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光学成像镜头的制作方法

2021-10-08 18:1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成像 光学 镜头 设备


1.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2.随着手机等搭载有成像装置的个人化电子产品及行动通讯产品的普及,带动小型化成像镜头的兴起,对具有高解析度与优良成像品质的成像镜头的需求也大幅攀升,尤其是小头部、高像面及大像面的镜头备受行业青睐,小头部镜头及大像面镜头的段差较大,而大段差一直是影响镜头的生产稳定性及良率的最难客服的难题。
3.一般的大段差的大像面及小头部镜头一般采用一个金属隔圈或遮光片加一金属隔圈过渡以增加组立强度,这样就增加了镜头的成本。而且在大段差光学镜头的组装过程中,容易造成透镜或隔圈倾斜,降低组立良率,最终影响镜头品质。同时在信赖性验证的过程中造成信赖性不良。对于大像面的光学镜头,大段差结构常出现于后三个镜片处,金属隔圈过渡两大段差的镜片时会增加一定的强度,但存在外形及重量的约束,无法有效改善组立倾斜问题,同时还增加了镜头的成本;对于小头部大像面的光学镜头,在整个结构中均存在大段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出现因组装不到位或倾斜的问题,最终造成良率下降,品质降低。
4.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的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成像镜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多个透镜,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一个隔圈,隔圈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镜筒具有第一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承靠面承靠,位于隔圈的物侧的透镜具有第二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第二承靠面承靠,位于隔圈的像侧的透镜具有第三承靠面,隔圈的像侧面与第三承靠面承靠,第三承靠面向第一承靠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7.进一步地,隔圈和第一承靠面之间的承靠面积c1与隔圈和第三承靠面之间的承靠面积c2之间满足:0.5≤c1/c2≤0.8。
8.进一步地,第三承靠面向第二承靠面的投影与第二承靠面不重合。
9.进一步地,第三承靠面的几何中心向第一承靠面的投影位于第一承靠面内。
10.进一步地,第二承靠面具有吸光层,吸光层的厚度d1大于等于0.02毫米且小于等于0.03毫米。
11.进一步地,位于隔圈的物侧的透镜沿靠近光轴的方向包括光学机构区和光学有效区,光学机构区具有第二承靠面,光学机构区的表面是粗糙面,粗糙面的粗糙度ra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5。
12.进一步地,光学机构区与第二承靠面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位于第二承靠面靠近光轴的一侧,凹槽结构的深度e1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15毫米。
13.进一步地,隔圈的物侧面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包括顺次连接地第一抵接面、连接面和第二抵接面,第一抵接面与第一承靠面抵接承靠,第二抵接面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承靠面抵接承靠,第一抵接面相对于第二抵接面靠近隔圈的像侧面。
14.进一步地,镜筒的内筒壁还包括:坡面,坡面的一端与第一承靠面连接,且坡面相对于第一承靠面靠近光轴;内底面,内底面与坡面的另一端连接,内底面相对于第一承靠面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且内底面相对于坡面靠近光轴,连接面与坡面间隔设置,第二抵接面与内底面间隔设置。
15.进一步地,连接面与坡面之间的最小距离x1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和/或坡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1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和/或连接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16.进一步地,多个透镜分为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第一透镜组相对于第二透镜组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隔圈位于第二透镜组内。
17.进一步地,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遮光纸,遮光纸设置在第一透镜组内相邻的两个透镜之间。
18.进一步地,遮光纸的像侧面具有墨层,墨层的厚度d3大于等于0.002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和/或墨层的宽度w1大于等于0.04毫米且小于等于0.5毫米。
19.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组内位于遮光纸的像侧的透镜包括:物侧连接面,物侧连接面与遮光纸抵接;近光轴连接面,近光轴连接面与物侧连接面连接且近光轴连接面相对于物侧连接面靠近光轴;斜面,斜面的一端与物侧连接面连接;第一支撑面,第一支撑面相对于物侧连接面远离光轴,且第一支撑面相对于物侧连接面远离遮光纸,斜面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面连接,且第一支撑面与物侧连接面平行;外缘承靠面,外缘承靠面与第一支撑面连接,且外缘承靠面与第一支撑面呈角度设置。
20.进一步地,镜筒的内筒壁还包括:搭接斜面,搭接斜面与斜面抵接;第二支撑面,第二支撑面的一端与搭接斜面连接,搭接斜面相对于第二支撑面靠近镜筒的物侧端,且搭接斜面相对于第二支撑面靠近光轴,第二支撑面与光轴垂直,第二支撑面与第一支撑面抵接,以支撑位于遮光纸的像侧的透镜;内端面,内端面与第二支撑面的另一端连接,内端面垂直于第二支撑面,且内端面向远离搭接斜面的方向延伸。
