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层叠体的制作方法

2021-10-19 19:3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层叠 而成 光学 树脂 玻璃


1.本发明是涉及层叠可挠性玻璃膜与树脂膜而成的光学层叠体。


背景技术:

2.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太阳电池等光器件发展为轻量化、薄型化。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也进行自玻璃材料向塑料材料的替换,但塑料材料难以实现如玻璃的较高耐冲击性及光泽性(眩光感)。
3.对此,为了活用玻璃的优点,并且谋求器件的轻量化及薄型化,而提出使用具有可挠性的薄玻璃膜。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一种经由粘接剂层贴合玻璃膜与偏光板而成的光学层叠体。使用具有可挠性的玻璃膜的光学层叠体也能够应用在卷对卷制程,因此除器件的薄型化及轻量化以外,也可期待器件或其构成构件的生产性的提高或低成本化。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

2417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8.使用了玻璃膜的光学层叠体在实验室等级下得到实用化,但不足到利用卷对卷制程的量产产品的实用化,量产上的课题并未明确。本发明人等通过卷对卷制程制作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并应用在显示装置,结果得知存在大量光学缺陷。
9.鉴在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学缺陷较少的光学层叠体。
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1.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具备厚度150μm以下的具有可挠性的玻璃膜、及经由粘接剂层贴合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上的树脂膜。光学层叠体也可包含偏光件作为树脂膜。
12.在光学层叠体的一各方式中,粘接剂层中的10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粘接剂层中的5μm以上且不足100μm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300个/m2以下。
13.粘接剂层中的异物优选为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差较小。粘接剂层中的100μm以上的异物中,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差超过0.02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5个/m2以下。
14.在光学层叠体的其他方式中,优选为在树脂膜的表面因粘接剂层中的异物而形成的凸部的高度及/或倾斜角较小。为了减小树脂膜表面的凸部的高度及/或倾斜角,优选为在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突出的异物的突出高度及突出部的倾斜角较小。
15.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高度为7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高度为5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
16.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倾斜角为10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倾斜角为3
°
以上的异物的数
量为10个/m2以下。
17.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高度为7μm以上或倾斜角为10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自粘接剂层的树脂膜侧表面的突出部的高度为5μm以上或倾斜角为3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为10个/m2以下。
18.发明效果
19.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玻璃膜与树脂膜之间的异物缺陷较少。因此,光学缺陷较少,在用在形成光器件等时,可实现较高的良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叠构成例的剖视图。
