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2021-07-27 15: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高铁 座席 座椅 操作方法 清洁
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高铁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载客交通工具如列车、客机和客轮以广泛使用,尤其是高速铁路列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乘客在乘坐高速铁路列车等轨道交通设备的旅途中,需要提高舒适度和娱乐性来消除旅途疲劳,通常在车厢内的普通座椅靠背板后方设置有折叠桌板,还有在高等和商务坐席的座椅扶手箱内部隐藏有可以拉出的折叠桌板,俗称“小桌板”。乘客使用小桌板时可将扶手箱保护盖打开,扶手箱保护盖和座椅扶手箱之间通过转轴铰接,可以向上或向外翻转,扶手箱内设收缩的小桌板本体,整个小桌板折叠为两层,扶手箱内的外顶角通过横向转轴及转动杆与小桌板连接端顶角连接。使用时,向上拉动远离扶手箱转轴的一端,使折叠状态的小桌板绕外顶角的横向转轴纵向旋转,通过限位固定在180度,然后再绕转动杆向座椅方向横向翻转至水平状态固定,最后在将折叠状态的小桌板的上层桌板展开至水平支撑状态,形成完全铺开的桌板供乘客搁置物品和支撑使用;使用完毕后,再将其收纳至扶手箱中。在使用时,常有人在桌板上吃东西或玩耍,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桌板上有脏污,有些乘客会将桌板擦干净后收纳至扶手箱中,但也有乘客不擦拭直接将桌板收纳至扶手箱中,这就使得桌板将脏污代入扶手箱内,并且由于桌板在扶手箱中是竖直状态,脏污很容易掉落至扶手箱中,扶手箱内部不易清理,时间长了容易产生霉菌、异味,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能够在桌板取出和放入时自动进行清洁。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包括扶手箱、桌板、动力转换单元以及擦拭单元,所述的扶手箱顶部外侧、内侧分别铰接有桌板、盖板,盖板下方固定有弧形齿条;包括如下步骤:s110、用户打开盖板,从扶手箱内取出桌板;s120、将桌板转动至扶手箱外侧并搭设在扶手箱上,并关闭盖板;s130、将桌板展开呈桌面;s140、使用完毕后,打开盖板,将桌板折叠转动至扶手箱内部;s150、按压盖板,盖板下方的弧形齿条驱动动力转换单元中的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时驱动擦拭单元对桌板进行清洁;s160、盖板合上后,桌板清洁完毕等待下次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扶手箱内设置动力转换单元,以及在盖板下方设置的弧形齿条,可以方便的将盖合盖板时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擦拭单元擦拭桌板的驱动力,使得在使用时,直接合上盖板的时候自动实现桌板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收纳桌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收纳桌收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夹板上和三个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以及三个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另一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锁紧单元和部分解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第二壳体、动力转换单元、锁紧单元以及解锁单元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添加了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擦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擦拭单元和桌板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图15是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叙述。

参阅图1-图15,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式高铁收纳桌,包括扶手箱100、桌板200、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擦拭单元400,所述的扶手箱100顶部外侧、内侧分别铰接有桌板200、盖板130,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时可搭设在扶手箱100上且能展开成桌面,盖板130下方固定有弧形齿条131,盖板130向下运动时弧形齿条131驱动动力转换单元300中的第一齿轮330转动,动力转换单元300在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内且盖板130向下运动时将第一齿轮330的转动动力转换成驱动擦拭单元400擦拭桌板200的动力。通过在扶手箱100内设置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在盖板130下方设置的弧形齿条131,可以方便的将盖合盖板130时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擦拭单元400擦拭桌板200的驱动力,使得在使用时,直接合上盖板130的时候自动实现桌板200的清洁。

动力转换单元300的结构有很多种,本发明中,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转换单元300与桌板200构成联动配合,该联动配合使得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内时动力转换单元300上的第一齿轮330与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相啮合、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外时动力转换单元300上的第一齿轮330与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相分离,这样设置以后,当桌板200不在扶手箱100内时,第一齿轮330和弧形齿条131是分离的,这样盖板130打开或闭合都会很容易,不会和动力转换单元300发生联动。动力转换单元300上与弧形齿条131相啮合或相分离的第一齿轮330浮动式安装使得盖板130向上运动时动力转换单元300上的第一齿轮330与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相分离,这样设置以后,可以保证即使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内的时候,向上打开盖板130的时候,弧形齿条131也不会驱动第一齿轮330转动,这样打开的时候也非常的轻松。通过设置以上结构,使得只有在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中且向下按压盖板130的时候,弧形齿条131才会驱动第一齿轮330转动并通过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擦拭单元400进行擦拭,其他状态下盖板130都可以自由、灵活的打开和关闭。

