路主机进行绝缘节校验以及分路运算等,其运算结果以及闭环检测信息可以通过人机界面展示给车务人员以及电务维护人员;车务人员可根据分路状态,办理站内作业时确认分路区段有无列车,确保运输安全;另外,微机数码分路主机可对分路不良轨道区段进行分路,其分路状态可以纳入联锁运算,以避免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导致的联锁关系失效,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另外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可以提供人工干预以及恢复措施,实现对微机数码分路主机以及数码分路单元进行初始化以及确认操作等功能。如图9所示为轨道电路微机分路系统原理示意图。

以上,本申请解决了轨道分路不良区段的分路问题,通过系统整体的设计及实施,实现了信息的采集、传输、运算等功能,解决了因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导致的生命财产损失问题,为信号设备提供正确的轨道区段的占用与空闲信息,实现了运输的提能增效;本申请通过采用多次采样法和二取二比较处理,提高了信息的可靠性,确保了运算结果与输出的高安全性;本系统的分路信息可纳入联锁运算,避免了联锁关系失效,同时系统也结合了“三点检查”对所实施的分路不良区段予以分路,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安全性;该系统可提示规避站内作业(进路办理及取消)所涉及到的分路区段,保障了运输作业安全;同时,本系统各单元实时闭环检测与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本系统也提供良好的人机接口,确保了系统的可用性,系统可自动识别区段车列,同时提供了人机接口,方便人工操控,以保证区段的表示与车列的一致性,确保了系统可用。本系统的施工简单可行,系统对既有设备的运行不产生影响,解决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后,推广前景可观。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randomaccess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