21.图2是表示因粘接剂层中的异物而形成在树脂膜的表面的凸部的模式图。
22.图3是突出部的倾斜角θ的算出方法的说明图。
23.图4a是粘接剂层中所包含的异物的光学显微镜照片,b是自粘接剂层的表面突出的异物及其附近的三维表面形状。
具体实施方式
24.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在玻璃膜的一面具备树脂膜。玻璃膜与树脂膜是经由粘接剂层而贴合。
25.图1是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层叠构成例的剖视图,在玻璃膜10的一面(第一主面)经由粘接剂层50贴合有透明树脂膜20,在透明树脂膜20贴合有偏光件30。透明树脂膜20及偏光件30均属于树脂膜。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01在偏光件30上具备黏着剂层80,在黏着剂层80的表面暂时黏着有隔离件91。在玻璃膜10的另一面(第二主面)暂时黏着有表面保护膜92。
26.<玻璃膜>
27.玻璃膜10为具有可挠性的片状玻璃材料。作为构成玻璃膜10的玻璃材料,可列举:钠钙玻璃、硼酸玻璃、铝硅酸玻璃、石英玻璃等。玻璃材料的碱金属成分(例如na2o、k2o、li2o)的含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
28.为了具有可挠性,玻璃膜10的厚度优选为150μm以下,更优选为1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为了具有强度,玻璃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5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上,特别优选为50μm以上。玻璃膜的波长550nm下的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玻璃膜10的密度与一般玻璃材料同样地为2.3~3g/cm3左右。
29.玻璃膜10的形成方法并无特别限定,可采用任意的适当方法。例如,使包含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主原料、芒硝或氧化锑等消泡剂、及碳等还原剂的混合物在1400~1600℃的温度下熔融,成型为片状后进行冷却,由此制作玻璃膜。作为将玻璃成型为片状的方法,可列举:流孔下引法、熔融法、浮式法等。
30.玻璃膜10可为单片,也可为长条状。就能够应用在卷对卷制程,提高器件或其构成构件(例如下述光学层叠体)的生产性的观点而言,玻璃膜优选为长条状。玻璃膜由于具有可挠性,因此将长条状玻璃膜以卷状卷绕体的形式提供。长条状玻璃膜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更优选为300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m以上。长条状玻璃膜的宽度例如为50~
3000mm,优选为100~2000mm。
31.作为玻璃膜10,也可使用市场销售的薄玻璃。作为市场销售的薄玻璃,可列举康宁公司制造的“7059”、“1737”或“eagle2000”、旭硝子公司制造的“an100”、nh techno glass公司制造的“na

35”、日本电气硝子公司制造的“oa

10”、schott公司制造的“d263”或“af45”等。
32.<树脂膜>
33.在玻璃膜10的一主面经由粘接剂层50设置有树脂膜。在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01中,设置有透明树脂膜20作为树脂膜,在其上设置有偏光件30。通过在玻璃膜10与偏光件30之间配置透明树脂膜20,有偏光件30的耐久性提高的倾向。另外,通过在玻璃膜10与偏光件30之间配置透明树脂膜20,有对在来自玻璃膜10的表面的冲击的耐久性提高的倾向。
34.透明树脂膜20的材料并无特别限定。就对偏光件赋予耐久性、或提高光学层叠体的耐冲击性等观点而言,作为透明树脂膜的材料,可优选地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及水分阻断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此种树脂材料的具体例,可列举: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烯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这些的混合物。
35.透明树脂膜20的厚度优选为5~100μm,更优选为10~60μm,进一步优选为20~50μm。透明树脂膜20可为光学各向同性膜,也可为光学各向异性膜。
36.透明树脂膜20在23℃下的杨氏模量优选为1.5~10gpa,更优选为1.8~9gpa。若透明树脂膜的厚度及杨氏模量为上述范围内,则有光学层叠体的耐冲击性提高的倾向。透明树脂膜20在25℃下的破坏韧性值优选为1.5~10mpa
·
m
1/2
,更优选为2~6mpa
·
m
1/2
