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3: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成像 装置 镜头 适用于 电子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子装置的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2.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更加精进,使得电子感光元件性能有所提升,像素可达到更微小的尺寸,因此,具备高成像品质的光学镜头俨然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此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配备光学镜头的手机装置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对于光学镜头的要求也是更加多样化。
3.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模块也随的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模块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成像镜头模块除了在光学设计上的品质提升外,在制造组装精密度也需提升。习知通过接着剂固着镜片的方式有一缺陷,由于镜片和镜筒间施用接着剂的位置可能是狭窄的细缝,而接着剂多为浓稠液态,需要较长时间涂布在狭窄的细缝内,而施用后,另需要通过一固化设备并经过一固化时间来固化该接着剂,所以整体光学镜头组的生产时间变长,生产效率会因此降低;另一缺点是,该接着剂会随着时间劣化,其粘性降低,久之导致镜片的光轴不能对准镜筒的光轴,降低整体光学镜头组的使用年限;又另一缺点是,由于使用接着剂,导致光学镜头组的整体强度不高。
4.因此,如何改良光学镜头组,使其镜片可以牢固地组设在镜筒中,生产效率高,且可以增加光学镜头组的整体强度,并防止光学镜头组长期使用后产生光轴不对准的劣化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以上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揭露一种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有助于使其镜片可以牢固地组设在镜筒中,生产效率高,且可以增加光学镜头组的整体强度,并防止光学镜头组长期使用后产生中心偏离光轴的劣化情况。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成像透镜组、一距离保持元件以及一固定元件。成像透镜组包含一第一透镜元件以及一第二透镜元件。距离保持元件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距离保持元件包含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连接部与第二透镜元件互相连接。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并由连接部往成像透镜组的光轴延伸,且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支撑部。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面,且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互相承靠以将第一透镜元件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的支撑部。固定元件与第一透镜元件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且空气夹层与固定面相邻设置。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d2<1。
7.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成像透镜组、一距离保持元件以及一固
定元件。成像透镜组包含一第一透镜元件以及一第二透镜元件。距离保持元件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距离保持元件包含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连接部与第二透镜元件互相连接。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并由连接部往成像透镜组的光轴延伸,且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支撑部。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面,且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互相承靠以将第一透镜元件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的支撑部。固定元件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且固定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无实体接触。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d2<1。
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包含一成像透镜组、一距离保持元件以及一固定元件。成像透镜组包含一第一透镜元件、一第二透镜元件以及一第三透镜元件。距离保持元件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并使第一透镜元件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距离保持元件包含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连接部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互相连接。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并由连接部往成像透镜组的光轴延伸,且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支撑部。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面,且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互相承靠以将第一透镜元件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的支撑部。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2,第三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3,其满足下列条件:d1/d2<1;以及d1/d3<1。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以及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其机构配置能使玻璃透镜更牢固的固定于成像镜头中,可避免组装歪斜,并且预防透镜元件间组装时的碰撞,此外,可使玻璃透镜于光学设计上获得较少的条件限制,借此可达到品质较高的光学规格。
11.在一种实施态样中,固定元件与第一透镜元件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且空气夹层与固定面相邻设置。借此,空气夹层的设计可使玻璃透镜光学表面保持在较高的表面品质,并且降低透镜元件产生内部面反射的机率。
12.在一种实施态样中,固定元件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且固定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无实体接触。借此,可确认玻璃透镜已完全固定后,再进行后续透镜的组装,进而简化组装工序,并且防止机构干涉。
13.在一种实施态样中,距离保持元件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并使第一透镜元件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第一透镜元件为玻璃透镜元件,且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皆为塑胶透镜元件。借此,距离保持元件可间接保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
14.当d1/d2满足上述条件时,尺寸较小的玻璃透镜以有助于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品质的影响。
15.当d1/d3满足上述条件时,可使微型玻璃透镜装设于两片塑胶透镜之间,而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品质的影响。
16.以上的关于本揭露内容的说明及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示范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与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17.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
19.图3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剖切立体示意图。
20.图4绘示图3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1.图5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22.图6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
23.图7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24.图8绘示图7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
26.图10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
27.图11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
28.图12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
29.图13绘示图12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0.图14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31.图15绘示图14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2.图1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33.图17绘示图16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4.图18绘示图16的固定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35.图1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
36.图20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
37.图21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分解示意图。
38.图22绘示图21的f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9.图23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
40.图24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
41.图25绘示图24的g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2.图2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43.图27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44.图28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
45.图2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6.图30绘示图29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
47.图31绘示图29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48.图3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49.【符号说明】
50.1、1b、1c、1d