21.进一步地,搭接斜面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4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22.进一步地,第一支撑面与第二支撑面之间的接触面积c3大于等于0.05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0.5平方毫米。
2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多个透镜和至少一个隔圈,多个透镜沿镜筒的轴向间隔设置;隔圈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镜筒具有第一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承靠面承靠,位于隔圈的物侧的透镜具有第二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第二承靠面承靠,位于隔圈的像侧的透镜具有第三承靠面,隔圈的像侧面与第三承靠面承靠,第三承靠面向第一承靠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4.通过将隔圈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之间,使得隔圈能够吸收较多的杂光,减少光线
在透镜的光学机构区上的反射,减少了杂散光的产生,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隔圈还对相邻透镜起到了承靠与支撑的作用,保证了透镜在镜筒中的装配稳定性。镜筒具有第一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承靠面承靠,这样设置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在组立过程中,隔圈受到透镜的压力直接作用到镜筒上,避免隔圈受压产生形变,保证了隔圈的结构强度。同时镜筒的第一承靠面对隔圈起到了承靠和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中的隔圈受压倾斜的风险,增强了镜筒与隔圈的组立强度,提高了镜筒与隔圈的组立良率,进而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位于隔圈的物侧的透镜具有第二承靠面,隔圈的物侧面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第二承靠面承靠,位于隔圈的像侧的透镜具有第三承靠面,隔圈的像侧面与第三承靠面承靠,这样设置保证了透镜在镜筒中的装配稳定性。第三承靠面向第一承靠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使得隔圈受到透镜的压力与隔圈受到镜筒的压力部分对应以形成支撑,保证了隔圈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受力点在相对位置,使得隔圈的物侧面和隔圈的像侧面受到力能够抵消,避免了隔圈受力不平衡发生倾斜的风险,提高了隔圈在镜筒中的装配强度,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25.另外,隔圈的物侧面同时与镜筒和透镜进行抵接,第三承靠面向第一承靠面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大大改善了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装配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组立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缩小位于隔圈的物侧的透镜的外径,降低了透镜成型难度,保证了透镜的成型品质。
附图说明
26.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7.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地实施例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9.图3示出了图1中隔圈、透镜和镜筒的位置关系图;
30.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种装配关系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示出了图4中b处的放大图;
32.图6示出了图5中遮光纸、透镜和镜筒的位置关系图;
33.图7示出了图6中c处的放大图;
34.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光线杂光路线图。
35.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6.10、镜筒;11、第一承靠面;12、坡面;13、内底面;14、搭接斜面;15、第二支撑面;16、内端面;20、透镜;21、第二承靠面;211、吸光层;22、第三承靠面;23、物侧连接面;24、近光轴连接面;25、斜面;26、第一支撑面;27、外缘承靠面;30、隔圈;31、第一抵接面;32、连接面;33、第二抵接面;40、遮光纸;41、墨层;50、第一透镜组;60、第二透镜组。
具体实施方式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8.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
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9.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40.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存在组立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