参阅图4-图7,上述功能可以有很多种方案来实现,比如采用电控方案或机械机构,本案中为了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采用的是机械式传动。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第一夹板310、第二夹板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40、第三齿轮350,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平行布置且三个齿轮均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啮合,第二齿轮340与第三齿轮350相啮合,第一夹板310可绕第三齿轮350的轴芯转动且转动时第一齿轮330分别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或相啮合,第二齿轮340和第三齿轮35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固定、第一齿轮33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可上下移动。通过两个夹板将三个齿轮夹持在中间,三个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300是浮动式的,这样当弧形齿条131向下运动时,会让第一齿轮300运动至下部且与第二齿轮340相啮合的状态,弧形齿条131向上运动时会带动第一齿轮300运动至上部且与第二齿轮340相分离。而将这些齿轮和夹板设置在一起,就可以通过转动第一夹板310或第二夹板320来实现第一齿轮300和弧形齿条131相分离或相啮合。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夹板310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一横向段312,第一横向段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向段311的中部且另一端呈悬置状;第二夹板320包括第二横向段321、第二竖向段322、第一斜向段323以及第三横向段324,第二横向段321与第一横向段312位置对应,第二竖向段322与第一竖向段311的上段位置对应,第一斜向段323自第一竖向段311的上端向第二横向段321一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三横向段324与第一斜向段323的上端相连且两者呈钝角布置,第二横向段321和第三横线段平行布置。采用上述结构的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结构非常的简洁,并且能够方便的实现三个齿轮的固定,通过突出的第三横向段324,可以方便的实现其整体的转动。

具体地,所述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二竖向段322的上端开设有扇形孔360用于安装第一齿轮330,该扇形孔360的三个顶角处均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与第一齿轮330的转轴半径吻合,这样设置后,第一齿轮330可以很方便的向上浮动,且往下运动时,容易落入扇形孔360的中心部位。第一横向段312和第二横向段321的悬置端开设通孔用于安装第二齿轮340,该通孔直径与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直径吻合;第一竖向段31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三齿轮350中心开设有等径的通孔供扶手箱100上设置的第一凸柱122穿过,第一夹板310和第三齿轮350均沿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未设置齿轮的地方可以设置连接块,让两个夹板紧固成一个整体。

参阅图1和图2,进一步地,所述的扶手箱100还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上,第一壳体110固定在座椅旁侧,擦拭单元400和桌板200收纳于第一壳体110中;第二壳体120位于第一壳体110远离座椅的一侧,第二壳体12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10一侧,动力转换单元30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中,这里设置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让桌板200和动力转换单元300分别位于不同的壳体中,非常的方便,一般现有的收纳桌只有第一壳体110,这样我们也可以方便的对现有的产品进行改进,而无需全部更换。桌板200的结构如图3所示,桌板200包括第一桌板210、第二桌板220、铰接块230、固定块240和转动块250,第一桌板210和第二桌板220通过铰接块230连接,第一桌板210外侧顶角处固定连接固定块240,固定块240铰接在转动块250上,铰接块230铰接在第一壳体110上,铰接块230和固定块240的转动轴芯彼此垂直且铰接块230的转动中心与座椅宽度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壳体120上侧设置有长条孔121供弧形齿条131穿过,第二壳体120盒底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122、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第四凸柱125以及第五凸柱126,五个凸柱均与座椅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凸柱123和第三凸柱124设置在第一斜向段323两侧用于限制第二夹板320的转动角度;第四凸柱125和第二夹板320之间连接有皮筋,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拨杆370和十字杆380,十字杆380沿上下方向运动,拨杆370绕第五凸柱126转动;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第九凸柱251,桌板200转动至第一壳体110内时第九凸柱251依次通过十字杆380、拨杆370拨动第二夹板320转动至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啮合位置,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12用于避让第九凸柱251。通过上述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桌板200和动力转换单元300之间的联动,保证桌板200位于第一壳体110内的时候,会通过其自身的自重带动第二夹板320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齿轮330和弧形齿条131相啮合,并且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使得桌板200未按压十字杆380的时候,第二夹板320会发生转动并使得第一齿轮330和弧形齿条131分离。

