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显示器件及使用该显示器件的车窗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1:0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器件 显示 车窗


1.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显示器件及使用该显示器件的车窗。


背景技术:

2.电致变色是材料的光学属性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在外观上表现为颜色和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具有电致变色性能的材料称为电致变色材料,用电致变色材料做成的器件称为电致变色器件。
3.电致发光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
4.由于电致变色功能和电致发光功能的实用性,催生了将两者结合的器件,其既能够改变颜色,又能够产生光照,使得器件的功能更丰富,其广泛应用于车窗等产品上,而现有的器件通常将两者功能简单叠加组合,在使用时,通过两组电极单独控制两个器件的工作,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提高了维修难度;当其运用在车窗上时,增加了车窗的厚度,提高了车窗的生产成本。
5.申请公开号为:cn105960717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包括电致变色器件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智能窗,其通过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控制发光层工作、通过第三电极和第四电极控制电致变色层工作,以高反射电极替换邻近电致变色器件设置的传统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透明电极,并且形成光传输部分,从而最小化电致变色器件对光的吸收,以改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效率和对比度,其仍然存在通过两组电极单独控制两个器件工作的问题,导致组合器件整体的厚度增加,使得该智能窗的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两个器件组合后通过两组电极单独控制,增加了成本的同时提高了维修难度,并且采用了这种组合器件的车窗的厚度增加,导致车窗的成本增加,为此,提供一种显示器件及使用该显示器件的车窗,该显示器件通过一组电极即可实现变色功能和发光功能,降低了显示器件和车窗的整体厚度,从而降低显示器件和车窗的生产成本。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依次设有离子层、电致变色层、电子层、电致发光层和空穴层;当电流从所述第一电极流向所述第二电极时,所述离子层内的离子流向所述电致变色层;当电流从所述第二电极流向所述第一电极时,所述电子层内的电子和所述空穴层内的空穴均流向所述电致发光层。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电致变色的效率,所述电致变色层由过度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制成。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离子在不使用时与电致变色层接触,所
述离子层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依次设置的离子储存层和第一隔层,所述离子储存层内储存有阳离子。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电子在不流动时与电致发光层接触,所述电子层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依次设置的电子产生层和第二隔层。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空穴在不流动时与电致发光层接触,所述空穴层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极到所述第二电极依次设置的第三隔层和空穴注入层。
1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窗,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还包括显示器件,所述显示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第二基底之间。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组装,还包括与车身连接的框体,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设置在所述框体内。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控制,所述框体内还设有操作模块,所述操作模块与所述显示器件信号连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车窗的透光性,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均由玻璃或柔性基底材料制成。
1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显示器件,其电致变色层和电致发光层设置在同一组电极之间,通过变换电流方向,即可分别实现电致变色、电致发光的功能,降低了显示器件的整体成本,同时,由于该显示器件结构精简,使得其更便于维修。
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车窗,其使用的显示器件通过同一组电极即可实现变色功能和发光功能,使得显示器件的整体结构更薄,降低了车窗的整体厚度,减少了用料,从而降低了车窗的成本。
附图说明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车窗的正视图;
22.图3是图2所示车窗的俯视图。
23.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00、离子层;301、离子储存层;302、第一隔层;4、电致变色层;5、离子阻挡层;600、电子层;601、电子产生层;602、第二隔层;7、电致发光层;800、空穴层;801、第三隔层;802、空穴注入层;9、第一基底;10、第二基底;11、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或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它们之间可以是可拆卸固定方式也可以是不可拆卸的固定方式。当一个元
件被认为是“连接”、“转动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约束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类似用于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28.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显示器件,包括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从第一电极1到第二电极2之间依次设有离子层300、电致变色层4、离子阻挡层5、电子层600、电致发光层7和空穴层800;当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时,离子层300内的离子流向电致变色层4,离子阻挡层5拦截离子以使离子停留在电致变色层4内;当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时,电子层600内的电子和空穴层800内的空穴均流向电致发光层7,电致变色层4内的离子流向离子层300。当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时,离子层300内的离子流向电致变色层4,在离子阻挡层5的阻挡下,离子停留在电致变色层4内,使得电致变色层4内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此时电子层600内的电子流动方向为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即此时电致发光层7不工作;当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时,电致变色层4内的离子返回离子层300内,使得电致变色层4恢复颜色,同时,电子层600内的电子和空穴层800内的空穴均流向电致发光层7,电子与空穴复合导致发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极1可以是由无机材料、有机导电聚合物、氧化铟锡、氧化锌锡、铝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第二电极2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金属材料、有机导电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电致发光层7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