41.如图1至图8所示,光学成像镜头包括镜筒10、多个透镜20和至少一个隔圈30,多个透镜20沿镜筒10的轴向间隔设置;隔圈30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镜筒10具有第一承靠面11,隔圈30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承靠面11承靠,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具有第二承靠面21,隔圈30的物侧面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第二承靠面21承靠,位于隔圈30的像侧的透镜20具有第三承靠面22,隔圈30的像侧面与第三承靠面22承靠,第三承靠面22向第一承靠面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42.通过将隔圈30设置在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使得隔圈30能够吸收较多的杂光,减少光线在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上的反射,减少了杂散光的产生,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同时隔圈30还对相邻透镜20起到了承靠与支撑的作用,保证了透镜20在镜筒10中的装配稳定性。镜筒10具有第一承靠面11,隔圈30的物侧面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一承靠面11承靠,这样设置使得光学成像镜头在组立过程中,隔圈30受到透镜20的压力直接作用到镜筒10上,避免隔圈30受压产生形变,保证了隔圈30的结构强度。同时镜筒10的第一承靠面11对隔圈30起到了承靠和支撑的作用,避免了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中的隔圈30受压倾斜的风险,增强了镜筒10与隔圈30的组立强度,提高了镜筒10与隔圈30的组立良率,进而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具有第二承靠面21,隔圈30的物侧面的至少另一部分与第二承靠面21承靠,位于隔圈30的像侧的透镜20具有第三承靠面22,隔圈30的像侧面与第三承靠面22承靠,这样设置保证了透镜20在镜筒10中的装配稳定性。第三承靠面22向第一承靠面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使得隔圈30受到透镜20的压力与隔圈30受到镜筒10的压力部分对应以形成支撑,保证了隔圈30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受力点在相对位置,使得隔圈30的物侧面和隔圈30的像侧面受到力能够抵消,避免了隔圈30受力不平衡发生倾斜的风险,提高了隔圈30在镜筒10中的装配强度,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43.另外,隔圈30的物侧面同时与镜筒10和透镜20进行抵接,第三承靠面22向第一承靠面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这样设置大大改善了大段差光学成像镜头装配不稳定的问题,提高了组立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缩小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的外径,降低了透镜20成型难度,保证了透镜20的成型品质。
44.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镜20与镜筒10之间采用激光焊接的方式固定,这样设置有助于改善信赖性,同时进一步增强了透镜20与镜筒10之间的组立强度,提升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4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镜20为塑胶透镜,上述镜筒10为塑胶镜筒。
46.如图1和图2所示,隔圈30和第一承靠面11之间的承靠面积c1与隔圈30和第三承靠面22之间的承靠面积c2之间满足:0.5≤c1/c2≤0.8。这样设置保证了隔圈30的物侧面和隔
圈30的像侧面的受力点在相对位置,避免了隔圈30受力不平衡发生倾斜的风险,提高了隔圈30在镜筒10中的组立强度,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47.具体的,第三承靠面22向第二承靠面21的投影与第二承靠面21不重合。这样设置避免第三承靠面22面积过大,导致隔圈30较为厚重,不利于隔圈30的轻薄化,同时还会使隔圈30对成像光线造成遮挡,影响成像的完整性。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承靠面22的几何中心向第一承靠面11的投影位于第一承靠面11内。一般情况下,第三承靠面22受到透镜20的挤压的受力点位于第三承靠面22的几何中心处,而第三承靠面22的几何中心向第一承靠面11投影位于第一承靠面11内,使得第一承靠面11能够抵消第三承靠面22的几何中心处的力,以有效避免隔圈的位移和形变。
49.具体的,第二承靠面21具有吸光层211,吸光层211的厚度d1大于等于0.02毫米且小于等于0.03毫米。第二承靠面21具有吸光层211,这样设置使得吸光层211能够有效填充隔圈30与透镜20之间的空隙,使隔圈30与透镜20粘连在一起,保证了隔圈30与透镜20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善了信赖性。同时吸光层21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杂光进行吸收,减少光线在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上的反射,减少了杂散光的产生,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若吸光层211的厚度d1小于0.02毫米,使得吸光层211的厚度过小,易使隔圈30与透镜20之间存在空隙,导致隔圈30与透镜20脱离的风险,从而影响隔圈30与透镜20的装配稳定性。若吸光层211的厚度d1大于0.03毫米,使得吸光层211的厚度过大,容易导致隔圈30与透镜20不适配。将吸光层211的厚度d1限制在0.02毫米到0.03毫米的范围内,有利于实现隔圈30与透镜20的稳定装配。
5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吸光层211为涂墨层。
51.具体的,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沿靠近光轴方向包括光学机构区和光学有效区,光学机构区具有第二承靠面21,光学机构区的表面是粗糙面,粗糙面的粗糙度ra大于等于0.1且小于等于0.5。将粗糙面的粗糙度ra限制在0.1到0.5的范围内,增强了光学机构区的表面的摩擦力,便于吸光层211的附着,避免了吸光层211脱落的风险,同时能够增加隔圈30与透镜20的连接强度,保证了隔圈30与透镜20的连接紧密性,同时使得吸光层211能够稳定工作,以减少杂散光的产生,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稳定性。