成像镜头;
51.10、10b、10c、10d

成像透镜组;
52.110、110b、110c、110d

第一透镜元件;
53.120、120b、120c、120d

第二透镜元件;
54.130、130b

第三透镜元件;
55.101、101b、101d

遮光片;
56.20、20b、20c、20d

距离保持元件;
57.210、210b、210c、210d

连接部;
58.211、211b、211d

轴向连接结构;
59.2111、2111b、2111d

环斜面;
60.2112、2112b、2112d

环平面;
61.220、220b、220c、220d

支撑部;
62.30、30b、30c、30d

固定元件;
63.310、310b、310c、310d

固定面;
64.320b、320d

楔形结构;
65.40、40b、40c

条状结构;
66.60、60a

电子装置;
67.61

闪光灯模块;
68.62

对焦辅助模块;
69.63

影像信号处理器;
70.64

显示装置;
71.65

影像软件处理器;
72.66

被摄物;
73.70、70a、70b

取像装置;
74.72

驱动装置;
75.73

电子感光元件;
76.74

影像稳定模块;
77.76

扩充影像信号处理器;
78.d1

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
79.d2

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
80.d3

第三透镜元件的外径;
81.φr

固定元件的外径;
82.oa

光轴;
83.agl

空气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84.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8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像镜头,其包含一成像透镜组、一距离保持元件以及一固定元件。成像透镜组包含一第一透镜元件以及一第二透镜元件,其中第一透镜元件可为玻璃透镜元件,且第二透镜元件可为塑胶透镜元件。
86.距离保持元件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其中距离保持元件包含一连接部以及一支撑部,连接部与第二透镜元件互相连接,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并由连接部往成像透镜组的光轴延伸,且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支撑部。其中,第二透镜元件例如是以承靠的方式与距离保持元件互相连接。距离保持元件可具备镜筒以及间隔环的功能,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87.固定元件包含一固定面。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互相承靠,以将第一透镜元件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的支撑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成像镜头中,可依照不同的组装需求而设置有一个或多个固定元件,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以固定元件的数量为限。
88.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d2<1。借此,尺寸较小的玻璃透镜以有助于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品质的影响。请参照图7,是绘示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参数d1和d2的示意图。
89.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其机构配置能使玻璃透镜更牢固的固定于成像镜头中,可避免组装歪斜,并且预防透镜元件间组装时的碰撞,此外,可使玻璃透镜于光学设计上获得较少的条件限制,借此可达到品质较高的光学规格。
90.固定元件与第一透镜元件之间可设置有一空气夹层,且空气夹层与固定面相邻设置。借此,空气夹层的设计可使玻璃透镜光学表面保持在较高的表面品质,并且降低透镜元件产生内部面反射的机率。
91.固定元件可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且固定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可无实体接触。借此,可确认玻璃透镜已完全固定后,再进行后续透镜的组装,进而简化组装工序,并且防止机构干涉。
92.成像透镜组可进一步包含一第三透镜元件,且第三透镜元件可为塑胶透镜元件。其中,距离保持元件可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并使第一透镜元件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之间保持一间距。借此,玻璃透镜元件设置于两个塑胶透镜元件之间的配置方式,可降低温度效应(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品质的影响。此外,距离保持元件的连接部可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第三透镜元件互相连接。其中,第二透镜元件和第三透镜元件例如是以承靠的方式分别与距离保持元件的两侧互相连接。
93.第一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1,第三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3,其可满足下列条件:d1/d3<1。借此,可使微型玻璃透镜装设于塑胶透镜之间,能减少环境温度变化对光学品质的影响。请参照图7,是绘示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参数d1和d3的示意图。
94.固定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以及第三透镜元件可皆无实体接触。借此,可确认玻璃透镜已完全固定后,再进行后续透镜的组装,进而简化组装工序,并且防止机构干涉。
95.固定面可为一球面或一圆锥面,且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的一曲面可有实体接触。借此,使固定元件与玻璃透镜的表面可有效搭配,提供快速且稳固的组装方式。其中,固定面与第一透镜元件可以是以面接触的方式或是以线接触的方式承靠。举例来说,当第一透镜元件的曲面为球面,且固定元件的固定面为圆锥面,则第一透镜元件的曲面可与固定元件的固定面对应并且形成一整圈的线接触;当第一透镜元件的曲面为球面,且固定元件的固定面为球面,则第一透镜元件的曲面可与固定元件的固定面对应并且形成一整圈的面接触;第一透镜元件的曲面可以是从第一透镜元件的光学有效面往外周延伸。
96.固定元件可设置有多个楔形结构,且这些楔形结构朝向空气夹层的方向渐缩并环绕光轴排列设置。借此,有助于提升去除杂散光的效率。
97.距离保持元件与固定元件之间可设置有多个条状结构,且这些条状结构沿平行光轴的方向延伸并环绕光轴排列设置。借此,有助于提高固定元件的组装强度,以防止元件脱落。其中,条状结构可以设置于距离保持元件或是固定元件上,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98.距离保持元件的连接部可具有一轴向连接结构,且轴向连接结构连接第二透镜元件。其中,轴向连接结构包含一环斜面以及一环平面,环斜面用以使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同轴对正,且环平面用以维持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的间距。借此,距离保持元件通过连接部的轴向连接结构可间接保持透镜元件之间的同轴度;此外,轴向连接结构还可防止透镜元件产生歪斜。
