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无残胶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2021-08-13 16:1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耗材 保护膜 无残胶
无残胶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残胶保护膜,属于医用耗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学检验作业实践工作中,病人的尿液、血液等体液样品会被放置在开口的存在装置中进行检测,检验人员在检验操作时,患者的待检验样品会统一存放在样品架上,样品的存放盒开有经常完全敞口暴露于空气中,灰尘等杂质容易进入到样品,样品容易受到污染,同时也会对检验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残胶保护膜,该无残胶保护膜既有利于使用者方便发现保护膜,提高了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的结合力和硅胶层的厚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残胶保护膜,所述无残胶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膜和氟素膜,所述透明基材膜面向氟素膜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所述透明基材膜的附着力促进层表面覆有一硅胶层,所述氟素膜覆盖于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相背的表面;

所述氟素膜进一步包括白色基材层,此白色基材层的一表面形成电晕层,所述电晕层涂覆有一氟硅氧烷离型层;当氟素膜剥离时,位于所述透明基材膜的附着力促进层上的硅胶层与容器本体开口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膜为pet薄膜、pi薄膜、pp薄膜或者pe薄膜。

2.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膜的厚度为大于氟素膜的白色基材层厚度。

3.上述方案中,所述氟硅氧烷离型层的厚度为1~3μm。

4.上述方案中,所述容器本体为玻璃容器本体或者塑料容器本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无残胶保护膜,其采用白色非透明基材层的氟素膜与透明pp透明基材膜组合使用,既有利于使用者方便发现保护膜,也在与样品存放盒的开口有效地粘贴时观察样品存放盒内的样品;还有,其透明基材膜面向氟素膜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所述透明基材膜的附着力促进层表面覆有一硅胶层,提高了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的结合力,既有利于提高硅胶层的厚度,也降低在使用时在被贴物表面的残留胶层。

2、本实用新型无残胶保护膜,其与硅胶层接触的氟硅氧烷离型层涂覆于白色基材层表面的电晕层上,提高了氟硅氧烷离型层与白色基材层接着力,有利于保持剥离力的可靠性,也有效降低氟转移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残胶保护膜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1、透明基材膜;2、氟素膜;3、附着力促进层;4、硅胶层;5、白色基材层;6、电晕层;7、氟硅氧烷离型层;8、容器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无残胶保护膜,所述无残胶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膜1和氟素膜2,所述透明基材膜1面向氟素膜2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3,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表面覆有一硅胶层4,所述氟素膜2覆盖于硅胶层4与透明基材膜1相背的表面;

所述氟素膜2进一步包括白色基材层5,此白色基材层5的一表面形成电晕层6,所述电晕层6涂覆有一氟硅氧烷离型层7;当氟素膜2剥离时,位于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上的硅胶层4与容器本体8开口接触。

上述透明基材膜1为pet薄膜。

上述透明基材膜1的厚度为大于氟素膜2的白色基材层5厚度。

上述氟硅氧烷离型层7的厚度为2μm。

上述容器本体8为现有常见的玻璃器皿的容器本体。

实施例2:一种无残胶保护膜,所述无残胶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膜1和氟素膜2,所述透明基材膜1面向氟素膜2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3,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表面覆有一硅胶层4,所述氟素膜2覆盖于硅胶层4与透明基材膜1相背的表面;

所述氟素膜2进一步包括白色基材层5,此白色基材层5的一表面形成电晕层6,所述电晕层6涂覆有一氟硅氧烷离型层7;当氟素膜2剥离时,位于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上的硅胶层4与容器本体8开口接触。

上述透明基材膜1为pp薄膜,上述氟硅氧烷离型层7的厚度为2.6μm。

上述容器本体8为现有常见塑料材质容器本体。

采用上述无残胶保护膜时,其采用白色非透明基材层的氟素膜与透明pp透明基材膜组合使用,既有利于使用者方便发现保护膜,也在与样品存放盒的开口有效地粘贴时观察样品存放盒内的样品;还有,其提高了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的结合力,既有利于提高硅胶层的厚度,也降低在使用时在被贴物表面的残留胶层;还有,其与硅胶层接触的氟硅氧烷离型层涂覆于白色基材层表面的电晕层上,提高了氟硅氧烷离型层与白色基材层接着力,有利于保持剥离力的可靠性,也有效降低氟转移的风险。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残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残胶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膜(1)和氟素膜(2),所述透明基材膜(1)面向氟素膜(2)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3),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表面覆有一硅胶层(4),所述氟素膜(2)覆盖于硅胶层(4)与透明基材膜(1)相背的表面;

所述氟素膜(2)进一步包括白色基材层(5),此白色基材层(5)的一表面形成电晕层(6),所述电晕层(6)涂覆有一氟硅氧烷离型层(7);当氟素膜(2)剥离时,位于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附着力促进层(3)上的硅胶层(4)与容器本体(8)开口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残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膜(1)为pet薄膜、pi薄膜、pp薄膜或者pe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残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材膜(1)的厚度为大于氟素膜(2)的白色基材层(5)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残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氧烷离型层(7)的厚度为1~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残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本体(8)为玻璃容器本体或者塑料容器本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无残胶保护膜,所述无残胶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膜和氟素膜,所述透明基材膜面向氟素膜的表面涂覆有一附着力促进层,所述透明基材膜的附着力促进层表面覆有一硅胶层,所述氟素膜覆盖于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相背的表面;所述氟素膜进一步包括白色基材层,此白色基材层的一表面形成电晕层,所述电晕层涂覆有一氟硅氧烷离型层;当氟素膜剥离时,位于所述透明基材膜的附着力促进层上的硅胶层与容器本体开口接触。本实用新型无残胶保护膜既有利于使用者方便发现保护膜,提高了硅胶层与透明基材膜的结合力和硅胶层的厚度。

技术研发人员:徐杰;沈雅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义铠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