52.如图2所示,光学机构区与第二承靠面21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凹槽结构,凹槽结构位于第二承靠面21远离光轴的一侧,凹槽结构的深度e1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15毫米。光学机构区与第二承靠面21位于同一侧的表面具有凹槽结构,这样设置可以避免吸光层211溢到透镜20的光学有效区处,从而影响光学有效区内光线的传输。若凹槽结构的深度e1小于0.01毫米就使得吸光层211容易溢到透镜20的光学有效区处。若凹槽结构的深度e1大于0.15毫米,使得凹槽结构的深度过大,不利于透镜20的装配。将凹槽结构的深度e1限制在0.01毫米到0.15毫米的范围内,可以保证透镜20易装配的同时还可以减少吸光层211溢到透镜20的光学有效区处。
53.如图3所示,隔圈30的物侧面向靠近光轴的方向包括顺次连接地第一抵接面31、连接面32和第二抵接面33,第一抵接面31与第一承靠面11抵接承靠,第二抵接面33的至少部分与第二承靠面21抵接承靠,第一抵接面31相对于第二抵接面33靠近隔圈30的像侧面。通过将第一抵接面31与第一承靠面11抵接承靠,使得镜筒10对隔圈30起到了承接与支撑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隔圈30形变,保证了隔圈30的结构强度。通过将第二抵接面33的至少部分
与第二承靠面21抵接承靠,使得透镜20对隔圈30起到了承载的作用,保证了透镜20能够稳定装配在镜筒10中。第一抵接面31相对于第二抵接面33靠近隔圈30的像侧面,这样设置有利于增强隔圈30的轻度,减少了隔圈30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另外,隔圈30的物侧面分别与镜筒10和透镜20承靠,避免了隔圈30因受力不均匀而导致倾斜,进而避免了透镜20倾斜的风险,大大提高了隔圈30与透镜20在镜筒10中的装配强度,改善了信赖性,同时还能有效缩小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的外径,降低了透镜20成型难度,保证了透镜20的成型品质。
54.具体的,镜筒10的内筒壁还包括坡面12和内底面13,坡面12的一端与第一承靠面11连接,且坡面12相对于第一承靠面11靠近光轴;内底面13与坡面12的另一端连接,内底面13相对于第一承靠面11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且内底面13相对于坡面12靠近光轴,连接面32与坡面12间隔设置,第二抵接面33与内底面13间隔设置。内底面13与第二抵接面33之间间隔设置,为隔圈30提供了一定的形变空间,便于将隔圈30和透镜20装配到镜筒10内。同时还不会影响隔圈30对位于隔圈30的物侧的透镜20之间的承靠强度,保证隔圈30对透镜20的承靠力,进而避免透镜20和隔圈30错位或倾斜的情况发生,保证了隔圈30和透镜20工作的稳定性。
55.如图2所示,连接面32与坡面12之间的最小距离x1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将连接面32与坡面12之间的最小距离x1限制在0.01毫米到0.05毫米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消除隔圈30轻微形变带来的组立不稳的现象,进而保证透镜20间段差稳定,保证成像品质。连接面32与坡面12之间间隔设置,使得隔圈30具有一定的形变空间,便于隔圈30和透镜20装配到镜筒10内。
56.具体的,坡面1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1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将坡面1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1限制在15
°
到35
°
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消除隔圈30轻微形变带来的组立不稳现象,进而保证透镜20承靠的稳定性,同时能够保证镜筒10对杂散光的吸收,保证成像品质。
57.优选地,坡面1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1为20
°

58.具体的,连接面3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2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将连接面3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2限制在15
°
到35
°
的范围内,减少了隔圈30发生形变的可能性,可以保证隔圈30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吸收杂散光,减少杂散光的产生,提高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59.优选地,连接面32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2为20
°

6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坡面12与连接面32呈平行关系。
61.如图4至图8所示,多个透镜20分为第一透镜组50和第二透镜组60,第一透镜组50相对于第二透镜组60靠近光学成像镜头的物侧,隔圈30位于第二透镜组60内。隔圈30位于第二透镜组60内,光学成像镜头在第二透镜组60内的段差较大,而大段差在第二透镜组60内的位置较为随意,进而隔圈30的位置也可以根据大段差的位置进行装配,镜筒10的结构需要跟随大段差的位置进行调整,光学成像镜头的设计的自由度更大。
62.具体的,光学成像镜头还包括遮光纸40,遮光纸40设置在第一透镜组50内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通过将遮光纸40设置在第一透镜组50内相邻两个透镜20之间,使得遮光纸40对相邻两个透镜20起到了承靠与支撑的作用,保证了透镜20在镜筒10中的装配稳定性。同时遮光纸40的设置能够对杂光进行遮挡,减少光线在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上的反射,减
少了杂散光的产生,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
63.如图5所示,遮光纸40的像侧面具有墨层41,墨层41的厚度d3大于等于0.002毫米且小于等于0.05毫米。通过在遮光纸40的像侧面设置有墨层41,使得墨层41能够有效填充遮光纸40与透镜20之间的空隙,使遮光纸40与透镜20粘连在一起,保证了遮光纸40与透镜20之间的连接强度,改善了信赖性。同时墨层4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对杂光进行吸收,减少光线在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上的反射,减少了杂散光的产生,增加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若墨层41的厚度d3小于0.002毫米,使得墨层41的厚度过小,易使遮光纸40与透镜20之间存在空隙,导致遮光纸40与透镜20脱离的风险,从而影响遮光纸40与透镜20的装配稳定性。若墨层41的厚度d3大于0.05毫米,使得墨层41的厚度过大,容易导致遮光纸40与透镜20不适配。将墨层41的厚度d3限制在0.002毫米到0.05毫米的范围内,有利于实现遮光纸40与透镜20的稳定装配。