99.第一透镜元件与第二透镜元件之间可设置有一遮光片,且遮光片较轴向连接结构接近光轴。借此,可遮蔽更多可能来自轴向连接结构的杂散光。
100.固定元件的外径为φr,第二透镜元件的外径为d2,其可满足下列条件:φr/d2<1。借此,有助于提供微型透镜组装的可行性。请参照图7,是绘示有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参数φr和d2的示意图。
101.距离保持元件可由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且距离保持元件可具有至少两个注料痕。借此,可提供结构较复杂且尺寸精度较高的距离保持元件。
102.成像透镜组的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可满足下列条件:3≤n≤10。借此,可提供高解像力的成像镜头。
103.第一透镜元件可具有正屈折力。借此,可使后焦品质保持在较小的公差范围内,以提高产品量产的品质与合格率。
1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以及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的成像面上。其中,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成像镜头可应用于虚拟实境或扩增实境,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
105.上述本实用新型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106.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107.<第一实施例>
108.请参照图1至图8,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图3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剖切立体示意图,图4绘示图3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图6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图7绘示图1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且图8绘示图7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09.在本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包含一成像透镜组10、一距离保持元件20以及一固定元件30。成像透镜组10包含沿着自身的光轴oa排列设置的一第一透镜元件110、一第二透镜元件120、一第三透镜元件130以及一遮光片101。第一透镜元件110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120和第三透镜元件130之间,且遮光片101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与第二透镜元件120之间。第一透镜元件110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一透镜元件110为一玻璃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120为一塑胶透镜元件,且第三透镜元件130为一塑胶透镜元件。
110.距离保持元件20由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且具有至少两个注料痕。距离保持元件20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110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120和第三透镜元件130之间,并使第一透镜元件110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120和第三透镜元件130之间保持一间距。距离保持元件20包含一连接部210以及一支撑部220。连接部210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120和第三透镜元件130互相连接,其中第二透镜元件120和第三透镜元件130是以承靠的方式分别与距离保持元件20的两侧互相连接。支撑部220连接所述连接部210并由连接部210往光轴oa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透镜元件110设置于支撑部220。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保持元件20具备间隔环的功能,可维持第二透镜元件120与第三透镜元件130的间隔距离。
111.连接部210具有一轴向连接结构211,且轴向连接结构211连接第二透镜元件120。轴向连接结构211包含一环斜面2111以及一环平面2112,环斜面2111用以使第一透镜元件110与第二透镜元件120同轴对正,且环平面2112用以维持第一透镜元件110与第二透镜元件120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片101较轴向连接结构211接近光轴oa。
112.固定元件30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与第二透镜元件120之间,固定元件30用于将第一透镜元件110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20的支撑部220,且固定元件30与第二透镜元件120以及第三透镜元件130皆无实体接触。固定元件30包含一固定面310,且固定面310与第一透镜元件110互相承靠,其中固定元件30与第一透镜元件110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agl,且空气夹层agl与固定面310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面310为一圆锥面,且固定面310与第一透镜元件110的一曲面有实体接触,其可为面接触的方式或线接触的方式互相承靠。
113.距离保持元件20与固定元件30之间设置有多个条状结构40,且条状结构40沿平行光轴oa的方向延伸并环绕光轴oa排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条状结构40是设置于距离保持元件20上,且条状结构40位于距离保持元件20与固定元件30之间。
114.第一透镜元件110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120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3.1毫米;d2=6毫米;以及d1/d2=0.517。
115.第一透镜元件110的外径为d1,第三透镜元件130的外径为d3,其满足下列条件:d1=3.1毫米;d3=5.8毫米;以及d1/d3=0.534。
116.成像透镜组10的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n=6。
117.固定元件30的外径为φr,第二透镜元件120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φr=3.6毫米;d2=6毫米;以及φr/d2=0.600。
118.<第二实施例>