。破坏韧性值为上述范围内的透明树脂膜由于具有充分的黏稠强度,因此可加强玻璃膜,有助于抑制玻璃膜的破裂或龟裂。
37.作为偏光件30,可使用于可见光区域的任一波长下显示吸收二色性的膜。偏光件30的单体透过率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41%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2%以上,特别优选为43%以上。偏光件30的偏亮度优选为99.8%以上,更优选为99.9%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5%以上。
38.作为偏光件30,可根据目的而采用任意的适当偏光件。例如可列举:使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进行单轴延伸而成的材料;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或聚氯乙烯的脱氯化氢处理物等多烯类配向膜等。另外,也可使用美国专利5,523,863号等所公开的使包含二色性物质及液晶性化合物的液晶性组合物于一定方向上配向而成的宾主型偏光件;或者美国专利6,049,428号等所公开的使溶致型液晶于一定方向上配向而成的e型偏光件等。
39.这些偏光件中,就具有较高的偏亮度的方面而言,可优选地使用使聚乙烯醇、或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等聚乙烯醇类膜吸附碘或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并使的于特定方向上配向而成的聚乙烯醇(pva)类偏光件。例如,利用对pva类膜实施碘染色及延伸,可获得pva类偏光件。
40.偏光件30的厚度例如为1~80μm左右。偏光件30的厚度可为3μm以上或5μm以上。作
为偏光件30,也可使用厚度为25μm以下、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的薄型偏光件。利用使用薄型偏光件,可获得薄型光学层叠体。
41.<粘接剂层>
42.玻璃膜10与透明树脂膜20是经由粘接剂层50而贴合。粘接剂可为通过热能或光能等硬化的硬化型粘接剂,也可为黏着剂(感压粘接剂)。
43.作为构成硬化型粘接剂的材料,可列举:热硬化性树脂、活性能量线硬化性树脂等。作为此种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环氧类树脂、硅酮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胺酯、聚酰胺、聚醚、聚乙烯醇等。作为黏着剂,可适当地选择以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胺酯、聚酰胺、聚醚、氟类聚合物、橡胶类聚合物等作为基础聚合物来使用。在粘接剂中也可包含聚合起始剂、交联剂、紫外线吸收剂、硅烷偶合剂等。
44.为了以较小的厚度实现较高的粘接性,构成粘接剂层50的粘接剂优选为热硬化型或活性能量线硬化型粘接剂,其中,优选为包含环氧类树脂的粘接剂。通过经由包含环氧类树脂的粘接剂贴合玻璃膜与树脂膜,可获得玻璃膜难以破损,耐冲击性更加优异的光学层叠体。
45.粘接剂层50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下,更优选为0.05~8μm,进一步优选为0.1~7μm。若用在玻璃膜与透明膜的贴合的粘接剂层50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则能够获得玻璃膜的破损得到抑制且耐冲击性优异的光学层叠体。
46.粘接剂的硬化方法可根据粘接剂的种类而适当选择。在粘接剂为光硬化性粘接剂的情况下,利用紫外线照射进行硬化。紫外线的照射条件可根据粘接剂的种类、粘接剂组合物的组成等而适当选择。累计光量例如为100~2000mj/cm2。在粘接剂为热硬化型粘接剂的情况下,通过加热进行硬化。加热条件可根据粘接剂的种类、粘接剂组合物的组成等而适当选择。关于加热条件,例如温度为50℃~200℃,加热时间为30秒~30分钟左右。
47.<粘接剂层中的异物>
48.在将玻璃膜与树脂膜经由粘接剂层贴合而成的光学层叠体中,有在粘接剂层中存在异物的情况。粘接剂层中的异物可能成为光学缺陷。例如若在粘接剂层中含有较大的异物,则透过光或反射光会因异物而产生折射、散射、反射,因此可能成为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等的像素不良的原因。另外,在照明或智慧窗口等用途中,能够通过目视视认的异物也会成为光学缺陷。另外,如图2所示,在粘接剂层50中所存在的异物x的尺寸较大的情况下,异物x成为自粘接剂层50的表层突出的状态,因此树脂膜20的表面变形而形成凸部29。若形成这样的凸部,则有因光的折射、散射、反射而导致显示装置的可视性变差、或产生照明的明暗不均的情况。