参阅图8、图11和图12,进一步地,包括锁紧单元500和解锁单元600,所述的第二壳体120盒底还设置有第六凸柱127,第六凸柱127与第一凸柱122平行,弧形齿条131的下端和第六凸柱127之间设置有皮筋,皮筋的弹性作用力让盖板130盖合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上;弧形齿条131上设置有第一凹口1311和第八凸柱1312,第八凸柱1312限制盖板130打开的最大角度,锁紧单元500与第一凹口1311配合用于在盖板130打开时锁住盖板130,解锁单元600动作时驱动锁紧单元500解锁。设置锁紧单元500,可以保证弧形齿条131打开后,能够保持在打开状态,以方便拿出桌板200;同时,解锁单元600的设置,可以方便解锁盖板130,让盖板130可以关闭。

具体地,所述的锁紧单元500包括安装座510、推杆520、第一压簧530,安装座51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u型部511和第二u型部512,第一u型部511的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供推杆520穿过,这样推杆520就可以沿其长度方向来回运动,推杆520的推头521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插接配合且推头521前段为弧形,推头521前端设置成弧形,可以方便其插入第一凹口1311,同时也可以实现其自解锁,推杆520位于第一u型部511中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522,第一压簧53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环形凸台522和第一u型部511上,第一压簧530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推杆520朝向第一凹口1311中运动。在常态下,推头521是抵靠在弧形齿条131的内侧边缘上的,当盖板130转动的时候,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运动到推头521所在位置时,推头521就在第一压簧530的弹性作用力下进入第一凹口1311中实现锁合,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单元600包括第一连杆610、铰接杆620、第二连杆630,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还设置有第七凸柱128,第七凸柱128与第一凸柱122平行,铰接杆62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供第七凸柱128穿过,铰接杆6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621;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分别设置在铰接杆620的两侧且可顺延垂直方向运动,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的下端设置有凸柱且凸柱位于铰接杆620的第二腰型孔621中;推杆520位于第二u型部512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523,第一连杆61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611,第一连杆610向上运动时第二楔形块611挤压第一楔形块523使得推杆520的推头521从第一凹口1311中退出,第一连杆610位于第二u型部512下侧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612,第二压簧61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二u型部512和第二环形凸台612上;第二连杆630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0上侧构成解锁按钮631;所述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凸块252且转动块250带动桌板200至第一壳体110外侧时凸块252挤压解锁按钮631,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13用于避让凸块252。通过以上结构,可以方便的实现如下功能:其一,任何时候,只要用户按压解锁按钮631时,都会实现盖板130的解锁;其二,当用户打开盖板130,待其锁止后,拿出桌板200的时候,桌板200搭设在扶手箱100上侧时,会自动按压解锁按钮631,使得盖板130自动闭合,无需用户手动去解锁关闭,操作起来更为便利。