119.请参照图9至图15,其中图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图10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图11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图12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中部分元件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图13绘示图12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4绘示图9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且图15绘示图14的d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20.在本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b包含一成像透镜组10b、一距离保持元件20b以及一固定元件30b。
121.成像透镜组10b包含沿着自身的光轴oa排列设置的一第一透镜元件110b、一第二透镜元件120b、一第三透镜元件130b以及一遮光片101b。第一透镜元件110b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120b和第三透镜元件130b之间,且遮光片101b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b与第二透镜
元件120b之间。第一透镜元件110b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一透镜元件110b为一玻璃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120b为一塑胶透镜元件,且第三透镜元件130b为一塑胶透镜元件。
122.距离保持元件20b由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且具有至少两个注料痕。距离保持元件20b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110b设置于第二透镜元件120b和第三透镜元件130b之间,并使第一透镜元件110b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和第三透镜元件130b之间保持一间距。距离保持元件20b包含一连接部210b以及一支撑部220b。连接部210b分别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和第三透镜元件130b互相连接,其中第二透镜元件120b和第三透镜元件130b是以承靠的方式分别与距离保持元件20b的两侧互相连接。支撑部220b连接所述连接部210b并由连接部210b往光轴oa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透镜元件110b设置于支撑部220b。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保持元件20b具备镜筒以及间隔环的功能,可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10b,还可维持第二透镜元件120b与第三透镜元件130b的间隔距离。
123.连接部210b具有一轴向连接结构211b,且轴向连接结构211b连接第二透镜元件120b。轴向连接结构211b包含一环斜面2111b以及一环平面2112b,环斜面2111b用以使第一透镜元件110b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同轴对正,且环平面2112b用以维持第一透镜元件110b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片101b较轴向连接结构211b接近光轴oa。
124.固定元件30b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b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之间,固定元件30b用于将第一透镜元件110b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20b的支撑部220b,且固定元件30b与第二透镜元件120b以及第三透镜元件130b皆无实体接触。固定元件30b包含一固定面310b,且固定面310b与第一透镜元件110b互相承靠,其中固定元件30b与第一透镜元件110b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agl,且空气夹层agl与固定面310b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面310b为一球面,且固定面310b与第一透镜元件110b的一曲面有实体接触,其可为面接触的方式或线接触的方式互相承靠。
125.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30b设置有多个楔形结构320b,且这些楔形结构320b朝向空气夹层agl的方向渐缩并环绕光轴oa排列设置。
126.距离保持元件20b与固定元件30b之间设置有多个条状结构40b,且条状结构40b沿平行光轴oa的方向延伸并环绕光轴oa排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条状结构40b是设置于距离保持元件20b上,且条状结构40b位于距离保持元件20b与固定元件30b之间。
127.第一透镜元件110b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120b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3.1毫米;d2=6毫米;以及d1/d2=0.517。
128.第一透镜元件110b的外径为d1,第三透镜元件130b的外径为d3,其满足下列条件:d1=3.1毫米;d3=5.6毫米;以及d1/d3=0.554。
129.成像透镜组10b的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n=6。
130.固定元件30b的外径为φr,第二透镜元件120b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φr=3.6毫米;d2=6毫米;以及φr/d2=0.600。
131.<第三实施例>
132.请参照图16至图18,其中图16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图17绘示图16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且图18绘示图16的固定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133.在本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c包含一成像透镜组10c、一距离保持元件20c以及一固
定元件30c。
134.成像透镜组10c包含沿着自身的光轴oa排列设置的一第一透镜元件110c以及一第二透镜元件120c,且第一透镜元件110c与第二透镜元件120c相邻设置。第一透镜元件110c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一透镜元件110c为一玻璃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120c为一塑胶透镜元件。
135.距离保持元件20c由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且具有至少两个注料痕。距离保持元件20c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110c与第二透镜元件120c之间保持一间距。距离保持元件20c包含一连接部210c以及一支撑部220c。连接部210c与第二透镜元件120c互相连接,且第二透镜元件120c是以承靠的方式与距离保持元件20c互相连接。支撑部220c连接所述连接部210c并由连接部210c往光轴oa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透镜元件110c设置于支撑部220c。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保持元件20c具备镜筒的功能,可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10c。