64.具体的,墨层41的宽度w1大于等于0.04毫米且小于等于0.5毫米。若墨层41的宽度w1小于0.04毫米,使得墨层41的面积过小,影响遮光纸40与透镜20的连接强度。若墨层41的宽度w1大于0.5毫米,使得墨层41的面积过大,易使墨层41溢到透镜20的光学有效区处,从而影响光线在光学有效区内的传输,影响成像的完整性。将墨层41的宽度w1限制在0.04毫米到0.5毫米的范围内,可以保证遮光纸40与透镜20的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避免墨层41溢到透镜20的光学有效区处。
65.优选地,墨层41的宽度w1为0.04毫米。
66.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透镜组50内位于遮光纸40的像侧的透镜20包括物侧连接面23、近光轴连接面24、第一支撑面26、斜面25和外缘承靠面27,物侧连接面23与遮光纸40抵接;近光轴连接面24与物侧连接面23连接且近光轴连接面24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靠近光轴;斜面25的一端与物侧连接面23连接;第一支撑面26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远离光轴,且第一支撑面26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远离遮光纸40,斜面25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面26连接,且第一支撑面26与物侧连接面23平行;外缘承靠面27与第一支撑面26连接,且外缘承靠面27与第一支撑面26呈角度设置。
67.通过将物侧连接面23与遮光纸40抵接,使得遮光纸40对透镜20起到了承接与保护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遮挡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内传输的光线,减少了杂散光的产生,提高了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质量。近光轴连接面24与物侧连接面23连接且近光轴连接面24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靠近光轴,这样设置有利于缩小透镜20的光学机构区的厚度,使得透镜20更易装配,有效降低装配难度。斜面25的一端与物侧连接面23连接;第一支撑面26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远离光轴,且第一支撑面26相对于物侧连接面23远离遮光纸40,斜面25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面26连接,且第一支撑面26与物侧连接面23平行,这样设置保证了透镜20与遮光纸40的组立性,同时能够降低透镜20和遮光纸40在镜筒10中的组立难度,保证了光学成像镜头的组立稳定性。通过将外缘承靠面27与第一支撑面26呈角度设置,大大提高了透镜20的组立强度,进一步避免透镜20在镜筒10中晃动,保证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品质。
68.具体的,镜筒10的内筒壁还包括搭接斜面14、第二支撑面15和内端面16,搭接斜面14与斜面25间隔设置;第二支撑面15的一端与搭接斜面14连接,搭接斜面14相对于第二支撑面15靠近镜筒10的物侧端,且搭接斜面14相对于第二支撑面15靠近光轴,第二支撑面15与光轴垂直,第二支撑面15与第一支撑面26抵接,以支撑位于遮光纸40的像侧的透镜20;内
端面16与第二支撑面15的另一端连接,内端面16垂直于第二支撑面15,且内端面16向远离搭接斜面14的方向延伸。
69.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搭接斜面14与斜面25呈平行关系。
70.具体的,搭接斜面14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4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将搭接斜面14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4限制在15
°
到35
°
的范围内,能够有效消除遮光纸40轻微形变带来的组立不稳现象,进而保证透镜20承靠的稳定性,保证成像品质。优选地,搭接斜面14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4为20
°

71.需要说明的是,斜面25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3大于等于15
°
且小于等于35
°
。优选地,斜面25与光轴之间的夹角θ3为20
°
。搭接斜面14与斜面25之间的最小距离x3大于等于0.01毫米且小于等于0.15毫米。
72.可选地,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c3大于等于0.05平方毫米且小于等于0.5平方毫米。若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c3小于0.05平方毫米,使得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小,不利于承靠的稳定性。若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c3大于0.5平方毫米,使得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过大,增加了透镜20与镜筒10的装配强度,但是也提高了透镜20与镜筒10的安装和拆卸难度,使透镜20不易拆卸,同时不利于镜筒10的轻薄化。将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c3限制在0.05平方毫米到0.5平方毫米的范围内,有利于实现透镜20的稳定装配,同时保证镜筒10的轻薄化。
73.优选地,第一支撑面26与第二支撑面15之间的接触面积c3为0.04平方毫米。
74.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7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77.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