下面对其他的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在描述时,如果所涉及的结构,前文中已经描述过其优选方案或有益效果后,就不再重复赘述;并且,虽然是属于不同的系统,但其中很多部件都是可以自由组合使用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清洁式高铁座席桌板的操作方法,包括扶手箱100、桌板200、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擦拭单元400,所述的扶手箱100顶部外侧、内侧分别铰接有桌板200、盖板130,盖板130下方固定有弧形齿条131;包括如下步骤:s110、用户打开盖板130,从扶手箱100内取出桌板200;s120、将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并搭设在扶手箱100上,并关闭盖板130;s130、将桌板200展开呈桌面;s140、使用完毕后,打开盖板130,将桌板200折叠转动至扶手箱100内部;s150、按压盖板130,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驱动动力转换单元300中的第一齿轮330转动,第一齿轮330转动时驱动擦拭单元400对桌板200进行清洁;s160、盖板130合上后,桌板200清洁完毕等待下次使用。通过在扶手箱100内设置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在盖板130下方设置的弧形齿条131,可以方便的将盖合盖板130时的动力转换成驱动擦拭单元400擦拭桌板200的驱动力,使得在使用时,直接合上盖板130的时候自动实现桌板200的清洁。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齿轮330为浮动式安装,步骤s110和步骤s140中,盖板130打开时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动力转换单元300与桌板200构成联动配合,该联动配合使得步骤s120中盖板130关闭时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且使得步骤s150中盖板130关闭时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第一夹板310、第二夹板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40、第三齿轮350,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平行布置且三个齿轮均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啮合,第二齿轮340与第三齿轮350相啮合,第二齿轮340和第三齿轮35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固定,步骤s120和s140中,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内侧时分别驱动第一夹板310绕第三齿轮350的轴芯转动至第一齿轮330分别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相啮合状态;第一齿轮33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可上下移动,步骤s110和步骤s140中,盖板130打开时弧形齿条131带动第一齿轮330向上运动并使得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板310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一横向段312,第一横向段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向段311的中部且另一端呈悬置状;第二夹板320包括第二横向段321、第二竖向段322、第一斜向段323以及第三横向段324,第二横向段321与第一横向段312位置对应,第二竖向段322与第一竖向段311的上段位置对应,第一斜向段323自第一竖向段311的上端向第二横向段321一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三横向段324与第一斜向段323的上端相连且两者呈钝角布置,第二横向段321和第三横线段平行布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二竖向段322的上端开设有扇形孔360用于安装第一齿轮330,该扇形孔360的三个顶角处均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与第一齿轮330的转轴半径吻合;第一横向段312和第二横向段321的悬置端开设通孔用于安装第二齿轮340,该通孔直径与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直径吻合;第一竖向段31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三齿轮350中心开设有等径的通孔供扶手箱100上设置的第一凸柱122穿过,第一夹板310和第三齿轮350均沿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扶手箱100还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上,第一壳体110固定在座椅旁侧,擦拭单元400和桌板200收纳于第一壳体110中;第二壳体120位于第一壳体110远离座椅的一侧,第二壳体12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10一侧,动力转换单元30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中;桌板200包括第一桌板210、第二桌板220、铰接块230、固定块240和转动块250,第一桌板210和第二桌板220通过铰接块230连接,第一桌板210外侧顶角处固定连接固定块240,固定块240铰接在转动块250上,铰接块230铰接在第一壳体110上,铰接块230和固定块240的转动轴芯彼此垂直且铰接块230的转动中心与座椅宽度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壳体120上侧设置有长条孔121供弧形齿条131穿过,第二壳体120盒底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122、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第四凸柱125以及第五凸柱126,五个凸柱均与座椅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凸柱123和第三凸柱124设置在第一斜向段323两侧;第四凸柱125和第二夹板320之间连接有皮筋;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拨杆370和十字杆380,十字杆380沿上下方向运动,拨杆370绕第五凸柱126转动;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第九凸柱251,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12用于避让第九凸柱251;所述的步骤s110中,取出桌板200后,十字杆380和拨杆370可自由动作,第二夹板320在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外侧运动至抵靠在第二凸柱123上;步骤s140中,放入桌板200后,桌板200上的第九凸柱251挤压十字杆380向下运动,十字杆380通过拨杆370驱动第二夹板320克服皮筋的弹性作用力向内侧运动至抵靠在第三凸柱124上;第二夹板320抵靠在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上时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相啮合。得益于结构之间的联动性,使得本产品很多使用过程都是自动的,提高了用户使用时的便利性。

进一步地,包括锁紧单元500和解锁单元600,所述的第二壳体120盒底还设置有第六凸柱127,第六凸柱127与第一凸柱122平行,弧形齿条131的下端和第六凸柱127之间设置有皮筋;弧形齿条131上设置有第一凹口1311和第八凸柱1312,第八凸柱1312限制盖板130打开的最大角度;所述的步骤s110和s140中,打开盖板130时,锁紧单元500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锁止配合锁锁住盖板130。