136.固定元件30c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c与第二透镜元件120c之间,固定元件30c用于将第一透镜元件110c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20c的支撑部220c,且固定元件30c与第二透镜元件120c无实体接触。固定元件30c包含一固定面310c,且固定面310c与第一透镜元件110c互相承靠,其中固定元件30c与第一透镜元件110c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agl,且空气夹层agl与固定面310c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面310c为一球面,且固定面310c与第一透镜元件110c的一曲面有实体接触,其可为面接触的方式或线接触的方式互相承靠。
137.距离保持元件20c与固定元件30c之间设置有多个条状结构40c,且条状结构40c沿平行光轴oa的方向延伸并环绕光轴oa排列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条状结构40c是设置于固定元件30c上,且条状结构40c位于距离保持元件20c与固定元件30c之间。
138.第一透镜元件110c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120c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6.9毫米;d2=7.6毫米;以及d1/d2=0.908。
139.成像透镜组10c的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n=4。
140.固定元件30c的外径为φr,第二透镜元件120c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φr=7毫米;d2=7.6毫米;以及φr/d2=0.921。
141.<第四实施例>
142.请参照图19至图25,其中图1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0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剖切立体示意图,图21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分解示意图,图22绘示图21的f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3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另一侧分解示意图,图24绘示图19的成像镜头的剖面示意图,且图25绘示图24的g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43.在本实施例中,成像镜头1d包含一成像透镜组10d、一距离保持元件20d以及一固定元件30d。
144.成像透镜组10d包含沿着自身的光轴oa排列设置的一第一透镜元件110d、一第二透镜元件120d以及一遮光片101d。第一透镜元件110d和第二透镜元件120d相邻设置,且遮光片101d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之间。第一透镜元件110d具有正屈折力,且第一透镜元件110d为一玻璃透镜元件。第二透镜元件120d为一塑胶透镜元件。
145.距离保持元件20d由射出成型一体制成且具有至少两个注料痕。距离保持元件20d用于使第一透镜元件1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之间保持一间距。距离保持元件20d包含一
连接部210d以及一支撑部220d。连接部2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互相连接,且第二透镜元件120d是以承靠的方式与距离保持元件20d互相连接。支撑部220d连接所述连接部210d并由连接部210d往光轴oa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一透镜元件110d设置于支撑部220d。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保持元件20d具备镜筒的功能,可用于容纳成像透镜组10d。
146.连接部210d具有一轴向连接结构211d,且轴向连接结构211d连接第二透镜元件120d。轴向连接结构211d包含一环斜面2111d以及一环平面2112d,环斜面2111d用以使第一透镜元件1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同轴对正,且环平面2112d用以维持第一透镜元件1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的间距。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片101d较轴向连接结构211d接近光轴oa。
147.固定元件30d设置于第一透镜元件11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之间,固定元件30d用于将第一透镜元件110d固定至距离保持元件20d的支撑部220d,且固定元件30d与第二透镜元件120d无实体接触。固定元件30d包含一固定面310d,且固定面310d与第一透镜元件110d互相承靠,其中固定元件30d与第一透镜元件110d之间设置有一空气夹层agl,且空气夹层agl与固定面310d相邻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面310d为一球面,且固定面310d与第一透镜元件110d的一曲面有实体接触,其可为面接触的方式或线接触的方式互相承靠。
148.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元件30d设置有多个楔形结构320d,且这些楔形结构320d朝向空气夹层agl的方向渐缩并环绕光轴oa排列设置。
149.第一透镜元件110d的外径为d1,第二透镜元件120d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d1=8.3毫米;d2=9.615毫米;以及d1/d2=0.863。
150.成像透镜组10d的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n=3。
151.固定元件30d的外径为φr,第二透镜元件120d的外径为d2,其满足下列条件:φr=8.45毫米;d2=9.615毫米;以及φr/d2=0.879。
152.<第五实施例>
153.请参照图26,是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一种取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取像装置70为一相机模块。取像装置70包含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成像镜头1、驱动装置72、电子感光元件73以及影像稳定模块74。然而,在其他态样中,取像装置70也可例如为包含上述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或第四实施例的成像镜头,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取像装置70利用成像镜头1的成像透镜组10聚光产生影像,并配合驱动装置72进行影像对焦于成像镜头1的成像面上,最后成像于电子感光元件73并且能作为影像资料输出。
154.驱动装置72可具有自动对焦(auto