49.在第一观点中,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粘接剂层50中所包含的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为10个/m2以下。异物的有无是通过光学层叠体的目视观察来确认。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利用目视确认到的异物进行观察,将异物的最大直径为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设为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
50.混入至粘接剂层50中的100μm以上的异物会作为光学缺陷而被看到,因此100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尽可能少。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优选为7个/m2以下,更优选为5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2个/m2以下。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15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理想的是0个/m2。
51.如上所述,若在粘接剂层中包含异物,则光在异物与粘接剂的界面产生折射、散射、反射,因此作为光学缺陷而被看到。在异物与粘接剂的折射率差较小的情况下,在界面的光的折射、散射、反射较小。因此,即便在粘接剂层中包含异物,只要异物与粘接剂的折射率差较小,则也难以以光学缺陷被视认。粘接剂层中所包含的异物与粘接剂的折射率差优选为0.02以下。
52.粘接剂层中的100μm以上的异物中,与粘接剂层的折射率差超过0.02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5个/m2以下,更优选为3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个/m2以下。100μm以上且与粘接剂的折射率差超过0.02的异物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折射率为波长590nm下的测定值。粘接剂层中的异物的折射率只要通过如下方式特定即可:利用显微红外分光法等特定构成异物的物质,适用已知物质的折射率。
53.粘接剂层50中的不足100μm的异物数量并无特别限定。但是,若不足100μm的异物数量增多,则有100μm以上的粗大异物的数量也增多的倾向。为了将100μm以上的异物数量设为上述范围内,5μm以上的异物数量优选为1300个/m2以下,更优选为1000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600个/m2以下。另外,即便为100μm以下的异物,在存在密度较高的情况下也可能成为光学缺陷,因此异物数量也优选为上述范围内。
54.在5μm以上且不足100μm的异物中,超过50μm且不足100μm的异物在显示装置等用途中,有可能作为光学缺陷而被看到。因此,粘接剂层50中的超过50μm且不足100μm的异物数量优选为300个/m2以下,更优选为200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个/m2以下。
55.在第二观点中,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优选为因粘接剂层50中所包含的异物而形成在树脂膜的表面的凸部的数量较少。如图2所示,若粘接剂层50中的异物x自粘接剂层50的表层突出,则树脂膜20的表面变形而形成凸部29。由于形成在树脂膜20的表面的凸部如透镜般发挥作用而使光折射,因此容易成为可视性不良的原因,凸部的高度越大则越容易产生可视性不良。
56.有自粘接剂层50的表面突出的异物的高度h越大,树脂膜20的表面的凸部高度也变得越大的倾向,尤其是在自粘接剂层的表面突出的异物的突出高度h为7μm以上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可视性不良。因此,粘接剂层的表面的突出高度h为7μm以上的异物x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突出高度h为7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突出高度h为7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57.在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器中,有由较小的凸部所引起的光的折射也以光学缺陷被视认的倾向。因此,在将光学层叠体用在显示器用途的情况下,粘接剂层50的表面的突出高度h为5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突出高度h为5μm以上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58.粘接剂层50的表面的异物的突出高度h是基于通过垂直扫描式低相干性干涉法(iso25178)所测得的粘接剂层的三维表面形状求出(参照图4b)。在粘接剂层的三维表面形状的测定中,使用通过浸渍在水中或者加温等,在粘接剂层50与树脂膜20的界面进行剥离而去除树脂膜20后所得的试样。
