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增亮膜及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0: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背光 模组 光学 增亮膜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亮膜及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增亮膜又称为棱镜片,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组中,以提高整个背光模组的发光效率。增亮膜包括棱镜结构,利用增亮膜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控制可视角度。
3.然而,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分辨率越来越高,液晶像素间距相对变小,现有的增亮膜容易产生摩尔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增亮膜及背光模组,旨在解决增亮膜容易产生摩尔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增亮膜,包括基底和层叠在所述基底上的棱镜结构,所述棱镜结构由多个三棱镜形成,且其中一个所述三棱镜的中线和另一个所述三棱镜的中线不平行,中线为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
6.可选地,多个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依次呈线性变化。
7.可选地,多个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依次呈二次或多次多项式变化。
8.可选地,多个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随机变化。
9.可选地,多个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依次呈波形变化。
10.可选地,任一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与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小于30
°

11.可选地,所述棱镜结构峰值变化量小于所述棱镜结构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高度的50%。
12.可选地,其中一个最大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高度与另一个最小所述三棱镜的顶峰至所述基底所在平面的高度之差小于所述棱镜结构的高度的50%。
13.可选地,多个所述三棱镜的峰值呈规则或不规则变化。
14.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增亮膜。
15.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增亮膜,由于多个三棱镜中存在顶峰至基底所在平面的中线不平行的三棱镜,使得增亮膜的棱镜结构不规则,从而增强
了光的漫射,相比于现有的增亮膜,能够有效降低摩尔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的产生,消除画面不良影响,提升用户体验,并且生产成本也较低。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其中:
18.图1为液晶显示器的爆炸图;
19.图2为增亮膜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增亮膜的主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增亮膜的主视图;
22.图5中的a为采用本发明的压轮滚压后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
23.图5中的b为采用传统的压轮滚压后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
24.图5中的c为采用传统的压轮滚压后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
25.图5中的d为采用传统的压轮滚压后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增亮膜100,如图1至图4所示,增亮膜100 包括基底10和层叠在基底10上的棱镜结构,棱镜结构由多个三棱镜20形成,且其中一个三棱镜20的中线和另一个三棱镜20的中线不平行,中线为三棱镜 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三棱镜20中至少存在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不平行的两个三棱镜20即可,此时整个棱镜结构呈现不规则变化,从而改善了条纹现象。
30.上述增亮膜100,由于多个三棱镜20中存在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不平行的三棱镜,使得增亮膜100的棱镜结构不规则,从而增强了光的漫射,相比于现有的增亮膜100,能够有效降低摩尔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的产生,消除画面不良影响,提升用户体验,并且生产成本也较低。
31.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液晶显示器依次包括液晶屏200、两块增亮膜 100、扩散片300、导光板400及反射片500,利用上述增亮膜100特殊的棱镜结构,通过折射、全反射、光积累等光学原理,可以使各方向的光线向中心视角集中,进而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和控制可视角度,并且可有效遮蔽摩尔纹、干涉条纹等光学瑕疵。
32.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 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b依次呈线性变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可以依次呈现线性规律性变化,如此,在保证整个增亮膜100遮蔽光学瑕疵效果的同时,还便于整个增亮膜100的生产加工。
33.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 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b依次呈二次或多次多项式变化。如此,在保证整个增亮膜100遮蔽光学瑕疵效果的同时,还便于变换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从而完成整个增亮膜100的生产加工。
34.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 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b随机变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任意变化,以使得增亮膜100表面更加杂乱无章,从而更好的满足消除增亮膜100表面的光学瑕疵的需求。
3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 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b依次呈波形变化。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可以呈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或者其他波形变化,以在保证整个增亮膜100 遮蔽光学瑕疵效果的同时,还便于变换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
36.在本实施例中,任一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 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b小于30
°
。即只有当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中线与基底10所在平面的垂线的夹角落在该范围内时,虽牺牲了些许亮度,但此时增亮膜100消除条纹效果更好,画面质感也更高。
37.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三棱镜20峰值可以呈规则变化或不规则变化。具体地,多个三棱镜20的峰值变化可以呈有序的、半有序的、随机的、拟随机、正弦波、方波、锯齿波、三角波等各种形式变化。
38.在本实施例中,棱镜结构峰值变化量小于棱镜结构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高度的50%。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多个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高度相同;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多个三棱镜20 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高度不同,此时,其中一个最大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高度与另一个最小三棱镜20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的高度之差δh2小于棱镜结构高度的50%,且棱镜结构总的峰值变化
量小于棱镜结构的顶峰至基底10所在平面高度的50%,其中,棱镜结构总的峰值变化量为δh2。当将上述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系统时,可有效避免干涉条纹、摩尔纹等光学瑕疵的产生。
39.如图5所示,图5中的a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图5中的b、c、d即为现有的增亮膜100应用于背光模组产生的条纹的示意图,从图5中的b、c、d可以明显观察到干涉条纹或者摩尔纹现象,而图5中的a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增亮膜100大大改善了光学瑕疵,减少了光学条纹的出现,提升了增亮膜100的整体效果。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