进一步地,所述的锁紧单元500包括安装座510、推杆520、第一压簧530,安装座51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u型部511和第二u型部512,第一u型部511的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供推杆520穿过,推杆520的推头521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插接配合,推杆520位于第一u型部511中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522,第一压簧53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环形凸台522和第一u型部511上,所述的步骤s110和s140中,打开盖板130到指定角度时,第一压簧530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推杆520朝向第一凹口1311中运动锁住盖板130。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单元600包括第一连杆610、铰接杆620、第二连杆630,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还设置有第七凸柱128,第七凸柱128与第一凸柱122平行,铰接杆62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供第七凸柱128穿过,铰接杆6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621;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分别设置在铰接杆620的两侧且可顺延垂直方向运动,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的下端设置有凸柱且凸柱位于铰接杆620的第二腰型孔621中;推杆520位于第二u型部512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523,第一连杆61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611,第一连杆610向上运动时第二楔形块611挤压第一楔形块523使得推杆520的推头521从第一凹口1311中退出,第一连杆610位于第二u型部512下侧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612,第二压簧61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二u型部512和第二环形凸台612上;第二连杆630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0上侧构成解锁按钮631;所述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凸块252,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13用于避让凸块252;所述的步骤s120中,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并搭设在扶手箱100上时,转动块250上设置的凸块252挤压解锁按钮631,解锁按钮631向下运动时依次通过第二连杆630、铰接杆620、第一连杆610、第二楔形块611和第一楔形块523驱动推杆520退回解锁,盖板130在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下自动闭合;步骤s150中,用力按压盖板130时,第一凹口1311挤压推杆520退回解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高铁收纳桌,包括扶手箱100、桌板200、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擦拭单元400,所述的扶手箱100顶部外侧、内侧分别铰接有桌板200、盖板130,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时可搭设在扶手箱100上且能展开成桌面;参阅图13-图15,擦拭单元400包括框架410、方板420以及擦布430,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内侧时正好位于框架410中,框架410上固定安装有方板420,方板420上套设有擦布430,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框架410沿上下和/或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时擦布430将桌板200擦拭干净。通过在扶手箱100内设置动力转换单元300,可以方便的驱动擦拭单元400擦拭桌板200,并且,擦拭单元400采用框架410、方板420以及擦布430这种结构,占用地方非常小,可以方便的容纳在扶手箱100中,采用往复运动的形式,能够确保桌板200清洁的可靠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410上设置有第十凸柱411,扶手箱100内设置有供第十凸柱411移动的摆动轨道,该摆动轨道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十凸柱411的轴芯方向,摆动轨道的轮廓为设置有圆角的正方形,摆动轨道即为擦拭单元400的运动轨迹,这里让其沿这圆角正方形轮廓,可以实现上下前后四个方向的反复擦拭,擦拭效果更佳;并且,摆动轨道的长和宽小于方板420的长和宽,可以保证每个地方都能得到擦拭。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设置在摆动轨道外侧的第三齿轮350,第三齿轮350的轴芯经过摆动轨道的正方形中点,第三齿轮350和第十凸柱411轴芯方向平行,第三齿轮350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第一腰型孔351;第三齿轮350绕其轴芯转动时驱动第十凸柱411沿摆动轨道的轮廓往复运动。为了方便的实现第十凸柱411绕摆动轨道运动,这里设置了第三齿轮350并在其上设置有第一腰型孔351,巧妙地将第十凸柱411的运动转换成第三齿轮350的转动,而如何驱动第三齿轮350转动是非常容易实现的。

进一笔地,所述的扶手箱10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上,第一壳体110固定在座椅旁侧,擦拭单元400和桌板200收纳于第一壳体110中;第二壳体120位于第一壳体110远离座椅的一侧,第二壳体12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10一侧,动力转换单元30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中;桌板200包括第一桌板210、第二桌板220、铰接块230、固定块240和转动块250,第一桌板210和第二桌板220通过铰接块230连接,第一桌板210外侧顶角处固定连接固定块240,固定块240铰接在转动块250上,铰接块230铰接在第一壳体110上,铰接块230和固定块240的转动轴芯彼此垂直且铰接块230的转动中心与座椅宽度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一侧的板面中开设有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的边缘轮廓为具有圆角的正方形;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设置有第一凸柱122,第一凸柱122平行于座椅的宽度方向,第一凸柱122的悬置端固定设置有方形块且该方形块的边缘轮廓为具有圆角的正方形;第一凸柱122前端设置的方形块位于第一开口111中且与第一开口111共同构成供第十凸柱411移动的摆动轨道;第三齿轮350安装在第一凸柱122上。这里的摆动轨道通过第一凸柱122前方设置方形块和第一开口111共同构成,保证了第十凸柱411可以自由的沿摆动轨道移动同时还能延伸至第三齿轮350上的第一腰型孔351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130下方固定有弧形齿条131;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第一夹板310、第二夹板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40、第三齿轮350,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平行布置且三个齿轮均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啮合,第二齿轮340与第三齿轮350相啮合,第一夹板310可绕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且转动时第一齿轮330分别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或相啮合,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固定,第一齿轮33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可上下移动;桌板200位于扶手箱100内且盖板130向下运动时弧形齿条131驱动第一齿轮330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板310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一横向段312,第一横向段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向段311的中部且另一端呈悬置状;第二夹板320包括第二横向段321、第二竖向段322、第一斜向段323以及第三横向段324,第二横向段321与第一横向段312位置对应,第二竖向段322与第一竖向段311的上段位置对应,第一斜向段323自第一竖向段311的上端向第二横向段321一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三横向段324与第一斜向段323的上端相连且两者呈钝角布置,第二横向段321和第三横线段平行布置;所述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二竖向段322的上端开设有扇形孔360用于安装第一齿轮330,该扇形孔360的三个顶角处均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与第一齿轮330的转轴半径吻合;第一横向段312和第二横向段321的悬置端开设通孔用于安装第二齿轮340,该通孔直径与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直径吻合;第一竖向段31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三齿轮350中心开设有等径的通孔供扶手箱100上设置的第一凸柱122穿过,第一夹板310和第三齿轮350均沿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壳体120上侧设置有长条孔121供弧形齿条131穿过,第二壳体120盒底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第四凸柱125以及第五凸柱126,该四个凸柱均与第一凸柱122平行;第二凸柱123和第三凸柱124设置在第一斜向段323两侧用于限制第二夹板320的转动角度;第四凸柱125和第二夹板320之间连接有皮筋,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使得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拨杆370和十字杆380,十字杆380沿上下方向运动,拨杆370绕第五凸柱126转动;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第九凸柱251,桌板200转动至第一壳体110内时第九凸柱251依次通过十字杆380、拨杆370驱动第二夹板320转动至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啮合位置,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12用于避让第九凸柱251。