59.自粘接剂层50突出的异物的形状也可基于突出部的倾斜角来进行评价。自粘接剂
层50的表面突出的异物的倾斜角θ越大,形成在设置在粘接剂层上的树脂膜20的表面的凸部29的倾斜角也变得越大,而容易作为光学缺陷被看到。尤其是在突出异物的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情况下,容易产生可视性不良。因此,粘接剂层50表面的突出部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突出部的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60.在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器中,有由倾斜角较小的凸部所引起的光的折射也被看到的倾向。因此,在将光学层叠体用在显示器用途的情况下,粘接剂层50的表面的突出部倾斜角为3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突出部倾斜角θ为3
°
以上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61.如图3所示,异物的突出部的倾斜角θ是通过将突出部的剖面形状近似为底边的长度为φ、高度h的等腰三角形而算出。突出部的倾斜角θ(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由arctan(2h/φ)表示。底边的长度φ等在异物的大小(最大径),可通过光学层叠体的光学显微镜观察而求出。
62.在因粘接剂层50中的异物而在树脂膜20的表面形成凸部的情况下,就抑制因凸部而产生光学缺陷的观点而言,优选为成为凸部形成的原因的异物x的突出高度h较小,且突出部的倾斜角θ较小。粘接剂层50中的异物x的突出部优选为高度h为7μm以下且倾斜角θ为10
°
以下。因此,满足粘接剂层50的表面的突出部高度h为7μm以上或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满足突出部的高度h为7μm以上或倾斜角θ为10
°
以上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63.在液晶显示设备或有机el显示装置等显示器中,有由高度较小的凸部、或倾斜角较小的凸部所引起的光的折射也被视认的倾向。因此,在将光学层叠体用在显示器用途的情况下,满足粘接剂层50的表面的突出部高度h为5μm以上或倾斜角θ为3
°
以上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异物的数量优选为10个/m2以下,更优选为7个/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个/m2以下,特别优选为3个/m2以下,最佳为2个/m2以下。满足突出部的高度h为5μm以上或倾斜角θ为3
°
以上的任一者或两者的异物的数量理想的是不足1个/m2。
64.<粘接剂层中的异物数量的控制>
65.在于玻璃膜上经由粘接剂层贴合树脂膜而成的光学层叠体中,粘接剂层中的异物的大部分是源自玻璃膜表面的附着异物。玻璃膜的制造与显示装置等光器件的制造、或光器件用构件的制造相比,大多情况下在净化度较低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在刚制造后的玻璃膜附着有大量异物。为了减少粘接剂层中的异物数量,优选为在洁净环境下进行玻璃膜的清洗,在清洗后的玻璃膜的表面积层树脂膜。
66.玻璃膜的清洗方法只要能够将附着异物数量减少至上述范围即可,并无无特别限定,可为干式法及湿式法的任一者。作为干式法,可列举:空气的吹送、利用uv(ultraviolet,紫外线)或臭氧等的照射进行的异物分解、利用黏着辊或黏着片材进行的异物去除、毛刷清洗、喷射清洗等。作为湿式清洗,可列举:利用纯水、酸或碱、或有机溶剂等清洗液进行的清洗、于在玻璃膜的表面附着有清洗液等液体的状态下、或将玻璃膜浸渍于液
体中的状态下利用毛刷或海绵进行的清洗、超声波清洗、双流体清洗等。
67.玻璃由于表面自由能高,附着异物的密接性高,因此有可能仅通过与液体的接触无法充分去除异物。另外,由于在玻璃膜的制造环境引起的附着异物中包含多种多样的物质,因此有可能通过利用有机溶剂等使异物溶解的方法也无法充分去除异物。在显示装置用的玻璃板的清洗中,已知有通过利用强碱使玻璃的表层溶解,而去除附着异物的方法。该方法虽然异物的去除效果大,但在应用在玻璃膜的情况下,可能因玻璃膜的厚度减少而导致强度降低。
68.玻璃膜与塑料膜相比,硬度较高,难以产生损伤,因此在玻璃膜的清洗中可应用利用物理冲击力来去除附着异物的方法。其中,就能够适度去除附着异物的方面而言,作为干式清洗,优选为毛刷清洗或喷射清洗,作为湿式清洗,优选为双流体清洗。
69.在毛刷清洗中,使用具备旋转毛刷的接触式网片清洁刷等。在一边卷对卷输送玻璃膜一边连续地进行表面清洗的情况下,就将清洗质量保持为一定的观点而言,优选为具备用于利用抽吸方式等去除附着于毛刷的异物的机构。