29.电致变色层4由过度金属氧化物或导电聚合物组成。过渡金属元素的离子一般都有颜色,且其基态与激发态能量差较小,即基态与激发态转化的能量需求较低,同时,过渡金属元素的颜色会随着离子价态和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使得过渡金属元素更适合作为电致变色层4的制作材料;导电聚合物在电化学掺杂过程中可以发生可逆的颜色改变,即通过电化学去掺杂和再掺杂可以达到变色和恢复原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由于掺杂和去掺杂的程度不同,材料的导电性能也会不同,因此可以通过控制掺杂过程中的电势来控制材料成型后的导电率,从而改变其光学性能以呈现不同的显示颜色。
30.参照图1所示,离子层300包括从第一电极1到第二电极2依次设置的离子储存层301和第一隔层302,离子储存层301内储存有阳离子。当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时,离子储存层301内的阳离子通过第一隔层302流向电致变色层4,阳离子被离子阻挡层5阻挡而停留在电致变色层4内,使得电致变色层4工作;当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时,电致变色层4内的阳离子通过第一隔层302流向离子储存层301,使得电致变色层4恢复原有颜色;通过在离子储存层301和电致变色层4中间加设第一隔层302,在阳离子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一隔层302传输阳离子,在阳离子不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一隔层302将阳离子和电致变色层4分隔,避免阳离子在不需要流动时仍与电致变色层4有接触而导致电致变色层4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离子储存层301可以是由无机材料、二氧化钛阵列
或薄膜、氧化锌阵列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第一隔层302可以是由凝胶电解质或固态电解质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
31.参照图1所示,电子层600包括从第一电极1到第二电极2依次设置的电子产生层601和第二隔层602。当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时,电子产生层601内的电子通过第二隔层602流向电致发光层7,同时,空穴层800内的空穴流向电致发光层7,电子与空穴在电致发光层7内复合产生辐射迁跃,从而产生光照;当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时,电致发光层7内的电子通过第二隔层602返回电子产生层601内,电致发光层7停止工作;通过在电子产生层601和电致发光层7之间加设第二隔层602,使得电子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二隔层602传输电子,在电子不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二隔层602将电子和电致发光层7分隔,避免电子在不需要流动时仍与电致发光层7有接触而导致电致发光层7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电子产生层601可以是由透明导电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金属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第二隔层602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
32.参照图1所示,空穴层800包括从第一电极1到第二电极2依次设置的第三隔层801和空穴注入层802。当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时,空穴注入层802内的空穴通过第三隔层801流向电致发光层7,与电子层600流入电致发光层7的电子复合产生辐射迁跃,从而产生光照;当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时,电致发光层7内的空穴通过第三隔层801返回空穴注入层802,此时电致发光层7停止工作;通过在空穴注入层802和电致发光层7之间加设第三隔层801,使得空穴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三隔层801传输空穴,在空穴不需要流动时,通过第三隔层801将空穴和电致发光层7分隔,避免空穴在不需要流动时仍与电致发光层7有接触而导致电致发光层7的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隔层801和空穴注入层802可以是由有机材料或无机材料中任意一种材料制成的。
33.参照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窗,包括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还包括显示器件,显示器件设置于第一基底9与第二基底10之间。在工作时,通过控制显示器件的电流方向使得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呈现不同的颜色或产生光照,由于显示器件通过同一组电极实现两种功能,使得显示器件的厚度更低,即车窗的整体厚度降低,减少了车窗的用料量,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34.参照图2和图3所示,还包括与车身连接的框体11,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均设置在框体11内。可以通过卡设、限位等方式将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限制在框体11内,在安装时只需通过框体11的拆装即可与车身完成安装、拆除的工作,使得该车窗的拆装更便捷。
35.还包括操作模块,操作模块与显示器件信号连接。通过操作模块对显示器件的电流方向进行控制,便于使用者通过操作模块控制显示器件的变色功能和发光功能的切换。
36.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均由玻璃或柔性基底材料制成。玻璃的透光性好,在起到保护显示器件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反应出显示器件的颜色或光照。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38.当使用者需要对车窗进行变色以减少能够通过车窗的光线量时,通过操作模块控制电流从第一电极1流向第二电极2,使得离子储存层301内的阳离子通过第一隔层302流向电致变色层4,阳离子被离子阻挡层阻挡后,阳离子停留在电致变色层4内,使得电致变色层4内的电致变色材料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从而实现显示器件的颜色改变,使得能够透过第
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的光线减少,在强光环境下减弱光强,起到降低车内温度、更清楚地观察路况等作用。当使用者需要在黑暗环境下,利用车窗产生光照时,通过操作模块控制电流从第二电极2流向第一电极1,使得电子产生层601内的电子通过第二隔层602流向电致发光层7,并且与空穴注入层802内通过第三隔层801流向电致发光层7的空穴复合产生辐射迁跃而发光,从而在第一基底9和第二基底10上产生光照。
3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