进一步地,包括锁紧单元500和解锁单元600,所述的第二壳体120盒底还设置有第六凸柱127,第六凸柱127与第一凸柱122平行,弧形齿条131的下端和第六凸柱127之间设置有皮筋,皮筋的弹性作用力让盖板130盖合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上;弧形齿条131上设置有第一凹口1311和第八凸柱1312,第八凸柱1312限制盖板130打开的最大角度,锁紧单元500与第一凹口1311配合用于在盖板130打开时锁住盖板130,解锁单元600动作时驱动锁紧单元500解锁;锁紧单元500包括安装座510、推杆520、第一压簧530,安装座51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u型部511和第二u型部512,第一u型部511的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供推杆520穿过,推杆520的推头521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插接配合,推杆520位于第一u型部511中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522,第一压簧53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环形凸台522和第一u型部511上,第一压簧530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推杆520朝向第一凹口1311中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单元600包括第一连杆610、铰接杆620、第二连杆630,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还设置有第七凸柱128,第七凸柱128与第一凸柱122平行,铰接杆62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供第七凸柱128穿过,铰接杆6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621;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分别设置在铰接杆620的两侧且可顺延垂直方向运动,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的下端设置有凸柱且凸柱位于铰接杆620的第二腰型孔621中;推杆520位于第二u型部512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523,第一连杆61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611,第一连杆610向上运动时第二楔形块611挤压第一楔形块523使得推杆520的推头521从第一凹口1311中退出,第一连杆610位于第二u型部512下侧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612,第二压簧61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二u型部512和第二环形凸台612上;第二连杆630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0上侧构成解锁按钮631;所述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凸块252且转动块250带动桌板200至第一壳体110外侧时凸块252挤压解锁按钮631,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13用于避让凸块252。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桌板210上设置有第二凹口211用于放水杯,第二桌板220远离固定块240的顶角处设置有拨动部221便于桌板200从第一壳体110中取出,所述盖板130前段两侧设置有凸条132便于用户拿捏,这样设置以后,是的桌板200更加的实用。框架410垂直于座椅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日”字型,方板420固定在框架410的横杆内侧且上下端呈悬置状,擦布430上下端均呈网兜状挂设在方板420上下悬置端,这样设置以后,擦布430可以随时取下,以方便后续进行清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高铁收纳桌的控制方法,包括扶手箱100、桌板200、动力转换单元300以及擦拭单元400,所述的扶手箱100顶部外侧、内侧分别铰接有桌板200、盖板130,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时可搭设在扶手箱100上且能展开成桌面;擦拭单元400包括框架410、方板420以及擦布430,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内侧时正好位于框架410中,框架410上固定安装有方板420,方板420上套设有擦布430;所述的动力转换单元300按如下步骤擦拭桌板200:a、将使用后的桌板200收纳于扶手箱100中;b、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框架410沿上下和/或前后方向往复运动时擦布430对桌板200进行擦拭;c、擦拭完毕后,框架410停止运动。通过在扶手箱100内设置动力转换单元300,可以方便的驱动擦拭单元400擦拭桌板200,并且,擦拭单元400采用框架410、方板420以及擦布430这种结构,占用地方非常小,可以方便的容纳在扶手箱100中,采用往复运动的形式,能够确保桌板200清洁的可靠性,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的框架410上设置有第十凸柱411,扶手箱100内设置有供第十凸柱411移动的摆动轨道,该摆动轨道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第十凸柱411的轴芯方向,摆动轨道的轮廓为设置有圆角的正方形,摆动轨道的长和宽小于方板420的长和宽;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设置在摆动轨道外侧的第三齿轮350,第三齿轮350的轴芯经过摆动轨道的正方形中点,第三齿轮350和第十凸柱411轴芯方向平行,第三齿轮350上沿径向方向设置有第二腰型孔621;所述的步骤b中,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第三齿轮350转动即可由第三齿轮350驱动第十凸柱411沿摆动轨道的轮廓往复运动,第十凸柱411带动框架410和擦布430按摆动轨道的轨迹对桌板200进行反复擦拭。