70.作为喷射清洗,优选为干冰喷射。在干冰喷射中,以高速对玻璃膜吹送干冰颗粒。若干冰进入至玻璃膜与附着异物之间并急剧地汽化,则体积急剧膨胀,利用该体积变化而能够剥离去除所附着的异物。另外,干冰由于会汽化,因此喷射粒不会作为异物残存。
71.双流体清洗是将混合气体与液体所得的混合流体自双流体喷嘴供给至玻璃膜的表面的处理。混合流体中的液滴会碰撞玻璃膜的表面,利用该冲击能够去除附着于玻璃膜的表面的异物。作为双流体清洗的液体及气体,一般使用水及空气。作为气体(载气),也可使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臭氧、氩气等。双流体喷嘴的载气压优选为0.1~0.6mpa左右,液压优选为0.05~0.5mpa左右。
72.清洗优选为一边以卷对卷来输送玻璃膜一边连续地进行。清洗可仅对玻璃膜的单面实施,也可清洗玻璃膜的两面。在仅清洗单面的情况下,只要清洗供层叠树脂膜的面(第一主面)即可。在清洗玻璃膜的两面的情况下,一面的清洗方法与另一面的清洗方法可相同也可不同。
73.在通过卷对卷进行清洗的情况下,清洗可以脱机进行,也可以生产线内进行。在生产线内清洗中,在将玻璃膜清洗后且卷取成卷状之前的期间,在清洗后的玻璃膜的表面经由粘接剂层积层树脂膜。在脱机清洗中,将清洗后的玻璃膜暂时卷取成卷状。在将清洗后的玻璃膜卷取成卷状之前,为了防止异物再附着在清洗面等,可暂时黏着保护膜。
74.<玻璃膜与树脂膜的层叠>
75.通过在清洗后的玻璃膜10上经由粘接剂层50层叠树脂膜,能够获得光学层叠体。在玻璃膜10为长条状的情况下,优选为一边通过卷对卷输送玻璃膜,一边进行层叠。
76.在玻璃膜10的第一主面上设置有多个树脂膜的情况下,形成光学层叠体时的层叠顺序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在玻璃膜10上依序层叠透明树脂膜20及偏光件30等,也可将预先层叠有多个树脂膜的层叠膜(例如透明树脂膜20与偏光件30的层叠体)与玻璃膜10层叠。透明树脂膜20与偏光件30优选为经由粘接剂层(未图示)进行层叠。作为设置在透明树脂膜与偏光件30之间的粘接剂,可使用作为构成粘接剂层50的粘接剂在前文例示的粘接剂。
77.<附加层>
78.光学层叠体也可具备玻璃膜10、粘接剂层50及树脂膜20、30以外的附加性层。例
如,光学层叠体101也可具备用以与构成器件的其他构件贴合的黏着剂层80。例如,可经由黏着剂层80将光学层叠体101与有机el单元或液晶单元等图像显示单元贴合。构成黏着剂层80的黏着剂并无特别限制,可适当选择以丙烯酸类聚合物、硅酮类聚合物、聚酯、聚胺酯、聚酰胺、聚醚、氟类聚合物、橡胶类聚合物等作为基础聚合物来使用。特别优选为丙烯酸类黏着剂等透明性优异,显示适度的濡湿性、凝集性及粘接性,且耐候性或耐热性等优异的黏着剂。
79.黏着剂层80也可是层叠2层以上而成。黏着剂层80的厚度例如为1~300μm左右,优选为5~50μm,更优选为10~30μm。
80.优选为于黏着剂层80的表面暂时黏有隔离件91。隔离件91于在将光学层叠体与其他构件贴合的前的期间保护黏着剂层80的表面。作为隔离件91的构成材料,可适宜地使用丙烯酸、聚烯烃、环状聚烯烃、聚酯等塑料膜。
81.隔离件91的厚度通常为5~200μm左右,优选为10~60μm,更优选为15~40μm,进一步优选为20~30μm。优选为对于隔离件91的表面实施脱模处理。作为脱模剂,可列举:硅酮类材料、氟类材料、长链烷基类材料、脂肪酸酰胺类材料等。也可将用作黏着剂层80的形成用基材的膜直接作为隔离件。
82.如图1所示,也可在玻璃膜10的第二主面暂时黏着有表面保护膜92。表面保护膜92在于将光学层叠体供在使用的前的期间保护玻璃膜等。通过在玻璃膜10的表面暂时黏着有表面保护膜92,例如对在前端较尖的掉落物也可防止产生损伤、孔等。
83.作为表面保护膜92的材料,可优选地使用与上述隔离件91相同的塑料材料,可列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等。表面保护膜92优选为在玻璃膜的附设面具有黏着层。作为表面保护膜92,可使用通过共挤压将构成膜的树脂层与黏着层层叠而成的自黏着膜。表面保护膜92的厚度例如为20~1000μm左右,优选为30~500μm,更优选为4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150μm。
84.在图1中,示出在玻璃膜10的第一主面积层透明树脂膜20及偏光件30作为树脂膜而成的光学层叠体101,但树脂膜也可仅为1层。例如,可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经由粘接剂层贴合有偏光件。另外,也可在玻璃膜的第一主面仅层叠透明树脂膜。
85.光学层叠体也可在偏光件30与黏着剂层80之间具备其他树脂膜等。通过在偏光件30与黏着剂层80之间设置透明膜,可进一步提高偏光件的耐久性。配置在偏光件30与黏着剂层80之间的透明膜的材料、厚度、光学特性等可与配置在偏光件30与玻璃膜10之间的透明树脂膜20相同。透明膜可为光学各向同性膜,也可为光学各向异性膜。通过在偏光件30与黏着剂层80之间使用光学各向异性膜,能够表现各种功能。