focus)功能,其驱动方式可使用如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压电系统(piezoelectric)、以及记忆金属(shape memory alloy)等驱动系统。驱动装置72可让成像镜头1取得较佳的成像位置,可提供被摄物于不同物距的状态下,皆能拍摄清晰影像。此外,取像装置70可搭载一感光度佳及低噪声的电子感光元件73(如cmos、ccd)设置于成像面,可真实呈现成像镜头1的良好成像品质。
155.影像稳定模块74例如为加速计、陀螺仪或霍尔元件(hall effect sensor)。驱动装置72可搭配影像稳定模块74而共同作为一光学防手震装置(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通过调整成像镜头1不同轴向的变化以补偿拍摄瞬间因晃动而产生的模糊影像,或利用影像软件中的影像补偿技术,来提供电子防手震功能(electronic image stabilization,eis),进一步提升动态以及低照度场景拍摄的成像品质。
156.本实用新型的取像装置并不以上述结构为限。图27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取像装置70还进一步包含闪光灯模块61。闪光灯模块61可于拍摄时进行补光以提升成像品质。
157.图28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又另一种取像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取像装置70还进一步包含对焦辅助模块62。对焦辅助模块62可提供被摄物的物距信息,以利于进行快速对焦。对焦辅助模块62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
158.<第六实施例>
159.请参照图29至图31,其中图29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0绘示图29的电子装置的另一侧的立体示意图,图31绘示图29的电子装置的系统方块图。
160.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装置60为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60包含第五实施例的取像装置70、影像信号处理器63(image signal processor)、显示装置(使用者介面)64以及影像软件处理器65。于本实施例中,取像装置70包含成像镜头1、驱动装置72、电子感光元件73、影像稳定模块74、闪光灯模块61以及对焦辅助模块62。
161.当使用者拍摄被摄物66时,电子装置60利用取像装置70聚光取像,启动闪光灯模块61进行补光,并使用对焦辅助模块62提供的被摄物66的物距信息进行快速对焦,再加上影像信号处理器63进行影像最佳化处理,来进一步提升成像镜头1所产生的影像品质。对焦辅助模块62可采用红外线或激光对焦辅助系统来达到快速对焦。显示装置64可采用触控屏幕或实体拍摄按钮,配合影像软件处理器65的多样化功能进行影像拍摄以及影像处理。通过影像软件处理器65处理后的影像可显示于显示装置64。
162.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并不以上述取像装置的数量为限。图32绘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电子装置的示意图。其中电子装置60a还进一步包含取像装置70a以及取像装置70b。取像装置70、取像装置70a以及取像装置70b面向同一方向且皆为单焦点,并且取像装置70、取像装置70a与取像装置70b具有相异的视角(其中,取像装置70a为一望远装置,取像装置70b为一广角装置,取像装置70的视角可介于取像装置70a与取像装置70b之间),使电子装置可提供不同的放大倍率,以达到光学变焦的拍摄效果。进一步来说,本实施例的取像装置70还包含扩充影像信号处理器76,使取像装置70与望远取像装置70a及广角取像装置70b搭配时,可对成像于触控屏幕上的影像进行变焦功能的操作,以因应多镜头的影像处理功能。搭载取像装置70的电子装置60a具备多种模式的拍照功能,诸如变焦、望远、多镜头共同摄影、优化自拍、低光源下的高动态范围(hdr)和高解析4k录影等。
163.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成像镜头并不以应用于智能手机为限。成像镜头更可视需求应用于移动对焦的系统,并兼具优良像差修正与良好成像品质的特色。举例来说,成像镜头可多方面应用于三维(3d)影像撷取、数字相机、移动装置、平板计算机、智能电视、网路监控设备、行车记录仪、倒车显影装置、多镜头装置、辨识系统、体感游戏机与穿戴式装置等电子装置中。前揭电子装置仅是示范性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运用例子,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取像装置的运用范围。
164.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前述的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这些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关于本实用新型所界定的保护范围请参考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