进一步地,所述的扶手箱10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壳体11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上,第一壳体110固定在座椅旁侧,擦拭单元400和桌板200收纳于第一壳体110中;第二壳体120位于第一壳体110远离座椅的一侧,第二壳体120整体呈盒状且其开口朝向第一壳体110一侧,动力转换单元300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中;桌板200包括第一桌板210、第二桌板220、铰接块230、固定块240和转动块250,第一桌板210和第二桌板220通过铰接块230连接,第一桌板210外侧顶角处固定连接固定块240,固定块240铰接在转动块250上,铰接块230铰接在第一壳体110上,铰接块230和固定块240的转动轴芯彼此垂直且铰接块230的转动中心与座椅宽度方向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壳体110朝向第二壳体120一侧的板面中开设有第一开口111,第一开口111的边缘轮廓为具有圆角的正方形;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设置有第一凸柱122,第一凸柱122平行于座椅的宽度方向,第一凸柱122的悬置端固定设置有方形块且该方形块的边缘轮廓为具有圆角的正方形;第一凸柱122前端设置的方形块位于第一开口111中且与第一开口111共同构成供第十凸柱411移动的摆动轨道;第三齿轮350安装在第一凸柱122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盖板130下方固定有弧形齿条131;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第一夹板310、第二夹板320、第一齿轮330、第二齿轮340、第三齿轮350,第一夹板310和第二夹板320平行布置且三个齿轮均固定在两个夹板之间,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啮合,第二齿轮340与第三齿轮350相啮合,第一夹板310可绕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固定,第一齿轮330的转轴相对于第一夹板310可上下移动;桌板200按如下步骤展开和收纳:s210、用户打开盖板130,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带动第一齿轮330向上移动,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分离,至盖板130完全打开后,从扶手箱100中取出桌板200;s220、桌板200取出时通过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第一夹板310绕第一凸柱122的轴芯向外侧转动并使得第一齿轮330和弧形齿条131相分离,将桌板200搭设在扶手箱100上并关闭盖板130;s230、将桌板200展开呈桌面;s240、使用完毕后,打开盖板130,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带动第一齿轮330向上移动,第一齿轮330与第二齿轮340相分离,至盖板130完全打开后,将桌板200折叠转动至扶手箱100内部,桌板200放入时通过动力转换单元300驱动第一夹板310绕第一凸柱122的轴芯向内侧转动并使得第一齿轮330和弧形齿条131相啮合;s250、按压盖板130,盖板130下方的弧形齿条131驱动动力转换单元300中的第一齿轮330转动,第一齿轮330通过第二齿轮340驱动第三齿轮350转动,第三齿轮350转动时按照步骤b和c清洁桌板200;s260、盖板130合上后,桌板200清洁完毕等待下次使用。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方便的实现桌板200的清洁和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夹板310包括彼此垂直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一横向段312,第一横向段312的一端连接第一竖向段311的中部且另一端呈悬置状;第二夹板320包括第二横向段321、第二竖向段322、第一斜向段323以及第三横向段324,第二横向段321与第一横向段312位置对应,第二竖向段322与第一竖向段311的上段位置对应,第一斜向段323自第一竖向段311的上端向第二横向段321一侧倾斜向上延伸,第三横向段324与第一斜向段323的上端相连且两者呈钝角布置,第二横向段321和第三横线段平行布置;所述的第一竖向段311和第二竖向段322的上端开设有扇形孔360用于安装第一齿轮330,该扇形孔360的三个顶角处均圆角过渡且圆角半径与第一齿轮330的转轴半径吻合;第一横向段312和第二横向段321的悬置端开设通孔用于安装第二齿轮340,该通孔直径与第二齿轮340的转轴直径吻合;第一竖向段311的下端开设有通孔且第三齿轮350中心开设有等径的通孔供扶手箱100上设置的第一凸柱122穿过,第一夹板310和第三齿轮350均沿第一凸柱122的轴芯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壳体120上侧设置有长条孔121供弧形齿条131穿过,第二壳体120盒底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凸柱122、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第四凸柱125以及第五凸柱126,五个凸柱均与座椅的宽度方向平行;第二凸柱123和第三凸柱124设置在第一斜向段323两侧;第四凸柱125和第二夹板320之间连接有皮筋;动力转换单元300包括拨杆370和十字杆380,十字杆380沿上下方向运动,拨杆370绕第五凸柱126转动;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第九凸柱251,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一缺口112用于避让第九凸柱251;所述的步骤s210中,取出桌板200后,十字杆380和拨杆370可自由动作,第二夹板320在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下向外侧运动至抵靠在第二凸柱123上;步骤s240中,放入桌板200后,桌板200上的第九凸柱251挤压十字杆380向下运动,十字杆380通过拨杆370驱动第二夹板320克服皮筋的弹性作用力向内侧运动至抵靠在第三凸柱124上;第二夹板320抵靠在第二凸柱123、第三凸柱124上时第一齿轮330与弧形齿条131相分离、相啮合。