86.例如,在有机el单元的表面贴合有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透明膜及偏光件30构成圆偏光板,由此能够遮断由有机el组件的单元的金属电极等所引起的外界光的反射,而提高显示的可根据性。作为透明膜,也可使用斜向延伸膜。
87.在液晶单元的表面贴合有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能够利用光学各向异性膜进行各种光学补偿。用于光学补偿的光学各向异性膜的种类只要根据液晶单元的方式等适当选择即可。
88.光学层叠体也可具有上述以外的各种功能性赋予层。作为功能性赋予层,例如可列举:抗反射层、防污层、光扩散层、易粘接层、防静电层等。
89.也可对在玻璃膜实施加饰印刷。加饰印刷的印刷厚度例如为5~100μm左右。加饰印刷可在玻璃膜的任一面实施。另外,也可对玻璃膜以外的光学层叠体的构成构件实施加饰印刷。例如也可对偏光件30或透明树脂膜20实施加饰印刷。通过将设置有加饰印刷部的透明膜(加饰印刷膜)与光学层叠体的构成构件以卷对卷方式进行层叠,能够获得具有加饰印刷部的光学层叠体。
90.在玻璃膜10的第一主面层叠树脂膜而成的光学层叠体由于具备玻璃膜,因此硬度较高。另外,光学层叠体由于在玻璃膜10的第一主面积层有树脂膜,因此防止玻璃膜10的破损而耐冲击性优异。认为其原因在于,第一主面侧可有效地避开施加在玻璃膜的第二主面的冲击。尤其是在玻璃膜10的第一主面上经由透明树脂膜20设置有偏光件30的情况下,耐冲击性显著提高。由于玻璃膜不易破损,因此能够减小玻璃膜的厚度,随之能够使光学层叠体轻量化。
91.进而,玻璃材料由于水分或气体的遮断性较高,对于有机溶剂、酸、碱等的耐久性较高,且耐热性优异,因此通过将玻璃膜10配置于表面,与仅具有树脂膜20的情况相比,对偏光件30的保护性能提高,能够防止偏光件劣化。
92.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为单片,也可为长条状。就能够应用在卷对卷制程而提高器件的生产性的观点而言,光学层叠体优选为长条状。由于玻璃膜具有可挠性,因此光学层叠体也具有可挠性。因此,长条状光学层叠体是以卷状卷绕体的形式提供。长条状光学层叠体的长度优选为100m以上,更优选为300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00m以上。长条状光学层叠体的宽度例如为50~3000mm,优选为100~2000mm。
93.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应用在半导体组件等基板材料、或显示装置、照明装置、智能窗口、太阳电池等光器件等。在光器件中,玻璃膜可作为用在形成组件等的基板材料来应用,也可作为用在保护器件表面的覆盖玻璃来应用。
94.玻璃材料由于具有表面光泽,因此通过将玻璃膜配置于图像显示装置等器件的表面,能够获得较美的眩光感。另外,由于玻璃材料为光学各向同性,因此难以产生反射光的色差,可实现较高的可根据性。进而,玻璃膜的表面硬度较高,耐冲击性优异。因此,在将光学层叠体以玻璃膜成为视认侧表面的方式配置的图像显示装置中,由于玻璃膜具有作为保护板的功能,因此无需另外设置窗口层。因此,可简化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步骤,并且减少构成部件数,由此能够实现器件的薄型化及轻量化。
95.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设置在玻璃膜与树脂膜之间的粘接剂层中的异物数量较少,异物导致的树脂膜表面的变形(凸部的形成)得到抑制,因此不易产生光器件中的光学缺陷。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能够获得可视性优异的光器件。另外,由于粘接剂层中的粗大异物、或异物导致的树脂膜表面的凸部的数量密度较小,因此在加工为器件的尺寸(例如显示器的画面尺寸)时,即便将包含异物导致的缺陷的制品作为不良品排除,也能够确保充分的良率。
96.[实施例]
[0097]
以下,列举具体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在下述具体例。
[0098]
[评价1:利用玻璃膜的清洗所获得的附着异物数量的减少效果]
[0099]
<比较例1>
[0100]
自厚度100μm的玻璃膜的卷状卷绕体切下100mm
×
100mm的试样,通过光学显微镜
观察表面,计数观察范围内的5μm以上的附着异物的总数。另外,计数附着异物中大小为100μm以上的数量。对100片试样(合计面积:1m2)进行该作业,求出异物数量的合计。
[0101]
<实施例1~3及比较例2、3>
[0102]
自玻璃膜的卷状卷绕体卷出玻璃膜,一边以输送速度5m/分钟在一方向上进行输送,一边进行玻璃膜表面的清洗。清洗后的玻璃膜暂时卷取成卷状后,与上述比较例1同样地,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求出每1m2的异物数量。
[0103]
<实施例1:毛刷清洗>
[0104]
利用具备旋转毛刷及真空清洁刷的网片清洁刷(伸兴制造的“turbo

ss”)进行玻璃膜表面的清洗。运行条件如以下所示。
[0105]
毛刷:尼龙制,长度20mm,粗度75μm
[0106]