进一步地,包括锁紧单元500和解锁单元600,所述的第二壳体120盒底还设置有第六凸柱127,第六凸柱127与第一凸柱122平行,弧形齿条131的下端和第六凸柱127之间设置有皮筋;弧形齿条131上设置有第一凹口1311和第八凸柱1312,第八凸柱1312限制盖板130打开的最大角度;所述的步骤s210和s240中,打开盖板130时,锁紧单元500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锁止配合锁锁住盖板130;所述的锁紧单元500包括安装座510、推杆520、第一压簧530,安装座510包括相邻布置的第一u型部511和第二u型部512,第一u型部511的两侧边上开设有通孔供推杆520穿过,推杆520的推头521与弧形齿条131上的第一凹口1311构成插接配合,推杆520位于第一u型部511中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522,第一压簧530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一环形凸台522和第一u型部511上,所述的步骤s210和s240中,打开盖板130到指定角度时,第一压簧530的弹性作用力驱动推杆520朝向第一凹口1311中运动锁住盖板130。

进一步地,所述的解锁单元600包括第一连杆610、铰接杆620、第二连杆630,第二壳体120的盒底还设置有第七凸柱128,第七凸柱128与第一凸柱122平行,铰接杆620的中部设置有通孔供第七凸柱128穿过,铰接杆620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腰型孔621;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分别设置在铰接杆620的两侧且可顺延垂直方向运动,第一连杆610和第二连杆630的下端设置有凸柱且凸柱位于铰接杆620的第二腰型孔621中;推杆520位于第二u型部512之间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一楔形块523,第一连杆610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楔形块611,第一连杆610向上运动时第二楔形块611挤压第一楔形块523使得推杆520的推头521从第一凹口1311中退出,第一连杆610位于第二u型部512下侧的杆身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612,第二压簧61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第二u型部512和第二环形凸台612上;第二连杆630的上端延伸至第二壳体120上侧构成解锁按钮631;所述桌板200的转动块250上设置有凸块252,第一壳体110上设置有第二缺口113用于避让凸块252;所述的步骤s220中,桌板200转动至扶手箱100外侧并搭设在扶手箱100上时,转动块250上设置的凸块252挤压解锁按钮631,解锁按钮631向下运动时依次通过第二连杆630、铰接杆620、第一连杆610、第二楔形块611和第一楔形块523驱动推杆520退回解锁,盖板130在皮筋的弹性作用力下自动闭合;步骤s250中,用力按压盖板130时,第一凹口1311挤压推杆520退回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桌板210上设置有第二凹口211用于放水杯,第二桌板220远离固定块240的顶角处设置有拨动部221便于桌板200从第一壳体110中取出,所述盖板130前段两侧设置有凸条132便于用户拿捏;框架410垂直于座椅宽度方向的截面呈“日”字型,方板420固定在框架410的横杆内侧且上下端呈悬置状,擦布430上下端均呈网兜状挂设在方板420上下悬置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