毛刷转速:500rpm(相对于玻璃膜输送方向反向旋转)
[0107]
毛刷与玻璃膜的距离:1mm
[0108]
鼓风机运行条件:

3kpa
[0109]
<实施例2:干冰喷射清洗>
[0110]
在宽度方向(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利用具备多个喷嘴的干冰喷射装置(air water制造的“quicksnow”)进行玻璃膜表面的清洗。运行条件如以下所示。
[0111]
干冰粒径:100μmφ
[0112]
空气压力:0.4mpa
[0113]
喷嘴与玻璃膜的距离:20cm
[0114]
<实施例3:双流体清洗>
[0115]
在宽度方向上利用具备多个双流体喷嘴(spraying systems japan制造)的双流体清洗装置进行玻璃膜表面的清洗。运行条件如以下所示。
[0116]
液体:水
[0117]
气体:压缩空气
[0118]
水压:0.2mpa
[0119]
空气压:0.2mpa
[0120]
喷嘴与玻璃膜的距离:1cm
[0121]
<比较例2:超音波清洗>
[0122]
使用超音波清洗装置(branson制造的“8510j

mth”),在常温的水中进行10分钟清洗。
[0123]
<比较例3:黏着辊>
[0124]
将黏着辊(明和橡胶工业制造的“betaron”)以层压压力0.2mpa压抵在玻璃膜的表面,进行玻璃膜表面的清洗。
[0125]
<产品良率的评价>
[0126]
在将上述在玻璃膜贴合树脂膜而成的光学层叠体用在画面尺寸15英寸(332mm
×
187mm)的显示器的情况下,基于每1m2的异物数量算出面内不存在100μm以上的异物而可作为正常品来应用的比率(=产品良率)。将实施例1~3及比较例1~3的玻璃膜的异物数量、以及良率的计算结果示在表1。
[0127]
[表1]
[0128][0129]
如表1所示,在未清洗的玻璃膜(比较例1)附着有大量100μm以上的异物,在15英寸中,由于100μm以上的异物存在1个以上,因此产品良率的计算值成为0。在进行超音波清洗的比较例2及通过黏着辊进行附着异物的去除的比较例3中,与比较例1相比,附着异物数量减少。但是,异物的去除效果并不充分,15英寸的制品的良率的计算值是与参考例同样为0。可知在实施例1~3中,由于100μm以上的附着异物被适当地去除,因此在将包含100μm以上的异物作为不良品的情况下,也可确保较高的良率。
[0130]
[评价2:粘接剂层表面的异物的形状]
[0131]
在未清洗的玻璃膜上经由环氧是粘接剂贴合厚度40μm的丙烯酸是透明膜而获得光学层叠体。对在所获得的光学层叠体的利用目视观察确认到异物存在的观察部位1~5,按以下3个基准进行评价。
[0132]
〇:能够用在显示器用途(目视下无法识别为缺陷)
[0133]

:可以目视确认到缺陷,但能够用作照明用
[0134]
×
:显示器用、照明用均无法使用
[0135]
将光学层叠体浸渍在水中并进行加温,在粘接剂层与丙烯酸是透明膜的界面进行剥离而制作评价用试样。针对上述各观察部位1~5,求出异物的大小、及突出高度h,自φ及h算出倾斜角θ。突出部的高度h是自通过相干性扫描式干涉计(zygo newview 7300)在物镜:10倍、变焦透镜20倍、测定范围:0.35mm
×
0.26mm的条件下所测得的粘接剂层表面的三维表面形状算出。在解析时,通过装置配套的程序,以下述条件进行修正。
[0136]
removed:none
[0137]
滤波器(filter):高通(high pass)
[0138]
滤波器类型(filter type):高斯样条(gauss spline)
[0139]
低波长(low wavelength):300μm
[0140]
移动尖峰(remove spikes):on
[0141]
尖峰高度(spike height)(xrms):2.5
[0142]
将观察部位1~5的异物的尺寸、突出部的高度h及角度θ、以及利用目视的评价结果示在表2。再者,在观察部位5中,异物飘散设在粘接剂层中,未确认到突出部。
[0143]
[表2]
[0144]
观察部位φ(μm)h(μm)θ(
°
)目视评价1728.313
×
21905.33.2

3865.97.8

4836.18.4

55000〇
[0145]
在观察部位1中,异物的尺寸小在观察部位2~4,但在目视评价中,作为光学缺陷显著。另一方面,在观察部位5中,确认到异物的存在,但由于异物未自粘接剂的表面突出,因此在光学层叠体的目视观察中未识别为光学缺陷。
[0146]
根据表2所示的结果可知,即便在设置在玻璃膜的表面的粘接剂层中所存在的异物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在自粘接剂层表面突出的高度较大且突出部的倾斜角度较大的情况下,也容易作为光学缺陷被识别。反之,可知即便在存在异物的情况,在自粘接剂层表面的突出较小(无突出)的情况下,也难以作为光学缺陷被识别。
[0147]
附图标记说明
[0148]
10 玻璃膜
[0149]
20 树脂膜
[0150]
30 偏光件
[0151]
50 粘接剂层
[0152]
80 黏着剂层
[0153]
91 隔离件
[0154]
92 表面保护膜
[0155]
101 光学层叠体。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